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双开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双开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开密码锁。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箱包,为了增加箱包空间容量的伸缩性,很多箱包都采用了拉链复合夹层结构;为了安全起见,这样必然导致需要对多个拉链进行锁定。现有技术中存在对多个拉链进行锁合的锁具,但现有的锁具都过于复杂,并且无法做到同步解锁,对于多个锁钩需要独立进行控制开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双开密码锁。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提供一种双开密码锁,包括两个可转动至解锁对应拉链的锁钩、用于与对应锁钩抵顶以限制其转动的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用于控制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移动的活动块、用于推动活动块移动的推制组件以及用于锁止推制组件移动的密码轮组件;密码轮组件在解锁状态下解除对推制组件移动的锁止;推制组件在解锁状态下可沿解锁方向移动并推动活动块同向移动,活动块朝解锁方向运动移动时同步驱动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分别解除对相应锁钩的抵顶。
6.其中,密码锁还包括锁壳,两个锁钩分别设置在锁壳的左右两端。
7.其中,锁壳包括底壳、基板和面壳,基板与面壳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安装腔体,面壳与底壳可拆卸地连接,基板位于底壳内。
8.其中,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分别位于活动块的两端,活动块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第一锁块的底端形成有与第一楔形面配合的第三楔形面,第二锁块的底端形成有与第二楔形面配合的第四楔形面;活动块朝解锁方向运动,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均垂直于活动块的解锁方向滑动。
9.其中,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为同向设置,所述第三楔形面和第四楔形面为同向设置。
10.其中,锁钩包括用于锁合拉链片的钩部和朝外延伸的限位部,第一锁块开设有解锁槽;上锁时,限位部抵住第一锁块的侧面;解锁时,限位部插入解锁槽中。
11.其中,密码轮组件包括可伸缩往复运动的轮轴,推制组件放置在轮轴的端部;上锁时,轮轴抵顶推制组件以限制推制组件运动;解锁时,轮轴可伸缩并解除对推制组件的运动限制。
12.其中,活动块朝上延伸出挡块,挡块的一侧与推制组件抵顶,挡块与轮轴在高度方向上错开。
13.其中,推制组件包括推制本体和可转动地安装在推制本体内的锁芯,锁芯的底部
朝下延伸出拨动部,活动块开设有供拨动部插入的解锁孔;解锁时,转动锁芯,锁芯的拨动部沿长条孔的长度方向移动并推动活动块朝解锁方向运动。
14.其中,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均设有驱使其朝上锁方向运动的复位弹簧。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双开密码锁的工作过程,密码轮组件解锁时,密码轮组件解除对推制组件运动的锁止,推动推制组件沿解锁方向运动,推制组件带动活动块移动,活动块移动并同时带动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朝解锁方向运动,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同时解除对锁块的锁止;上锁时,密码轮组件限制推制组件运动,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分别抵顶对应的锁钩,实现上锁。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双开密码锁整体结构简单、紧凑,防盗效果好,使用操作简便,密码轮组件解锁时,能够同时驱动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进行移动,从而同时打开相对应的锁钩,同时对箱包多个隔层的拉链进行解锁,使开锁操作更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18.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施例中双开密码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施例中锁壳的分解图。
21.图3为本实施例中双开密码锁的分解图。
22.图4为本实施例中锁钩、锁块和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施例中活动板和第一锁块的装配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施例中密码锁隐藏锁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施例中密码锁隐藏锁壳和密码轮组件后的分解图。
26.图8为图6中a-a处的剖视图。
27.附图标记:面壳11,底壳12,基板13,锁孔14,第一锁钩21,第二锁钩22,钩部23,限位部24,第一锁块31,第二锁块32,解锁槽33,密码轮组件4,轮轴41,推制组件5,推制本体51,锁芯52,拨动部53,活动块6,挡块61,解锁孔62,复位弹簧7,第一楔形面81,第二楔形面82,第三楔形面83,第四楔形面84。
具体实施方式
28.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开密码锁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密码锁包括锁壳、推制组件5和密码轮组件4。锁壳包括底壳12、面壳11以及位于底壳12内的基板13,底壳12和面壳11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底壳12和面壳11可以通过卡接或者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面壳11与基板13采用卡扣的方式,具体的,基板13朝上延伸出多个卡勾,面壳11开设有多个与卡勾卡接配合的卡孔,当然了,面壳11与基板13也可以采用螺丝锁合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基板13连接在面壳11的底部从而成型一个安装腔体,安装腔体用于安装推制组件5、密码轮组件4、第一锁钩21、第二锁钩22、第一锁块31、第二锁块
32、活动板等零部件,从而提高密码锁整体的结构强度。
30.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面壳11的两端部分别开设有第一锁孔14和第二锁孔14,第一锁孔14和第二锁块32里面分别设有可转动的第一锁钩21和第二锁钩22,为了实现防盗功能,锁壳内设有用于与第一锁钩21和第二锁钩22抵顶以实现上锁的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
31.结合图4,第一锁钩21和第二锁钩22的结构相同,并且第一锁钩21和第二锁钩22均设有驱动其自身朝上锁状态转动的扭簧。第一锁块31与第二锁块32的结构相同,以第一锁钩21和第一锁块31为例进行说明,第一锁钩21包括用于锁合拉链片的钩部23和朝外延伸的限位部24,在上锁状态下,钩部23会勾住拉链片的通孔,从而防止拉链片受外力作用而退出锁孔14。第一锁块31为直条形状,第一锁块31上开设有解锁槽33。为了使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能够在上锁过程中自动锁止锁钩,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均设有驱使其朝上锁方向运动的复位弹簧7。结合图5,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分别位于活动块6的两端,活动块6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楔形面81和第二楔形面82,第一锁块31的底端形成有与第一楔形面81配合的第三楔形面83,第二锁块32的底端形成有与第二楔形面82配合的第四楔形面84,具体的,第一楔形面81和第二楔形面82的形成可以通过开设楔形孔或者开设楔形槽,只要能够形成斜面的结构即可,而第三楔形面83和第四楔形面84的形成可以通过在第一锁块31的底端和第二锁块32的底端形成一个楔形块,除了楔形块外,还可以设置为三角形块或梯形块,具体只要能够形成斜面即可。
32.上锁时,拉链片插入锁孔14中,并且第一锁钩21的钩部23勾住拉链片的通孔,第一锁钩21处于锁合状态,此时,第一锁钩21的限位部24抵顶第一锁块31的侧面。解锁时,外力间接推动活动板朝解锁方向进行滑动,在第三楔形面83和第一楔形面81的配合下,驱使第一锁块31沿垂直于活动板移动方向进行滑动,此时复位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第一锁块31进行滑动,从而使第一锁钩21的限位部24对准第一锁块31的解锁槽33,人手施加外力将插入到锁孔14中的拉链片朝外拔出,外力使第一锁钩21朝解锁状态转动打开,第一锁钩21在打开的同时,第一锁钩21的限位部24会运动至第一锁块31的解锁槽33中,实现第一锁钩21的开锁。上锁时,活动板回位,从而活动板不再抵顶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在压缩后的复位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回位,从而使第一锁钩21的限位部24抵住第一锁块31的侧面中,实现上锁。
33.结合图8,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为同向设置,为了使第一锁钩21和第二锁钩22同时打开,第三楔形面83和第四楔形面84同样也是同向设置,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楔形面和第二楔形面设置成互补,同时,第三楔形面83和第四楔形面84也设置成互补。
34.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6,密码轮组件4包括可伸缩往复运动的轮轴41,应当说明的是,密码轮组件4为常规的密码锁结构,密码正确,轮轴41可往复伸缩运动。推制组件5放置在轮轴41的端部。活动块6朝上延伸出挡块61,挡块61的一侧与推制组件5抵顶。
35.密码轮组件4解锁过程中,密码正确,轮轴41可往复伸缩运动,轮轴41解除了推制组件5朝解锁方向运动的限制,施加外力拨动推制组件5,推制组件5朝解锁方向移动并推动活动块6上的挡块61,从而令活动块6朝解锁方向运动,活动块6移动驱使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同时对第一锁钩21和第二锁钩22进行解锁。上锁时,将推制组件5和活动件移动回位,从而活动板不再抵顶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在复位弹簧7
的作用下再次对第一锁钩21和第二锁钩22进行锁止,拨乱密码后实现上锁。
36.结合图7,推制组件5包括推制本体51和可转动地安装在推制本体51内的锁芯52,锁芯52的底部朝下延伸出拨动部53,活动块6开设有供拨动部53插入的解锁孔62,解锁孔62为长条孔,即解锁孔62为直条状,从而使插入到解锁孔62中的拨动部53能够沿解锁孔6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挡块61与轮轴41在高度方向上错开,应当说明的是,挡块61仅抵顶推制本体51,并不与轮轴41进行接触,其目的是为了当使用钥匙解锁时,拨动部53拨动活动块6的过程中,活动块6不会因为轮轴41的阻碍而不能够活动解锁。
37.钥匙解锁时,插入钥匙并转动锁芯52,锁芯52的拨动部53也随之转动,拨动部53会抵顶解锁孔62的孔壁沿解锁孔62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由于活动块6左右移动被锁壳进行了限制,活动块6只能够沿解锁方向进行移动,拨动部53在解锁孔62中滑动的同时,拨动部53会推动活动块6朝解锁方向移动,从而锁芯52的转动会转化为活动块6的移动,活动块6移动驱使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同时对第一锁钩21和第二锁钩22进行解锁,实现解锁。上锁过程中,回转锁芯52,锁芯52的拨动部53也随之转动,拨动部53会抵顶长条孔的孔壁,令活动块6朝上锁方向移动回位,从而活动板不再抵顶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再次对第一锁钩21和第二锁钩22进行锁止,拔出钥匙后实现上锁。
38.另外,在本实施中,第一锁钩21的钩部23开口方向与第二锁钩22的钩部23开口方向相同,这样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开锁习惯需求。
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双开密码锁整体结构简单、紧凑,防盗效果好,使用操作简便,密码轮组件4解锁时,能够同时驱动第一锁块31和第二锁块32进行移动,从而同时打开相对应的锁钩,同时对箱包多个隔层的拉链进行解锁,使开锁操作更快捷方便。
4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