首页 > 石油煤气 专利正文
一种高软化点沥青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高软化点沥青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状焦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软化点沥青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由于近年来,大规格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量不断增大,需要对电极坯体进行多次浸渍,这就增加了浸渍剂沥青的需求量。目前国内专用浸渍剂产品较少,各炭素厂多采用中温沥青作为浸渍剂,但是其富含喹啉不溶物(qi),会直接影响电极浸渍效果及质量,因此开发一种高软化点、低喹啉不溶物(qi)的特种沥青产品作为浸渍剂显得极为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软化点沥青生产装置,在针状焦生产的过程中能够产出高软化点特种沥青,提高经济效益。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高软化点沥青生产装置,包括沉降分离罐,所述沉降分离罐通过动力装置与轻相加热炉相连接,所述轻相加热炉与轻相蒸馏塔相连接;所述轻相蒸馏塔的下部出口依次通过动力装置、精制沥青加热炉与精制沥青蒸馏塔相连接;所述精制沥青蒸馏塔的下部出口依次通过动力装置、高软化点沥青冷却器与高软化点沥青储罐相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高软化点沥青储罐的出口通过动力装置与高软化点沥青存储装置相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轻相蒸馏塔的顶部出口依次通过轻相塔顶冷却器、轻相塔顶凝液罐与真空泵一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轻相蒸馏塔的上部出口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轻相蒸馏塔构成循环回路,所述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和空冷器。
9.进一步的,所述精制沥青蒸馏塔的顶部出口依次通过精制沥青塔顶冷却器、精制沥青塔顶凝液罐与真空泵二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精制沥青蒸馏塔的上部出口依次通过动力装置、蒽油冷却器与蒽油储罐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蒽油储罐通过动力装置与蒽油存储装置相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沉降分离罐、所述蒽油存储装置、以及所述高软化点沥青存储装置的内部皆设置有蒸汽加热盘管。
13.进一步的,所述沉降分离罐的底部出口与重相油存储装置相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轻相蒸馏塔为减压蒸馏塔。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高软化点沥青生产装置的沉降分离罐通过动力装置与轻相加热炉相连接,轻相加热炉与轻相蒸馏塔相连接;轻相蒸馏塔的下部出口依次通过动力装置、精制沥青加热炉与
精制沥青蒸馏塔相连接;精制沥青蒸馏塔的下部出口依次通过动力装置、高软化点沥青冷却器与高软化点沥青储罐相连接。在针状焦生产的过程中能够产出高软化点沥青,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软化点沥青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物料的流动方向;
19.图中,1、溶剂配制罐;2、离心泵一;3、静态混合器;4、沉降分离罐;5、轻相中间罐;6、离心泵二;7、轻相加热炉;8、轻相蒸馏塔;9、轻相塔顶冷却器;10、轻相塔顶凝液罐;11、真空泵一;12、离心泵三;13、空冷器一;14、空冷器二;15、气动调节阀一;16、气动调节阀二;17、离心泵四;18、精制沥青换热器;19、精制沥青储罐;20、离心泵五;21、回收溶剂存储装置一;22、回收溶剂存储装置二;23、重相油存储装置;24、精制沥青加热炉;25、精制沥青蒸馏塔;26、精制沥青塔顶冷却器;27、精制沥青塔顶凝液罐;28、真空泵二;29、回收溶剂存储装置三;30、离心泵六;31、蒽油冷却器;32、蒽油储罐;33、离心泵七;34、蒽油存储装置;35、离心泵八;36、高软化点沥青冷却器;37、高软化点沥青储罐;38、离心泵九;39、高软化点沥青存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结合图1所示,一种高软化点沥青生产装置,它包括溶剂配制罐1,溶剂油与洗油在溶剂配制罐1内充分搅拌混合(搅拌装置未示出)。溶剂配制罐1的底部出口通过离心泵一2与软沥青原料混合后同静态混合器3相连,静态混合器3与沉降分离罐4的下部进口相连,沉降分离罐4的底部出口与重相油存储装置23相连,沉降分离罐4的上部出口与轻相中间罐5相连,沉降分离罐4要求温度是110~150℃。
22.轻相中间罐5通过离心泵二6与轻相加热炉7相连;轻相加热炉7的出口与轻相蒸馏塔8的进口相连。
23.轻相蒸馏塔8的顶部出口依次通过轻相塔顶冷却器9、轻相塔顶凝液罐10与真空泵一11相连,轻相塔顶凝液罐10底部出口通过管路与回收溶剂存储装置一21相连。
24.轻相蒸馏塔8的上部出口与动力装置即离心泵三12相连,离心泵三12通过管路与轻相蒸馏塔8构成循环回路,在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在离心泵三12的下游通过管路与回收溶剂存储装置二22相连。在离心泵三12与回收溶剂存储装置二22之间有两条管路,两条管路皆与轻相蒸馏塔8构成循环回路,在两条管路上分别设置空冷器一13和空冷器二14,便于控制轻相蒸馏塔8的塔内温度,在两条管路上皆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优选为两个气动调节阀,分别为气动调节阀一15和气动调节阀二16。
25.轻相蒸馏塔8的底部出口依次通过动力装置即离心泵四17、精制沥青换热器18与精制沥青储罐19相连接;精制沥青储罐19的下部出口通过离心泵五20与精制沥青加热炉24相连接,精制沥青加热炉24的出口与精制沥青蒸馏塔25的进口相连。轻相蒸馏塔8、离心泵四17、精制沥青换热器18、精制沥青储罐19、离心泵五20与精制沥青加热炉24、精制沥青蒸馏塔25通过管路相连接。
26.轻相蒸馏塔8为减压蒸馏塔,减压蒸馏的绝对压力为21kpa,有效保证了回收溶剂回收的同时,降低物料进塔温度,减少煤气消耗。
27.精制沥青蒸馏塔25的顶部出口依次通过精制沥青塔顶冷却器26、精制沥青塔顶凝液罐27与真空泵二28相连,精制沥青塔顶凝液罐27的底部出口通过管路与回收溶剂存储装置三29相连;
28.精制沥青蒸馏塔25的上部出口依次通过动力装置即离心泵六30、蒽油冷却器31与蒽油储罐32相连接;蒽油储罐32通过离心泵七33与蒽油存储装置34相连接。
29.精制沥青蒸馏塔25的底部出口依次通过动力装置即离心泵八35、高软化点沥青冷却器36与高软化点沥青储罐37相连接接;高软化点沥青储罐37的下部出口通过离心泵九38与高软化点沥青存储装置39相连接。精制沥青蒸馏塔25、离心泵八35、高软化点沥青冷却器36、高软化点沥青储罐37、离心泵九38与高软化点沥青存储装置39通过管路相连接。
30.沉降分离罐4、蒽油存储装置34、以及高软化点沥青存储装置39的内部皆设置有蒸汽加热盘管。
31.下面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高软化点沥青生产装置生产高软化点沥青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如下:
32.外购的溶剂油及洗油进入溶剂配制罐1,在溶剂配制罐1内混合均匀后通过离心泵一2与外购的软沥青原料共同进入静态混合器3内,混合均匀后的物料进入沉降分离罐4内。沉降分离罐4下部的重相油进入重相油存储装置23中。沉降分离罐4上部的轻相油进入到轻相中间罐5内,轻相中间罐5下部的轻相油在离心泵二6的作用下进入轻相加热炉7内,经过加热后的轻相油进入到轻相蒸馏塔8的下部,在轻相蒸馏塔8内进行减压蒸馏,轻相蒸馏塔8上部的气体经过轻相塔顶冷却器9后进行冷凝,进行冷凝后进入轻相塔顶凝液罐10。轻相塔顶凝液罐10的上部连接真空泵一11进行负压调节,轻相塔顶凝液罐10的下部凝液进行回收利用。轻相蒸馏塔8的上部出口通过离心泵三12将溶剂进行循环与回收。轻相蒸馏塔8的底部出口通过离心泵四17采出精制沥青,精制沥青通过精制沥青换热器18进行降温后进入精制沥青储罐19,再经过离心泵五20进入精制沥青加热炉24,经过加热后的精制沥青进入到精制沥青蒸馏塔25的下部,在精制沥青蒸馏塔25内进行减压蒸馏。精制沥青蒸馏塔25顶部的气体经过精制沥青塔顶冷却器26后进行冷凝,进行冷凝后进入精制沥青塔顶凝液罐27,精制沥青塔顶凝液罐27的上部连接真空泵二28进行负压调节,精制沥青塔顶凝液罐27下部的凝液进行回收利用。精制沥青蒸馏塔25的上部出口通过离心泵六30采出蒽油,蒽油经过蒽油冷却器31冷却后进入蒽油储罐32,再经过离心泵七33进入蒽油存储装置34。精制沥青蒸馏塔25的底部出口通过离心泵八35采出高软化点沥青,高软化点沥青通过高软化点沥青冷却器36进行降温后进入高软化点沥青储罐37,再经过离心泵九38进入高软化点沥青存储装置39。
33.在生产过程中,在真空泵一11的作用下,通过调节轻相蒸馏塔8顶部的负压、调节气动调节阀一15和气动调节阀二16的开度,改变二者的回流量以控制塔顶及五层塔盘的温度等措施来调节精制沥青的产出指标,目前,轻相蒸馏塔8的顶部绝对压力21kpa,轻相油进入轻相蒸馏塔8的温度是260

280℃,五层塔盘的温度是170

180℃。在真空泵二28的作用下,通过调节精制沥青蒸馏塔25顶部的负压,调整精制沥青蒸馏塔25的上部蒽油侧线采出量等措施来调节特种沥青的产出指标,目前,精制沥青蒸馏塔25的顶部绝对压力21kpa,精
制沥青进入精制沥青蒸馏塔25的温度是260

280℃,十四层塔盘的温度是160

170℃。
34.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带有序号命名的技术特征(如离心泵一、离心泵二、离心泵三、离心泵四、离心泵五、离心泵六、离心泵七、离心泵八、离心泵九、真空泵一、真空泵二、空冷器一、空冷器二、气动调节阀一、气动调节阀二、回收溶剂存储装置一、回收溶剂存储装置二、回收溶剂存储装置三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各技术特征,并不代表各技术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安装顺序及工作顺序等。
3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顶部”、“底部”、“内部”、“上部”、“下部”等描述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