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油杯组件、雾化芯集成件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油杯组件、雾化芯集成件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杯组件、雾化芯集成件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2.传统的雾化器包括油杯及雾化芯,油杯的储油腔内的雾化液体如烟油通过中心管的进油孔流入雾化腔内,使雾化液体经中心管内的雾化芯进行加热雾化。为节约运输成本,在运输之前,烟油预先注入油杯内,并通过设置密封保护膜使雾化腔与储油腔隔开,以防烟油在油杯运输过程中与雾化芯长时间接触发生氧化甚至漏油的问题。使用时,仅需将密封保护膜刺破即可使烟油漏出至雾化芯进行加热雾化。
3.然而,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过程中受到晃动或压力等因素,密封保护膜容易发生意外刺破而漏油的情形,使雾化组件在运输时的密封可靠性较差且存在容易漏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密封可靠性较好且不易漏油的油杯组件、雾化芯集成件及雾化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油杯组件,包括:
7.油杯件,形成有储油腔及出气孔,所述储油腔的内壁凸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环绕所述出气孔设置;
8.活动杆件,所述活动杆件与所述连接部套接,且所述活动杆件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件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活动杆件开设有第一进油孔;
9.密封件,位于所述储油腔内并与所述油杯件紧密连接,且所述密封件套接于所述活动杆件并与所述活动杆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件用于在使用时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密封件从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
10.当所述活动杆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油孔封堵于所述密封件内;当所述活动杆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油孔裸露于所述密封件的外侧并所述储油腔连通。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密封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部套接于所述活动杆件。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环形凸边和连接凸边,所述环形凸边环绕于所述连接凸边设置,所述连接凸边环绕于所述出气孔设置,所述环形凸边与所述连接凸边之间存在连接间隙,所述活动杆件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间隙内,且所述活动杆件套接于所述连接凸边并与所述连接凸边滑动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杯组件还包括滑动配合件,所述滑动配合件部分位
于所述连接间隙内,且所述滑动配合件套接于所述活动杆件。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配合件包括滑动配合部和限位部,所述滑动配合部与所述限位部连接,所述滑动配合部位于所述连接间隙内且套接于所述活动杆件,所述限位部卡接于所述环形凸边。
15.一种雾化芯集成件,用于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油杯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雾化芯集成件包括推杆组件及雾化芯组件;
16.所述推杆组件形成有相连通的雾化通道及第二进油孔,所述第二进油孔与所述第一进油孔连通;所述推杆组件用于插接于所述活动杆件,并在使用时推动所述活动杆件从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17.所述雾化芯组件设置于所述雾化通道内,且所述雾化芯组件与所述第二进油孔对应设置。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件和滑动件,所述滑动件用于插接于所述活动杆件,并在使用时推动所述活动杆件从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进油孔形成于所述滑动件;
19.所述推杆件套接于所述滑动件,且所述推杆件抵接于所述滑动件,所述雾化通道包括形成于所述推杆件的进气通道和形成于所述滑动件的过流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所述过流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油孔连通,所述雾化芯组件位于所述过流通道并与所述滑动件紧密连接。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件包括推杆套、正极导电柱及负极导电柱,所述推杆套套接于所述滑动件并与所述滑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推杆套抵接于所述滑动件;所述进气孔道形成于所述推杆套;
21.所述推杆套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均与所述进气孔道连通,所述正极导电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负极导电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雾化芯组件通过所述进气孔道分别与所述正极导电柱和所述负极导电柱连接。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邻近推杆件的端部的外周壁形成有环形抵挡台阶,所述环形抵挡台阶用于抵接于所述活动杆件,所述推杆件抵接于所述环形抵挡台阶;所述第二进油孔形成于所述滑动件的外周壁上。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组件还包括第一锁油环和第二锁油环,所述第一锁油环和所述第二锁油环均套接于所述滑动件的外周壁上,且所述第二进油孔位于所述第一锁油环与所述第二锁油环之间;所述第一锁油环和所述第二锁油环均用于弹性抵接于所述活动杆件的内周壁上。
24.一种雾化器,包括固定座、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油杯组件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芯集成件;
25.所述推杆组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油杯件套接于所述固定座,且所述固定座抵接于所述密封件,以将所述密封件限位于所述油杯件内;所述推杆组件插接于所述活动杆件,所述活动杆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储油腔通过所述第一进油孔与所述第二进油孔连通。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27.1、本实用新型的油杯组件,由于密封件位于储油腔内并与油杯件紧密连接,且密封件套接于活动杆件并与所述活动杆件活动连接,且活动杆件与连接部活动连接,加上连接部环绕出气孔设置,使储油腔通过活动杆件与出气孔隔开设置,在使用之前,如在运输时,活动杆件位于第一位置,第一进油孔封堵于密封件内,使雾化液体可靠地存储于储油腔内,避免了油杯组件出现漏液的问题;在使用时,仅需将雾化芯集成件的推杆组件插接于活动杆件,并推动活动杆件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密封件活动,使活动杆件从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实现活动杆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密封件连接位置的调节;当活动杆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进油孔裸露于密封件的外侧并储油腔连通,使储油腔内的雾化液体能够通过第一进油孔流出并雾化;
28.2、本实用新型的油杯组件包括油杯件、活动杆件及密封件,油杯件、活动杆件及密封件三者紧密配合,使雾化液体可靠地存储于储油腔内,解决了传统的雾化组件在运输时的密封可靠性较差且存在容易漏油的问题;
29.3、由于雾化芯集成件并非集成于油杯组件,即雾化芯集成件和油杯组件各自单独制作,使油杯组件的结构较简单且元件数目较少,又由于油杯组件与雾化芯集成件可拆卸连接,当油杯组件内的雾化液体使用完毕时,将雾化芯集成件拆卸并更换新的油杯组件插接即可使用,提高了雾化芯集成件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1.图1为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一状态的剖视图;
33.图3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另一状态的剖视图;
34.图4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油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图4所示油杯组件的一状态的剖视图;
36.图6为图4所示油杯组件的另一状态的剖视图;
37.图7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3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4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1.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杯组件,包括油杯件、活动杆件以及密封件,油杯件形成有储油腔及出气孔,所述储油腔的内壁凸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环绕所述出气孔设置;所述活动杆件与所述连接部套接,且所述活动杆件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件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活动杆件开设有第一进油孔;密封件位于所述储油腔内并与所述油杯件紧密连接,且所述密封件套接于所述活动杆件并与所述活动杆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件用于在使用时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密封件从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动杆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油孔封堵于所述密封件内;当所述活动杆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油孔裸露于所述密封件的外侧并所述储油腔连通。
42.上述的油杯组件,由于密封件位于储油腔内并与油杯件紧密连接,且密封件套接于活动杆件并与所述活动杆件活动连接,且活动杆件与连接部活动连接,加上连接部环绕出气孔设置,使储油腔通过活动杆件与出气孔隔开设置,在使用之前,如在运输时,活动杆件位于第一位置,第一进油孔封堵于密封件内,使雾化液体可靠地存储于储油腔内,避免了油杯组件出现漏液的问题;在使用时,仅需将雾化芯集成件的推杆组件插接于活动杆件,并推动活动杆件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密封件活动,使活动杆件从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实现活动杆件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密封件连接位置的调节;当活动杆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进油孔裸露于密封件的外侧并储油腔连通,使储油腔内的雾化液体能够通过第一进油孔流出并雾化;本实用新型的油杯组件包括油杯件、活动杆件及密封件,油杯件、活动杆件及密封件三者紧密配合,使雾化液体可靠地存储于储油腔内,解决了传统的雾化组件在运输时的密封可靠性较差且存在容易漏油的问题;由于雾化芯集成件并非集成于油杯组件,即雾化芯集成件和油杯组件各自单独制作,使油杯组件的结构较简单且元件数目较少,又由于油杯组件与雾化芯集成件可拆卸连接,当油杯组件内的雾化液体使用完毕时,将雾化芯集成件拆卸并更换新的油杯组件插接即可使用,提高了雾化芯集成件的使用率。
43.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44.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的雾化器10包括固定座100、油杯组件200及雾化芯集成件300,固定座100与雾化芯集成件300连接,雾化芯集成件300用于与油杯组件200可拆卸连接。油杯组件200包括油杯件210、活动杆件220以及密封件230。油杯件210形成有储油腔201及出气孔203,所述储油腔201的内壁凸设有连接部201a,所述连接部201a环绕所述出气孔203设置。所述活动杆件220与所述连接部201a套接,且所述活动杆件220与所述连接部201a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件220与所述出气孔203连通。所述活动杆件220开设有第一进油孔205。
45.如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地,密封件230位于所述储油腔201内并与所述油杯件210紧密连接,且所述密封件230套接于所述活动杆件220并与所述活动杆件220活动连接,使密封件230与活动杆件220的连接位置可调。所述活动杆件220用于在使用时分别相对于所述
连接部201a和所述密封件230从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如图2所示,当所述活动杆件22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油孔205封堵于所述密封件230内,使雾化液体可靠地封堵于储油腔201内,此时活动杆件处于未往前推状态。如图3所示,当所述活动杆件2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进油孔205裸露于所述密封件230的外侧并所述储油腔201连通,此时活动杆件处于推到位状态。
46.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集成件300包括推杆组件310及雾化芯组件320,所述推杆组件310与所述固定座100连接,所述油杯件210套接于所述固定座100,且所述固定座100抵接于所述密封件230,以将所述密封件230限位于所述油杯件210内。所述推杆组件310插接于所述活动杆件220。所述推杆组件310形成有相连通的雾化通道301及第二进油孔303,雾化通道301与活动杆件220连通,由于活动杆件220与出气孔203连通,使雾化通道301通过活动杆件220与出气孔203连通。所述雾化芯组件320设置于所述雾化通道301内,且所述雾化芯组件320与所述第二进油孔303对应设置。所述活动杆件22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储油腔201通过所述第一进油孔205与所述第二进油孔303连通,即所述第二进油孔303与所述第一进油孔205连通,使储油腔201内的雾化液体通过第一进油孔205和第二进油孔303流入雾化通道301内。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组件310用于插接于所述活动杆件220,并在使用时推动所述活动杆件220从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47.上述的油杯组件200、雾化芯集成件300及雾化器10,由于密封件230位于储油腔201内并与油杯件210紧密连接,且密封件230套接于活动杆件220并与所述活动杆件220活动连接,且活动杆件220与连接部201a活动连接,加上连接部201a环绕出气孔203设置,使储油腔201通过活动杆件220与出气孔203隔开设置,在使用之前,如在运输时,活动杆件220位于第一位置,第一进油孔205封堵于密封件230内,使雾化液体可靠地存储于储油腔201内,避免了油杯组件200出现漏液的问题;在使用时,仅需将雾化芯集成件300的推杆组件310插接于活动杆件220,并推动活动杆件220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201a和所述密封件230活动,使活动杆件220从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实现活动杆件220分别与所述连接部201a和所述密封件230连接位置的调节;当活动杆件2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进油孔205裸露于密封件230的外侧并储油腔201连通,使储油腔201内的雾化液体能够通过第一进油孔205流出并雾化;本实用新型的油杯组件200包括油杯件210、活动杆件220及密封件230,油杯件210、活动杆件220及密封件230三者紧密配合,使雾化液体可靠地存储于储油腔201内,解决了传统的雾化组件在运输时的密封可靠性较差且存在容易漏油的问题;由于雾化芯集成件300并非集成于油杯组件200,即雾化芯集成件300和油杯组件200各自单独制作,使油杯组件200的结构较简单且元件数目较少,又由于油杯组件200与雾化芯集成件300可拆卸连接,当油杯组件200内的雾化液体使用完毕时,将雾化芯集成件300拆卸并更换新的油杯组件200插接即可使用,提高了雾化芯集成件300的使用率。
48.如图4至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杆件220分别与所述连接部201a和所述密封件230滑动连接,使活动杆件220更加可靠且较简单地连接于连接部201a和密封件230,进而使推杆组件310在插接于活动杆件220时能够更好地推动活动杆件220分别相对于连接部201a和密封件230活动。所述连接部201a套接于所述活动杆件220并与活动杆件220滑动连接,使连接部201a与活动杆件220更紧密地滑动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
中,活动杆件220不仅限于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分别与所述连接部201a和所述密封件230连接。例如,活动杆件220分别与所述连接部201a和所述密封件230转动连接。
49.如图2至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01a包括环形凸边2012和连接凸边2014,所述环形凸边2012环绕于所述连接凸边2014设置,所述连接凸边2014环绕于所述出气孔203设置。所述环形凸边2012与所述连接凸边2014之间存在连接间隙2013,所述活动杆件220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间隙2013内,且所述活动杆件220套接于所述连接凸边2014并与所述连接凸边2014滑动连接,使活动杆件220可靠地连接于连接部201a。
50.如图2至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杯组件200还包括滑动配合件240,所述滑动配合件240部分位于所述连接间隙2013内,且所述滑动配合件240套接于所述活动杆件220,使活动杆件220通过滑动配合件240紧密地连接于连接部201a,进而使活动杆件220更可靠地连接于连接部201a。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配合件240可以为硅胶件或橡胶件,使滑动配合件240具有较好的弹性,同时使活动杆件220与连接间隙2013的内壁紧密配合,提高了活动杆件220与连接部201a的连接处之间的密封性能。
51.如图2至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配合件240包括滑动配合部242和限位部244,所述滑动配合部242与所述限位部244连接。所述滑动配合部242位于所述连接间隙2013内且套接于所述活动杆件220,所述限位部244卡接于所述环形凸边2012,避免滑动配合部242在活动杆件220相对于连接部201a滑动的过程中随活动杆件220滑入连接间隙2013内而影响连接部201a的密封性能,使滑动配合件240可靠地限位于连接部201a内,进而使活动杆件220通过滑动配合件240可靠地紧密连接于连接部201a。
52.如图2至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组件310包括推杆件312和滑动件314,所述滑动件314用于插接于所述活动杆件220,并在使用时推动所述活动杆件220从所述第一位置滑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进油孔303形成于所述滑动件314,使推杆组件310形成有第二进油孔303。所述推杆件312套接于所述滑动件314,且所述推杆件312抵接于所述滑动件314,所述雾化通道301包括形成于所述推杆件312的进气通道301a和形成于所述滑动件314的过流通道301b,所述进气通道301a与所述过流通道301b连通,所述过流通道301b与所述第二进油孔303连通,使第二进油孔303与雾化通道301连通,进而使雾化液体可以通过第一进油孔205和第二进油孔303可靠地流入雾化通道301内。所述雾化芯组件320位于所述过流通道301b并与所述滑动件314紧密连接,使流入雾化通道301内的雾化液体能够经雾化芯组件320进行可靠地加热雾化。在本实施例中,推杆组件310包括推杆件312和滑动件314,且推杆件312套接于滑动件314,即推杆件312和滑动件314为两个部件,以便雾化芯组件320可靠地装配于雾化通道301内并与第二进油孔303对应设置,大大降低了雾化芯集成件300的装配难度。外围的空气气流可以通过进气通道301a流入过流通道301b,雾化芯组件320在导电时对雾化液体进行加热以产生雾化蒸气,使雾化蒸气与空气气流混合形成雾化气体。过流通道301b通过活动杆件220与出气孔203连通,使雾化气体可靠地流出于油杯组件200。
53.如图2至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件312包括推杆套312a、正极导电柱312b及负极导电柱312c,所述推杆套312a套接于所述滑动件314并与所述滑动件314可拆卸连接,所述推杆套312a抵接于所述滑动件314,使推杆件312抵接于滑动件314并与滑动件314可拆卸连接,提高了雾化芯集成件300的使用方便性。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推
杆件312与滑动件314不仅限于可拆卸连接。例如,推杆件312与滑动件314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54.如图2至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道形成于所述推杆套312a,使推杆件312形成有进气通道301a。所述推杆套312a开设有第一安装孔3122和第二安装孔3124,所述第一安装孔3122和所述第二安装孔3124均与所述进气孔道连通,所述正极导电柱312b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122,所述负极导电柱312c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3124,所述雾化芯组件320通过所述进气孔道分别与所述正极导电柱312b和所述负极导电柱312c连接,使雾化芯组件320分别通过正极导电柱312b及负极导电柱312c外接导电,同时使正极导电柱312b和负极导电柱312c集成安装于推杆件312上,进而使雾化芯集成件300的结构更加紧凑。
55.如图2至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314邻近推杆件312的端部的外周壁形成有环形抵挡台阶314a,所述环形抵挡台阶314a用于抵接于所述活动杆件220,所述推杆件312抵接于所述环形抵挡台阶314a,使推杆件312套接于滑动件314,且推杆件312能够更好地抵接于滑动件3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油孔303形成于所述滑动件314的外周壁上。
56.如图2至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杆组件310还包括第一锁油环316和第二锁油环318,所述第一锁油环316和所述第二锁油环318均套接于所述滑动件314的外周壁上,且所述第二进油孔303位于所述第一锁油环316与所述第二锁油环318之间。所述第一锁油环316和所述第二锁油环318均用于弹性抵接于所述活动杆件220的内周壁上,使活动杆件220与滑动件314之间紧密地滑动连接,提高了活动杆件220与滑动件314相对滑动的密封性能。由于第二进油孔303位于第一锁油环316与第二锁油环318之间,使雾化液体可靠地封锁于第一锁油环316与第二锁油环318之间,如此使储油腔201内的雾化液体仅能通过第一过油孔和第二过油孔流入雾化通道301内。
5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58.1、本实用新型的油杯组件200,由于密封件230位于储油腔201内并与油杯件210紧密连接,且密封件230套接于活动杆件220并与所述活动杆件220活动连接,且活动杆件220与连接部201a活动连接,加上连接部201a环绕出气孔203设置,使储油腔201通过活动杆件220与出气孔203隔开设置,在使用之前,如在运输时,活动杆件220位于第一位置,第一进油孔205封堵于密封件230内,使雾化液体可靠地存储于储油腔201内,避免了油杯组件200出现漏液的问题;在使用时,仅需将雾化芯集成件300的推杆组件310插接于活动杆件220,并推动活动杆件220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201a和所述密封件230活动,使活动杆件220从第一位置活动至第二位置,实现活动杆件220分别与所述连接部201a和所述密封件230连接位置的调节;当活动杆件2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进油孔205裸露于密封件230的外侧并储油腔201连通,使储油腔201内的雾化液体能够通过第一进油孔205流出并雾化;
59.2、本实用新型的油杯组件200包括油杯件210、活动杆件220及密封件230,油杯件210、活动杆件220及密封件230三者紧密配合,使雾化液体可靠地存储于储油腔201内,解决了传统的雾化组件在运输时的密封可靠性较差且存在容易漏油的问题;
60.3、由于雾化芯集成件300并非集成于油杯组件200,即雾化芯集成件300和油杯组件200各自单独制作,使油杯组件200的结构较简单且元件数目较少,又由于油杯组件200与
雾化芯集成件300可拆卸连接,当油杯组件200内的雾化液体使用完毕时,将雾化芯集成件300拆卸并更换新的油杯组件200插接即可使用,提高了雾化芯集成件300的使用率。
6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