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工艺乏汽和排污水,例如锅炉热力除氧器和与锅炉汽包连接的连排扩容器,其中,给水在除氧器中经过加热蒸汽进行混合式传热和传质,迅速达到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水中的大部份溶氧及其他气体在除氧器中被解析出来,不断地从除氧器顶部的排汽管随乏汽排出。
3.连排扩容器则为了使汽包炉水中的杂质和各盐分浓度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会向不断排放炉水,该排放量可达锅炉容量的3%~10%。
4.这些工艺乏汽和排污水的直接排放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造成大量热量的浪费,此外,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热污染,而在火力发电厂的化学除盐制水系统中,用于制备除盐水的生水常常存在温度过低的现象,导致制水系统中阴阳床的运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能够回收利用除氧器排出的热气和连排扩容器排出的热水,实现对生水箱中生水的加热,回收利用热量和水资源的同时,提升生水水温,改善除盐制水系统的运行效果。
6.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除氧器以及与汽包连接的连排扩容器,还包括带有泄压管的热水箱以及为除盐制水系统提供水源的生水箱,所述热水箱通过污水回收管连接所述连排扩容器,以回收连排扩容器排放的热水,所述热水箱通过乏汽回收管连接所述除氧器的排气管,以回收除氧器排放的乏汽,所述热水箱通过供水管连接生水箱,供水管上设有水泵,水泵用于将热水箱收集的热水输送至生水箱内。
8.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回收管、乏汽回收管以及供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9.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为电动阀门。
10.进一步地,所述供水管上设有保温层。
11.进一步地,所述水泵为变频水泵。
12.进一步地,所述生水箱包括壳体,靠近壳体顶部设有进水管,靠近壳体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壳体上设有用于与供水管连接的回收管。
13.进一步地,所述回收管伸入壳体内设置,且位于壳体内的回收管上均布有散液孔。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设置与除氧器和连排扩容器连接的热水箱,通过回收除氧器排出的热气和连排扩容器排出的热水,并将汇总后的热水直接输送至生水箱的生水内,提升了进入制水系统生水的水温,改善了除盐制水系统中阴阳床的运行效果,同时为生水箱提供新的
水源,节约了原生水的用量,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生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回收管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记:1、汽包,2、连排扩容器,3、阀门,4、污水回收管,5、水泵,6、供水管,7、生水箱,701、壳体,702、进水管,703、回收管,704、出水管,705、散液孔,8、热水箱,9、泄压管,10、乏汽回收管,11、除氧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除氧器11以及与汽包1连接的连排扩容器2,还包括带有泄压管9的热水箱8以及为除盐制水系统提供水源的生水箱7,具体实施时,热水箱8的容量可以根据不同的机组参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热水箱8的容量可容纳300吨热水,在泄压管9上可设置泄压调节阀,以调整热水箱8内的压力,所述热水箱8通过污水回收管4连接所述连排扩容器2,以回收连排扩容器2排放的热水,所述热水箱8通过乏汽回收管10连接所述除氧器11的排气管,以回收除氧器11排放的乏汽,所述热水箱8通过供水管6连接生水箱7,供水管6上设有水泵5,水泵5用于将热水箱8收集的热水输送至生水箱7内,在具体应用时,所述污水回收管4、乏汽回收管10以及供水管6上均设有阀门3,阀门3可以是电动阀,以便于各管路的控制,可在所述供水管6上设置保温层,以减少输送过程中热量向环境中的散发。
22.进一步地,在化学制水系统中,生水箱7一般是圆柱状的储水箱,生水箱7包括壳体701,靠近壳体701顶部设有进水管702,靠近壳体701底部设有出水管704,以便生水上进下出,所述供水管6可以直接连接在进水管702上,也可以在所述进水管702和出水管704之间的壳体701上设有用于与供水管6连接的回收管703,从热水箱8输送过来的热水直接打入生水箱7内部,具体实施时,所述回收管703可伸入壳体701内设置,且位于壳体701内的回收管703上均布有散液孔705,以方便从供水管6输送过来的热水在生水箱7内快速与生水均匀混合。
23.使用时,汽包1将炉水排放至连排扩容器2内,经过连排扩容器2降压后的热水经污水回收管4排放至热水箱8内收集起来,除氧器11排气管排放的富含水汽的带压气体经过乏汽回收管10进入热水箱8内,经过泄压管9的泄压,乏汽在热水箱8内凝结成热水,热水箱8内收集的所有热水经水泵5输送至生水箱7内与生水箱7内的生水混合,从而对生水箱7内的生
水加热,回收了除氧器11排出热气和连排扩容器2排出热水的热量,提升了输送至制水系统中的生水温度,从而改善制水系统中阴阳床的运行效果,同时从热水箱8输送至生水箱7的水作为生水的部分水源,节约水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24.下面通过实例对本系统的效益进行分析:
25.本电厂中锅炉连排每小时流量约4t,除氧器余热回收每小时约0.5t,热水箱水温大约106℃,从生水箱7输送出的生水水温需要保证在约20℃,则一年可回收热量为:
26.4.2*103*(4+0.5) *(106

20) *24*365=1.4*107kj,
27.回收水量为:
28.(4+0.5)*24*365=3.942*104t。
29.而与此同时,化学除盐制水系统中阴阳床的运行效果得到改善,其运行周期得到提升,特别是冬季生水源水水温较低的时候,效果更加明显,由此降低了阴阳床的再生频次,减少再生酸碱消耗量,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30.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除氧器(11)以及与汽包(1)连接的连排扩容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有泄压管(9)的热水箱(8)以及为除盐制水系统提供水源的生水箱(7),所述热水箱(8)通过污水回收管(4)连接所述连排扩容器(2),以回收连排扩容器(2)排放的热水,所述热水箱(8)通过乏汽回收管(10)连接所述除氧器(11)的排气管,以回收除氧器(11)排放的乏汽,所述热水箱(8)通过供水管(6)连接生水箱(7),供水管(6)上设有水泵(5),水泵(5)用于将热水箱(8)收集的热水输送至生水箱(7)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回收管(4)、乏汽回收管(10)以及供水管(6)上均设有阀门(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3)为电动阀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6)上设有保温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5)为变频水泵。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水箱(7)包括壳体(701),靠近壳体(701)顶部设有进水管(702),靠近壳体(701)底部设有出水管(704),所述进水管(702)和出水管(704)之间的壳体(701)上设有用于与供水管(6)连接的回收管(703)。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厂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管(703)伸入壳体(701)内设置,且位于壳体(701)内的回收管(703)上均布有散液孔(705)。

技术总结
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除氧器以及与汽包连接的连排扩容器,还包括带有泄压管的热水箱以及为除盐制水系统提供水源的生水箱,所述热水箱通过污水回收管连接所述连排扩容器,以回收连排扩容器排放的热水,所述热水箱通过乏汽回收管连接所述除氧器的排气管,以回收除氧器排放的乏汽,所述热水箱通过供水管连接生水箱,供水管上设有水泵,水泵用于将热水箱收集的热水输送至生水箱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回收利用除氧器排出的热气和连排扩容器排出的热水对生水箱的生水加热,实现热量和水资源回收利用的同时,提升生水水温,改善制水系统的运行效果。改善制水系统的运行效果。改善制水系统的运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建 徐芝敏 齐明飞 樊同宾 王海涛 寇记锋 李保新 臧步青 周鲁俊 于晓辉 刘少革 王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广建
技术研发日:2021.06.08
技术公布日:202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