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发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雾化芯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2.目前市面上的电子雾化装置抽吸装置主要为大烟雾和小烟雾两种类型。
3.大烟雾大烟一般产品体积大,需要大功率,从而造成电池、电池雾化装置的体积也必然较大,同时其制造、组装生产工序多,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成本较高。
4.故为了降低生产加工难度,目前市面上有许多小烟雾的小烟在推广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小烟雾小烟的雾化芯内,其发热丝单体参与加热的部分是固定不可选择的,即工作时发热丝单体的整体均参与加热,这样导致输出功率不可调节,产生烟雾口感单一,且使用寿命短。
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旨在使得雾化芯的发热丝单体能被选择不同的引脚来输出相同或不同的功率,从而实现输出功率的调节,改善电子雾化装置的口感,延长电子雾化装置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其中,包括:
9.从下至上分隔设置的第一加热网片和第二加热网片,第一加热网片与第二加热网片共同连接一输入端,所述输入端将第一加热网片和第二加热网片连接为一整体,所述输入端连接有输入引脚;
10.第一加热网片还设置有第一输出端,第一加热网片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出引脚;
11.第二加热网片还设置有第二输出端,第二加热网片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输出引脚;
12.所述输入引脚、第一输出引脚从第一加热网片的下端向下延伸;
13.所述第二输出引脚从第二加热网片的上端弯折后再向下延伸;
14.输入引脚、第一加热网片、第一输出引脚组成的电流通路与输入引脚、第二加热网片、第二输出引脚组成的电流通路并联。
15.其中,所述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均为板状结构。
16.其中,所述输入引脚、第一输出引脚、第二输出引脚分别焊接连接在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
17.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网片与第二加热网片均卷制成圆筒状。
1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雾化芯,其中,包括前述的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还包括安装所述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的导油棉,容置所述导油棉的雾化芯支架,及套设在雾化芯支架外的雾化芯外罩。
19.其中,所述导油棉包括设置成双层的第一导油棉及第二导油棉;
20.第一导油棉套设在第一加热网片和第二加热网片外,输入引脚及第一输出引脚于第一导油棉内向下端伸出;
21.第二导油棉套设在第一导油棉外,第二输出引脚将第一导油棉夹住并于第一导油棉与第二导油棉之间向下端伸出。
2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中,包括前述雾化芯,还包括安装所述雾化芯的密封座,容置所述雾化芯及密封座的油仓外罩,以及设置在密封座下方的主机,所述主机包括电路板及电池,所述油仓外罩的顶部设置有吸嘴。
23.其中,所述油仓外罩的下端还将所述主机罩设。
24.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通过将发热丝单体设置成从下至上依次分隔设置的多个加热网片,每一加热网片共同连接一输入端,所述输入端将多个加热网片连接为一整体,所述输入端连接有输入引脚;每一加热网片远离输入端的另一端设置有输出端,每一加热网片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输出引脚;多个加热网片中的每一加热网片之间通过输入引脚及与该网片对应的输出引脚组成并联电流通路,这样,电子雾化装置的主机可以控制选择输入引脚,不同的加热网片及该网片对应的输出引脚组成的加热通道进行加热,从而在发热丝单体上产生了多加热通道,以使得发热丝单体能够被控制输出相同或不同的功率,实现了功率的调节,改善了口感,同时第二输出引脚的弯折设置,便于将整个发热丝单体快速夹持安装在雾化器芯的导油棉上。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第一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第一加热网片和第二加热网片整体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28.图3为第一加热网片和第二加热网片整体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雾化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图6的分解示意图;
33.图8为图6的剖面示意图;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0为图9的剖面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00
‑
发热丝单体,1
‑
第一加热网片,2
‑
第二加热网片,3
‑
输入端,4
‑
输入引脚,5
‑
第一输出端,6
‑
第一输出引脚,7
‑
第二输出端,8
‑
第二输出引脚,200
‑
雾化芯,201
‑
导油棉,2011
‑
第一导油棉,2012
‑
第二导油棉,202
‑
雾化芯支架,203
‑
雾化芯外罩,300
‑
电子雾化装置,301
‑
密封座,302
‑
油仓外罩,303
‑
主机,304
‑
电池,305
‑
吸嘴。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4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分隔设置的多个加热网片,每一加热网片共同连接一输入端,所述输入端将多个加热网片连接为一整体,所述输入端连接有输入引脚。多个加热网片至少为两个。
43.每一加热网片远离输入端的另一端设置有输出端,每一加热网片的输出端上分别连接有输出引脚。
44.多个加热网片中的每一加热网片之间通过输入引脚及与该网片对应的输出引脚组成并联电流通路。
45.实施例一,具体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100的多个加热网片包括第一加热网片1及第二加热网片2。
46.第一加热网片1与第二加热网片2共同连接一输入端3,所述输入端3将第一加热网片1和第二加热网片2连接为一整体,所述输入端3连接有输入引脚4。
47.即本实施例的发热丝单体100被分成两部分,分别第一加热网片1和第二加热网片2,第一加热网片1和第二加热网片2的中间是交错的细网状结构,细网状的结构可以增加每一加热网片的发热面积,提升电子雾化装置的烟雾量。第一加热网片1或第二加热网片2在接入加热电路后发热然后对烟油进行加热雾化。
48.第一加热网片1和第二加热网片2虽然隔开设置,但两者是通过输入端3连接成一个整体的发热丝单体。输入端3连接的输入引脚4是电流输入引脚,即输入引脚4连接电子雾
化装置主机的电路,以输入电能。
49.本实施例的第一加热网片1设置有第一输出端5,第一加热网片1的第一输出端5连接有第一输出引脚6。第二加热网片2设置有第二输出端7,第二加热网片2的第二输出端7连接有第二输出引脚8;
50.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发热丝单体100的输入引脚4、第一输出引脚6从第一加热网片1的下端向下延伸,第二输出引脚8从第二加热网片2的上端弯折后再向下延伸。
51.第二输出引脚8从第二加热网片2的上端弯折,使得第二输出引脚8能快速地夹持住雾化芯内的导油棉,便于安装,同时结合导油棉,使得第二输出引脚8与输入引脚4、第一输出引脚6错开并隔离设置,避免引脚短路。输入引脚4、第一输出引脚6、第二输出引脚8均朝向下端延伸,这样设计,方便与主机的电路进行连接设计,同时也便于雾化器内结构的布局。
52.本实施例发热丝单体100的输入引脚4、第一加热网片1、第一输出引脚6组成的电流通路与输入引脚4、第二加热网片2、第二输出引脚8组成的电流通路并联。
53.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当输入电流从输入引脚4进入后,通过电子雾化装置主机的控制,输出电流可以选择从第一输出引脚6、第二输出引脚8中的其中一个引脚输出。当选择从第一输出引脚6输出时,则第一加热网片1发热对烟油进行雾化;当选择从第二输出引脚8输出时,则第二加热网片2发热对烟油进行雾化,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只使用一个发热丝单体100就产生了多加热通道的效果,使得发热丝单体100能够被控制输出相同或不同的功率,实现了发热丝单体100输出功率的调节,改善了口感,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丝单体100能在第一加热网片1和第二加热网片2进行切换,当一种加热网片使用至其使用寿命后,切换成另一加热网片继续进行加热,从而延长了发热丝单体100的使用寿命。
54.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丝单体100的输入端3,第一输出端5、第二输出端7均为板状结构。板状结构能提升第一加热网片1、第二加热网片2的强度,同时便于与引脚的连接固定。
55.优选地,所述输入引脚4、第一输出引脚6、第二输出引脚8分别焊接连接在输入端3,第一输出端5、第二输出端7。这样使得输入引脚4、第一输出引脚6、第二输出引脚8能与第一加热网片1与第二加热网片2牢固连接。
56.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发热丝单体100的第一加热网片1与第二加热网片2均卷制成圆筒状。第一加热网片1与第二加热网片2均卷制成圆筒状便于在发热丝单体100上安装导油棉,同时能减少雾化芯内部安装发热丝单体100的空间。
57.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雾化芯200,包括上述的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100,还包括安装所述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100的导油棉201,容置所述导油棉的201雾化芯支架202,及套设在雾化芯支架202外的雾化芯外罩203。雾化芯200整体用于加热雾化烟油。
58.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导油棉201包括设置成双层的第一导油棉2011及第二导油棉2012。
59.第一导油棉2011套设在第一加热网片1和第二加热网片2外,输入引脚4及第一输出引脚6于第一导油棉2011内向下端伸出。第二导油棉2012套设在第一导油棉2011外,第二输出引脚8将第一导油棉2011夹住并于第一导油棉2011与第二导油棉2012之间向下端伸
出。
60.第一导油棉2011导油的同时隔开第二输出引脚8,防止短路,第二导油棉2012将油仓内的油导入雾化芯200,同时可以防止漏油。
61.如图9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300,包括如上述雾化芯200,还包括安装所述雾化芯200的密封座301,容置所述雾化芯200及密封座301的油仓外罩302,以及设置在密封座301下方的主机303,所述主机303包括电路板及电池304,所述油仓外罩302的顶部设置有吸嘴305。
62.本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300由于采用了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100,故通过主机303内电路板的控制,在第一输出引脚6和第二输出引脚8之间进行选择而选择第一加热网片1或第二加热网片2进行加热。
6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300可以自动更换第一加热网片1或第二加热网片2进行加热,如通过电路板内的芯片设置,当开始抽烟时,发热丝单体100的输入引脚4和第一输出引脚6通电,第一加热网片1发热;通过咪头感应和芯片控制,当达到一定抽吸口数时,第一加热网片1位置的导油棉快达到使用寿命,自动切换至发热丝单体100的输入引脚4和第二输出引脚8通电,第二加热网片2发热,第二加热网片2位置的导油棉继续雾化烟油,直至油烟雾化完。相当于导油棉分成上下两部分,先后工作雾化烟雾,从而提高雾化芯200及电子雾化装置300的使用寿命,同时实现功率调节,改善口感。
6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电子雾化装置300的油仓外罩302的下端还将主机303罩设。这样可将油仓外罩302作为整机的外罩,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油仓和主机的外罩是分开设置的现象,节省了材料。
6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具有多加热通道的发热丝单体100,雾化芯200及电子雾化装置300,通过将发热丝单体100设置成隔开的第一加热网片1和第二加热网片2,第一加热网片1和第二加热网片2共同连接输入端3,输入端3连接输入引脚4,第一加热网片1的输出端5连接有第一输出引脚6,第二加热网片2的输出端7连接有第二输出引脚8,输入引脚4、第一加热网片1、第一输出引脚6组成的电流通路与输入引脚4、第二加热网片2、第二输出引脚8组成的电流通路并联,这样,电子雾化装置100的主机可以控制选择输入引脚4、第一加热网片1、第一输出引脚6组成的电流通路进行加热或者选择输入引脚4、第二加热网片2、第二输出引脚8组成的电流通路进行加热,从而在发热丝单体100上产生了多加热通道,以使得发热丝单体100能够被控制输出相同或不同的功率,实现了功率的调节,改善了口感,同时由于第一加热网片1和第二加热网片2可以进行切换加热,延长了发热丝单体100的使用寿命。
66.以上所述仅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