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工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烟机副回丝屏蔽风吹送系统。
背景技术:2.某些型号的卷烟机(例如但不限于protos 70)具有回收烟丝再利用的功能,而回丝传送是其中一个主要环节。回丝传送主要包括主回丝传送和副回丝传送,具体是由主回丝和副回丝传动电机带动各自的传送带运转。其中,副回丝传送装置主要由输送带、输送带架、传动轴、轴承、联轴节、电机等组成,副回丝传送装置是将设备运行时吸丝带上掉落的烟丝和当风室烟丝堵塞时多余的烟丝,送到主回丝带上;主回丝传送装置是将劈刀盘削下的烟丝和副回丝输送带上送入的烟丝送到回丝箱。
3.然而,经实践统计分析,在卷烟机运行过程中,吸丝带掉落的烟丝有限,并且设备堵丝故障不会频繁发生,而副回丝传送装置不停地运行会造成能源浪费,以及为轴、轴承、输送带等零部件带来不必要的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并增加了日常维修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4.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烟机副回丝屏蔽风吹送系统,以解决原有的副回丝传送装置的弊端。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烟机副回丝屏蔽风吹送系统,其中包括:
7.与卷烟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电控风源、安装于卷烟机的副回丝传送区域的副回丝烟丝收集槽,所述副回丝烟丝收集槽的一端具有开口且开口朝向主回丝输送带,所述副回丝烟丝收集槽的另一端安装有屏蔽风吹送机构;
8.所述屏蔽风吹送机构包括:第一喇叭嘴式屏蔽风道以及第二喇叭嘴式屏蔽风道,所述第一喇叭嘴式屏蔽风道位于所述第二喇叭嘴式屏蔽风道的上方;
9.所述第一喇叭嘴式屏蔽风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较大的第一增压出风口、较小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增压出风口朝向所述副回丝烟丝收集槽,所述第一进风口连接所述电控风源的第一管路;
10.所述第二喇叭嘴式屏蔽风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较大的第二增压出风口、较小的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增压出风口朝向所述副回丝烟丝收集槽,所述第二进风口连接所述电控风源的第二管路;
11.所述副回丝烟丝收集槽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卷烟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副回丝烟丝收集槽内积存的烟丝高度位置信号。
12.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吹送系统还包括:安装于主回丝输送带一侧与所述副回丝烟丝收集槽的开口相对的换向风罩,所述换向风罩用于将所述第一增压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增压出风口吹出的屏蔽风的风向遮挡并引导至主回丝输送带上。
13.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增压出风口处安装有第一罩板,所
述第一罩板上具有呈单排布局的多个用于增强屏蔽风的出风压力的网孔。
14.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增压出风口处安装有第二罩板,所述第二罩板上具有呈双排布局的多个用于增强屏蔽风的出风压力的网孔。
15.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控风源包括由电磁阀控制管路通断的鼓风系统,所述电磁阀与卷烟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16.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喇叭嘴式屏蔽风道以及所述第二喇叭嘴式屏蔽风道内均设置有用于均衡风道内气压的散风器。
17.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风器包括风叶部件以及连接轴;
18.所述风叶部件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固定在屏蔽风道的出风口处。
19.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于全面改进了原有的副回丝传送机制,利用副回丝烟丝收集槽及屏蔽风吹送机构,实现更佳的副回丝将烟丝传送至主回丝输送带的效果,具体可以是利用副回丝烟丝收集槽内积存的烟丝的高度位置信号或者由卷烟机自带其他信号,电控触发风源经上下布置的喇叭嘴式屏蔽风道,向副回丝烟丝收集槽吹送屏蔽风,以使槽内烟丝吹至主回丝输送带,从而规避了原有副回丝输送带机制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技术更易于维护,且能耗更低而可靠性更高,进而能够显著改善卷烟机的回丝功能。
附图说明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烟机副回丝屏蔽风吹送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烟机副回丝屏蔽风吹送系统的实施例,具体可以如图1所示,包括:与卷烟机控制器(如plc,图中未示)电信号连接的电控风源100(所述电控风源优选是由电磁阀控制管路通断的鼓风系统,所述电磁阀与卷烟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当然还可以考虑将鼓风系统的启停功能也与卷烟机控制器信号关联,对此可不作限定),以及安装于卷烟机的副回丝传送区域的副回丝烟丝收集槽1(实际操作中可将前文提及的副回丝传送区域相关设备予以替换),所述副回丝烟丝收集槽1的一端具有开口且开口朝向主回丝输送带300,所述副回丝烟丝收集槽1的另一端安装有屏蔽风吹送机构200。
24.所述屏蔽风吹送机构200包括:第一喇叭嘴式屏蔽风道21以及第二喇叭嘴式屏蔽风道22,所述第一喇叭嘴式屏蔽风道21位于所述第二喇叭嘴式屏蔽风道22的上方;所述第一喇叭嘴式屏蔽风道21的两端分别设有较大的第一增压出风口210、较小的第一进风口211,所述第一增压出风口210朝向所述副回丝烟丝收集槽1,所述第一进风口211连接所述电控风源100的第一管路;同理地,所述第二喇叭嘴式屏蔽风道22的两端分别设有较大的第二增压出风口220、较小的第二进风口221,所述第二增压出风口220朝向所述副回丝烟丝收
集槽1,所述第二进风口221连接所述电控风源100的第二管路。
25.所述副回丝烟丝收集槽1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与卷烟机控制器电信号连接的光电传感器2,所述光电传感器2用于检测副回丝烟丝收集槽1内积存的烟丝高度位置信号,参考图示可以分别安装四个均匀分布的光电传感器,以检测槽内不同区域的烟丝堆积高度。也即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至少一种触发吹风启动的信号机制:当槽内积存一定量的烟丝后必然会堆高堆厚,从而遮蔽光电探头,再经由常规的自动控制策略便可以触发电控风源100的管路导通,从而实现吹送功能。
26.进一步地,所述吹送系统还可以包括:安装于主回丝输送带300一侧与所述副回丝烟丝收集槽1的开口相对的换向风罩3,所述换向风罩3用于将所述第一增压出风口和/或所述第二增压出风口吹出的屏蔽风的风向遮挡并引导至主回丝输送带上,实现吹风缓冲并可以辅助引导吹来的烟丝轻柔地落在主回丝输送带300上。
2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增压出风口210处可以安装有第一罩板,且所述第一罩板上具有呈单排布局的多个用于增强屏蔽风的出风压力的网孔。
2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增压出风口220处可以安装有第二罩板,且所述第二罩板上具有呈双排布局的多个用于增强屏蔽风的出风压力的网孔。
29.以上设置不仅可以提升风压,还可以确保所述副回丝烟丝收集槽1底部获得更多的风量,符合槽内烟丝堆积的实际情况。
30.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喇叭嘴式屏蔽风道21以及所述第二喇叭嘴式屏蔽风道22内均可以设置有用于均衡风道内气压的散风器4,也即是通过散风器实现更为均匀的出风效果。具体来说,所述散风器4优选包括风叶部件以及连接轴,所述风叶部件可以包含若干个叶片且中部还可以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则可以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而所述连接轴可以固定在屏蔽风道的出风口处,具体地,可以是固定在前述第一、第二罩板上。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在于全面改进了原有的副回丝传送机制,利用副回丝烟丝收集槽及屏蔽风吹送机构,实现更佳的副回丝将烟丝传送至主回丝输送带的效果,具体可以是利用副回丝烟丝收集槽内积存的烟丝的高度位置信号或者由卷烟机自带其他信号,电控触发风源经上下布置的喇叭嘴式屏蔽风道,向副回丝烟丝收集槽吹送屏蔽风,以使槽内烟丝吹至主回丝输送带,从而规避了原有副回丝输送带机制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相较现有技术更易于维护,且能耗更低而可靠性更高,进而能够显著改善卷烟机的回丝功能。
32.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但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言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合搭配成多种等效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