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铝合金连续铰链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铝合金连续铰链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多扇门叶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连续铰链。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市场中应用的门和门之间连接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存在如下一些缺陷和不足:1)在门扇与门扇的连接方式上采用普通的铰链来连接。普通铰链只能承受一般重量的门,使用时间到了一定程度就容易门变形、下垂,造成门扇关不上,甚至落地。2)使用的铰链采用的大部分都是铁质的外部镀层,或者是塑料非金属类的,时间用久了就生锈、变形等造成无法使用。3)部分已经使用了的铰链承重能力远远达不到门扇每日开关所要求的承受力,非常不适合洁净室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铝合金连续铰链。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铝合金连续铰链,包括第一齿轮型翻页、第二齿轮型翻页以及扣盖,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与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的对应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扣盖扣合在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和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的外部并将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和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活动连接在一起。
6.进一步地,上述的铝合金连续铰链,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和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包括:第一翻板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翻板部连接的第一齿轮部,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包括:第二翻板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翻板部连接的第二齿轮部,所述第一齿轮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啮合,所述扣盖扣接在所述第一齿轮部和所述第二齿轮部的外部。
7.进一步地,上述的铝合金连续铰链,其中,在所述扣盖的两侧端部还设有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一齿轮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上述的铝合金连续铰链,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一齿轮部的非齿轮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第二齿轮部的非齿轮侧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上述的铝合金连续铰链,其中,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和第二齿轮型翻页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10.进一步地,上述的铝合金连续铰链,其中,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一齿轮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二齿轮部转动连接。
11.进一步地,上述的铝合金连续铰链,其中,所述连接件为轴对称结构。
12.进一步地,上述的铝合金连续铰链,其中,所述连接件采用工程塑料制成。
13.进一步地,上述的铝合金连续铰链,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以及所述扣盖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14.进一步地,上述的铝合金连续铰链,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和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6.本技术结构简单,拼装方便,可适用于洁净室多扇门的连接,且承重力强,安装后美观。本技术中的第一齿轮型翻页和第二齿轮型翻页采用相互啮合的齿轮部连接,能够保证转动连接的稳定度,且能够适应高强度的门扇开合要求。
17.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以及所述扣盖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其中,铝合金材料具有质轻,承重强,能够满足门扇需要经常的关闭和重量。
附图说明
18.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9.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铝合金连续铰链的立体图一;
20.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铝合金连续铰链的立体图二;
21.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铝合金连续铰链的立体图三;
22.图4: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齿轮型翻页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铝合金连续铰链,包括第一齿轮型翻页10、第二齿轮型翻页20以及扣盖30,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与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20的对应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扣盖30扣合在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和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20的外部并将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和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20活动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结构简单,拼装方便,可适用于洁净室多扇门的连接。
26.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20以及所述扣盖30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门扇需要经常的关闭和重量,结构既要承重,自己本身也要轻,所以选择铝合金材料制成。由于铜质的价格高,而铁质的容易生锈断裂和自身重量大,因此,采用铝合金材料为其中一种较佳的选择,但并不排除其他现有技术材料同样可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27.为了便于与门扇等安装使用,可选地,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和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20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其中,所述安装孔可以是螺纹孔,也可以是通孔。当采用螺纹孔时,可方便螺丝等拧入时与门平面贴合,且背部为沉孔,方便螺丝拧入后表面平整。其中,所述螺丝优选地采用高强度碳钢螺丝。
28.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和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20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包括:第一翻板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翻板部连接的第一齿轮部11,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20包括:第二翻板部以及与所述第二翻板部连接的第二齿轮部21,所述第一齿轮部11与所述第二齿轮部21啮合,所述扣盖30扣接在所述第一齿轮部11和所述第二齿轮部21的外部。
29.可选地,所述第一齿轮部11和所述第二齿轮部21优选地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第一齿轮部11的外表面具有第一齿轮结构,所述第一齿轮部11的内表面为平滑的第一弧形结构12;同样地,所述第二齿轮部21的外表面具有第二齿轮结构,所述第一齿轮部11的内表面为平滑的第二弧形结构22。在所述第一齿轮部11和所述第二齿轮部21在转动过程中,具体地,所述第一齿轮结构与所述第一齿轮结构啮合的第二齿轮结构相对转动。其中,第一弧形结构12以及第二弧形结构22可配合下文所述的扣盖30上的第一转动部31和第二转动部32转动连接。
30.其中,如图4示意出第二齿轮型翻页20的结构示意图,而,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则为与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的对称结构,结合图1至图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的结构示意图。
31.在所述扣盖30的两侧端部还设有第一转动部31和所述第二转动部32,所述第一转动部31与所述第一齿轮部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32与所述第二齿轮部21转动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部31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32与所述第二弧形结构22转动连接。
32.所述第一转动部31与所述第一齿轮部11的非齿轮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部32与所述第二齿轮部21的非齿轮侧转动连接。对应地,所述第一齿轮部11的非齿轮侧与所述第一弧形结构12相对应,所述第二齿轮部21的非齿轮侧与所述第二弧形结构22相对应。
33.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件40,所述连接件40将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和第二齿轮型翻页20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并且,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20均与所述连接件40转动连接,即,所述连接件40可实现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和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20相对转动时的连接稳定性。
34.具体地,为进一步提高所述连接件40的强度,所述连接件40优选地采用高强度工程材料制成。
35.其中,所述连接件40为轴对称结构。
36.进一步地,为加工生产方便,所述连接件4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连接件40经挤压后切断加工和铣切割,完成所需要的形状。
37.可选地,所述连接件40上设有第一安装槽41和第二安装槽42,所述第一安装槽41与所述第一齿轮部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42与所述第二齿轮部21转动连接。
38.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如下:
39.首先,按工程设计和规范设计好门体,完成门的组装,将挤压好的上述铝合金连续铰链的制作型材按照长度要求切断。
40.然后,在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10和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20按照预设的位置进行开槽和沉孔间距的设置,并完成冲孔和开槽工序。
41.然后,完成扩孔工序,然后用成型好的连接件40压入开口槽内。
42.最后,压入扣盖30,用沉头螺丝锁紧,顶住扣盖30。
43.本技术结构简单,拼装方便,可适用于洁净室多扇门的连接,且承重力强,安装后美观。本技术中的第一齿轮型翻页和第二齿轮型翻页采用相互啮合的齿轮部连接,能够保证转动连接的稳定度,且能够适应高强度的门扇开合要求。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齿轮型翻页、所述第二齿轮型翻页以及所述扣盖均为铝合金材料制成。其中,铝合金材料具有质轻,承重强,能够满足门扇需要经常的关闭和重量。综上,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4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