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金工具 专利正文
一种中频感应电炉漏电检测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检测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频感应电炉漏电检测用夹具。


背景技术:

2.感应电炉是一种感应加热设备,感应加热设备主要用于金属材料在锻造、冲压、挤压、轧制等热加工前的加热,它使整个工件里外都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热量是在被加热材料的内部产生,所以加热速度可以提得很高,且在相同受热时间的条件下,径向温差比较小,故被加热工件不至于有显著的变形,在感应电炉工作过程中,因其故障或维修需要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工具对其进行修理,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通过漏电检测设备检测感应电炉,但是现存的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无法根据接地柱的规格规格调节自身状态,影响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的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信息发明人设计了本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频感应电炉漏电检测用夹具,旨在改善现存的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无法根据接地柱的规格规格调节自身状态,影响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的使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中频感应电炉漏电检测用夹具,包括用于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地线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导板、夹持板和连接机构,导板和夹持板平行放置且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夹持机构还包括位于导板内部的多个备用板,备用板可与连接机构和导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便于为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提供新型的夹持机构,以便根据接地柱的规格调节夹持机构的状态,防止因接地柱规格较大导致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无法与大地接触,导板的设置便于为夹持板和连接机构安装提供支撑,同时导板通过导线与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连接,为电流的输送提供通道,夹持板的设置便于通过通过连接机构作用将导板稳定的安装在接地柱上,备用板的设置便于根据接地柱的规格决定是否使用,且通过备用板连接连接机构和导板,进而调节导板和夹持板的相对位置,为夹持机构安装在接地柱上提供便利。
6.进一步的,导板的后端面垂直开设有安装槽,备用板安装在安装槽内,安装槽的上侧壁后端开设沉孔,导板靠近夹持板侧面的后端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卡槽,卡槽内底面垂直开设有螺纹槽,安装槽的设置便于为备用板的储存提供空间,防止因备用板的存在增大夹持机构的规格,沉孔的设置便于为限制机构的安装提供通道,卡槽的设置便于为卡板的安装提供空间,同时在卡槽和卡板配合下使连接机构稳定安装在导板上,且便于根据需要快速拆装连接机构,为改变夹持板和导板的间距提供便利。
7.进一步的,连接机构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板组,导板和夹持板通过连接板组和连接轴连接,连接板组安装在支撑板靠近夹持板的一侧,支撑板靠近导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
板,卡板的上侧面垂直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位置设置有螺杆,卡板安装在卡槽内并通过螺杆固定,连接机构还包括位于连接板组侧边的抵压弹簧,且抵压弹簧分别抵压导板和夹持板,支撑板的设置便于为连接板组的安装提供支撑,同时为抵挡弹簧的抵压提供支撑,连接板组的设置便于与连接轴配合使夹持板和导板活动连接,抵压弹簧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使夹持板和导板紧固夹持在接地柱上。
8.进一步的,备用板上侧面的一端垂直开设有卡扣槽,卡扣槽内底面垂直开设有螺纹槽,卡扣槽内设置有紧固螺杆,卡板可安装在卡扣槽内并通过紧固螺杆固定,备用板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卡扣板,卡扣板的端面垂直开设有穿孔,卡扣板可安装在卡槽内,且卡扣板可安装在卡扣槽内,卡扣槽的设置便于为卡板和卡扣板的安装提供空间,以便使相邻备用板相互连接或使备用板与支撑板连接,卡扣板的设置便于与卡扣槽配合连接相邻的备用板,且与卡槽配合将备用板稳定安装在导板上。
9.进一步的,沉孔的位置处设置有限制机构,限制机构包括贯穿沉孔的限制杆和套设在限制杆上的弹簧,限制杆上固定连接有托板,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压托板和沉孔的侧壁,限制杆可插入卡扣槽内,限制机构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抵挡位于导板内的备用板,防止备用板脱离,限制杆的设置便于插入卡扣槽内实现抵挡备用板的功能,弹簧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使限制杆具有插入卡扣槽的趋势。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便于为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提供新型的夹持机构,以便根据接地柱的规格调节夹持机构的状态,防止因接地柱规格较大导致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无法与大地接触,备用板的设置便于根据接地柱的规格决定是否使用,且通过备用板连接连接机构和导板,进而调节导板和夹持板的相对位置,为夹持机构安装在接地柱上提供便利,限制机构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抵挡位于导板内的备用板,防止备用板脱离。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导板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备用板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导板;11、安装槽;12、沉孔;13、卡槽;2、备用板;21、卡扣板;211、穿孔;22、卡扣槽;23、紧固螺杆;3、夹持板;4、连接机构;41、连接板组;42、支撑板;43、卡板;5、限制机构;51、限制杆;511、托板;5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
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19.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中频感应电炉漏电检测用夹具,包括用于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地线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导板1、夹持板3和连接机构4,导板1和夹持板3平行放置且通过连接机构4连接,导板1的后端面垂直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上侧壁后端开设沉孔12,导板1靠近夹持板3侧面的后端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卡槽13,卡槽13内底面垂直开设有螺纹槽,连接机构4包括支撑板42和连接板组41,导板1和夹持板3通过连接板组41和连接轴连接,连接板组41安装在支撑板42靠近夹持板3的一侧,支撑板42靠近导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43,卡板43的上侧面垂直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位置设置有螺杆,卡板43安装在卡槽13内并通过螺杆固定,连接机构4还包括位于连接板组41侧边的抵压弹簧,且抵压弹簧分别抵压导板1和夹持板3,夹持机构还包括位于安装槽11内的多个备用板2,备用板2可与连接机构4和导板1连接,备用板2上侧面的一端垂直开设有卡扣槽22,卡扣槽22内底面垂直开设有螺纹槽,卡扣槽22内设置有紧固螺杆23,卡板43可安装在卡扣槽22内并通过紧固螺杆23固定,备用板2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有卡扣板21,卡扣板21的端面垂直开设有穿孔211,卡扣板21可安装在卡槽13内,且卡扣板21可安装在卡扣槽22内,沉孔12的位置处设置有限制机构5,限制机构5包括贯穿沉孔12的限制杆51和套设在限制杆51上的弹簧52,限制杆51上固定连接有托板511,弹簧52的两端分别抵压托板511和沉孔12的侧壁,限制杆51可插入卡扣槽22内。
20.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便于为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提供新型的夹持机构,以便根据接地柱的规格调节夹持机构的状态,防止因接地柱规格较大导致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无法与大地接触,导板1的设置便于为夹持板3和连接机构4安装提供支撑,同时导板1通过导线与感应电炉漏电检测设备连接,为电流的输送提供通道,夹持板3的设置便于通过通过连接机构4作用将导板1稳定的安装在接地柱上,备用板2的设置便于根据接地柱的规格决定是否使用,且通过备用板2连接连接机构4和导板1,进而调节导板1和夹持板3的相对位置,为夹持机构安装在接地柱上提供便利。
21.安装槽11的设置便于为备用板2的储存提供空间,防止因备用板2的存在增大夹持机构的规格,沉孔12的设置便于为限制机构5的安装提供通道,卡槽13的设置便于为卡板43的安装提供空间,同时在卡槽13和卡板43配合下使连接机构4稳定安装在导板1上,且便于根据需要快速拆装连接机构4,为改变夹持板3和导板1的间距提供便利。
22.支撑板42的设置便于为连接板组41的安装提供支撑,同时为抵挡弹簧的抵压提供支撑,连接板组41的设置便于与连接轴配合使夹持板3和导板1活动连接,抵压弹簧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使夹持板3和导板1紧固夹持在接地柱上。
23.卡扣槽22的设置便于为卡板43和卡扣板21的安装提供空间,以便使相邻备用板2相互连接或使备用板2与支撑板42连接,卡扣板21的设置便于与卡扣槽22配合连接相邻的备用板2,且与卡槽13配合将备用板2稳定安装在导板1上。
24.限制机构5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抵挡位于导板1内的备用板2,防止备用板2脱离,限制杆51的设置便于插入卡扣槽22内实现抵挡备用板2的功能,弹簧52的设置便于通过其作用使限制杆51具有插入卡扣槽22的趋势。
25.使用前,首先将支撑板42安装在导板1上,且通过连接板组41连接导板1和夹持板3,并将抵压弹簧安装在导板1和夹持板3之间,再将备用板2安装在导板1内部,并通过限制机构5抵挡备用板2,工作时,根据接地柱规格,取出备用板2,并将备用板2安装在导板1上,并将支撑板42安装在备用板2上,进而实现导板1和夹持板3的间距。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