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导向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导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导向器。


背景技术:

2.胫骨近端高位截骨术用于膝内翻单纯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常可伴有膝内翻畸形,并产生关节内的持重应力分布的改变。在膝关节内翻时,应力集中在膝关节的内侧部分,并使发生在膝内侧的退行性改变进展加速。胫骨高位截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矫正膝关节内翻力线来减轻内侧间室的压力来减轻疼痛。
3.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胫骨高位截骨术(ht0)穿克氏针过程中的克氏针针道的问题。传统模式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通过医师临床对影像以及力线分析后经验穿钉后c型臂x光机多次反复透视,难以一次性保证使2根克氏针对准腓骨头尖或2根克氏针在同一平面,多次透视增加辐射量;2.通过3d打印截骨模块:术前电脑设计截骨平面与深度,术前模拟截骨,术中截骨,术后x光机透视。这种方式花费巨大,往往患者难以承受。基于以上两种胫骨高位截骨术(ht0)临床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本导向器力求进行术式的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导向器。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导向器,导向半圆主体、倾斜截骨锯板、水平截骨锯口、定位螺旋克氏针孔、克氏针和半圆导向针孔,
6.所述导向半圆主体为水平放置的半圆形形状,所述导向半圆主体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为水平横向放置板,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导向半圆主体的前端部位,所述倾斜截骨锯板固定在所述导向半圆主体的前端部位,所述倾斜截骨锯板为长方形板块,所述倾斜截骨锯板向左倾斜,所述倾斜截骨锯板上设有倾斜截骨锯口,所述倾斜截骨锯口贯穿于所述倾斜截骨锯板,所述倾斜截骨锯口与所述倾斜截骨锯板平行,所述水平截骨锯口位于所述导向半圆主体的前端面上,所述水平截骨锯口为水平放置的长方形通孔,两个所述定位螺旋克氏针孔位于所述水平截骨锯口的左端部位和右端部位,所述半圆导向针孔位于所述导向半圆主体的后端部位,两个所述定位螺旋克氏针孔均通过螺纹与所述半圆导向针孔对应,所述克氏针上套设塑料套管,所述塑料套管内设有倾斜螺丝,两个所述克氏针通过螺纹分别插入到两个所述定位螺旋克氏针孔内。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倾斜截骨锯板与所述水平截骨锯口之间的角度为110度。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倾斜截骨锯板贯穿于所述导向半圆主体。
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平截骨锯口贯穿于所述导向半圆主体前端部位。
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半圆导向针孔为半圆形形状。
1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全性好,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除克氏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克氏针与塑料套管连接的剖视示意图。
16.图中标号:导向半圆主体-1;把手-1.1;倾斜截骨锯板-2;倾斜截骨锯口-2.1;水平截骨锯口-3;定位螺旋克氏针孔-4;克氏针-5;半圆导向针孔-6;塑料套管-7;倾斜螺丝-7.1。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1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胫骨高位截骨定位导向器,导向半圆主体1、倾斜截骨锯板2、水平截骨锯口3、定位螺旋克氏针孔4、克氏针5和半圆导向针孔6,所述导向半圆主体1为水平放置的半圆形形状,所述导向半圆主体1上设有把手1.1,所述把手1.1为水平横向放置板,所述把手1.1位于所述导向半圆主体1的前端部位,所述倾斜截骨锯板2固定在所述导向半圆主体1的前端部位,所述倾斜截骨锯板2为长方形板块,所述倾斜截骨锯板2向左倾斜,所述倾斜截骨锯板2上设有倾斜截骨锯口2.1,所述倾斜截骨锯口2.1贯穿于所述倾斜截骨锯板2,所述倾斜截骨锯口2.1与所述倾斜截骨锯板2平行,所述水平截骨锯口3位于所述导向半圆主体1的前端面上,所述水平截骨锯口3为水平放置的长方形通孔,两个所述定位螺旋克氏针孔4位于所述水平截骨锯口3的左端部位和右端部位,所述半圆导向针孔6位于所述导向半圆主体1的后端部位,两个所述定位螺旋克氏针孔4均通过螺纹与所述半圆导向针孔6对应,所述克氏针5上套设塑料套管7,所述塑料套管7内设有倾斜螺丝7.1,两个所述克氏针5通过螺纹分别插入到两个所述定位螺旋克氏针孔4内。
20.所述倾斜截骨锯口2.1和所述水平截骨锯口3的作用是能够打开胫骨,为后期能够改变膝关节力线提供可能。具体结构为矩形开口结构,提供给电锯截骨的空间。
21.所述导向半圆主体1用于在外侧固定于小腿上部,所述半圆导向针孔6对准腓骨小头。
22.所述定位螺旋克氏针孔4作为螺旋穿针点位,能够实现后期穿钉到定位的地点,无需二次寻找位置,实现精确定位。定位螺旋克氏针孔4与半圆导向针孔6是对应的。
23.所述定位螺旋克氏针孔4与所述水平截骨锯口3的端面抵接。
24.所述导向半圆主体1用于从外侧卡住小腿近端,然后位于所述半圆导向针孔6的一端对准腓骨小头,旋转另一侧到医师预先判断的截骨位置,然后固定装置。检查第二截骨线(即与导向器主体呈110
°
,截骨平面平行于胫骨结节处)位置,实现外部的简单固定,然后由医师按照预先导向器留置的针孔,针的出口对准半圆导向针孔6进行穿钉。克氏针5打入后,
因导向器装置已经确定克氏针的出口位置,故无需进行反复透视,大大节省了穿钉过程所需的时间以及因穿钉位置欠佳对患者的二次损伤。
25.所述导向器主体1与截骨平面根据生物力学判断,进行了110
°
的成角,确认了双平面截骨锯口的可操作性问题。操作过程中,医师在克氏针穿钉后可以退出克氏针,然后再进入电锯,完成开口截骨过程。
26.与导向器主体1呈110
°
的截骨平面平行于胫骨结节,所规划角度符合生物力学标准,为后期胫骨高位开口提供了可能性。
27.所述两根克氏针5的导向位置对准于腓骨小头,其中一根针位于走形于截骨平面成角110
°
处,另一根针位于截骨平面上。根据两根线确定一个平面的原则,可以确定截骨平面。
28.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