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护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


背景技术:

2.医用雾化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12395548u公开了一种防反流医用超声雾化器,包括雾化器本体和一次性吸嘴,雾化器本体设有出气管道,出气管道与一次性吸嘴之间通过防反流接头连接,有效地控制了雾化气体反流使机器内部锈蚀现象的发生。
4.但现有的超声雾化器对雾粒无选择性,产生的药物颗粒大部分仅能沉积在口腔、喉部等上呼吸道,由于肺部的沉积量很少,对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包括进药组件和雾化组件,所述进药组件包括药罐,药罐的内壁贯穿设有连通口,药罐的上端卡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贯穿有引导管,所述雾化组件包括雾化箱本体,雾化箱本体上端安装有细化室,细化室内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端设有细化扇,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部开设有排雾孔,所述细化室的顶部贯穿有出雾管,出雾管的表面包覆有发热套。
7.优选的,所述药罐的表面设有对称的把手,两个所述把手的表面均设有防滑面。
8.优选的,所述药罐的内底部设有卡口,所述引导管的顶部铰接有堵头。
9.优选的,所述顶盖的边沿设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与药罐顶面贴合接触。
10.优选的,所述引导管的表面卡接有过滤网槽,所述过滤网槽的下端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卡口匹配卡接,所述过滤网槽的顶部设有限位圈。
11.优选的,所述细化扇包括若干个等间距圆周阵列排布的扇叶,所述细化扇的表面设有三角形细化孔。
12.优选的,所述发热套的表面设有隔热罩,所述出雾管的一端卡接有呼吸罩。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连通口用于药罐对雾化箱本体的药剂供应,雾化箱本体将药剂进行初步雾化,雾化后的药剂为大颗粒的液滴,通过排雾孔进入细化室内,细化扇对雾化液滴进行打散,使药剂液滴颗粒更小,更容易被患者吸入下呼吸道,提升雾化器对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细化后的雾气液滴进入出雾管中,出雾管包含竖直的金属管和水平的塑胶管,
竖直金属管表面的发热套对药剂的液滴进行加热,进一步减小药剂液滴的体积,使其更快更多地到达下呼吸道患处,提升理疗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药罐用于盛装并对雾化组件供应药剂,堵头用于引导管上端的封闭,引导管便于药剂导入药罐内,且在进入药罐内的过程中,经过过滤网槽将中药药剂中的药渣进行过滤,可防止药渣堵塞连通管道,定位杆与卡口匹配卡接,便于将过滤网槽与药罐可拆卸连接,引导管的下端与过滤网槽的内壁相切连接,有利于过滤网槽的稳定安装,顶盖与药罐顶部卡接,可通过定位圈与药罐顶部的贴合,对顶盖进行安装定位,方便药罐的拆卸清洁。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的立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的药罐内部结构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图2中a的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的发热套安装结构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的过滤网槽连接结构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的连通口结构图。
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4.1、进药组件;11、药罐;111、把手;12、卡口;13、顶盖;131、定位圈;14、引导管;141、堵头;15、过滤网槽;151、定位杆;152、限位圈;16、连通口;2、雾化组件;21、雾化箱本体;22、细化室;23、安装槽;24、马达;25、细化扇;26、排雾孔;27、出雾管;271、呼吸罩;28、发热套;29、隔热罩。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医理疗的超声雾化器,包括进药组件1和雾化组件2,进药组件1包括药罐11,药罐11的表面设有对称的把手111,两个把手111的表面均设有防滑面,药罐11的内底部设有卡口12,引导管14的顶部铰接有堵头141,药罐11的内壁贯穿设有连通口16,药罐11的上端卡接有顶盖13,顶盖13的顶部贯穿有引导管14,顶盖13的边沿设有定位圈131,定位圈131与药罐11顶面贴合接触,引导管14的表面卡接有过滤网槽15,过滤网槽15的下端设有定位杆151,定位杆151与卡口12匹配卡接,过滤网槽15的顶部设有限位圈152;
27.其中,药罐11用于盛装并对雾化组件2供应药剂,堵头141用于引导管14上端的封
闭,引导管14便于药剂导入药罐11内,且在进入药罐11内的过程中,经过过滤网槽15将中药药剂中的药渣进行过滤,可防止药渣堵塞连通管道,定位杆151与卡口12匹配卡接,便于将过滤网槽15与药罐11可拆卸连接,引导管14的下端与过滤网槽15的内壁相切连接,有利于过滤网槽15的稳定安装,顶盖13与药罐11顶部卡接,可通过定位圈131与药罐11顶部的贴合,对顶盖13进行安装定位,方便药罐11的拆卸清洁。
28.请参见图1-图6,雾化组件2包括雾化箱本体21,雾化箱本体21上端安装有细化室22,细化室22内开设有安装槽23,安装槽23内安装有马达24,马达24的输出端设有细化扇25,细化扇25包括若干个等间距圆周阵列排布的扇叶,细化扇25的表面设有三角形细化孔,安装槽23的内底部开设有排雾孔26,细化室22的顶部贯穿有出雾管27,出雾管27的表面包覆有发热套28,发热套28的表面设有隔热罩29,出雾管27的一端卡接有呼吸罩271;
29.其中,连通口16用于药罐11对雾化箱本体21的药剂供应,雾化箱本体21将药剂进行初步雾化,雾化后的药剂为大颗粒的液滴,通过排雾孔26进入细化室22内,启动马达24,马达24带动其输出端的细化扇25对雾化液滴进行打散,使药剂液滴颗粒更小,更容易被患者吸入下呼吸道,提升雾化器对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细化后的雾气液滴进入出雾管27中,出雾管27包含竖直的金属管和水平的塑胶管,竖直金属管表面的发热套28对药剂的液滴进行加热,进一步减小药剂液滴的体积,使其更快更多地到达下呼吸道患处,提升理疗效果。
30.整体的工作原理为,药罐11用于盛装并对雾化组件2供应药剂,堵头141用于引导管14上端的封闭,引导管14便于药剂导入药罐11内,且在进入药罐11内的过程中,经过过滤网槽15将中药药剂中的药渣进行过滤,可防止药渣堵塞连通管道,定位杆151与卡口12匹配卡接,便于将过滤网槽15与药罐11可拆卸连接,引导管14的下端与过滤网槽15的内壁相切连接,有利于过滤网槽15的稳定安装,顶盖13与药罐11顶部卡接,可通过定位圈131与药罐11顶部的贴合,对顶盖13进行安装定位,方便药罐11的拆卸清洁,连通口16用于药罐11对雾化箱本体21的药剂供应,雾化箱本体21将药剂进行初步雾化,雾化后的药剂为大颗粒的液滴,通过排雾孔26进入细化室22内,启动马达24,马达24带动其输出端的细化扇25对雾化液滴进行打散,使药剂液滴颗粒更小,更容易被患者吸入下呼吸道,提升雾化器对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细化后的雾气液滴进入出雾管27中,出雾管27包含竖直的金属管和水平的塑胶管,竖直金属管表面的发热套28对药剂的液滴进行加热,进一步减小药剂液滴的体积,使其更快更多地到达下呼吸道患处,提升理疗效果,该装置中所有需电部件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3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2.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
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