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消防救生系统。
背景技术:2.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林立,高楼的火灾救生系统就尤为重要。
3.专利公开号cn10617829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物消防救生系统的救生舱通过轨道装置运送至着火区域或人员聚集区的正上方,而后悬吊装置将该救生舱输送至着火点或人员聚集区,而后由救生舱依次破开高层建筑窗口、铺设延伸梯并朝向延伸梯铺设方向喷涂灭火剂以形成一逃生通道,被困人员可由该逃生通道进入救生舱的吊舱以远离着火区域。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高层建筑住户多,一旦发生火灾经常会困住许多人,现有建筑物消防救生系统救生舱不能过大,否则可能有掉落的危险,因此救生舱无法容纳所有的被困人员,需要等救生舱沿着既定道路,围绕一层楼转动一周后下降一层继续转动一周,螺旋绕至地面后再次重新回楼上拯救被困人员,容易延误救生时机,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便于高效转移被困人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物消防救生系统。
6.一种建筑物消防救生系统,包括围绕楼顶一周的楼顶轨道、滑动连接在楼顶轨道下方的可升降的悬吊装置、固定连接在悬吊装置下方的救生舱和固定连接在救生舱下方的降落装置,所述降落装置包括折叠滑轨、用于带着被困人员沿着折叠滑轨降落的悬挂机构和用于固定折叠滑轨的固定机构,折叠滑轨固定安装在救生舱下方,悬挂机构与折叠滑轨之间呈滑动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被困人员可以利用悬挂机构沿着折叠滑轨滑落至地面安全位置,到达地面后,因此可以高效的转移被困人员,被困人员不用挤在救生舱内,不会给救生舱造成过重的负担。
8.可选的,所述折叠滑轨包括数段滑轨和用于连接相邻滑轨的圆轮,最靠近救生舱的圆轮与救生舱之间呈固定连接,圆轮包括前轮和后轮,前轮与后轮为大小相同的四分之一球体,前轮与后轮的一个平面分别与折叠滑轨其中一段滑轨固定连接,前轮与后轮的另一平面之间呈转动连接,当滑轨打开时,将会形成一个完整的且供悬挂机构滑动的槽道。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轮与后轮之间转动连接,可以真正实现折叠滑轨可以折叠这一功能,在救生舱下降时,地面的救生人员折下一段滑轨,救助下一层的被困人员。
10.可选的,所述前轮的球体面开有第一转动滑道,所述后轮的球体面开有第二转动滑道;与所述圆轮相接的两段所述滑轨在相背的两面上开设有滑道,第一转动滑道和第二转动滑道分别与相邻的滑道在接触面处对齐,在前轮与后轮转动到前轮和后轮组合成一个半球体时,第一转动滑道和第二转动滑道在接触面处对齐。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叠滑轨伸展时,滑道、第一转动滑道和第二转动滑道构成一条畅通折线形的道路,悬挂机构可以沿着这条道路滑落至地面,折线形可以减缓滑块降落的速度,不至于对人体造成损伤。
12.可选的,所述前轮与滑轨相接的一面的滑轨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第一挡板,第一挡板的一半与前轮固定连接,另一半横挡在后轮前,所述后轮与滑轨相接的一面的滑轨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第二挡板,第二挡板的一半与后轮固定连接,另一半横挡在前轮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使得前轮和后轮在转动后只能固定在某一角度,使得折叠滑轨伸展时整体结构稳定。
14.可选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威亚衣、滑块和用于连接威亚衣的锁链,锁链固定连接在威亚衣和滑块之间,滑块包括滚轮和转动连接在滚轮上的连接杆,滚轮与所述滑道和所述第一、第二转动滑道之间呈滑动连接,连接杆与锁链之间呈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更便于滚动,滚轮与连接杆之间转动连接,可以保证滚轮转动时连接杆能保持稳定。
16.可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铁轨、一端固定连接在圆轮上的固定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轴远离圆轮的一端上的固定轮以及用于固定两段相邻的所述滑轨的撑杆,最靠近地面的所述圆轮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一可通断电的第一电磁铁,固定轮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一可通断电的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与铁轨之间呈滑动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救生舱运转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可以沿着铁轨转动,当被困人员需要下降时,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与铁轨之间固定,保证折叠滑轨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滑轨的上壁和下壁以及所述固定轴上壁均开有一个空腔,所述撑杆活动连接在相邻两段滑轨的上下壁空腔之间或者固定轴上壁空腔与最靠近地面的一段滑轨的下壁空腔之间。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撑杆可以固定住固定轴和最靠近地面的滑轨之间的角度和折叠起来的滑轨和与之相邻的滑轨之间的角度,增加了折叠滑轨整体稳定性。
20.可选的,所述救生舱内设置有一用于回收悬挂机构回到救生舱的回收机构,回收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救生舱内的转轮和固定连接在转轮和所述威亚衣之间的回收绳。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下滚轮时,救生舱内的人员转动转轮,回收绳能带动整个悬挂机构回到救生舱内。
22.可选的,所述前轮的第一转动滑道的上方开有一个用于便于回收机构回收悬挂机构的开口,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一端盖,开口与第一转动滑道形成的空腔大于滚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等到被困人员下降到地面时,打开端盖,取出滚轮,回收机构可以将其回收至救生舱内。
24.可选的,所述救生舱下固定连接有一包裹住折叠滑轨的防火隔离层。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火隔离层可以保护被困人员在下降时不会受到火焰的伤害。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可以及时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地面,提升了救援效率;
28.2.被困人员可以随着折叠滑轨降落至地面,避免了因为救援舱不够大而不能承载所有被困人员的问题;
29.3.折线形滑道的设计,避免降落过快导致人体受损。
附图说明
30.图1是现有建筑物消防救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建筑物消防救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部分折叠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圆轮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滑块和滑轨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楼顶轨道;2、悬吊装置;3、救生舱;4、折叠滑轨;5、滑轨;6、圆轮;7、前轮;8、后轮;9、第一转动轨道;10、第二转动轨道;11、滑道;12、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4、威亚衣;15、滑块;16、锁链;17、滚轮;18、连接杆;19、端盖;20、铁轨;21、固定轴;22、固定轮;23、撑杆;24、第一电磁铁;25、第二电磁铁;26、空腔;27、转轮;28、回收绳;29、防火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现有的建筑物消防救生系统,参照图1,包括围绕楼顶一周的楼顶轨道1、滑动连接在楼顶轨道1下方的可升降的悬吊装置2、固定连接在悬吊装置2下方的救生舱3,悬吊装置2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救生舱3沿着楼顶轨道1绕着建筑物运动一周,悬吊装置2可带动救生舱3下降一层楼,然后继续沿着楼顶轨道1转动。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物消防救生系统,参照图2,包括围绕楼顶一周的楼顶轨道1、滑动连接在楼顶轨道1下方的可升降的悬吊装置2、固定连接在悬吊装置2下方的救生舱3和固定连接在救生舱3下方的降落装置,降落装置包括折叠滑轨4、用于带着被困人员沿着折叠滑轨4降落的悬挂机构和用于固定折叠滑轨4的固定机构,折叠滑轨4固定安装在救生舱3下方,悬挂机构与折叠滑轨4之间呈滑动连接。悬挂机构可以带着被困人员沿着折叠滑轨4降落。
39.参照图2和图3,折叠滑轨4包括数段长方体滑轨5和用于连接相邻滑轨5的圆轮6。圆轮6包括前轮7和后轮8,前轮7与后轮8为大小相同的四分之一球体,前轮7与后轮8的一个平面分别与其中一段滑轨5固定连接,前轮7的另一平面与后轮8的另一平面之间呈转动连接,在折叠滑轨4伸展开时,前轮7与后轮8相互接触的平面在竖直投影面上完全重合,使得前轮7和后轮8形成一个半球体,数根滑轨5和数个圆轮6整体呈折线形。前轮7的球体面开有第一转动滑道9,后轮8的球体面开有第二转动滑道10,与之相接的两段滑轨5在相背的两面上开设有滑道11,第一转动滑道9和第二转动滑道10分别与相邻的滑道11在接触面处对齐,在前轮7与后轮8转动到前轮7和后轮8组合成一个半球体时,第一转动滑道9和第二转动滑道10在接触面处对齐,并且第一转动滑道9和第二转动滑道10呈螺旋上升。第一转动滑道9、第二转动滑道10的截面与滑道11的截面在接触的位置相同,截面均是大于半圆的圆拱形。
最靠近救生舱3的前轮7与救生舱3之间用螺栓固定连接
40.参照图4,前轮7与滑轨5相接的一面在滑轨5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第一挡板12,第一挡板12的一半与前轮7固定连接,另一半横挡在后轮8端面前并延伸至与后轮8连接的滑轨5上方,后轮8与滑轨5相接的一面在滑轨5下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一第二挡板13,第二挡板13的一半与后轮8固定连接,另一半横挡在前轮7前并延伸至与前轮7连接的滑轨5下方,使得前轮7与后轮8转动后只能固定在某一特定的角度,维持折叠滑轨4伸展时整体结构的稳定。
41.参照图5,悬挂机构包括威亚衣14、滑块15和固定连接在威亚衣14和滑块15之间的锁链16,滑块15包括球体滚轮17和转动连接在滚轮17上的圆柱形连接杆18,滚轮17与滑道11和第一转动滑道9、第二转动滑道10之间呈滑动连接,连接杆18远离滚轮17的一端与锁链16之间用螺栓固定连接。
42.参照图3,前轮7的第一转动滑道9的上方开有一个开口,开口处用螺丝固定安装有一端盖19,开口与滑道11形成的空间大于滚轮17的体积,在被困人员到达地面时,用螺丝拧开端盖19,将滚轮17从开口于滑道11形成的空间内取出,则能将整个悬挂机构取出。
43.参照图2,固定机构包括用螺丝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铁轨20、一端固定连接在圆轮6上的长方体固定轴21、固定连接在固定轴21远离圆轮6一端上的固定轮22和用于固定两段相邻滑轨5的长方体撑杆23,最靠近地面的圆轮6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一可通断电的第一电磁铁24,固定轮22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一可通断电的第二电磁铁25,第一电磁铁24和第二电磁铁25与铁轨20之间沿铁轨20的长度方向呈滑动连接。折叠滑轨4伸展开时,第一电磁铁24和第二电磁铁25与铁轨20之间滑动连接,救生舱3运作时,折叠滑轨4可以沿着铁轨20和救生舱3一起运动,在被困人员需要降落到地面时,第一电磁铁24和第二电磁铁25通电,固定在铁轨20上。
44.参照图2和图3,滑轨5的上壁和下壁以及固定轴21的上壁均开有一个长方体空腔26,撑杆23插接在相邻两段滑轨5的上下壁空腔26之间或者定轴21上壁空腔26与最靠近地面的一段滑轨5的下壁空腔26之间。
45.参照图2,回收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救生舱3内壁的转轮27和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轮27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威亚衣14的回收绳28,回收绳28可绕卷于转轮27外壁。当滚轮17被取出滑道11时,转动转轮27,转轮27上的回收绳28被卷起,可以带动整个滑块15回到救生舱3内,便于后面的被困人员使用。
46.参照图2,救生舱3下固定连接有一包裹住折叠滑轨4的防火隔离层29,避免被困人员沿着折叠滑轨4下落时被建筑物内喷出的火焰灼伤。
47.操作过程:发生火灾时,折叠滑轨4伸展,第一电磁铁24和第二电磁铁25沿着铁轨20滑动,随着救生舱3一起运动,被困人员上到救生舱3后,救生舱3停止运动,第一电磁铁24和第二电磁铁25通电,与铁轨20固定,地面救生人员将撑杆23连接在固定轴21上壁的空腔26和最靠近地面的滑轨5下壁的空腔26之间。被困人员穿上威亚衣14,打开最靠近救生舱3的圆轮6上的端盖19,将滚轮17嵌入第一转动滑道9内,盖上端盖19,滚轮17带动整个悬挂机构沿着滑道11和第一转动滑道9、第二转动滑道10螺旋下降。下降到地面时,被困人员脱下威亚衣14,打开最近的圆轮6上的端盖19,取出滑块15,盖上端盖19,此时救生舱3内的人员转动转轮27牵动回收绳28将整个悬挂机构带回救生舱3内,救生舱3检测到滑块15回到救生
舱3内时,继续运动。救生舱3运转完一周以后,救生舱3下降一层,地面救生人员取下撑杆23,折叠起一段滑轨5,再将撑杆23固定连接在最靠近地面的相邻的两段滑轨5之间,保持折叠滑轨4的稳定。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