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路桥梁 专利正文
一种折叠式智能交通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折叠式智能交通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交通警示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折叠式智能交通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私家车已经逐步进入家庭。依照现有的交通法规,所有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必须随车携带灭火器、警示牌等辅助设施以提高安全性。现有的机动车一般都将灭火器、警示牌放置在车辆的行李箱内,以备出现事故时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三角警示牌展开后支撑在地面上的稳定性差,十分容易倾倒,倾倒后无法起到有效警示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智能交通警示装置,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折叠式智能交通警示装置,包括警示布和支撑机构,所述警示布连接在支撑机构上;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中心支座;所述中心支座的中心转动连接一根桅杆的一端;所述中心支座的前端转动连接两个可将桅杆与警示布包裹至内侧的第一支撑脚;所述中心支座的后端转动连接两个可将两个第一支撑脚包裹至内侧的第二支撑脚;所述警示布的一端与桅杆连接,警示布的另两端与两个第一支撑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桅杆与中心支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扭簧,桅杆可通过第一扭簧在中心支座上向上方翻转;所述第一支撑脚与中心支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扭簧,第一支撑脚可通过第二扭簧在中心支座上向侧前方翻转;所述第二支撑脚与中心支座的连接处设有第三扭簧,第二支撑脚可通过第三扭簧在中心支座上向侧后方翻转。
7.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脚的外端和所述第二支撑脚的外端均设有万向轮。
8.优选的,所述中心支座上设有行走轮机构;所述行走轮机构包括装设在中心支座内的外壳;外壳内固定有转向控制电机,转向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转向盘顶端的锥形齿啮合;转向盘中部转动在中心支座底面的中心孔内;转向盘的底端转动连接横轮轴,横轮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行走轮本体;所述转向盘内固定有行走控制电机,行走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固定在横轮轴上的第三锥齿轮啮合。
9.优选的,所述外壳滑动配合在中心支座内的上下滑道内;所述外壳的顶面与所述中心支座的顶板之间设有多根缓冲压簧。
10.优选的,所述中心支座上设有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光伏板电连接中心支座内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电连接转向控制电机和行走控制电机。
11.优选的,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智能交通警示装置,还包括释放机构;所述释放机构包括插接在中心支座矩形滑道内的插接架;插接架的上端连接安装架,插接架的内侧配合连
接卡扣单元,卡扣单元连接在释放控制单元的前端,释放控制单元连接在插接架上,释放控制单元的下端连接门形锁定架,门形锁定架内部的两侧侧面与中心支座的两侧侧面滑动配合。
12.优选的,所述卡扣单元包括固定在释放控制单元前端的活动座;活动座的两端与两根推拉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两根推拉连杆的另一端与两个滑动座的内端一一转动连接,两个滑动座的中部相对滑动在插接架前滑槽的两侧,两个滑动座的外端插接在中心支座的两个侧插孔内。
13.优选的,所述释放控制单元包括固定在插接架上的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啮合传动在插接架水平滑道内的传动齿条;传动齿条的下端与门形锁定架固定连接;传动齿条的前端与水平滑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水平滑杆的中部滑动在推拉架的后侧面上,水平滑杆的前端与设置在推拉架内侧的推拉块固定连接;推拉架的前端与活动座固定连接,推拉架的中部滑动在插接架水平滑道内,推拉架的两端与插接架前滑槽的后侧面之间通过多根限位压簧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固定在插接架上的吊架;吊架的下端转动连接双向螺杆,双向螺杆螺纹传动连接两个相对滑动在吊架限位滑道内的联动滑块,两个联动滑块固定在两个相对滑动在吊架内外滑道内的水平滑板的内端,两个水平滑板的外端与两个设有螺纹连接孔的侧板连接。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支撑机构采用两个可向外侧展开的第一支撑脚和两个可向外侧展开的第二支撑脚配合进行支撑,支撑范围更大,支撑效果更好;桅杆、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与中心支座的连接处皆设有扭簧,使得桅杆、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分别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快速展开,且保持对警示布拉开的状态,有利于提高操作的便捷性;桅杆和警示布可收纳在两个第一支撑脚内,两个第一支撑脚可收纳在两个第二支撑脚内,便于对本发明折叠收纳;本发明内部还设有用于对支撑机构进行限位固定以及释放展开的释放机构,可以通过释放机构将支撑机构与其上警示布安装在汽车的尾部,以便遥控展开进行示警,无需车上人员下车放置本发明,降低放置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
16.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一;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示意图二;
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心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释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卡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释放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走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行走轮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标:警示布1;支撑机构2;中心支座21;桅杆22;第一支撑脚23;第二支撑脚24;万向轮25;行走轮机构3;外壳31;第一锥齿轮32;转向盘33;横轮轴34;行走轮本体35;第二锥齿轮36;第三锥齿轮37;释放机构4;插接架41;安装架42;吊架42a;双向螺杆42b;联动滑块42c;水平滑板42d;侧板42e;卡扣单元43;活动座43a;推拉连杆43b;滑动座43c;释放控制单元44;控制电机44a;驱动齿轮44b;传动齿条44c;水平滑杆44d;推拉架44e;推拉块44f;限位压簧44g;门形锁定架45。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3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38.下面结合附图1-1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请参阅图1-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三角警示牌展开后支撑在地面上的稳定性差,十分容易倾倒,倾倒后无法起到有效警示的作用;该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智能交通警示装置,包括警示布1和支撑机构2,警示布1连接在支撑机构2上,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中心支座21、桅杆22、第一支撑脚23和第二支撑脚24;所述中心支座21前端的中心转动连接一根桅杆22的一端,桅杆22可向上翻转,从而将警示布1的一端向上拉起;所述中心支座21的前端转动连接两个可将桅杆22与警示布1包裹至内侧的第一支撑脚23,两个第一支撑脚23可向侧方进行翻转,从而与桅杆22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两个第一支撑脚23将警示布1的另外两端向外侧拉开,从而撑起三角形的警示布1,警示布1和桅杆22可收纳在两个第一支撑脚23的收纳槽内,便于在不使用时收容整理;所述中心支座21的后端转动连接两个可将两个第一支撑脚23包裹至内侧的第二支撑脚24,两个第二支撑脚24可向侧后方的翻转角度大于两个第一支撑脚23可翻转的角度,通过两个第一支撑脚23和两个第二支撑脚24共同展开进行支撑,可以有效提高其支撑时的稳定性,防止其倾倒,两个第一支撑脚23可收纳在两个第二支撑脚24内,便于对本发明折叠收纳;所述警示布1的一端与桅杆22连接,警示布1的另两端与两个第一支撑脚23连接。
40.请参阅图1-7,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三角警示牌无法自动展开的问题;该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智能交通警示装置,其中,在所述桅杆22与中心支座2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扭簧,桅杆22可通过第一扭簧在中心支座21上向上方翻转,桅杆22可向上翻转的最大角度为90
°
,以便警示布1展开后达到更适合后方车辆驾驶员观察到的角度;所述第一支撑脚23与中心支座2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扭簧,第一支撑脚23可通过第二扭簧在中心支座21上向侧前方翻转,两个第一支撑脚23可以相对中心支座21分别进行最大角度为45
°
的翻转运动,以便配合桅杆22对警示布1进行更好的支撑;所述第二支撑脚24与中心支座21的连接处设有第三扭簧,第二支撑脚24可通过第三扭簧在中心支座21上向侧后方翻转,两个第二支撑脚24的旋转范围为0-135
°
,本发明进行展开时,两个第一支撑脚23分别向外侧翻转45
°
、两个第二支撑脚24分别向外侧翻转135
°
,对角设置的第一支撑脚23和第二支撑脚24构成一个直杆结构,两个第一支撑脚23和两个第二支撑脚24构成十字形支撑结构,稳定性较好,展开速度快。
41.请参阅图1-7、图13和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三角警示牌无法移动的问题;该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智能交通警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脚23的外端和所述第二支撑脚24的外端均设有万向轮25。
42.所述中心支座21上设有可以进行遥控控制的行走轮机构3,可以通过遥控设备控制行走轮机构3启动,并通过行走轮机构3与多个万向轮25的配合带动本发明进行移动,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方向,本发明的中心支座21上还可以选装摄像头,以更为清晰的控制其进行移动;所述行走轮机构3包括外壳31、第一锥齿轮32、转向盘33、横轮轴34、行走轮本体35、第二锥齿轮36和第三锥齿轮37;外壳31装设在中心支座21内,并可以便捷的从中心支座21内拆卸,便于对行走轮机构3进行检修或维修;外壳31内固定有转向控制电机,转向控制电机通过无线通信装置电连接遥控设备,以控制本发明内部支撑机构2的行进方向,转向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锥齿轮32,第一锥齿轮32与转向盘33顶端的锥形齿啮合从而带动转向盘33转动,通过转向盘33带动安装在其下方的横轮轴34转动,从而带动行走轮本体35转向;转向盘33中部转动在中心支座21底面的中心孔内;转向盘33的底端转动连
接横轮轴34,横轮轴34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行走轮本体35;所述行走控制电机固定在转向盘33内,行走控制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第二锥齿轮36,第二锥齿轮36与固定在横轮轴34上的第三锥齿轮37啮合,行走控制电机通过无线通信装置电连接遥控设备,以控制本发明内部支撑机构2的行走,行走控制电机启动后带动第二锥齿轮36转动,第二锥齿轮36转动时通过第三锥齿轮37带动横轮轴34转动,从而带动横轮轴34两端的行走轮本体35转动,进而通过行走轮本体35与所述第一支撑脚23外端和所述第二支撑脚24外端的万向轮25的配合,共同支撑本发明的警示布1和支撑机构2进行移动,可向事故车后方行驶,代替司机在公路上行动,减少危险,并在指定位置起到警示作用。
43.所述外壳31滑动配合在中心支座21内的上下滑道内;所述外壳31的顶面与所述中心支座21的顶板之间设有多根缓冲压簧,多根缓冲压簧可以作为避震装置使用,在中心支座21和行走轮机构3落地以及行走的过程中皆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该避震方式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在本发明中的使用效果较好;可以理解的是,该避震方式可应用于其他小型设备,空间占用小,成本较低。
44.所述中心支座21上设有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光伏板电连接中心支座21内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电连接转向控制电机和行走控制电机。
45.请参阅图1-1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三角警示牌需要人工放置的问题;该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智能交通警示装置,还包括装设在车辆尾部的释放机构4,可以通过释放机构4对支撑机构2进行夹持固定,并控制支撑机构2在不使用时保持闭合收缩状态;所述释放机构4包括插接架41、安装架42、卡扣单元43、释放控制单元44和门形锁定架45;插接架41的前端可以插接在中心支座21矩形滑道内;插接架41的上端连接安装架42,可以通过安装架42将释放机构4装设在车辆尾部;插接架41的内侧配合连接卡扣单元43,卡扣单元43连接在释放控制单元44的前端,且卡扣单元43的两端卡接在中心支座21的两个侧插孔内,以对支撑机构2进行固定,将支撑机构2安装在释放机构4上,便于发生事故时直接控制其落在地面上,无需人工取出进行展开,且所述外壳31的顶面与所述中心支座21的顶板之间设有多根缓冲压簧,使其落在底面上时具有一定的弹力缓冲,既可以降低对行走轮机构3内部电子元件的损伤,又可以防止警示布1和支撑机构2展开后发生倾倒;释放控制单元44连接在插接架41上,释放控制单元44用于控制警示布1和支撑机构2的展开以及支撑机构2与释放机构4的分离,释放控制单元44可在控制警示布1和支撑机构2展开后控制支撑机构2与释放机构4进行分离;释放控制单元44的下端连接用于对支撑机构2进行限位的门形锁定架45,在支撑机构2整体处于闭合状态时,两个第一支撑脚23收纳在两个第二支撑脚24内,两个第二支撑脚24对接贴合时,由于门形锁定架45内部的两侧侧面与中心支座21的两侧侧面滑动配合,使得门形锁定架45内部的两侧侧面卡挡在两个第二支撑脚24的外侧面上,从而控制两个第二支撑脚24相对闭合,控制支撑机构2处于闭合状态,当释放控制单元44控制门形锁定架45向后运动时,门形锁定架45逐渐解除对两个第二支撑脚24的限定,支撑机构2的整体可以在多个扭簧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展开,展开后释放控制单元44即可控制支撑机构2与释放机构4的分离;便于事故车内人员无法完成操作时,行走轮机构3将借助自身智能模块自动运行。
46.所述卡扣单元43包括活动座43a、推拉连杆43b和滑动座43c;活动座43a固定在释放控制单元44前端,以在释放控制单元44的控制下进行前后方向的水平运动;活动座43a的
两端与两根推拉连杆43b的一端转动连接,两根推拉连杆43b的另一端与两个滑动座43c的内端一一转动连接,两个滑动座43c的中部相对滑动在插接架41前滑槽的两侧,两个滑动座43c的外端插接在中心支座21的两个侧插孔内。在需要控制支撑机构2与释放机构4分离时,释放控制单元44首先控制支撑机构2展开,然后控制活动座43a向后运动,活动座43a通过两个推拉连杆43b带动两个滑动座43c向内侧运动,解除两个滑动座43c对中心支座21的两个侧插孔的插接固定,此时,支撑机构2可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下落至地面,以便进行后续的移动。
47.所述释放控制单元44包括控制电机44a、驱动齿轮44b、传动齿条44c、水平滑杆44d、推拉架44e、推拉块44f和限位压簧44g;控制电机44a固定在插接架41上,控制电机44a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44b,驱动齿轮44b啮合传动在插接架41水平滑道内的传动齿条44c;传动齿条44c的下端与门形锁定架45固定连接;传动齿条44c的前端与水平滑杆44d的后端固定连接,水平滑杆44d的中部滑动在推拉架44e的后侧面上,水平滑杆44d的前端与设置在推拉架44e内侧的推拉块44f固定连接;推拉架44e的前端与活动座43a固定连接,推拉架44e的中部滑动在插接架41水平滑道内,推拉架44e的两端与插接架41前滑槽的后侧面之间通过多根限位压簧44g固定连接。
48.在释放控制单元44工作时,将控制电机44a启动,控制电机44a可以带动驱动齿轮44b逆时针转动,驱动齿轮44b逆时针转动时控制传动齿条44c向后侧运动,传动齿条44c向后侧运动时带动门形锁定架45向后运动解除对支撑机构2的限制,使得支撑机构2可以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展开,支撑机构2展开后,传动齿条44c继续向后侧运动时,运动至推拉块44f与推拉架44e接触时可带动推拉架44e向后运动,推拉架44e向后运动时对限位压簧44g进行压缩,并控制活动座43a向后运动,实现卡扣单元43与中心支座21的分离,使得支撑机构2可以下落至地面上;可以理解的是,该释放控制单元44内部采用控制电机44a一部电机实现了分段式传动控制,单个电机匀速转动情况下控制支撑机构2的展开工作、支撑机构2与释放机构4的分离工作,可以简化电控程序的设计,节约生产成本。
49.所述安装架42包括吊架42a、双向螺杆42b、联动滑块42c、水平滑板42d和侧板42e;吊架42a固定在插接架41上;吊架42a的下端转动连接双向螺杆42b,双向螺杆42b螺纹传动连接两个相对滑动在吊架42a限位滑道内的联动滑块42c,两个联动滑块42c固定在两个相对滑动在吊架42a内外滑道内的水平滑板42d的内端,两个水平滑板42d的外端与两个设有螺纹连接孔的侧板42e连接。两个侧板42e用于与车辆尾部连接,两个侧板42e之间的距离可以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车辆的安装使用,调节时,由于双向螺杆42b的一端为左旋螺纹,双向螺杆42b的另一端为右旋螺纹,因此转动双向螺杆42b可以带动两个联动滑块42c相向运动或背离运动,从而通过两个水平滑板42d带动两个侧板42e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50.原理:该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智能交通警示装置,包括警示布1和支撑机构2,警示布1连接在支撑机构2上,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中心支座21、桅杆22、第一支撑脚23和第二支撑脚24;所述中心支座21前端的中心转动连接一根桅杆22的一端,桅杆22可向上翻转,从而将警示布1的一端向上拉起;所述中心支座21的前端转动连接两个可将桅杆22与警示布1包裹至内侧的第一支撑脚23,两个第一支撑脚23可向侧方进行翻转,从而与桅杆22构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两个第一支撑脚23将警示布1的另外两端向外侧拉开,从而撑起三角形的警示布1,警示布1和桅杆22可收纳在两个第一支撑脚23的收纳槽内,便于在不使用时收容整理;
所述中心支座21的后端转动连接两个可将两个第一支撑脚23包裹至内侧的第二支撑脚24,两个第二支撑脚24可向侧后方的翻转角度大于两个第一支撑脚23可翻转的角度,通过两个第一支撑脚23和两个第二支撑脚24共同展开进行支撑,可以有效提高其支撑时的稳定性,防止其倾倒,两个第一支撑脚23可收纳在两个第二支撑脚24内,便于对本发明折叠收纳;所述警示布1的一端与桅杆22连接,警示布1的另两端与两个第一支撑脚23连接。
51.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52.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