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门窗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漂移轮。
背景技术:2.目前,公知的技术是如本技术人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cn111411868a公开了一种平移、内倒窗,并具体公开了包括,窗框、窗扇以及执手,窗框经中挺分成左侧窗框和右侧窗框,窗扇经左上漂移轮、右上漂移轮、左下漂移轮和右下漂移轮滑动安装在窗框的轨道上,在窗扇上安装有传动机构,通过驱动执手带动传动机构运行,配合漂移轮,实现窗扇的锁闭、平开以及内倒,左上漂移轮和右上漂移轮的滑动销分别穿过底板的弧形孔和固定板的长形孔与传动连接杆连接,滑动销随传动连接杆在弧形孔内运行,进而完成窗扇的锁闭、平移以及内倒。
3.由于整个窗扇的重量直接由左下漂移轮和右下漂移轮的滑轮承担,其受力点集中于滑轮与窗框轨道的某一接触点,当窗扇重量较大或开启的窗扇面积较大的情形下,由于其受力点集中于某一点上,容易使窗框的轨道表面因受到较大的作用力而产生变形,从而使滑轮与轨道之间的磨擦系数增大,造成在平开窗扇时费力,严重影响窗扇的开启。
4.另一方面,由于该平移、内倒窗的漂移轮不具备定位机构,使窗扇在移动变轨时,无法对上盖进行定位,从而使窗扇在关闭时,不能直接进入窗框内,必须通过手向内按压窗扇,才能使整个窗扇进入窗框。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漂移轮,具有滑动稳定,能有效地分散门、窗扇重量,门、窗扇在关闭时,可保证门、窗扇能直接进入门、窗框。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漂移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端部与滑轮座相连,活动板尾部与基座和底板相连,滑轮座上安装有滑轮,基座一端的开口部朝向活动板,基座另一端设有通孔,在基座的腔室内设有与活动板配合的定位机构,通过定位机构可对扭转后的活动板进行固定。
7.基座扣装在底板上方,形成可放置定位机构的腔室;基座两侧设有卡扣,该卡扣卡设于底板在插槽内,使基座与底板相连。
8.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滚轮、导杆和弹簧,滚轮安装在固定座上与活动板的尾部相抵触,固定座一侧的导杆插设于基座的通孔内,并可沿通孔移动,在导杆上安装有弹簧,该弹簧抵在固定座与基座之间。
9.活动板尾部设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两侧设有卡槽,通过活动板转动,使凸起部挤压滚轮推动定位机构在基座的腔室内移动,并使滚轮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卡在活动板的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内,实现对活动板的定位。
10.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均为弧形卡槽,与滚轮的外壁相匹配。
11.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远离凸起部的一端均设置有挡沿,该挡沿可对卡入第一卡
槽或第二卡槽内的滚轮进行止挡。
12.滑轮经轴装配在滑轮座的容腔内,在容腔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凹槽,导向轮通过轴装配在滑轮座的凹槽内,该导向轮为圆轮,可减少滑轮座在运行时的阻力。
13.滑轮座一端设置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可通过联杆与另一漂移轮的连接件相连,使两个相连的漂移轮的滑轮座在轨道上同步滑动。
14.底板下方设置有固定板,该固定板的一端角部与底板相连,在底板上开设有一弧形孔,该弧形孔与固定板的长形孔相对应。
15.在活动板尾部的孔槽内装设有轴承,固定栓穿过基座和活动板的轴承与底板相连。
16.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能有效地分散门、窗扇的重量,使门、窗扇的重量由多处受力点承担,从而减弱了由于门、窗扇重量所带来的对滑行轨道所产生的破坏力。该漂移轮滑行时平稳、可靠,应用于重量大、开启面积大的门、窗扇时,有效地提高了门窗的寿命,推拉省力。该漂移轮具有定位机构,通过定位机构可对扭转后的活动板进行固定定位,使窗扇在关闭时,能直接进行窗框内,解决了现有技术还需要手向按压窗扇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漂移轮的立体图;
18.图2是图1的分解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漂移轮安装滑轮的立体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漂移轮不安装滑轮的立体图;
21.图5是图3的分解图;
22.图6是下漂移轮的应用位置示意图;
23.图7是上漂移轮的应用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和图2所示,下漂移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活动板2,该活动板2端部通过螺栓8与滑轮座3相连,活动板2尾部通过固定栓10与基座7和底板1相连。
25.在活动板2与滑轮座3的连接处设置有滚针垫片9,在滑轮座3上沿其滑动方向的设置有滑轮4,该滑轮4分别通过轴装配在滑轮座3的容腔31内,为了使滑轮座3在滑动时更加平稳,在容腔3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凹槽32,该凹槽32内设置有导向轮5,所述的导向轮5通过轴装配在滑轮座3的凹槽32内,该导向轮5为圆轮,可减少滑轮座3在运行时的阻力,从而使滑轮座3受力均匀,克服了轨道表面由于窗扇的重量过大所带来的挤压变形,使窗扇推拉时更加稳定。滑轮座3一端设置有连接件6,该连接件6可与另一漂移轮的连接件通过联杆相连,使两个相连的漂移轮的滑轮座在轨道上同步滑动。
26.在活动板2远离滑轮座3的一端孔槽内设置有轴承23,铆钉10穿过基座7和活动板2的轴承23后与底板1相连,在基座7与活动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滚针垫片9,活动板2与底座1之间也设置有滚针垫片9。
27.基座7一端的开口部朝向活动板2,基座7另一端设有通孔。在基座7的腔室内设有与活动板2配合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可对扭转后的活动板2进行固定。
28.所述的基座7扣装在底板1上方,形成可放置定位机构的腔室。基座7两侧设有卡扣71,该卡扣71卡设于底板1在插槽17内,使基座7与底板1相连。
29.该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11、滚轮12、导杆13和弹簧14,滚轮12通过轴装配在固定座11的凹槽内,与活动板2的尾部相抵触,固定座11一侧设有导杆13,该导杆13插设于基座7的通孔内,并可在基座7的通孔内移动,导杆13上安装有弹簧14,该弹簧14抵在固定座11与基座7之间。
30.活动板2尾部设有凸起部21,该凸起部21两侧设有第一卡槽22和第二卡槽24,通过活动板2转动,使凸起部21挤压滚轮12推动定位机构在基座7的腔室内移动,并使滚轮12在弹簧14的作用力下,卡在活动板2的第一卡槽22或第二卡槽24内,实现对活动板2的定位。
31.所述第一卡槽22和第二卡槽24均为弧形卡槽,与滚轮12的外壁相匹配。
32.在第一卡槽22和第二卡槽24远离凸起部21的一端均设置有挡沿25,该挡沿25可对卡入第一卡槽22或第二卡槽24内的滚轮12进行止挡。
33.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上漂移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置有活动板2,该活动板2端部通过螺栓8与滑轮座3相连,活动板2尾部通过固定栓10与基座7和底板1相连。
34.在底板1下方设置有固定板15,该固定板15的一端角部通过固定栓10与底板1相连,在其连接处设置有滚针垫片9,在底板1上开设有一弧形孔16,该弧形孔16与固定板15上的长形孔相对应。
35.在活动板2与滑轮座3的连接处设置有滚针垫片9,滑轮座3上沿其滑动方向的设置有滑轮4,该滑轮4分别通过轴装配在滑轮座3的容腔31内,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窗扇在窗框上滑动时,主要依靠下漂移轮的滑轮支承,因此,上漂移轮的滑轮座3上也可以不安装滑轮4,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在滑轮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凹槽32,该凹槽32内设置有导向轮5,所述的导向轮5通过轴装配在滑轮座3的凹槽32内,该导向轮5为圆轮。滑轮座3一端设置有连接件6,该连接件6可与另一漂移轮的连接件通过联杆相连,使两个相连的漂移轮的滑轮座在轨道上同步滑动。
36.在活动板2远离滑轮座3的一端孔槽内设置有轴承23,铆钉10穿过基座7和活动板2的轴承23后与底板1相连,在基座7与活动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滚针垫片9,活动板2与底座1之间也设置有滚针垫片9。
37.基座7一端的开口部朝向活动板2,基座7另一端设有通孔。在基座7的腔室内设置有与活动板2配合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可对扭转后的活动板进行固定。
38.所述的基座7扣装在底板1上方,形成可放置定位机构的腔室。基座7两侧设有卡扣71,该卡扣71卡设于底板1在插槽17内,使基座7与底板1相连。
39.该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座11、滚轮12、导杆13和弹簧14,滚轮12通过轴装配在固定座11的凹槽内,与活动板2的尾部相抵触,固定座11一侧设有导杆13,该导杆13插设于基座7的通孔内,并可在基座7的通孔内移动,导杆13上安装有弹簧14,该弹簧14抵在固定座11与基座7之间。
40.活动板2尾部设有凸起部21,该凸起部21两侧设有第一卡槽22和第二卡槽24,通过活动板2转动,使凸起部21挤压滚轮12推动定位机构在基座7的腔室内移动,并使滚轮12在弹簧14的作用力下,卡在活动板2的第一卡槽22或第二卡槽24内,实现对活动板2的定位。
41.所述第一卡槽22和第二卡槽24均为弧形卡槽,与滚轮12的外壁相匹配。
42.在第一卡槽22和第二卡槽24远离凸起部21的一端均设置有挡沿25,该挡沿25可对卡入第一卡槽22或第二卡槽24内的滚轮12进行止挡。
43.如图6和图7所示,使用时,将两个下漂移轮03对称安装在窗扇02的底部,将两个上漂移轮04对称安装在窗扇的顶部,所述的两个下漂移轮03的滑轮座3之间通过联杆相连,使两个下漂移轮03的滑轮座3可在窗框01的轨道上同步滑动。两个上漂移轮04的滑轮座3之间也通过联杆相连,使两个上漂移轮04的滑轮座3可在窗框01的轨道上同步滑动。窗扇上安装有传动机构,通过驱动执手带动传动机构运行,配合漂移轮,实现窗扇的锁闭、平移以及内倒。
44.在关闭窗扇时,推动窗扇,在惯性的作用力下,使活动板2扭转,滚轮12卡在活动板2的第一卡槽22内定位,使整个窗扇可顺利进入窗框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还需要手向内按压的问题。开启窗扇时,向外拉动窗扇,使活动板2扭转,滚轮12卡在活动板2的第二卡槽24内定位,使整个窗扇脱离出窗框。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