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防护装置,防护装置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施工现场的防护,主要是对施工现场周边进行防护,防止作业过程中坠落的杂物对作业现场范围内的路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造成损伤。另一方面是对于实际操作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在高空作业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并且要防止其在作业过程中出现坠落的现象。
3.对于普通电力工程作业,工作场景一般是架设有电力电缆的线杆,目前对于该类作业人员的防护主要通过两点进行实现,一个是脚部在线杆上的稳定,另一个是身上所穿戴的安全带以拉动的形式固定于线杆上,以此来实现人员在线杆上的稳定。实际作业中存在安全隐患,原因在于安全带仅以拉动的形式对作业人员上半身进行拖拽,如果出现安全带向下滑动,当安全带离足部固定点的距离越近,越会影响到人员的稳定性,此外,如果人员足部出现滑动,安全带无法对人员进行限位,会出现坠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它是在传统安全带进行改进,在安全带上设置可以对线杆进行环抱固定的装置,且在人员使用过程中会随着身体对安全带的拉紧,会使环抱固定装置进一步锁紧;此外,即使作业人员足部出现滑动,环抱装置也会将人员固定在线杆上,不会出现坠落的风险。
5.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它包括安全带和环抱装置。
7.所述的环抱装置包括拉紧部、支撑部和两根支臂;拉紧部和支撑部均为半圆形弧形结构;拉紧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支臂上部前侧,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支臂下部后侧;支臂的中心处设有铰接点;安全带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到支臂上部后侧;所述的拉紧部和支撑部为橡胶等材料制做而成的柔性结构。
8.所述的环抱装置还包括支撑抱箍,所述的支撑抱箍为弧形板状结构,支撑抱箍设有相对而设的两个;所述的两根支臂中心处分别铰接到相对而设的两个支撑抱箍外侧。
9.所述支臂的中心处以及支撑抱箍的外侧均设有用于铰接的法兰板,支臂上的法兰板设有缺口,对应的支撑抱箍上的法兰板上设有与缺口相对应的限位块;限位块对缺口进行支撑防止支臂倒转。
10.所述的限位块和缺口的设置以防止支臂上部向前侧转动为准。
11.所述的支撑部一端固定连接到其中一支臂的下部,另一端为自由端;下部未连接支撑部的支臂的下部设有中部大开口小的滑槽,所述支撑部的自由端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纵向凸起,所述的纵向凸起卡入到滑槽内实现支撑部自由端的限位。
12.进一步的,所述的支臂上部外侧设有铰轴,所述的铰轴上设有安全带安装座,所述的安全带连接到所述的安全带安装座。
13.进一步的,所述的拉紧部和支撑部相对的面上设有从下至下均匀分布的横向的防滑条。
1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装置对安全带的前端进行改进,制成具有环抱的结构,使用过程能随着作业人员对安全带的拉紧,在支臂杠杆式的结构下,拉紧部紧贴线杆的前部,同时支撑部对线杆后部进行支撑,拉紧部和支撑部呈相互促进的效果,拉紧部越紧则支撑部同时越紧,使环抱更为牢固。
16.同时,即使作业人员足部出现滑脱现象,安全带也会更进一步的将环抱装置拉紧,对作业人员进行拉紧,防止出现坠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8.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19.图3为环抱装置的示意图。
20.图4为支撑抱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2.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它包括安全带1和环抱装置2。
23.所述的环抱装置2包括拉紧部201、支撑部202和两根支臂203;拉紧部201和支撑部202均为半圆形弧形结构;拉紧部201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支臂203上部前侧,支撑部202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支臂203下部后侧;支臂203的中心处设有铰接点;安全带1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到支臂203上部后侧;所述的拉紧部201和支撑部202为橡胶等材料制做而成的柔性结构。
24.所述的环抱装置2还包括支撑抱箍204,所述的支撑抱箍204为弧形板状结构,支撑抱箍204设有相对而设的两个;所述的两根支臂203中心处分别铰接到相对而设的两个支撑抱箍204外侧。
25.所述支臂203的中心处以及支撑抱箍204的外侧均设有用于铰接的法兰板205,支臂203上的法兰板205设有缺口206,对应的支撑抱箍204上的法兰板205上设有与缺口206相对应的限位块207;限位块207对缺口206进行支撑防止支臂203倒转。
26.所述的限位块207和缺口206的设置以防止支臂203上部向前侧转动为准。
27.所述的支撑部202一端固定连接到其中一支臂203的下部,另一端为自由端;下部未连接支撑部202的支臂203的下部设有中部大开口小的滑槽208,所述支撑部202的自由端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纵向凸起209,所述的纵向凸起209卡入到滑槽208内实现支撑部202自由端的限位。
28.进一步的,所述的支臂203上部外侧设有铰轴210,所述的铰轴210上设有安全带安装座211,所述的安全带1连接到所述的安全带安装座211。
29.进一步的,所述的拉紧部201和支撑部202相对的面上设有从下至下均匀分布的横
向的防滑条212。
30.使用的过程中,在作业人员达到相应的高度时,将安全带及环保装置环绕在线杆上,使拉紧部对应到线杆的前部,然后将两侧的支撑抱箍贴紧到线杆两侧,然后将支撑部的自由端根据线杆的直径扣入适当的纵向凸起内,完成环抱装置的安装。
31.此时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会将安全带向后部进行拉紧,拉紧部与线杆前部贴紧,在支臂的杠杆作用下,支撑部贴紧到线杆的后部,使环抱装置与线杆形成紧密的贴合。安全带所施加的拉力越大,环抱装置与线杆的抱紧程度越高。
32.安全带安装座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使安全带与环抱装置之间可以进行多角度的拉紧,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会做适当的调节,此时,安全带安装座可根据作业人员的调节进行转动拉紧,避免了固定安装所出现的拉动受力不均的问题。
33.缺口和限位块的作用是防止支臂出现反向转动,使环抱装置在使用中出现松脱的问题。而在作业人员足部出现松动可能会有坠落趋势时,缺口和限位块的作用更为明显,因在可能出现坠落时,安全带有可能带动支臂前端向线杆前部倾斜,这样会使环抱装置整体松动打开,造成安全隐患,缺口和限位块的结构则有效的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及时出现坠落的现象,也可保证支臂上部向线杆内侧拉紧,使环抱装置产生作用,从而防止作业人员继续下坠。


技术特征:
1.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它包括安全带和环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抱装置包括拉紧部、支撑部和两根支臂;拉紧部和支撑部均为半圆形弧形结构;拉紧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支臂上部前侧,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支臂下部后侧;支臂的中心处设有铰接点;安全带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到支臂上部后侧;所述的拉紧部和支撑部为橡胶材料制做而成的柔性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抱装置还包括支撑抱箍,所述的支撑抱箍为弧形板状结构,支撑抱箍设有相对而设的两个;所述的两根支臂的中心处分别铰接到相对而设的两个支撑抱箍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的中心处以及支撑抱箍的外侧均设有用于铰接的法兰板,支臂上的法兰板设有缺口,对应的支撑抱箍上的法兰板上设有与缺口相对应的限位块;限位块对缺口进行支撑防止支臂倒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块和缺口的设置以防止支臂上部向前侧转动为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部一端固定连接到其中一支臂的下部,另一端为自由端;下部未连接支撑部的支臂的下部设有中部大开口小的滑槽,所述支撑部的自由端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纵向凸起,所述的纵向凸起卡入到滑槽内实现支撑部自由端的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臂上部外侧设有铰轴,所述的铰轴上设有安全带安装座,所述的安全带连接到所述的安全带安装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紧部和支撑部相对的面上设有从下至下均匀分布的横向的防滑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电力工程安全防护装置,它包括安全带和环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抱装置包括拉紧部、支撑部和两根支臂;拉紧部和支撑部均为半圆形弧形结构;拉紧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支臂上部前侧,支撑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支臂下部后侧;支臂的中心处设有铰接点;安全带的两个端部分别连接到支臂上部后侧;所述的拉紧部和支撑部为橡胶材料制做而成的柔性结构;此外,即使作业人员足部出现滑动,环抱装置也会将人员固定在线杆上,不会出现坠落的风险。险。险。


技术研发人员:卫伟 孙倩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嵩阳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30
技术公布日: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