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警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通管理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个城市中的车辆数目激增,道路状况日益繁忙,在此背景下,各类交通警示牌在城市道路、单位附属道路、小区道路等大量涌现,成为维护城市交通秩序的重要设施。
3.现有的交通警示牌一般有水泥底座,重量较大,但是在一些需要今次那个多次更换位置的道路上,或者泥泞的乡野道路上,设计坚固的水泥交通警示牌则使用不怎么方便。所以在一些特殊环境下需要一种使用方便同时稳定性好的适应乡野道路的交通管理警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管理警示装置,具备使用方便同时稳定性好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交通管理警示装置,包括基础组件、支撑柱和警示牌,所述警示牌安装在支撑柱的顶端,支撑柱的底端安装有压迫块,所述压迫块的外壁与基础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基础组件包括方板、主筒、斜伸出臂、斜框和竖伸出臂,方板与主筒的顶端焊接固定,主筒的底端与斜框固定,主筒的内壁与压迫块活动连接,主筒的内壁还与支撑柱接触,主筒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主筒通过第一导向孔连接斜伸出臂,斜伸出臂的一端与压迫块外壁接触,压迫块的底端还与竖伸出臂接触,竖伸出臂与斜框活动连接,斜框的内壁与压迫块接触连接。
7.优选的,所述斜框的底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导向孔和配合孔,斜框通过第二导向孔和配合孔连接竖伸出臂。
8.优选的,所述竖伸出臂的底端尖锐,竖伸出臂的顶端呈圆饼状。
9.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孔倾斜设置,第一导向孔的倾斜角度为30-45度。
10.优选的,所述压迫块的侧壁与主筒相配合,压迫块的底壁与斜框内壁相配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本交通管理警示装置,警示牌起到警示的作用,支撑柱起到支撑的作用,基础组件作为整个警示装置的底基础,其中主筒、斜伸出臂、斜框和竖伸出臂均伸入地表以下,方板的表面积较大,方板搭接在地表,整个基础组件维持警示装置的稳定,在支撑柱的带动下压迫块会与基础组件的内腔壁接触,主筒通过第一导向孔连接斜伸出臂,压迫块的底端还与竖伸出臂接触,压迫块可以将斜伸出臂和竖伸出臂顶出,便于其刺向地面,斜伸出臂和竖伸出臂不仅增加了装置与地表的接触,增加的稳定性,同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组件与压迫块初始接触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组件与压迫块接触过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组件与压迫块完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筒结构剖面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框结构剖面示意图。
19.图中:1、基础组件;11、方板;12、主筒;121、第一导向孔;13、斜伸出臂;14、斜框;141、第二导向孔;142、配合孔;15、竖伸出臂;2、支撑柱;3、警示牌;4、压迫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6,一种交通管理警示装置,包括基础组件1、支撑柱2和警示牌3,警示牌3起到警示的作用,支撑柱2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柱2将警示牌3支撑起来,警示牌3安装在支撑柱2的顶端,支撑柱2的底端安装有压迫块4,压迫块4的外壁与基础组件1活动连接,基础组件1作为整个警示装置的底基础,基础组件1包括方板11、主筒12、斜伸出臂13、斜框14和竖伸出臂15,其中主筒12、斜伸出臂13、斜框14和竖伸出臂15均伸入地表以下,方板11的表面积较大,方板11搭接在地表,整个基础组件1维持警示装置的稳定,方板11与主筒12的顶端焊接固定,主筒12的底端与斜框14固定,主筒12的内壁与压迫块4活动连接,主筒12的内壁还与支撑柱2接触,在支撑柱2的带动下压迫块4会与基础组件1的内腔壁接触,主筒1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121,第一导向孔121倾斜设置,第一导向孔121的倾斜角度为30-45度,第一导向孔121内装有相同倾斜角度的斜伸出臂13,主筒12通过第一导向孔121连接斜伸出臂13,斜伸出臂13的一端与压迫块4外壁接触,压迫块4的底端还与竖伸出臂15接触,竖伸出臂15的底端尖锐,底端尖锐的竖伸出臂15便于其刺向地面,竖伸出臂15的顶端呈圆饼状,这样增加竖伸出臂15与压迫块4的接触面,竖伸出臂15与斜框14活动连接,斜框14的底端中心处开设有第二导向孔141和配合孔142,斜框14通过第二导向孔141和配合孔142连接竖伸出臂15,斜框14的内壁与压迫块4接触连接,压迫块4的侧壁与主筒12相配合,压迫块4的底壁与斜框14内壁相配合。
22.本交通管理警示装置,包括基础组件1、支撑柱2和警示牌3,警示牌3起到警示的作用,支撑柱2起到支撑的作用,支撑柱2将警示牌3支撑起来,支撑柱2的底端安装有压迫块4,压迫块4的外壁与基础组件1活动连接,基础组件1作为整个警示装置的底基础,基础组件1包括方板11、主筒12、斜伸出臂13、斜框14和竖伸出臂15,其中主筒12、斜伸出臂13、斜框14和竖伸出臂15均伸入地表以下,方板11的表面积较大,方板11搭接在地表,整个基础组件1维持警示装置的稳定,在支撑柱2的带动下压迫块4会与基础组件1的内腔壁接触,主筒12通过第一导向孔121连接斜伸出臂13,斜伸出臂13的一端与压迫块4外壁接触,压迫块4的底端还与竖伸出臂15接触,竖伸出臂15的底端尖锐,底端尖锐的竖伸出臂15便于其刺向地面,竖
伸出臂15的顶端呈圆饼状,这样增加竖伸出臂15与压迫块4的接触面,竖伸出臂15与斜框14活动连接,压迫块4的侧壁与主筒12相配合,压迫块4的底壁与斜框14内壁相配合,其中交通管理警示装置安装时,可以将基础组件1埋在预定土坑内,然后埋土压实,再将支撑柱2和压迫块4进行安装,在支撑柱2的带动下压迫块4会与基础组件1的内腔壁接触,压迫块4会将斜伸出臂13顶出,压迫块4还会将竖伸出臂15顶出,便于其刺向地面,斜伸出臂13和竖伸出臂15不仅增加了装置与地表的接触,增加的稳定性,同时操作方便。
23.综上所述:本交通管理警示装置,警示牌3起到警示的作用,支撑柱2起到支撑的作用,基础组件1作为整个警示装置的底基础,其中主筒12、斜伸出臂13、斜框14和竖伸出臂15均伸入地表以下,方板11的表面积较大,方板11搭接在地表,整个基础组件1维持警示装置的稳定,在支撑柱2的带动下压迫块4会与基础组件1的内腔壁接触,主筒12通过第一导向孔121连接斜伸出臂13,压迫块4的底端还与竖伸出臂15接触,压迫块4可以将斜伸出臂13和竖伸出臂15顶出,便于其刺向地面,斜伸出臂13和竖伸出臂15不仅增加了装置与地表的接触,增加的稳定性,同时操作方便。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