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具有焊接为整体框架组焊结构的防撞梁、司机室端部骨架、司机室车顶骨架和司机室侧门骨架,司机室端部骨架焊接在防撞梁上部,司机室车顶骨架、司机室侧门骨架分别与司机室端部骨架焊接,防撞梁的前立面凸出于司机室端部骨架的立柱40‑100mm,防撞梁的断面呈矩形,内部设置有菱形筋板和中央支撑板。
在高速的碰撞中,司机室端部防撞梁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过程中车钩和防爬器所剩余的动能,降低撞击力,不至于产生较大的峰值力,满足加/减速度要求。
司机室骨架具有足够高的强度,满足定腰部压缩工况要求,同时由于防撞梁位于司机室最前端,其变形不会减少司机室生存空间,有效保证了司机的生存空间。

专利状态

基础信息

专利号
CN202011015074.4
申请日
2020-09-24
公开日
2021-01-22
公开号
CN112249073A
主分类号
/B/B61/ 作业;运输
标准类别
铁路
批准发布部门
国家知识产权局
专利状态
审查中-实审

发明人

韦海菊 刘英博 张宜 高永海 董静

申请人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

210031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开发区泰山园区浦珠北路68号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具有焊接为整体框架组焊结构的防撞梁、司机室端部骨架、司机室车顶骨架和司机室侧门骨架,司机室端部骨架焊接在防撞梁上部,司机室车顶骨架、司机室侧门骨架分别与司机室端部骨架焊接,防撞梁的前立面凸出于司机室端部骨架的立柱40‑100mm,防撞梁的断面呈矩形,内部设置有菱形筋板和中央支撑板。
在高速的碰撞中,司机室端部防撞梁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过程中车钩和防爬器所剩余的动能,降低撞击力,不至于产生较大的峰值力,满足加/减速度要求。
司机室骨架具有足够高的强度,满足定腰部压缩工况要求,同时由于防撞梁位于司机室最前端,其变形不会减少司机室生存空间,有效保证了司机的生存空间。

相似专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