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锡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简易可调角度的移动式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2.锡锭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锡原料在加热炉内熔炼,熔炼过程中需要进行搅拌,熔炼完成后取出搅拌装置进行后续操作,而熔炉的结构如图4所示一般为一侧设有开口16,搅拌装置从开口处进入加热炉15内进行搅拌或从开口处取出,操作不方便,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锡液熔炼时搅拌装置从开口处进入炉内进行搅拌或从开口处取出,操作不方便,且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简易可调角度的移动式搅拌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简易可调角度的移动式搅拌装置,包括小车,小车设有车架,车架顶部设有一块顶板,顶板的前端铰接有一块连接板,顶板的后端设有一块竖直的支板,支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长形通孔,连接板朝向支板的一面铰接有一根螺杆,螺杆一端穿过所述长形通孔,螺杆位于支板的两侧各外套有一个限位螺母,连接板的另一面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朝下并装有搅拌桨。
5.本实用新型所述螺杆上位于外端的限位螺母外壁固定连接有一圈调节手轮。
6.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板的另一面装有一块支撑板,支撑板与连接板垂直,支撑板底部设有与连接板连接的支撑筋,支撑板顶面装有所述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板垂直。
7.本实用新型所述小车底部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两个万向轮,位于后方的万向轮设有刹车机构。
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调节两个限位螺母的位置以改变螺杆从支板到连接板之间的长度,从而调节连接板与顶板之间的角度,将连接板向后调节使得搅拌轴抬高,便于从加热炉的开口进入,进入加热炉后,再调节使连接板处于竖直状态,从而搅拌轴也为竖直状态以便进行搅拌工作,搅拌完后再调节使搅拌轴抬高,向后拉动小车退出加热炉。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搅拌工作操作更方便,通过小车带动搅拌机构进出加热炉,更加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a;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b;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3.图4是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车架,2-万向轮,3-调节手轮,4-支板,5-限位螺母,6-螺杆,7-连接块,8-连接板,9-输出轴,10-搅拌桨,11-顶板,12-长形通孔,13-搅拌电机,14-支撑板,15-加热炉,16-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15.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一种简易可调角度的移动式搅拌装置,包括小车,小车设有车架1,车架1顶部设有一块顶板11,顶板11的前端铰接有一块连接板8,顶板11的后端设有一块竖直的支板4,支板4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长形通孔12,连接板8朝向支板4的一面铰接有一根螺杆6,螺杆6一端穿过所述长形通孔12,螺杆6位于支板4的两侧各外套有一个限位螺母5,连接板8的另一面装有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的输出轴9朝下并装有搅拌桨10。
16.本实施例所述螺杆6上位于外端的限位螺母5外壁固定连接有一圈调节手轮3。
17.本实施例所述连接板8的另一面装有一块支撑板14,支撑板14与连接板8垂直,支撑板14底部设有与连接板8连接的支撑筋,支撑板顶面装有所述搅拌电机13,搅拌电机13的输出轴9与支撑板14垂直。
18.本实施例所述小车底部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两个万向轮2,位于后方的万向轮2设有刹车机构。
技术特征:1.一种简易可调角度的移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小车,小车设有车架,车架顶部设有一块顶板,顶板的前端铰接有一块连接板,顶板的后端设有一块竖直的支板,支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长形通孔,连接板朝向支板的一面铰接有一根螺杆,螺杆一端穿过所述长形通孔,螺杆位于支板的两侧各外套有一个限位螺母,连接板的另一面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朝下并装有搅拌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可调角度的移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螺杆上位于外端的限位螺母外壁固定连接有一圈调节手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可调角度的移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的另一面装有一块支撑板,支撑板与连接板垂直,支撑板底部设有与连接板连接的支撑筋,支撑板顶面装有所述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板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可调角度的移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小车底部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两个万向轮,位于后方的万向轮设有刹车机构。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简易可调角度的移动式搅拌装置,包括小车,小车设有车架,车架顶部设有一块顶板,顶板的前端铰接有一块连接板,顶板的后端设有一块竖直的支板,支板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长形通孔,连接板朝向支板的一面铰接有一根螺杆,螺杆一端穿过所述长形通孔,螺杆位于支板的两侧各外套有一个限位螺母,连接板的另一面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朝下并装有搅拌桨;本实用新型使搅拌工作操作更方便,通过小车带动搅拌机构进出加热炉,更加省时省力。加省时省力。加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聂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森田电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5
技术公布日:20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