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洒水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洒水车。
背景技术:2.洒水车最常见的用途是道路清洁,从而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适合于各种路面的冲洗,并且同时具有洒水、运水、排水和应急消防等功能。
3.现有的洒水车在对马路进行洒水时,由于水箱密封效果不好,水箱底部会有漏水的现象,导致洒水车还未到终点时,水箱内部的水就已经没有了,影响了剩余道路的洒水,并且由于行车路途较为颠簸,经常会使得水箱在车厢内产生晃动,从而导致水箱和水管连接处产生松弛,因此亟需一种多功能洒水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洒水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洒水车在对马路进行洒水时水箱密封效果不好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洒水车,包括:
6.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车体,且车体包括车头和车厢,所述车厢内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底端内部开设有槽孔,且槽口内安装有水管;
7.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位于水箱和水管连接处,且密封机构包括限位块,所述水管外表面固定有限位块,且限位块顶端胶粘有第一密封垫圈,所述第一密封垫圈顶端插设在槽口内壁,且第一密封垫圈外侧设置有挤压装置;
8.减震机构,所述车厢内壁设置有减震机构,且减震机构包括第一缓冲板。
9.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插块,且限位块顶端两侧皆固定有插块,两组所述插块顶端皆插设在车厢底端内壁,且插块内壁皆开设有活动腔,两组所述活动腔内壁皆等距离焊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另一端皆焊接有移动杆,两组所述限位块两侧内壁皆开设有与移动杆相互配合的通道,且移动杆底端皆固定有推块,两组所述移动杆内侧皆固定有挤压块,且挤压块内侧皆贯穿插块直至贴合在槽口外壁。
10.优选的,两组所述活动腔顶端内壁皆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滑槽内壁皆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底端皆固定在移动杆顶端。
11.优选的,所述槽口顶端内壁插设有第二密封垫圈,且第二密封垫圈胶粘在水箱内壁底端。
12.优选的,所述车厢内壁前后两侧皆安装有第一缓冲板,且水箱前后两侧外壁皆安装有第二缓冲板,两组所述第一缓冲板内侧皆等距离安装有第一限位板,且第二缓冲板外侧皆等距离安装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上下两侧内壁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铰接杆,两组所述铰接杆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且铰接杆之间焊接有第二弹簧。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之间等距离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插杆和套杆,且插杆插设在套杆内壁。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多功能洒水车设置有密封机构,通过在水管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块,当水管和水箱之间进行连接时,将水管插设进槽口内,此时第一密封垫圈则会跟随水管一起插设进槽口内壁,并且插块则会插设进车厢底端内壁,随后在第一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使得挤压块对第一密封垫圈进行挤压,从而带动第一密封垫圈紧密贴合在槽口内,提高水箱和水管连接处的密封性,该机构有效的解决了水箱底部出现漏水的现象,避免出现洒水车还未到终点,水箱内部的水已经漏完的问题;
16.2、该多功能洒水车设置有减震机构,当车体在行驶过程中,通过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铰接杆和第二弹簧之间的配合作用下,使得水箱在遇到颠簸路段时,可以提高其稳定性,从而有效的防止水箱在车厢内产生晃动,导致水箱和水管连接处产生松弛的问题,通过该机构大大延长了水箱的使用寿命,提高洒水车整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车体和水箱处局部结构右视剖面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2.图中:1、车体;2、水箱;3、水管;11、限位块;12、第一密封垫圈;13、插块;14、活动腔;15、第一弹簧;16、移动杆;17、挤压块;18、第二密封垫圈;21、第一缓冲板;22、第二缓冲板;23、第一限位板;24、第二限位板;25、铰接杆;26、第二弹簧;27、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洒水车,包括:
25.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车体1,且车体1包括车头和车厢,车厢内部设置有水箱2,水箱2底端内部开设有槽孔,且槽口内安装有水管3;
26.密封机构,密封机构位于水箱2和水管3连接处,且密封机构包括限位块11,水管3外表面固定有限位块11,且限位块11顶端胶粘有第一密封垫圈12,第一密封垫圈12顶端插设在槽口内壁,且第一密封垫圈12外侧设置有挤压装置,该机构有效的解决了水箱2底部出现漏水的现象,避免出现洒水车还未到终点,水箱2内部的水已经漏完的问题;
27.减震机构,车厢内壁设置有减震机构,且减震机构包括第一缓冲板21。
28.挤压装置包括插块13,且限位块11顶端两侧皆固定有插块13,两组插块13顶端皆插设在车厢底端内壁,且插块13内壁皆开设有活动腔14,两组活动腔14内壁皆等距离焊接有第一弹簧15,且第一弹簧15另一端皆焊接有移动杆16,两组限位块11两侧内壁皆开设有与移动杆16相互配合的通道,且移动杆16底端皆固定有推块,两组移动杆16内侧皆固定有
挤压块17,且挤压块17内侧皆贯穿插块13直至贴合在槽口外壁,通过挤压块17对第一密封垫圈12进行挤压,使得第一密封垫圈12紧密贴合在槽口内,提高水箱2和水管3连接处的密封性。
29.两组活动腔14顶端内壁皆开设有滑槽,两组滑槽内壁皆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底端皆固定在移动杆16顶端,当移动杆16在活动腔14内部进行移动时,通过滑槽和滑块的作用下使得移动杆16移动起来更加便捷。
30.槽口顶端内壁插设有第二密封垫圈18,且第二密封垫圈18胶粘在水箱2内壁底端,通过在槽口顶端内壁插设有第二密封垫圈18,提高水箱2底端的密封性。
31.车厢内壁前后两侧皆安装有第一缓冲板21,且水箱2前后两侧外壁皆安装有第二缓冲板22,两组第一缓冲板21内侧皆等距离安装有第一限位板23,且第二缓冲板22外侧皆等距离安装的第二限位板24,第一限位板23和第二限位板24上下两侧内壁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铰接杆25,两组铰接杆25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且铰接杆25之间焊接有第二弹簧26,通过该机构大大延长了水箱2的使用寿命,提高洒水车整体的实用性。
32.第一缓冲板21和第二缓冲板22之间等距离安装有伸缩杆27,伸缩杆27包括插杆和套杆,且插杆插设在套杆内壁,当第二缓冲板22在水箱2的晃动下进行移动时,插杆则会在套杆内进行移动,从而提高水箱2的稳定性。
33.工作原理:当水管3和水箱2之间进行连接时,首先推动推块,随后将水管3插设进槽口内,此时第一密封垫圈12则会跟随水管3一起插设进槽口内壁,并且插块13则会插设进车厢底端内壁,此时松开推块,在第一弹簧15的弹性作用下,使得移动杆16带动挤压块17向内侧移动,从而使得挤压块17对第一密封垫圈12进行挤压,此时第一密封垫圈12紧密贴合在槽口内,提高水箱2和水管3连接处的紧密性;
34.由于水箱2是放置在车厢内的,因此当车体1行驶期间产生颠簸时,水箱2会产生晃动,此时第二缓冲板22则会在水箱2的晃动下,带动第二限位板24进行移动,此时在铰接杆25和第二弹簧26的弹性作用下,使得第二缓冲板22为水箱2进行减震,从而提高水箱2整体的稳定性,操作到此结束。
3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