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医疗 专利正文
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经皮纵膈穿刺活检术、经皮肺穿刺消融术、经皮肺穿刺定位术、经皮纵膈穿刺定位术等介入手术时,为了便于定位肿物的体表位置,通常粘有一体表定位器来辅助定位。现有的一种体表定位器为:将不透x线材质的导丝裁剪成好几段,按照栅栏的形状整齐地排列在塑料薄膜上且粘接在其上面。使用时将其贴在皮肤表面,通过c臂ct240
°
旋转扫描,获得312幅512
×
512矩阵图像,采集的三维容积数据传送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二维重建,得到最薄0.98mm各向同性的二维ct图像,重建的类ct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肿块的位置、形状和范围。使用工作站的测量工具,选择一个最短和最安全的穿刺点,在肿瘤中心与体表穿刺点间画出穿刺路径,测量获得穿刺深度。通过观察计算机图像中穿刺点在定位器上的位置,在体表皮肤的相应位置上用记号笔画点,然后进行穿刺,取出肿物活检标本送病理检验。
3.在这种体表定位器中,由于其导丝固定在装置上,其导丝的间距直接影响了定位精度,所以其定位精度有限,导致在进行手术时会存在定位误差,因此可能造成穿刺取出的标本错误而导致对疾病的误诊。同时定位器只能一次性使用,使用后丢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定位、定位精度高、能够反复使用的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包括有框体,在所述框体内设有能竖向移动的横杆,以及能横向移动的竖杆,所述的横杆和竖杆交叉形成十字交叉定位点。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框体上内侧面开有横槽和纵槽,所述横杆通过安装在其两端的摩擦轮卡装在纵槽内,所述竖杆通过安装在其两端的摩擦轮卡装在横槽内。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槽和纵槽均为t型槽。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槽和纵槽之间存在高度差。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槽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使横杆通过第一孔插入至框体的纵槽内;所述纵槽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使横杆通过第二孔插入至框体的纵槽内。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杆两端摩擦轮外径部分的形状、尺寸与t型槽相适应;所述竖杆两端摩擦轮外径部分的形状、尺寸与t型槽相适应。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杆和竖杆为阻碍x光穿透的材质,所述框
体为可穿透x光的材质,其上表面内边上镶嵌一条阻碍x光穿透材质的框边。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框体上表面的内边上设有刻度线。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所述横杆和竖杆的数量均为两根或以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可以移动横杆和竖杆使其形成的交点可以为定位器内任一一点上,通过这个点来确定穿刺点的位置,所以该体表定位器可进行移动定位且定位精度更高;同时可以将横杆和竖杆从框体上拆卸出来经清洗消毒后可重复使用;通过移动两根或以上的横杆和竖杆来形成多个交点,从而可进行多点同时定位。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的横向剖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框体的侧面剖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杆的示意图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包括有框体1、横杆31和竖杆32各一根,横杆31可以横向移动,竖杆32可以竖向移动,且横杆31和竖杆32之间交叉形成一个十字交叉定位点,通过形成的这一十字交叉定位点来确定穿刺点的位置。
23.在进行介入手术时,通过查看研究患者的ct影像,将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贴在患者体表皮肤的预判位置上,通过c臂ct240
°
旋转扫描后,对照观察计算机图像中穿刺点位于体表定位器上的具体位置,移动横杆31和竖杆32,使两杆之间形成的交点位于肿物所对应体表定位器上的位置,每次移动后须再扫描一次,确认后在交点处用记号笔画点,然后在这个点上进行消毒、穿刺活检,保证穿刺取出的标本内含有肿物组织,然后将穿刺取出的活检标本送病理检验,因此使用该定位器后定位更加准确、操作更加方便和可以减少用于确认穿刺点位置的扫描次数。
24.进一步地,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上框体1上内侧面开有横槽21和纵槽22,所述横杆31通过安装在其两端的摩擦轮34卡装在纵槽22内,所述竖杆32通过安装在其两端的摩擦轮34卡装在横槽21内。因摩擦轮34具有摩擦作用,可以保证横杆31在纵槽上移动22到任一一位置后,竖杆32在横槽21上移动到任一一位置后,横杆31和竖杆32不会发生滑动的现象。
25.进一步地,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上的框体1上的横槽21和竖槽22存在有一定的高度差,因高度差的存在保证了横杆31和竖杆32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干涉现象。同时横槽21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23,使横杆31通过第一通孔23插入至框体1的纵槽22内;纵槽22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24,使横杆31通过第二通孔24插入至框体1的纵槽22内。这样可以让横杆31插入到纵槽22内进行移动,竖杆32插入到横槽21内进行移动,并且都可以从槽内取出来。
26.进一步地,框体1内侧面上开有横槽21和纵槽22为t型槽24,而横杆31两端摩擦轮34外径部分的形状、尺寸与t型槽相适应;竖杆32两端摩擦轮34外径部分的形状、尺寸与t型
槽相适应。这样可以不会让横杆31在纵槽22和竖杆32在横槽21内发生上下左右偏移,保证了横杆31和竖杆32在移动时只能是平行移动。
27.进一步地,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上的横杆31和竖杆32为阻碍x光穿透的材质,而所述框体1为可穿透x光的材质,其上表面内边上镶嵌一条阻碍x光穿透的材质的框边25,阻碍x光穿透的材质有如:铁、铜、硫酸钡等高密度材料,可穿透x光的材质有如:塑料、陶瓷、木材等低密度材料;并且框体1的内边上设有刻度线,且刻度线上的分度值以毫米为单位,因此该体表定位器定位精度更加精准,操作更加便捷,在手术结束后也便于拆卸、清洗和消毒。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经皮穿刺体表定位器一种改进方式,其与上述的体表定位器区别在于横杆31和竖杆32为两根或以上,将两根以上的横杆31通过纵槽22上的第一通孔23插入到纵槽22内,两根以上的竖杆32通过横槽21上的第二通孔24插入到横槽21内,然后移动横杆31和竖杆32其交聚形成多个交点,不同交点可以实现同时对多个不同的穿刺位置进行定位。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在体表定位器的定位范围内,当需要取样的组织标本为两个或以上时,不必逐一定位画点,可以进行多点同时定位,减少了定位步骤,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手术时间。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