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食品加工用多功能烘箱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食品加工用多功能烘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加工用多功能烘箱。


背景技术:

2.食品工程是粮食、油料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制造等工程技术领域的总称,一种新产品的开发通常需要经过研究试验、中间试验,然后依照工程原理进行相似放大,使之能适合工业生产的要求,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物料,不仅有物理变化,往往还伴有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
3.目前现有的食品加工用的烘箱在加工过程中,烘箱的内部会产生水蒸气,这样会影响食品的烘干效率,且现有的烘箱热转换效率低,从而导致耗能高,增加经济成本。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食品加工用多功能烘箱。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加工用多功能烘箱,包括烘箱本体、烘干腔、机腔和换热腔,所述烘干腔的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装有若干组烘干盘,所述烘干腔的两侧均设有加热板,所述换热腔的内部设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一端连接有换热管道,且所述换热管道与烘干腔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底端出气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机腔的底端一侧设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进气端与第一连接管一端连接,所述过滤箱的出气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烘干腔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换热孔,所述换热孔的底部均连通有烘干管道,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烘干管道连通,所述烘箱本体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腔的底部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套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转轴上套装有从动锥齿轮,且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轴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烘箱本体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腔的底部一侧设有集水箱,所述换热器的底端出水口连接有进水导管,所述进水导管的一端与集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箱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道,且所述出水管道的一端延伸至烘箱本体外侧,并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烘箱本体的一侧设有液位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干腔的开口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内侧一端安装有电磁锁,所述箱门的正面一侧设有把手,且所述把手上设有控制电磁锁的按钮,所述箱门上镶嵌安装有观察窗口。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箱本体的一侧设有数字控制开关,且所述数字控制开关上设有调速器和若干控制按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干腔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烘干腔的一侧设有湿度传感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箱本体的一侧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四角均螺钉与烘箱本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干盘上设有若干条隔条,且所述隔条呈圆形等角度分布在烘干盘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种食品加工用多功能烘箱,通过设置有加热板,实现了对烘干腔内部进行加热,通过设置有抽风机,可以有效的将烘干腔内带有的水蒸汽的热气导入到换热器,换热器将干燥的热气通过第一连接管导入到过滤箱内,过滤箱通过将干燥的热气过滤净化后,通过第二连接管从新导入到烘干腔的内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烘箱的热转化率,降低了耗能,同时增少经济成本;
15.2、该种食品加工用多功能烘箱,通过设置有集水箱,方便对换热器产生的水进行集中收集,通过设置有液位计,便于读取集水箱的水位数据,通过设置有出水管道,便于将集水箱内的水导出烘箱外侧,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数字控制开关,实现了对烘干腔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从而便于对数字控制开关的数字调控,通过设有把手和电磁锁,并要使用者的使用,增加了该装置的便捷性,通过设置有观察窗口,方便了使用者对烘干腔内部进行观察,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提高该烘箱的热转换率,提高烘干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加工用多功能烘箱的立体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加工用多功能烘箱的展开立体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加工用多功能烘箱的剖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加工用多功能烘箱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烘箱本体;2、烘干腔;3、机腔;4、换热腔;5、加热板;6、转轴;7、烘干盘;8、隔条;9、换热管道;10、抽风机;11、换热器;12、过滤箱;13、集水箱;14、第一连接管;15、进水导管;16、第二连接管;17、烘干管道;18、电机;19、温度传感器;20、湿度传感器;21、箱门;22、把手;23、电磁锁;24、观察窗口;25、数字控制开关;26、散热板;27、出水管道;28、液位计;29、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品加工用多功能烘箱,包括烘箱本体1、烘干腔2、机腔3和换热腔4,所述烘干腔2的内部设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上套装有若干组烘干盘7,所述烘干腔2的两侧均设有加热板5,所述换热腔4的内部设有换热器11,所述换热器11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有抽风机10,所述抽风机10的一端连接有换热管道9,且所述换热管道9与烘干腔2连通,所述换热器11的底端出气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4,所述机腔3的底端一
侧设有过滤箱12,所述过滤箱12的进气端与第一连接管14一端连接,所述过滤箱12的出气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6,所述烘干腔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换热孔,所述换热孔的底部均连通有烘干管道17,且所述第二连接管16的一端与烘干管道17连通,所述烘箱本体1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万向轮29。
24.其中,所述机腔3的底部一侧设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输出端套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转轴6上套装有从动锥齿轮,且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轴6的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烘箱本体1连接。
25.其中,所述机腔3的底部一侧设有集水箱13,所述换热器11的底端出水口连接有进水导管15,所述进水导管15的一端与集水箱13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集水箱13的一侧连接有出水管道27,且所述出水管道27的一端延伸至烘箱本体1外侧,并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烘箱本体1的一侧设有液位计28。
26.其中,所述烘干腔2的开口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21,所述箱门21的内侧一端安装有电磁锁23,所述箱门21的正面一侧设有把手22,且所述把手22上设有控制电磁锁23的按钮,所述箱门21上镶嵌安装有观察窗口24,通过设有把手22和电磁锁23,并要使用者的使用,增加了该装置的便捷性,通过设置有观察窗口24,方便了使用者对烘干腔2内部进行观察。
27.其中,所述烘箱本体1的一侧设有数字控制开关25,且所述数字控制开关25上设有调速器和若干控制按钮。
28.其中,所述烘干腔2的一侧设有温度传感器19,所述烘干腔2的一侧设有湿度传感器20,实现了对烘干腔2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从而便于对数字控制开关25的数字调控。
29.其中,所述烘箱本体1的一侧设有散热板26,所述散热板26的四角均螺钉与烘箱本体1,实现了对烘箱本体1内部进行散热。
30.其中,所述烘干盘7上设有若干条隔条8,且所述隔条8呈圆形等角度分布在烘干盘7上。
31.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检查设备的完整性,然后接通电源,在将食品放置在烘干盘7上,通过设置有加热板5,实现了对烘干腔2内部进行加热,通过设置有抽风机10,可以有效的将烘干腔2内带有的水蒸汽的热气导入到换热器11,换热器11将干燥的热气通过第一连接管14导入到过滤箱12内,过滤箱12通过将干燥的热气过滤净化后,通过第二连接管16从新导入到烘干腔2的内部,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该烘箱的热转化率,降低了耗能,同时增少经济成本,通过设置有集水箱13,方便对换热器11产生的水进行集中收集,通过设置有液位计28,便于读取集水箱13的水位数据,通过设置有出水管道27,便于将集水箱13内的水导出烘箱外侧,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9、湿度传感器20和数字控制开关25,实现了对烘干腔2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从而便于对数字控制开关25的数字调控,通过设有把手22和电磁锁23,并要使用者的使用,增加了该装置的便捷性,通过设置有观察窗口24,方便了使用者对烘干腔2内部进行观察,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便捷,能有效提高该烘箱的热转换率,提高烘干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32.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
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