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冷供热 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能燃气蒸汽发生模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高效能燃气蒸汽发生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发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能燃气蒸汽发生模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蒸汽发生设备主要通过燃气加热或电能加热为交换器中的水提供热量,其中采用燃气加热的蒸汽发生设备相较于电能加热的蒸汽发生设备具有响应速度快、适用于大规模蒸汽供应的优点,但是采用燃气加热在产生蒸汽的过程中会损耗较大的能量损耗,为了进一步推广蒸汽能的使用,需要提高燃气式蒸汽发生设备的效能,充分的利用燃气燃烧释放的能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能燃气蒸汽发生模组。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能燃气蒸汽发生模组,包括燃烧室、换热器和燃烧器,所述换热器和燃烧器依次由上至下的设置在燃烧室内;
5.所述燃烧室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风孔和排风孔,所述排风孔外侧设有抽风机,排风口上设有用于调节排风孔大小的风孔调节机构,所述风孔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基板、调节封板、导向轨道、调节螺杆,固定基板盖覆在排风孔上,并且固定基板相对排风孔设有调节通孔,调节封板通过导向轨道滑动设置在固定基板上并且与调节通孔相对,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固定基板,调节螺杆前端转动连接调节封板。
6.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封板上设有半圆形缺口,半圆形缺口位于调节封板远离调节螺杆一侧。
7.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孔下方设有防护隔网,防护隔网与进风孔垂直方向上留有间隙。
8.作为优选,所述换热器包括翅片式换热器和列管式光管换热器,所述翅片式换热器与列管式光管换热器相互串联,所述翅片式换热器设置在列管式光管换热器上方,所述燃烧器为低氮火排燃烧器。
9.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孔和排风孔沿燃烧室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调节螺杆能够带动调节封板沿导向轨道往复滑动,从而调节调节通孔的大小,进而控制排风口的排风量,即在进风孔大小不变的情况下调节进风量的大小,配合低氮火排燃烧器提高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孔调节机构和抽风机的立体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孔调节机构的立体图。
17.图中,10、燃烧室,11、排风孔,12、抽风机,20、风孔调节机构,21、固定基板,22、调节通孔,23、调节封板,24、半圆形缺口,25、导向轨道,26、调节螺杆,27、防护隔网,30、翅片式换热器,40、列管式光管换热器,50、低氮火排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9.如附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能燃气蒸汽发生模组,包括燃烧室10、翅片式换热器30、列管式光管换热器40和低氮火排燃烧器50,翅片式换热器30、列管式光管换热器40和低氮火排燃烧器50依次由上至下的设置在燃烧室10内,翅片式换热器30与列管式光管换热器40相互串联形成换热介质流道,循环水从翅片式换热器30流入换热介质流道后,从列管式光管换热器40流出,通过开启下方的低氮火排燃烧器50进行升温、液态水吸收热量形成高品质的蒸汽。
20.燃烧室10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风孔和排风孔11,排风孔11外侧设有抽风机12,排风口上设有用于调节排风孔11大小的风孔调节机构20,风孔调节机构20包括固定基板21、调节封板23、导向轨道25、调节螺杆26,固定基板21盖覆在排风孔11上,并且固定基板21相对排风孔11设有调节通孔22,调节封板23通过导向轨道25滑动设置在固定基板21上并且与调节通孔22相对,调节螺杆26螺纹连接固定基板21,调节螺杆26前端转动连接调节封板23,通过转动调节螺杆26能够带动调节封板23沿导向轨道25往复滑动,从而调节调节通孔22的大小,进而控制排风口的排风量,即在进风孔大小不变的情况下调节进风量的大小,配合低氮火排燃烧器50提高燃烧效率;调节封板23上设有半圆形缺口24,半圆形缺口24位于调节封板23远离调节螺杆26一侧,进风孔下方设有防护隔网27,防护隔网27与进风孔垂直方向上留有间隙,避免防护隔网27增大排风孔11排风的阻力,废气能够从侧边流动至防护隔网27上方,进而从排风孔11排出,进风孔和排风孔11沿燃烧室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从而尽可能的保持低氮火排燃烧器50的火焰向上均匀加热,避免横向气流扰乱火焰,影响换热效果。
21.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能燃气蒸汽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室(10)、换热器和燃烧器,所述换热器和燃烧器依次由上至下的设置在燃烧室(10)内;所述燃烧室(10)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风孔和排风孔(11),所述排风孔(11)外侧设有抽风机(12),排风口上设有用于调节排风孔(11)大小的风孔调节机构(20),所述风孔调节机构(20)包括固定基板(21)、调节封板(23)、导向轨道(25)、调节螺杆(26),固定基板(21)盖覆在排风孔(11)上,并且固定基板(21)相对排风孔(11)设有调节通孔(22),调节封板(23)通过导向轨道(25)滑动设置在固定基板(21)上并且与调节通孔(22)相对,调节螺杆(26)螺纹连接固定基板(21),调节螺杆(26)前端转动连接调节封板(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燃气蒸汽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封板(23)上设有半圆形缺口(24),半圆形缺口(24)位于调节封板(23)远离调节螺杆(26)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燃气蒸汽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下方设有防护隔网(27),防护隔网(27)与进风孔垂直方向上留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燃气蒸汽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翅片式换热器(30)和列管式光管换热器(40),所述翅片式换热器(30)与列管式光管换热器(40)相互串联,所述翅片式换热器(30)设置在列管式光管换热器(40)上方,所述燃烧器为低氮火排燃烧器(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燃气蒸汽发生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和排风孔(11)沿燃烧室(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能燃气蒸汽发生模组,属于蒸汽发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室、换热器和燃烧器,换热器和燃烧器依次由上至下的设置在燃烧室内,燃烧室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风孔和排风孔,排风孔外侧设有抽风机,排风口上设有风孔调节机构,风孔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基板、调节封板、导向轨道、调节螺杆,固定基板盖覆在排风孔上,并且固定基板相对排风孔设有调节通孔,调节封板通过导向轨道滑动设置在固定基板上,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固定基板,调节螺杆前端转动连接调节封板,通过转动调节螺杆能够带动调节封板沿导向轨道往复滑动,从而调节调节通孔的大小,进而控制排风口的排风量,配合低氮火排燃烧器提高燃烧效率。配合低氮火排燃烧器提高燃烧效率。配合低氮火排燃烧器提高燃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火炬 庞长兴 国熠 陈伟雄 成海峰 丛日旭 胡锐均 王启龙 伍世良 杨国相 杨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大源小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2
技术公布日:20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