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干熄焦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熄焦炉斜道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2.干法熄焦具有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焦炭质量的作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干熄焦炉是干法熄焦技术的关键设备,其自上而下包括预存区、环形风道区、斜道区以及冷却区,其中,斜道区的牛腿由多层牛腿砖砌筑而成,是支撑干熄焦炉内环墙的重要结构。在实际生产中,牛腿由于承重大、运行温度波动频繁、长期受到干熄焦炉内高温焦炭及含焦粉的高温循环气流的冲刷等原因,很容易磨损开裂甚至倒塌,是决定干熄焦炉耐材寿命的瓶颈。目前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牛腿进行频繁检修,大大降低了干熄焦的生产效率,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3.斜道牛腿的寿命与牛腿的结构、耐材选用、砌筑质量以及生产操作等因素都有关系。其中冷态的施工砌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公开号为cn101928575a、cn107129814a以及cn101948697a的中国专利申请分别记载了干熄焦斜道砌筑的几种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牛腿的标高、平整度、中心轴线、灰浆饱满度以及支设弧拱胎等方式,提高斜道区的砌筑质量。但是,由于耐火砖之间火泥灰缝中的水分挥发比较慢,只能通过烘炉进行完全固化和烧结,特别是有些厂家为了提高火泥的粘结强度,采用了树脂+乙醇/乙二醇作为结合剂,溶剂沸点更高,挥发更加困难,因此火泥的实际冷态强度比较低。斜道牛腿需要支撑环形风道区内环墙的重量,如果牛腿区灰缝中的火泥不能完全固化,斜道牛腿很容易变形,导致环形风道区下沉,影响干熄焦炉的砌筑质量。现场发现,很多干熄焦炉在冷态砌筑完后,干熄焦炉斜道区分隔墙顶部出现了大小不一的裂缝,有的裂缝宽度甚至达20mm以上,严重影响了干熄焦的使用寿命;究其原因,就是由于牛腿灰缝火泥未干、环形风道区下沉引起的。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熄焦炉斜道区施工方法,通过对斜道区牛腿处的火泥进行提前加热固化,防止由于牛腿灰缝变形导致的环形风道下沉以及斜道分隔墙开裂问题,有效提高了干熄焦炉的砌筑质量以及使用寿命。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干熄焦炉斜道区施工方法,干熄焦炉从下往上由冷却区、斜道区、环形风道区以及预存区构成;斜道区分为斜道下部、斜道中部牛腿段以及斜道上部,斜道中部牛腿段包含若干根支撑环形风道的牛腿以及设于牛腿上方的拱顶砖;施工时,斜道区每天砌筑的层数不大于3层,每层砌体在砌筑时均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标高、平整度,斜道中部牛腿段另外控制牛腿轴线的位置度;砌筑时保证砖缝灰浆饱满;下层砌体合格后再砌筑上层砌体;斜道中部牛腿段全部砌筑完成后,通过加热装置对牛腿及拱顶砖进行加热,使火泥完全固化;然后拆除加热装置,再进行斜道上部砌体的砌筑。
7.所述斜道中部牛腿段每天砌筑一层,每层砌体的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内。
8.所述加热装置为伴热带或加热棒;加热过程是在牛腿及拱顶砖的四周缠上伴热带或加热棒,在伴热带或加热棒的外部裹上厚度不小于20mm的保温棉,在保温棉内放置温度计监测加热温度。
9.所述斜道中部牛腿段的加热温度为120~250℃,加热时间不少于12h。
10.加热部位还包括斜道上部砌体。
11.加热部位还包括整个斜道区的工作面及砖缝中的火泥。
12.砌筑拱顶砖时,在拱顶砖的下方安设钢结构支撑,钢结构支撑在烘炉前拆除。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从根本上解决了干熄焦炉在砌筑过程中由于斜道牛腿灰缝变形导致环形风道及斜道区砌体下沉、斜道分隔墙上部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提高了干熄焦炉炉体的砌筑质量,延长了干熄焦炉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干熄焦炉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所述干熄焦炉斜道区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斜道上部 2.斜道中部牛腿段 3.斜道下部 4.拱顶砖 5.牛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干熄焦炉斜道区施工方法,干熄焦炉从下往上由冷却区、斜道区、环形风道区以及预存区构成;斜道区分为斜道下部3、斜道中部牛腿段2以及斜道上部1,斜道中部牛腿段2包含若干根支撑环形风道的牛腿5以及设于牛腿5上方的拱顶砖4;施工时,斜道区每天砌筑的层数不大于3层,每层砌体在砌筑时均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标高、平整度,斜道中部牛腿段2另外控制牛腿轴线的位置度;砌筑时保证砖缝灰浆饱满;下层砌体合格后再砌筑上层砌体;斜道中部牛腿段2全部砌筑完成后,通过加热装置对牛腿5及拱顶砖4进行加热,使火泥完全固化;然后拆除加热装置,再进行斜道上部1砌体的砌筑。
19.所述斜道中部牛腿段2每天砌筑一层,每层砌体的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内。
20.所述加热装置为伴热带或加热棒;加热过程是在牛腿5及拱顶砖4的四周缠上伴热带或加热棒,在伴热带或加热棒的外部裹上厚度不小于20mm的保温棉,在保温棉内放置温度计监测加热温度。
21.所述斜道中部牛腿段2的加热温度为120~250℃,加热时间不少于12h。
22.加热部位还包括斜道上部1砌体。
23.加热部位还包括整个斜道区的工作面及砖缝中的火泥。
24.砌筑拱顶砖4时,在拱顶砖4的下方安设钢结构支撑,钢结构支撑在烘炉前拆除。
25.本发明所述施工方法中,控制整个斜道区每天砌筑的层数不大于3层,每层砌体都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好标高、平整度(牛腿还要控制牛腿轴线的位置度),并保证砖缝处灰浆饱满后再砌筑下一层;斜道中部牛腿段2砌筑完以后,需对斜道中部牛腿段包括牛腿5及拱顶砖4进行加热,使灰缝中的火泥完全固化,之后拆除加热装置,再进行斜道上部砌体的砌筑。
26.进一步地,斜道中部牛腿段2砌筑完成后,在牛腿5以及拱顶砖4的四周均匀地缠上
伴热带或粘贴加热棒等加热装置,由于牛腿及拱顶砖一般采用碳化硅砖或者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砌筑,其导热性能非常好,热量可以很快传导到砌体内部,从而对砌体进行均均升温。之后在牛腿5及拱顶砖4的外部裹上厚度不小于20mm的保温棉,并且在保温棉内放置温度计监测加热温度。必要时采用铁丝对保温棉进行绑扎固定,确保其加热效果。
27.加热装置的功率、数量根据牛腿5的体积确定,加热温度为120~250℃,具体温度确定与火泥结合剂中溶剂的种类有关,若火泥结合剂为水,则加热温度不低于120℃;若火泥结合剂为乙二醇等醇类,加热温度需要不低于其沸点温度。加热时间不少于12h,以确保火泥完全硬化。
28.斜道区加热区域也可以进一步包括斜道上部1,或者整个斜道区的工作面砖以及灰缝中的火泥。
29.斜道中部牛腿段2每天只能砌筑一层,每层的平整度控制在3mm以下,严禁各层砌体的上表面向下倾斜。必须保证牛腿各层砌体间的灰浆饱满度达到95%以上,并按照设计要求控制牛腿5的中心位置以及牛腿间的洞宽。
30.牛腿顶部的拱顶砖4在砌筑时,下面应安设钢结构支撑,钢结构支撑的支撑点设在稳固的脚手架施工平台上,钢结构支撑应在烘炉前拆除,且拆除后应尽快烘炉,防止环形风道下沉。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