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一种家用消防急救下楼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家用消防急救下楼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救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用消防急救下楼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消防应急救援装备能力与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严重失衡,一是装备的举高和远射能力远远落后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发展,现有的消防水罐车喷水灭火能力仅仅为8层楼高,最高的云梯车举高能力也只有15层左右,对于更高的高层建筑火灾来说,这些应急救援装备只能是“望楼兴叹”;二是装备的体积庞大、机动性差,受道路交通、建筑周边环境影响严重,经常因复杂的地形、障碍阻挡而延误时机,三是装备的救援能力差,现有云梯车一次升降只能营救2至3人,一旦遇上高楼火灾,不能满足现场实际救援需要。
3.传统的家用消防急救下楼装置在使用时,通常为人员手动自行下降,当人员处于着急紧张状态时,容易因操作不当而无法下降,浪费自救的时间,且急救下楼装置的适用楼层不高,实用性不强,故而提出一种家用消防急救下楼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消防急救下楼装置,具备便于操作、适用范围大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家用消防急救下楼装置在使用时,通常为人员手动自行下降,当人员处于着急紧张状态时,容易因操作不当而无法下降,浪费自救的时间,且急救下楼装置的适用楼层不高,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家用消防急救下楼装置,包括支撑架和中空箱,所述中空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中空块,所述中空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两个一端延伸至中空块外侧且与中空箱活动安装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位于中空块内部的环形齿轮且两个环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中空箱右侧固定安装有输出端与下方连接杆传动连接的驱动马达,所述中空箱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驱动马达下方的电池盒,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中空箱内部的收卷架,所述中空箱的内部顶壁与底壁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若干的导向轮,上方所述收卷架的外侧缠绕有一端贯穿上方导向轮内部且与支撑架固定安装的上钢绳,下方所述收卷架的外侧缠绕有一端贯穿下方导向轮内部且延伸至中空箱下方的下钢绳,所述下钢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重机构。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该家用消防急救下楼装置,在使用时,先将支撑架整体放置于阳台墙体上,使墙体位于两个竖钢板的相对一侧,将螺纹杆依次贯穿竖钢板和墙体,使用螺栓将螺纹杆进行固定,当发生火灾需要自救时,人员乘坐于承重板上,使用可调绑带将腿部进行捆绑固定,手部抓紧中空箱上的把手,驱动马达通过两个环形齿轮带动连接收卷架转动,使上钢绳和下钢绳进行同步收卷或解卷,实现更高楼层的使用,具备了便于操作、适用范围大的优点。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1.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横钢板、螺纹杆、固定架和竖钢板,所述横钢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竖钢板,所述横钢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正面竖钢板正面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与上钢绳固定安装,两个所述竖钢板的相对一侧均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支撑架的固定。
13.进一步,所述承重机构包括可调绑带、承重板、连接块、海绵套和承重绳,所述下钢绳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承重绳,两个所述承重绳的外侧均套设有海绵套,两个所述承重绳的底部均与承重板固定安装,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可调绑带。
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海绵套,防止承重绳对人员手臂造成磨损。
15.进一步,所述中空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中空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方箱,所述驱动马达位于方箱的内部。
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把手,便于人员保持稳定,设置方箱,避免灰尘进入驱动马达的内部,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17.进一步,所述中空块的内部嵌设有数量为两个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与连接杆的外侧相适配。
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连接杆的转动。
19.进一步,所述竖钢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若干且一端与横钢板固定安装的加强板,两个所述竖钢板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板,所述螺纹杆通过螺栓与竖钢板固定安装。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架与上钢绳的连接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25.图中:1、支撑架;101、横钢板;102、螺纹杆;103、固定架;104、竖钢板;2、上钢绳;3、承重机构;301、可调绑带;302、承重板;303、连接块;304、海绵套;305、承重绳;4、中空箱;5、中空块;6、收卷架;7、驱动马达;8、电池盒;9、导向轮;10、连接杆;11、环形齿轮;12、下钢绳。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中,由图1

4给出,一种家用消防急救下楼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中空箱4,中
空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中空块5,中空块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两个一端延伸至中空块5外侧且与中空箱4活动安装的连接杆10,中空块5的内部嵌设有数量为两个的轴承,轴承的内侧与连接杆10的外侧相适配,两个连接杆10的外侧均固定安装位于中空块5内部的环形齿轮11且两个环形齿轮11相互啮合,中空箱4右侧固定安装有输出端与下方连接杆10传动连接的驱动马达7,中空箱4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驱动马达7下方的电池盒8,中空箱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把手,中空箱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方箱,驱动马达7位于方箱的内部,两个连接杆10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中空箱4内部的收卷架6,中空箱4的内部顶壁与底壁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若干的导向轮9,上方收卷架6的外侧缠绕有一端贯穿上方导向轮9内部且与支撑架1固定安装的上钢绳2,支撑架1包括横钢板101、螺纹杆102、固定架103和竖钢板104,横钢板10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竖钢板104,横钢板10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正面竖钢板104正面的固定架103,固定架103的底部与上钢绳2固定安装,两个竖钢板104的相对一侧均与螺纹杆102螺纹连接,竖钢板10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若干且一端与横钢板101固定安装的加强板,两个竖钢板104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橡胶板,螺纹杆102通过螺栓与竖钢板104固定安装,下方收卷架6的外侧缠绕有一端贯穿下方导向轮9内部且延伸至中空箱4下方的下钢绳12,下钢绳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承重机构3,承重机构3包括可调绑带301、承重板302、连接块303、海绵套304和承重绳305,下钢绳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03,连接块30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承重绳305,两个承重绳305的外侧均套设有海绵套304,两个承重绳305的底部均与承重板302固定安装,承重板3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可调绑带301。
28.工作原理:
29.第一步:在使用时,先将支撑架1整体置于阳台墙体上,使墙体位于两个竖钢板104的相对一侧,将螺纹杆102依次贯穿竖钢板104和墙体,使用螺栓将螺纹杆102进行固定;
30.第二步:当发生火灾需要自救时,人员乘坐于承重板302上,使用可调绑带301将腿部进行捆绑固定,手部抓紧中空箱4上的把手,驱动马达7通过两个环形齿轮11带动连接收卷架6转动,使上钢绳2和下钢绳12进行同步收卷或解卷,实现更高楼层的使用。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