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云梯车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升降云梯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云梯车。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以及应用。在高层建筑进行物体搬运时,大件物体通过电梯或者人行梯难以进行搬运,因此通常在建筑物外部,使用升降装置对对应的人或物体进行提升运输。升降云梯车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升降提升装置,其不仅在货物提升方便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广泛应用于建筑火灾救援等场合。
3.升降云梯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底盘上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与车体的底盘转动连接。转动座上设置有液压伸缩云梯,液压伸缩云梯的底部铰接在转动座上,液压伸缩云梯上设置有能够沿液压伸缩云梯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运载小车。转动座上设置有角度调节液压缸,角度调节液压缸的缸体与转动座铰接,角度调节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液压伸缩云梯铰接。
4.为了防止升降云梯车在提升运载时,车体发生移动,进而造成安全隐患,通常在车体的底盘四角处设置支撑液压缸,并且在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端固定有支撑垫脚。在升降云梯车作业时,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伸长,进而使支撑垫脚与地面接触,进而对车体进行支撑。然而,在液压伸缩云梯的伸缩长度较大时,液压伸缩云梯端部受力时,会产生较大的力矩,而车体支撑面积相较于液压伸缩云梯的长度来说,仍然比较小,存在不稳定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云梯车,能够在升降云梯车进行作业时,稳定的对车体进行支撑,使车体不易产生移动。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升降云梯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底盘上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液压伸缩云梯,所述车体的底盘两端分别设置有沿车体宽度方向设置的双向伸缩液压缸;所述双向伸缩液压缸的缸体与车体的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伸缩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支撑液压缸;所述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下设置,所述支撑液压缸的缸体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支撑垫脚;所述车体的车头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塞杆由车体中部向车体外侧倾斜向下的前端液压撑杆,所述前端液压撑杆的杆体与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前端液压撑杆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有制动块。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升降云梯车进行升降运载作业时,当双向伸缩液压缸的活塞杆作伸长运动,进而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使支撑垫脚与地面接触支撑;前端液压撑杆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使制动块与地面接触支撑;本方案通过设置双向伸缩液压缸,增大车体的支撑面积,并且通过在车体的车头处设置前端液压撑杆进行斜撑,从而使升降云梯车进行作业时状态更加稳定,不易产生移动。
8.较佳的,两前端液压撑杆之间设置有两个十字交叉的连接臂,两连接臂的中部铰
接,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两前端液压撑杆的杆体固定连接。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两前端加液压撑杆之间设置十字交叉的连接臂,进而通过连接臂将两个前端液压撑杆相连,从而进一步增强前端液压撑杆在支撑时的稳定性。
10.较佳的,所述车体的车头底部固定有安装架,所述连接座上固定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沿车体长度方向与安装架滑动连接。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架以及安装杆的设置,在不使用升降云梯车进行升降传输运载时,前端液压撑杆的活塞杆收缩,通过对安装杆进行滑动,将连接座以及前端液压撑杆收纳于车体的车头底部,进而方便车体进行移动。
12.较佳的,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作业气缸,所述作业气缸的活塞杆沿车体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作业气缸的缸体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作业气缸的活塞杆与安装杆固定连接。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作业气缸的活塞杆作收缩运动,进而将连接座收纳到车头底部或将连接座由车体底部移出,操作方便快捷。
14.较佳的,所述支撑垫脚包括与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垫脚主体以及固定于垫脚主体下部的硬质橡胶垫。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垫脚包括支撑垫脚以及位于硬质橡胶垫,支撑垫脚采用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并且不易对一些比较脆性的地面造成破坏。
16.较佳的,所述垫脚主体的底部开设有容纳硬质橡胶垫的定位槽,所述硬质橡胶垫与垫脚主体螺栓连接;当硬质橡胶垫安装于定位槽中时,所述硬质橡胶垫凸出垫脚主体下表面。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槽对硬质橡胶垫进行安装定位,进而通过螺栓连接对硬质橡胶垫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方便快捷的对硬质橡胶垫进行安装和拆卸。
18.较佳的,所述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连接螺柱,所述垫脚主体的上部开设有用于与连接螺柱配合的连接螺纹孔。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垫脚主体通过连接螺纹孔与设置在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的连接螺柱的配合,进而安装固定在支撑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从而能够方便快捷的对支撑垫脚进行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20.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1.图1是升降云梯车的正视图。
22.图2是升降云梯车的侧视图。
23.图3是前端液压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前端液压撑杆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支撑垫脚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1、车体;2、转动座;3、液压伸缩云梯;4、角度调节液压缸;5、双向伸缩液压缸;51、安装座;6、支撑液压缸;61、连接螺柱;7、支撑垫脚;71、垫脚主体;711、连接螺纹孔;72、硬质橡胶垫;8、连接座;81、安装杆;9、前端液压撑杆;91、制动块;10、连接臂;11、安装架;12、作业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8.实施例:
29.一种升降云梯车,参照图1和图2,包括车体1,车体1的底盘上设置有转动座2,转动座2与车体1的底盘转动连接。转动座2上设置有液压伸缩云梯3,液压伸缩云梯3的底部铰接在转动座2上,液压伸缩云梯3上设置有能够沿液压伸缩云梯3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的运载小车。转动座2上设置有角度调节液压缸4,角度调节液压缸4的缸体与转动座2铰接,角度调节液压缸4的活塞杆与液压伸缩云梯3铰接。通过驱动转动座2进行转动,进而对液压伸缩云梯3的朝向进行调节;通过角度调节液压缸4的活塞杆伸缩,进而对液压伸缩云梯3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工作人员或需要提升运载的物体放置在运载小车上,液压伸缩云梯3做伸长运动,运载小车沿液压伸缩云梯3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对需要运载的人或物进行提升运输。
30.参照图1和图2,车体1的底盘两端分别设置有沿车体1宽度方向设置的双向伸缩液压缸5;双向伸缩液压缸5的缸体与车体1的底盘固定连接,双向伸缩液压缸5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安装座51,安装座51上设置有支撑液压缸6。支撑液压缸6的活塞杆竖直朝下设置,支撑液压缸6的缸体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支撑液压缸6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支撑垫脚7。在升降云梯车进行作业时,双向伸缩液压缸5的活塞杆作伸长运动,进而支撑液压缸6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使支撑垫脚7与地面接触支撑。在不使用升降云梯车进行提升作业时,双向伸缩液压缸5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进而提高车体1的通过性。通过设置双向伸缩液压缸5,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车体1的支撑面积,进而使升降云梯车在作业时状态更加稳定。
31.参照图1和图3,车体1的车头设置有连接座8,连接座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活塞杆由车体1中部向车体1外侧倾斜向下的前端液压撑杆9。前端液压撑杆9的杆体与连接座8固定连接,前端液压撑杆9的活塞杆端部铰接有制动块91。两前端液压撑杆9之间设置有两个十字交叉的连接臂10,两连接臂10的中部铰接,连接臂10的两端分别与两前端液压撑杆9的杆体固定连接。在升降云梯车在作业时,前端液压撑杆9的活塞杆伸长,使制动块91与地面接触。通过在车体1的车头处设置前端液压撑杆9进行斜撑,从而进一步提高升降云梯车作业时的稳定性。
32.参照图3和图4,车体1的车头底部固定有安装架11,连接座8上固定有安装杆81,安装杆81沿车体1长度方向与安装架11滑动连接。安装架11上设置有作业气缸12,作业气缸12的活塞杆沿车体1长度方向设置,作业气缸12的缸体与安装架11固定连接,作业气缸12的活塞杆与安装杆81固定连接。在升降云梯车进行提升运载时,通过作业气缸12的活塞杆伸长,使连接座8突出车体1端部,进而利用前端液压撑杆9进行支撑。在不使用升降云梯车进行提升运载时,前端液压撑杆9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进而利用作业气缸12将连接座8收纳于车体1的车头底部,进而提高车体1在移动时的通过性。
33.参照图5,支撑垫脚7包括与支撑液压缸6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垫脚主体71以及固定于垫脚主体71下部的硬质橡胶垫72。支撑液压缸6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连接
螺柱61,垫脚主体71的上部开设有用于与连接螺柱61配合的连接螺纹孔711。垫脚主体71为横截面为拱形的回转体;垫脚主体71的底部开设有容纳硬质橡胶垫72的定位槽,硬质橡胶垫72与垫脚主体71螺栓连接;当硬质橡胶垫72安装于定位槽中时,硬质橡胶垫72凸出垫脚主体71下表面。支撑垫脚7通过设置硬质橡胶垫72,不易对地面造成损坏,并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长时间使用后,硬质橡胶垫72容易产生磨损,通过将支撑垫脚7从支撑液压缸6的活塞杆拆卸下来,进而进一步对硬质橡胶垫72进行拆卸更换。
34.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