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莲藕加工用的莲藕切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莲藕加工用的莲藕切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莲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莲藕加工用的莲藕切片装置。


背景技术:

2.莲藕属木兰亚纲,山龙眼目。喜温,不耐阴,不宜缺水,大风。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根叶叶,花须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用莲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预防内出血,是妇孺童妪、体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藕,是莲肥大的地下茎,可作食用。莲田主要在沼泽地栽培莲藕。
3.在莲藕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将莲藕切断为藕片,以便于后续加工的进行,但是目前在对莲藕进行切片加工时,大多都是采用人为进行输送,导致莲藕的切片效率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莲藕加工用的莲藕切片装置,解决了在对莲藕进行切片加工时,大多都是采用人为进行输送,导致莲藕的切片效率受到影响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莲藕加工用的莲藕切片装置,包括放置板,述放置板的表面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挡板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贯穿支撑架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切割刀片,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设置有挡片,所述挡板的另一侧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有齿轮箱。
6.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贯穿切割刀片设置有螺母。
7.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延伸至齿轮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海绵垫。
8.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刮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设置有下料板,且刮板位于挡板的一侧。
9.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万向轮。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杆,所述内杆的顶部设置有套筒。
11.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底部的四周分别设置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将莲藕放置在第一传送带的表面,然后使第一电机工作,从而使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传送带进行转动,同时使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啮合转动,使第二齿轮通过第三转动轴带动第二传送带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相对应的进行转动,使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带动莲藕进行移动,从而将莲藕移动到切割刀片处进行切割,这样省去人工进行输送,大大节省了人力,同时提高了输送的效率,并且通过在第二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海绵垫,是为了对莲藕进行保护,防止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压坏莲藕,同时也是增加挤压性,使莲藕能够在第一传送带的表面进行移动,避免出现滑动现象。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立体结构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刮板的立体结构图。
19.图中:1放置板;2第一转动轴;3第一电机;4第一传送带;5齿轮箱;6第二传送带;7转动盘;8第二电机;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弹簧;12挡片;13切割刀片;14支撑架;15第三连接杆;16连接块;17螺母;18第一螺栓;19挡板;20下料板;21支撑腿;22防滑垫;23套筒;24万向轮;25内杆;26连接板;27液压杆;28液压泵;29第二转动轴;30刮板;31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莲藕加工用的莲藕切片装置,包括放置板1,放置板1的表面分别设置有挡板19,挡板1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动轴29,第二转动轴29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盘7,转动盘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9,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0,挡板19的表面设置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螺栓31,第二连接杆10的一端贯穿支撑架14设置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的一侧设置有切割刀片13,连接块16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5,第三连接杆15的表面设置有弹簧11,弹簧11的顶部设置有挡片12,挡板19的另一侧设置有输送装置,挡板19的一端设置有齿轮箱5,通过这样的设置,使第二电机8工作,从而使第二电机8通过第二转动轴29带动转动盘7进行转动,使转动盘7通过第一连接杆9带动第二连接杆10
进行上下移动,然后使第二连接杆10通过连接块16带动切割刀片13上下活动,使切割刀片13来对莲藕进行切片处理,从而省去了人工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切片的工作效率。
22.具体的,连接块16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18,第一螺栓18的一端贯穿切割刀片13设置有螺母17,当需要更换切割刀片13时,通过转动螺母17与第一螺栓18,使螺母17与第一螺栓18相分离,从而解除对切割刀片13的固定,增加更换切割刀片13的便利性。
23.具体的,输送装置包括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转动轴2,第一转动轴2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4,第一传送带4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从动轴,第一转动轴2的一端延伸至齿轮箱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的表面设置有第二传送带6,第二传送带6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从动轴,第二传送带6的表面设置有海绵垫,通过这样的设置,将莲藕放置在第一传送带4的表面,然后使第一电机3工作,从而使第一电机3通过第一转动轴2带动第一传送带4进行转动,同时使第一转动轴2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啮合转动,使第二齿轮通过第三转动轴带动第二传送带6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相对应的进行转动,使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带动莲藕进行移动,从而将莲藕移动到切割刀片13处进行切割,这样省去人工进行输送,大大节省了人力,同时提高了输送的效率,并且通过在第二传送带6的表面设置海绵垫,是为了对莲藕进行保护,防止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压坏莲藕,同时也是增加挤压性,使莲藕能够在第一传送带4的表面进行移动,避免出现滑动现象。
24.具体的,第一传送带4的一端设置有刮板30,挡板19的一端设置有下料板20,且刮板30位于挡板19的一侧,通过设置刮板30,是为了通过刮板30将第一传送带4表面的莲藕片给刮下来,避免莲藕片粘附在第一传送带4的表面,不能顺利的掉落到下料板20的表面,导致莲藕片的回收受到影响。
25.具体的,放置板1底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液压泵28,液压泵28的输出端设置有液压杆27,液压杆27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26,连接板2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万向轮24,通过设置的液压泵28工作,使液压泵28通过液压杆27带动连接板26向下移动,从而使连接板26带动万向轮24向下移动,使万向轮24移动到套筒23的下面,然后使该设备通过万向轮24进行移动,从而增加该设备的移动性,使该设备能够更好的移动到需要工作的位置。
26.具体的,连接板26表面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杆25,内杆25的顶部设置有套筒23,通过设置套筒23和内杆25,是为了限制连接板26,防止连接板26在向下移动时,发生晃动,从而影响移动的效果。
27.具体的,放置板1底部的四周分别设置有支撑腿21,支撑腿2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22,通过设置防滑垫22,是为了增加该设备的防滑性,防止该设备在工作时发生晃动的现象,从而影响工作。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将莲藕放置在第一传送带4的表面,然后使第一电机3工作,从而使第一电机3通过第一转动轴2带动第一传送带4进行转动,同时使第一转动轴2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啮合转动,使第二齿轮通过第三转动轴带动第二传送带6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相对应的进行转动,使第一传送带4和第二传送带6带动莲藕进行移动,从而将莲藕移动到切割刀片13处,并且使第二电机8工作,从而使第二电机8通过第二转动轴29带动转动盘7进行转动,
使转动盘7通过第一连接杆9带动第二连接杆10进行上下移动,然后使第二连接杆10通过连接块16带动切割刀片13上下活动,使切割刀片13来对莲藕进行切片处理,本装置中所有用电设备均通过外接电源进行供电。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