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一种楼道用消防箱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楼道用消防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工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楼道用消防箱。


背景技术:

2.在楼道之类的狭小空间内发生火灾时,产生的烟雾会很快充满整个区域,进而给楼道间逃生人员的视野带来了极大的阻碍,现有的消防箱内部只是简单的配置灭火器,此类消防箱可以用于灭火,但对于产生的烟雾往往无能为力,这也直接的增大了逃生人员的在火灾烟雾中的逃脱难度,因此研发一种既可以用于灭火,又可以处理火灾烟雾的楼道用消防箱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道用消防箱,包括鼓风机、集尘袋、二氧化碳灭火器二、呈长方体形的箱体、呈矩形的双开门、安装板一、安装板二、红外线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雾化器、plc控制器、稳压电源、排气管、电推杆、呈圆形的固定框二和呈l形的拉杆,所述双开门与所述箱体的前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二设有压把二和喷管二,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二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鼓风机设有进气口一和排气口一,所述集尘袋设有进气口二和排气口二,所述plc控制器、所述鼓风机、所述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二、所述集尘袋、所述稳压电源、所述排气管、所述固定框二、所述电推杆和所述拉杆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二和所述电推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所述雾化器和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均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二的下部、所述固定框二和所述箱体的下部依次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推杆的上部与所述拉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推杆的下部与所述箱体的下部连接,所述拉杆在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时可向下压迫所述压把二,所述喷管二和所述雾化器连通,所述安装板一和所述安装板二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箱体的左部连接,所述安装板一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二的上部,所述plc控制器和所述鼓风机均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板一的上侧表面连接,所述集尘袋和所述稳压电源均通过螺栓能与所述安装板二的上侧表面连接,所述进气口一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排气口一与所述进气口二连通,所述排气口二与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稳压电源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所述电推杆、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信号连接;
4.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和所述安装板二围成的区域内,所述密封隔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密封隔板的上部与所述安装板一的下侧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密封隔板的下部与所述安装板二的上侧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稳压电源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所述密封隔板、所述安装板二和所述箱体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内;
5.进一步地,还包括二氧化碳灭火器一和固定框一,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一和所述
固定框一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一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下部、所述固定框一和所述箱体的下部依次通过螺栓连接;
6.进一步地,还包括扣手,所述扣手与所述双开门通过螺栓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稳压电源包括锂电池。
8.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在遇到火灾时一方面可以进行灭火,另一方面可去除空气中的烟尘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二可由拉杆触发由雾化器喷出气体用于灭火,设置的鼓风机可将空气导入集尘袋并由排气管排出,从而达到既防火又除烟的效果。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主视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
12.1-鼓风机,2-红外线传感器,3-plc控制器,4-安装板一,5-稳压电源,6-安装板二,7-排气管,8-集尘袋,9-固定框一,10-固定框二,11-二氧化碳灭火器二,12-电推杆,13-箱体,14-拉杆,15-一氧化碳传感器,16-雾化器,17-二氧化碳灭火器一,18-双开门,19-扣手,20-密封隔板,21-喷管二,22-压把二,23-压把一,24-喷管一。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需要声明的是,以下内容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14.实施例一
15.如图1~2所示,一种楼道用消防箱,包括鼓风机1、集尘袋8、二氧化碳灭火器二11、呈长方体形的箱体13、呈矩形的双开门18、安装板一4、安装板二6、红外线传感器2、一氧化碳传感器15、雾化器16、plc控制器3、稳压电源5、排气管7、电推杆12、呈圆形的固定框二10、呈l形的拉杆14、密封隔板20、二氧化碳灭火器一17、固定框一9和扣手19;
16.双开门18与箱体13的前部通过铰链连接,二氧化碳灭火器二11设有压把二22和喷管二21,二氧化碳灭火器17设有压把一23和喷管一24;
17.二氧化碳灭火器二11设置在箱体13的内部,鼓风机1设有进气口一和排气口一,集尘袋8设有进气口二和排气口二;
18.plc控制器3、鼓风机1、安装板一4、安装板二6、集尘袋8、稳压电源5、排气管7、固定框二10、电推杆12和拉杆14均设置在箱体13的内部,二氧化碳灭火器二11和电推杆12均沿竖直方向设置;
19.红外线传感器2、雾化器16和一氧化碳传感器15均通过螺栓连接在箱体13的上侧表面;
20.二氧化碳灭火器二11的下部、固定框二10和箱体13的下部依次通过螺栓连接;
21.电推杆12的上部与拉杆14通过螺栓连接,电推杆12的下部与箱体13的下部连接,拉杆14在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时可向下压迫压把二22;
22.喷管二21和雾化器16连通,安装板一4和安装板二6均通过螺栓与箱体13的左部连接,安装板一4设置在安装板二6的上部;
23.plc控制器3和鼓风机1均通过螺栓与安装板一4的上侧表面连接,集尘袋8和稳压电源5均通过螺栓能与安装板二6的上侧表面连接;
24.进气口一设置在箱体13的上部,排气口一与进气口二连通,排气口二与排气管7的一端连通,排气管7的另一端设置在箱体13的外部;
25.稳压电源5分别与plc控制器3、电推杆12、红外线传感器2和一氧化碳传感器15电连接,plc控制器3分别与红外线传感器2和一氧化碳传感器15信号连接;
26.密封隔板20设置在安装板一4和安装板二6围成的区域内,密封隔板20沿竖直方向设置;
27.密封隔板20的上部与安装板一4的下侧表面通过螺栓连接,密封隔板20的下部与安装板二6的上侧表面通过螺栓连接;
28.稳压电源5设置在安装板一4、密封隔板20、安装板二6和箱体13的内壁围成的区域内,密封隔板20可避免集尘袋8泄漏处的灰尘造成稳压电源5发生短路,进而引起火灾;
29.二氧化碳灭火器一17和固定框一9均设置在箱体13的内部,二氧化碳灭火器一17沿竖直方向设置,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下部、固定框一9和箱体13的下部依次通过螺栓连接;
30.二氧化碳灭火器一17也可以嵌套在固定框一9内,从而便于用户及时取下二氧化碳灭火器一17;
31.扣手19与双开门18通过螺栓连接;
32.稳压电源5包括锂电池;
33.锂电池可以增设电源管理芯片,进而更好的提供电源,plc控制器可选用西门子公司s7-200系列产品。
34.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确保锂电池充满电源或者与外界电源电连接,接着将箱体13摆放至楼道间合适的位置即可;
35.当楼道间发生火灾时,红外线传感器2和一氧化碳传感器15均会检测讯号,此时plc控制器3启动电推杆12进而压迫压把二22释放二氧化碳灭火器二11内部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由雾化器16喷出实现灭火的效果;
36.同时plc控制器3启动鼓风机1将楼道间的空气与烟尘混合气体吸入集尘袋8中在除尘后由排气管7排出,直至火灾结束。
37.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内容,在未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任何创造性的改进的前提下,皆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