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烟草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电加热发热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电加热发热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发热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具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比如通过蒸发烟油形成可抽吸烟雾的电子烟和通过低温烘烤烟草材料形成可抽吸烟雾的低温不燃烧烟,与传统的燃烧型卷烟相比,电子烟与低温不燃烧烟工作温度低,其所采用的烟油或低温不燃烧烟支所产生的烟雾中的有害成分要远远少于传统的燃烧型卷烟,因此,使用电子烟或低温不燃烧烟能够极大的避免香烟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3.随着低温不燃烧烟在海外市场广泛应用,低温不燃烧烟具产品很受消费者关注,烟支口感呈现与烟具密切相关,当发热体设定在同等温度情况下,发热体与烟丝接触面积越多呈现口感越佳。
4.烟具核心部件则是发热体,现市场使用的发热体形状有两种,分别是圆棒状与片状,这两种发体热各自有着不同优点与缺陷,片状发热体优点是加热面积大,缺点是容易断裂,清洁时毛刷与发热体摩擦导致发热体断裂,还有产品掉地上导致发热体震断,圆棒发热体优势是不易断,方便清洁,缺点是发热体加热面积比片状少,热速度慢,导致消费者吸烟满意度不高。
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加热发热结构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使得电加热发热结构中发热体的加热面积大,传热均匀,不会烤焦烟支,同时发热体内的发热件不易断裂。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电加热发热结构,包括发热体及安装所述发热体的固定座,其中,所述发热体包括并列紧贴设置的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体,及夹持设置于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体之间的发热件,发热件底部设置有连接电路的正负引脚线;
9.所述第一导热体及第二导热体作为一个整体时,其横截面为交叉于中心的至少三个叶片组成的截面;
10.所述固定座包括相对设置并将第一导热体及第二导热体压紧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锁合连接。
11.其中,所述第一导热体及第二导热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横截面为y字形叶片;
12.对应地,所述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锁合连接后中间形成有y字形槽压紧所述第一导热体及第二导热体。
13.其中,所述y字形叶片的至少其中一叶片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
固定座于y字形槽的其中一空槽处设置有第一卡块与第一卡口卡合。
14.其中,所述第一导热体及第二导热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横截面为十字形叶片;
15.对应地,所述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锁合连接后中间形成有十字形槽压紧所述第一导热体及第二导热体。
16.其中,所述十字形叶片中于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相互抵接平面处的两叶片分别开设有第二卡口;
17.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在两者在相互抵接平面处均设置有第二卡块与第二卡口卡合;
18.或,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在两者在相互抵接平面处的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二卡块与第二卡口卡合。
19.其中,所述第一导热体及第二导热体为陶瓷材料。
20.其中,所述发热件为发热片;
21.或,所述发热件为印制于第一导热体或第二导热体其中之一内表面的发热电路。
22.其中,所述第一导热体或第二导热体其中之一的内表面设置有安装槽用于嵌入安装印制有发热电路的另一导热体;
23.或,用于嵌入安装发热片及另一导热体。
24.其中,所述第一导热体或第二导热体其中之一的顶端设置为尖角帽,而另一导热体的顶端为平直端被所述尖角帽盖合。
2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中,包括前述的电加热发热结构。
26.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发热结构,通过独立设置可分离的第一导热体及第二导热体,发热件夹持在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体之间,第一导热体及第二导热体的横截面为交叉于中心的至少三个叶片组成的截面,这样相对与现有技术中的发热体为片状结构或者圆棒结构,本实用新型发热结构的发热体增大了加热面积,有利于提升雾化效果,同时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体保护其内的发热件,避免了发热件在清洁维护过程容易断裂,且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体吸收发热件的热量后再对烟油或烟支进行加热,保证了传热的均匀性,不会烤焦烟油或烟支。再次,本实用新型将固定座也设置成可以拆卸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便于发热体的安装及更换。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发热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1发热体的剖面示意图;
31.图4为图1固定座中y字形槽组成示意图;
32.图5为图1发热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图1固定座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图1固定座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发热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图8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图8发热体的剖面示意图;
38.图11为实施例二中第一种固定座的十字形槽组成示意图;
39.图12为图8发热体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40.图13为图8发热体的第二分解结构示意图;
41.图14为图11固定座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42.图15为图11固定座的第二分解结构示意图;
43.图16为图11固定座的第三分解结构示意图;
44.图17为实施例二中第二种固定座的十字形槽组成示意图;
45.图18为图17固定座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46.图19为图17固定座的第二分解结构示意图。
47.附图标记说明:
48.100

发热结构,1

发热体,11

第一导热体,12

第二导热体,13

发热件,14

引脚线,15

叶片,151

第一卡口,152

第二卡口,16

y字形叶片,17

十字形叶片,18

安装槽,191

尖角帽,192

平直端,2

固定座,21

第一固定座,211

第一连接柱,22

第二固定座,221

第一连接孔,23

y字形槽,231

第一卡块,24

十字形槽,241

第二卡块,25

第二连接柱,26

第二连接孔,27

安装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0.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53.请参考图1、图2、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发热结构100,包括发热体1及安装所述发热体1的固定座2。发热体1在电作用下产生热量对烟油或烟支进行加热雾
化。发热体1的前端可插入烟支内。
54.本实用新型的发热体1包括并列紧贴设置的第一导热体11、第二导热体12,及夹持设置于第一导热体11,第二导热体12之间的发热件13,发热件13底部设置有连接电路的正负引脚线14。正负引脚线14连通电路后发热件13产生热量,然后传导至第一导热体11、第二导热体12,第一导热体11、第二导热体12的外表面与烟油或者烟支接触,并对烟油或烟支进行均匀地加热烘烤而产生烟雾。
55.本实用新型发热结构100的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作为一个整体时,其横截面为交叉于中心的至少三个叶片15组成的截面。这种截面形状的发热体1,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片状或者圆棒状发热体,大大增加了加热面积,提示雾化效果,改善电子烟的口感。同时,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增大的加热面积,使得热量分散更加均匀,避免局部过热而烤焦烟油或烟支。
56.再次,本实用新型将发热体1的导热部分分成两个设置,即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然后将发热件13夹持在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发热体采用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减少了发热13与导热体之间的空隙,可以实现无缝隙贴合,提高热传导效率。同时该结构增大了发热件13的强度,这样在清洁维护过程中避免了发热件13的折断。
57.本实用新型发热结构100的固定座2包括相对设置并将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压紧的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座22,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座22锁合连接。锁合连接可采用螺钉连接或过盈配合插接连接。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座22分立设计成可拆卸连接结构,便于发热体1的装配及更换。
58.具体地,请参考如下实施例:
59.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电加热发热结构100的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作为一个整体的横截面为y字形叶片16。
60.对应地,所述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座22锁合连接后中间形成有y字形槽23压紧所述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
61.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装配后的整体成为一个y字形的三叶片形状,其相对于单片状或圆棒状的发热体均增大了加热面积。
62.实施例一中,第一固定座21上的v形槽构成y字形槽23的一部分,第二固定座22上的v形凸起及v形凸起内的一字形槽构成y字形槽23的另一部分,两者结合形成完整的y字形槽23。
63.如图4至图7所示,实施例一的y字形叶片16的至少其中一叶片15设置有第一卡口151,所述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于y字形槽23的其中一空槽处设置有第一卡块231与第一卡口151卡合。
64.实施例一中,第二导热体12上的一个叶片15设置第一卡口151,y字形槽23在第二固定座22上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卡块231,第一卡块231与第一卡口151的卡合使得发热体1与第二固定座22卡紧,避免其上下移动。
65.实施例一的第一固定座2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11,第二固定座22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21。第一连接柱211与第一连接孔221插接连接使得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锁紧并压紧所述发热体1。
66.优选地,实施例一的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安装凸块27,便于将整个发热结构100固定在主机里面,防止烟支插入或拔出发热体1时而带来的松动产生的位移。
67.实施例二,如图9至图16所示,本实施例电加热发热结构100的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作为一个整体的横截面为十字形叶片17。
68.对应地,所述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座22锁合连接后中间形成有十字形槽24压紧所述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
69.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装配后的整体成为一个十字形叶片17的四叶片形状,其相对于单片状或圆棒状的发热体均增大了加热面积。
70.实施例二中,第一固定座21上的t形槽构成十字形槽24的一部分,第二固定座22上的t形槽构成十字形槽24的的另一部分,两者结合形成完整的十字形槽24。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座22上各自的t形槽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座22的接触面的凹槽及垂直于接触面的一字形槽。
71.如图12和图13所示,实施例二的十字形叶片17中于第一固定座21与第二固定座22相互抵接平面处的两叶片15分别开设有第二卡口152。即第一导热体11上其中一个叶片15设置有第二卡口152,第二导热体12上的其中一个叶片也设置有第二卡口152,优选地,两个卡口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叶片15上。
72.实施例二的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上也设置有第二卡块241用于第二卡口152的卡合。实施例二的第二卡块241的设置方式有两种:
73.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4至图16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在两者在相互抵接平面处均设置有第二卡块241与第二卡口152卡合。即第一固定座21上于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在两者在相互抵接平面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卡块241,如图14所示,第一固定座21在抵接平面的上下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块241;第二固定座22上于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在两者在相互抵接平面的位置上也设置有第二卡块241,如图14所示,第二固定座21在抵接平面的上下位置也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块241。四个第二卡块241两两相对的作为一组共同卡入该侧的叶片15的第二卡口152。从而从发热体1两相对侧的叶片15卡紧,防止发热体1相对于固定座2上下移动。
74.该方式中,第一固定座21上交错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5及第二连接孔26,第二固定座22上页交错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5及第二连接孔26,两者的第二连接柱25及第二连接孔26相互连接使得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锁紧并压紧所述发热体1。
75.本方式中,第一固定座21与第二固定座22是对称设计,即第一固定座21与第二固定座22的结构相同,只需一套模具,节省成本。
76.作为其中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7至图19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在两者在相互抵接平面处的其中之一设置有第二卡块241与第二卡口152卡合。
77.即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中只有一个设置有第二卡块241。具体地,如图18、19所示,该实施例方式中,第一固定座21上于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在两者在相互抵接平面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卡块241。如图17所示,第一固定座21在抵接平面的上下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卡块241,两个第二卡块241分别卡入两相对侧叶片15上的第二卡口152,将发热体1两相对侧的叶片15卡紧,防止发热体1相对于固定座2上下移动。
78.该方式中,第一固定座2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5,第一固定座2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6,第二连接柱25与第二连接孔26连接使得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锁紧并压紧所述发热体1。
79.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装配后的整体不限于y字形或十字形,还可以是星形等结构。
80.优选地,实施例一及实施例二的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为陶瓷材料。这样一方面利于绝缘,另一方面能控制热量传导,不至于过热而烤焦。
8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发热件13为发热片,如实施例一中的发热件13就是采用发热片。
82.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发热件13为印制于第一导热体11或第二导热体12其中之一内表面的发热电路,如实施例二的发热件13就是采用印制在第二导热体12上的发热电路,这样能进一步减小发热件13的体积。
83.请继续参考图5,图12,本实用新型发热结构100的第一导热体11或第二导热体12其中之一的内表面设置有安装槽18用于嵌入安装印制有发热电路的另一导热体。如实施例二中,第一导热体11的内表面设置有平面的安装槽18用于嵌入安装印制有发热电路的第二导热体12。
84.如实施例一中,第一导热体11的内表面设置有v形面的安装槽18用于嵌入安装发热片及第二导热体12。
85.安装槽18的设置便于第一导热体11、发热件13及第二导热体12的之间的组装,同时使得发热件13易于夹紧。
8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发热结构100的第一导热体11或第二导热体12其中之一的顶端设置为尖角帽191,而另一导热体的顶端为平直端192被所述尖角帽191盖合。如图5及图12所示,第一导热体11的顶端设置为尖角帽191,第二导热体12的顶端为平直端192,当第二导热体12卡入第一导热体11的安装槽18后,第一导热体11的尖角帽191可将第二导热体12的平直端192盖合扣紧。
87.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结构100安装过程如下:
88.1、先将印刷发热电路设于陶瓷的第二导热体12的表面,或将加工好的金属发热片置于陶瓷的第一导热体11的安装槽18内,在通过陶瓷胶将第一导热体11与第二导热体12粘贴好,或进行二次烧结,再上釉。上釉可增加陶瓷表面光滑度,减少陶瓷插入烟支过程中的阻力,便于陶瓷插入烟支里面。
89.2、将粘贴或烧结后的陶瓷整体利用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固定,陶瓷整体上的叶片15下端设有卡口151或152,分别与第一固定座21、第二固定座22上的卡块231或241卡紧固定。陶瓷整体的叶片15放在固定座2的y字形槽23或十字形槽24内。
90.3、再将固定座中其中一个的连接柱对另外一个的连接孔,进行挤压固定达到第一、第二固定座紧密贴合并锁紧。
9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未示出),包括上述的电加热发热结构100及雾化芯、吸嘴、主机等结构。由于采用了上述电加热发热结构100,则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也具有上述优点。
9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发热结构100及电子雾化装置,通
过独立设置可分离的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发热件13夹持在第一导热体11,第二导热体12之间,第一导热体11及第二导热体12的横截面为交叉于中心的至少三个叶片组成的截面,这样相对与现有技术中的发热体1为片状结构或者圆棒结构,本实用新型发热结构100的发热体1增大了加热面积,有利于提升雾化效果,同时第一导热体11,第二导热体12保护其内的发热件13,避免了发热件13在清洁维护过程容易断裂,且第一导热体11,第二导热体12吸收发热件的热量后再对烟油或烟支进行加热,保证了传热的均匀性,不会烤焦烟油或烟支。再次,本实用新型将固定座2也设置成可以拆卸的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座22,便于发热体1的安装及更换。
93.以上所述仅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的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