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骨科牵引治疗用节能综合牵引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骨科牵引治疗用节能综合牵引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骨科牵引治疗用节能综合牵引系统。


背景技术:

2.在骨科疾病中,医生经常会采用牵引进行治疗各种病症。不同的病症可以采取不同的牵引方法,牵引可以分为皮牵引和骨牵引。如果病人患有颈椎病,可以采用下颌带进行皮牵引,通过牵引可以使颈部的肌肉、肌群得到彻底放松,减轻对神经根和双侧椎动脉的刺激,改善病人的供血和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如果病人发生股骨干骨折,可以采用胫骨结节骨牵引,通过牵引可以使骨折端尽量复位,同时松弛骨折部位的肌肉,为下一步治疗打下基础。如果病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也可以采取骨盆带进行皮牵引,通过牵引,可以使病人腰椎的椎体间隙放大,同时减轻对硬膜囊的刺激,也能够缓解临床症状。
3.牵引治疗是手术治疗的前置治疗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病人的疼痛,同时也能够为患者打下料良好的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骨科牵引治疗用节能综合牵引系统。
5.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骨科牵引治疗用节能综合牵引系统,包括治疗床,所述治疗床一侧具有牵引系统,
6.治疗床上具有患者升起系统;
7.所述牵引系统包含:吊带、增重电机、增重箱、增重轮、连接架、电动推杆、一对微型推进杆、一对摩擦柱;
8.所述增重箱设置于治疗床外部,增重电机位于增重箱内部,则增重轮与能量转换系统连接,增重电机的驱动端连接,增重轮的左右两侧盘壁上具有一圈摩擦槽,所述电动推杆位于增重箱的底部,连接架与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进行连接,一对微型推进杆设置于连接架上,一对摩擦柱分别与一对微型推进杆的伸缩端进行连接,所述摩擦柱的一端具有摩擦头,该摩擦头可与增重轮外壁的摩擦槽进行啮合,所述增重轮与吊带之间具有调整结构;
9.所述增重箱的内部设置有暗藏式座椅结构;
10.优选的,所述调整结构包含:调节杆、调节梁、承载槽、若干滚珠、转盘、调节电机、啮合齿轮;
11.所述承载槽开设有增重箱端面,承载槽内部具有若干滚珠,转盘安装于若干滚珠上,调节杆设置于转盘上,所述转盘外部具有啮合齿,调节电机设置于增重箱内部,调节电机的驱动端贯穿增重箱后与啮合齿轮进行连接,啮合齿轮与转盘上的啮合齿进行相互啮合,所述调节梁与调节杆之间具有移动结构;
12.优选的,所述移动结构包含:丝杆、驱动电机、螺母、滑槽、滑体、安装架;
13.所述丝杠贯穿调节杆插装在内部,螺母装配在丝杠上,滑槽开设在丝杠的外壁,滑
体位于滑槽中,螺母与进行装配,所述调节梁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与滑体进行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患者升起系统包含:四个气腔、床板、泵机、电磁阀、一对背板、一对承载轨以及四个滑移件;
15.所述治疗床上设置有隐藏式攀登结构,所述一对背板设置于治疗床的前后端上,四个气腔分别设置于治疗床上,所述泵机、电磁阀、气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一对承载轨设置于背板上,四个滑移件安装于一对承载轨上,所述床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四个滑移件进行连接,底部与气腔接触。
16.优选的,所述暗藏式座椅结构包含:一对滑轨、直线模组平移台、底部升降电机、伸缩式支撑架、承载板、一对滑体、座椅底板、座椅扶手、底部踩踏架;
17.所述升降电机与伸缩式支撑架均设置在增重箱的底部,承载板安装于升降电机与伸缩式支撑架的伸缩端上,所述一对滑轨、直线模组平移台的铺设在承载板上,座椅底板设置于滑体上,座椅扶手设置于座椅底板上,所述底部踩踏架通过连接杆与一对滑体的底部进行连接,所述增重箱的外壁设置有两用结构。
18.优选的,所述两用结构包含:靠背遮挡板、自锁电机、齿条、固定齿轮;
19.所述增重箱的相对壁面上开设有结构相同的竖槽,靠背遮挡板插装于竖槽中,所述齿条铺设在靠背遮挡板上,自锁电机位于增重箱的端面上,固定齿轮与自锁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齿条可以与固定齿轮进行啮合。
20.优选的,所述攀登结构包含:攀登板、一对轴架、一对连接杆、驱动件以及锁止器;
21.所述一对轴架设置于治疗床的外壁,一对连接杆分别安装于一对轴架上,驱动件位于轴架的外壁,攀登板与一对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锁止器与驱动件之间进行限位。
22.优选的,,所述锁止器包含:锁止电机、弧形板、若干插入柱以及限位轮;
23.所述锁止电机设置于驱动件的底部,弧形板与锁止电机的伸缩端连接,若干插入柱等角度分布在弧形板上,限位轮位于连接杆上,限位轮边沿部位开设有多个插槽,所述若干插入柱可插入到插槽中。
24.优选的,所述锁止电机与背板之间设置有紧固架。
25.优选的,所述一对轴架与一对连接杆接触部位具有轴承。
26.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骨科牵引治疗用节能综合牵引系统,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相对自动化的治疗设备,该治疗设备可针对不同骨位的患者的进行牵引治疗,该结构一床多用,并且考虑到这类患者的移动不便,本案中具有多种便于患者躺座的结构,同时还具有暗藏式结构,减少整体设备的体积。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发明所述骨科牵引治疗用节能综合牵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发明所述牵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发明所述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发明所述牵引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发明所述牵引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发明所述调整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本发明所述暗藏式座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是本发明所述两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5.图9是本发明所述调整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6.图10是本发明所述锁止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治疗床;2、吊带;3、增重电机;4、增重箱;5、增重轮;6、升降电机;7、连接架;8、电动推杆;9、一对微型推进杆;10、摩擦柱;11、摩擦头;12、调节杆;13、调节梁;14、承载槽;15、滚珠;16、转盘;17、调节电机;18、啮合齿轮;19、丝杆;20、驱动电机;21、螺母;22、滑槽;23、滑体;24、安装架;25、气腔;26、床板;27、泵机;28、电磁阀;29、背板;30、承载轨;31、滑轨;32、直线模组平移台;33、限位轮;34、伸缩式支撑架;35、承载板;36、滑体;37、座椅底板;38、座椅扶手;39、底部踩踏架;40、靠背遮挡板;41、自锁电机;42、齿条;43、固定齿轮;44、攀登板;45、轴架;46、连接杆;47、驱动件;48、插入柱;49、锁止电机;50、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10所示,一种骨科牵引治疗用节能综合牵引系统。
39.骨科牵引治疗用节能综合牵引系统,包括治疗床1,治疗床1一侧具有牵引系统,
40.治疗床1上具有患者升起系统;
41.需要说明的是,首先,当患者需要进行下颌牵引的时候,则通过牵引系统进行牵引,当需要做腰部牵引系统,首先由患者升起系统降低床体,承接患者后,在进行相对的升高,或者根据牵引系统的位置,来调整患者平躺高度,从而到达牵引部位的最佳状态;
42.具体的,牵引系统包含:吊带2、增重电机3、增重箱4、增重轮5、连接架7、电动推杆8、一对微型推进杆9、一对摩擦柱10;
43.增重箱4设置于治疗床1外部,增重电机3位于增重箱4内部,则增重轮5与能量转换系统连接,增重电机3的驱动端连接,增重轮5的左右两侧盘壁上具有一圈摩擦槽,电动推杆8位于增重箱4的底部,连接架7与电动推杆8的伸缩端进行连接,一对微型推进杆9设置于连接架7上,一对摩擦柱10分别与一对微型推进杆9的伸缩端进行连接,摩擦柱10的一端具有摩擦头11,该摩擦头11可与增重轮5外壁的摩擦槽进行啮合,增重轮5与吊带2之间具有调整结构;
44.增重箱4的内部设置有暗藏式座椅结构;
45.需要说明的是,首先要将吊带2捆绑在患者的下颚部位,开始增重电机3回收增重轮5,增重轮5的转动的过程中,缠扰吊带2,而后,电动推杆8推动连接架7上升,一对微型推杆上升,微型推杆为伸缩电机的一种,并将一对摩擦柱10对准增重轮5上的摩擦槽,一对微型电动推杆8将一对摩擦柱10推动,摩擦柱10会与增重轮5上的摩擦槽进行啮合,从而增加摩擦力,降低增重轮5的转动速度,从而便于医护人员与患者配合调整最佳牵引位置;
46.具体的,调整结构包含:调节杆12、调节梁13、承载槽14、若干滚珠15、转盘16、调节电机17、啮合齿轮18;
47.承载槽14开设有增重箱4端面,承载槽14内部具有若干滚珠15,转盘16安装于若干滚珠15上,调节杆12设置于转盘16上,转盘16外部具有啮合齿,调节电机17设置于增重箱4内部,调节电机17的驱动端贯穿增重箱4后与啮合齿轮18进行连接,啮合齿轮18与转盘16上
的啮合齿进行相互啮合,调节梁13与调节杆12之间具有移动结构;
48.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患者的腰部或者腿部进行牵引的时候,需要孔调节电机17对啮合齿轮18驱动,啮合齿轮18与转盘16上的内核吃啮合后,转盘16会通过若干滚珠15来实现转动,转盘16上的调节杆12就会转动至另一侧,在调节梁13与调节杆12之间还具有移动结构,便于对牵引高度调整;
49.调节梁13上设置有至少2组辅助滑轮;
50.具体的,移动结构包含:丝杆19、驱动电机20、螺母21、滑槽22、滑体3623、安装架24;
51.丝杠贯穿调节杆12插装在内部,螺母21装配在丝杠上,滑槽22开设在丝杠的外壁,滑体3623位于滑槽22中,螺母21与进行装配,调节梁13通过可拆卸结构固定在安装架24上,安装架24与滑体3623进行连接。
52.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转换调节梁13的上下位置时,控制驱动电机20对丝杠进行驱动,丝杠转动后,则位于丝杠上的螺母21带着滑体3623在丝杠上,滑体3623就会带着安装架24上下移动,调节梁13是通过可拆卸结构设置于安装架24上的,因此调节梁13机会移动。
53.具体的,患者升起系统包含:四个气腔25、床板26、泵机27、电磁阀28、一对背板29、一对承载轨30以及四个滑移件;
54.治疗床1上设置有隐藏式攀登结构,一对背板29设置于治疗床1的前后端上,四个气腔25分别设置于治疗床1上,泵机27、电磁阀28、气腔25之间相互连通,一对承载轨30设置于背板29上,四个滑移件安装于一对承载轨30上,床板26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四个滑移件进行连接,底部与气腔25接触。
55.需要说明的是,当患者身体不适,移动不便的时候,可通过打开电磁阀28,泵机27将会在气腔25内部充入气体,四个气腔25就会带着床体升高,或者打开气腔25上共同连接的出气电磁阀28,则气体出去后,气腔25带着床体降低;
56.具体的,暗藏式座椅结构包含:一对滑轨31、直线模组平移台32、底部升降电机6、伸缩式支撑架34、承载板35、一对滑体3623、座椅底板37、座椅扶手38、底部踩踏架39;
57.升降电机6与伸缩式支撑架34均设置在增重箱4的底部,承载板35安装于升降电机6与伸缩式支撑架34的伸缩端上,一对滑轨31、直线模组平移台32的铺设在承载板35上,座椅底板37设置于滑体3623上,座椅扶手38设置于座椅底板37上,底部踩踏架39通过连接杆46与一对滑体3623的底部进行连接,增重箱4的外壁设置有两用结构。
58.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可利用升降电机6来对承载板35的高度调整,随后控制直线模组平移台32驱动其上的座椅底板37伸出增重箱4外部,便于患者依靠坐下,座椅底板37上具有座椅扶手38,可提供辅助支撑,当直线模组平移台32驱动座椅底板37移动的时候,座椅底板37的底部还具有2个滑体3623,滑体3623下方连接有底部踩踏架39,则底部踩踏架39也会跟随者移动出增重箱4,供患者放置腿部。
59.具体的,两用结构包含:靠背遮挡板40、自锁电机41、齿条42、固定齿轮43;
60.增重箱4的相对壁面上开设有结构相同的竖槽,靠背遮挡板40插装于竖槽中,齿条42铺设在靠背遮挡板40上,自锁电机41位于增重箱4的端面上,固定齿轮43与自锁电机41的驱动端连接,齿条42可以与固定齿轮43进行啮合。
61.为了增加患者在治疗的舒适性,可通过自锁电机41对固定齿轮43驱动,固定齿轮
43就会与齿条42进行啮合,齿条42是设置在靠背遮挡板40上的,因此靠背遮挡板40就会上升,当座椅底板37、座椅扶手38与底部踩踏架39伸出增重箱4后,靠背遮挡板40就会下降至座椅底板37上方,形成靠背,或者当暗藏式座椅结构全部收回到增重箱4内部后,靠背遮挡板40充当遮挡板。
62.具体的,攀登结构包含:攀登板44、一对轴架45、一对连接杆46、驱动件47以及锁止器;
63.一对轴架45设置于治疗床1的外壁,一对连接杆46分别安装于一对轴架45上,驱动件47位于轴架45的外壁,攀登板44与一对连接杆46进行连接,锁止器与驱动件47之间进行限位。
6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患者躺在床板26上,可控制驱动件47对连接杆46驱动,连接杆46带着攀登板44转动至一定角度后,由锁止器进行上锁,从而实现对连接杆46的锁止。
65.具体的,锁止器包含:锁止电机49、弧形板50、若干插入柱48以及限位轮33;
66.锁止电机49设置于驱动件47的底部,弧形板50与锁止电机49的伸缩端连接,若干插入柱48等角度分布在弧形板50上,限位轮33位于连接杆46上,限位轮33边沿部位开设有多个插槽,若干插入柱48可插入到插槽中。
67.需要说明的是,限位轮33是安装于连接杆46上的,连接杆46运动到位后,可控制锁止电机49推动弧形板50上升,让弧形板50上的插入柱48插入到限位轮33的插槽中,从而实现位置的限制;
68.具体的,锁止电机49与背板29之间设置有紧固架。
69.具体的,一对轴架45与一对连接杆46接触部位具有轴承。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