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一种应急供氧箱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应急供氧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供氧箱。


背景技术:

2.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居住条件的不断提升和改善,电梯的使用量迅速上升,人们对电梯的使用感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电梯轿厢中通常未配备应急供氧设备,传统的应急供氧设备也难以反馈供氧情况,难以适用于需要对电梯轿厢进行应急供氧的各种紧急情况,例如,在发生火灾时,由于电梯轿厢是一个独立且相对封闭的空间,氧气容量有限,乘客长时间处于电梯轿厢中导致缺氧的情况,乘客突发疾病导致缺氧的情况,或者,电梯轿厢在高原低氧环境中持续运行,造成乘客缺氧不适,引发高原反应的情况等。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急供氧箱,以解决现有的电梯轿厢中通常未配备应急供氧设备,传统的应急供氧设备也难以反馈供氧情况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急供氧箱,包括箱体、供氧组件、气压表、电控气阀和控制面板,所述供氧组件包括氧气瓶、氧气输送管和吸氧工具;
5.所述箱体嵌入式地设置于电梯轿厢的侧壁,所述供氧组件、所述气压表和所述电控气阀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氧气输送管与所述氧气瓶连接,所述气压表设置于所述氧气瓶,所述电控气阀设置于所述氧气输送管,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盖板的第一区域,所述控制面板朝向所述电梯轿厢的内部;
6.所述吸氧工具被配置为由用户手动通过所述盖板的第二区域取出并与所述氧气输送管连接进行吸氧;
7.所述气压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氧气瓶的气压;
8.所述电控气阀被配置为调节所述氧气输送管的氧气流速;
9.所述控制面板被配置为显示所述气压和所述氧气流速、在所述气压小于气压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以及根据用户的操作控制所述氧气流速。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包括壁板,所述壁板围绕所述箱体设置,所述箱体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于所述壁板。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按钮和报警器;
12.所述显示屏被配置为显示所述气压和所述氧气流速;
13.所述按钮被配置为根据用户的操作调节所述氧气流速;
14.所述报警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气压小于气压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为触控显示屏,所述按钮为所触控显示屏所显示的虚拟触控按钮。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门体;
17.所述吸氧工具被配置为由用户手动打开所述第一门体取出并与所述氧气输送管连接。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氧组件还包括气管绕管器,所述气管绕管器的气管与所述氧气输送管连接;
19.所述吸氧工具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气管与所述氧气输送管连接。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二门体;
21.所述气管被配置为由用户手动打开所述第二门体取出并与所述吸氧工具连接。
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管绕管器为自动收绕气管绕管器,所述气管绕管器包括设置于所述气管的定位件。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氧气瓶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氧气输送管通过可拆卸方式与所述氧气瓶连接。
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控气阀通过可拆卸方式设置于所述氧气输送管。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供氧箱,包括箱体、供氧组件、气压表、电控气阀和控制面板,供氧组件包括氧气瓶、氧气输送管和吸氧工具;箱体嵌入式地设置于电梯轿厢的侧壁,供氧组件、气压表和电控气阀设置于箱体的内部,氧气输送管与氧气瓶连接,气压表设置于氧气瓶,电控气阀设置于氧气输送管,控制面板设置于箱体的盖板的第一区域,控制面板朝向电梯轿厢的内部;吸氧工具被配置为由用户手动通过盖板的第二区域取出并与氧气输送管连接进行吸氧;气压表被配置为检测氧气瓶的气压;电控气阀被配置为调节氧气输送管的氧气流速;控制面板被配置为显示气压和氧气流速、在气压小于气压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以及根据用户的操作控制氧气流速,可以在不占用电梯轿厢的内部空间的情况下实现应急供氧功能,并且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知并自主控制电梯轿厢内的供氧情况。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供氧箱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供氧箱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供氧箱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供氧箱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32.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33.另外,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急供氧箱,嵌入式地设置于电梯轿厢的侧壁,无需额外占用电梯轿厢的内部空间,可以检测氧气瓶的气压和氧气流速并进行显示,并在气压小于气压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还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氧气流速,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知并自主控制电梯轿厢内的供氧情况,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梯轿厢。
36.如图1、图2、图3或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供氧箱,包括箱体1、供氧组件、气压表3、电控气阀4和控制面板,供氧组件包括氧气瓶21、氧气输送管22和吸氧工具23;
37.箱体1嵌入式地设置于电梯轿厢100的侧壁,供氧组件、气压表3和电控气阀4设置于箱体1的内部,氧气输送管22的入气口与氧气瓶21的出气口连接,气压表3设置于氧气瓶21的出气口,电控气阀4设置于氧气输送管22,控制面板设置于箱体1的盖板11的第一区域,控制面板朝向电梯轿厢200的内部;
38.吸氧工具23被配置为由用户手动通过盖板11的第二区域从箱体11的内部取出,并将吸氧工具23的入气口与氧气输送管22的出气口连接,以进行吸氧;
39.气压表3被配置为检测氧气瓶21的气压;
40.电控气阀4被配置为调节氧气输送管22的氧气流速;
41.控制面板被配置为显示气压和氧气流速、在气压小于气压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以及根据用户的操作控制氧气流速。
42.在应用中,箱体为中空腔体,用于容纳应急供氧所需的各部件。箱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装设于电梯轿厢的任意侧壁,例如,平行于重力方向的侧壁。可以在侧壁的壁板上开设一个箱体所需装设面积的镂空区域,也可以先根据箱体所需装设面积选择用于构成侧壁的壁板,在由这些壁板装设构成的侧壁上预留用于装设箱体的镂空区域,然后将箱体嵌入该镂空区域,箱体的盖板平齐或凸出设置于侧壁的内侧(也即朝向电梯轿厢的内部的一侧),在侧壁的厚度小于箱体的厚度的情况下,箱体的背壳凸出设置于侧壁的外侧(也即远离电梯轿厢的内部的一侧),在侧壁的厚度等于或略大于箱体的厚度的情况下,箱体的背壳平齐设置于侧壁的外侧。由于盖板的厚度较小,因此,即使盖板凸出设置于侧壁的内侧,也不会过多占用电梯轿厢的内部空间,不会影响乘客正常使用电梯轿厢。应急供氧箱的嵌入式设置方式,使得其可以看作是电梯轿厢的侧壁的一部分,不会过多占用电梯轿厢的内部空间。
43.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侧壁包括壁板101和102,壁板101和102围绕箱体1设置,箱体1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于壁板101和102。
44.在应用中,箱体可以采用任意可拆卸地方式装设于壁板。例如,箱体可以直接卡合
于镂空区域周围的壁板,也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镂空区域周围的壁板,或者,同时采用卡合和螺纹紧固件固定的方式固定于镂空区域周围的壁板。螺纹紧固件是指具有外螺纹的螺丝与具有相应内螺纹的螺母的组合,或者,具有外螺纹的螺栓与具有相应内螺纹的螺母的组合,也可以仅包括螺丝或螺栓。通过采用可拆卸方式将箱体固定于壁板,由于箱体是可拆卸地独立箱体,便于生产和制造,同时也便于安装和维护。
45.如图1所示,示例性的示出箱体1通过螺栓固定于电梯轿厢200的上壁板101和下壁板102之间。
46.如图2所示,示例性的示出盖板11凸出设置于电梯轿厢200的侧壁的内侧。
47.在应用中,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组供氧组件,根据箱体的容纳空间,可以有选择性的设置多组供氧组件,从而可以为更多用户进行应急供氧。每组供氧组件都应当包括一个氧气瓶、一个氧气输送管和至少一个吸氧工具,氧气输送管的入气口与氧气瓶的出气口连接,氧气输送管的出气口用于与吸氧工具的入气口连接,吸氧工具的出气口用于连接用户的口或鼻,以供用户进行吸氧。当一组供氧组件包括多个吸氧工具时,氧气输送管可以包括用于与多个吸氧工具的数量相等的出气口,从而可以仅通过一个氧气瓶和一个氧气输送管为多个用户供氧,以节省资源。吸氧工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鼻吸输氧软管或氧气罩。
48.如图3所示,示例性的示出箱体1内设置的供氧组件,供氧组件包括氧气瓶21、氧气输送管22和吸氧工具23,其中,吸氧工具23为鼻吸输氧软管。
49.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氧气瓶21通过可拆卸方式固定于箱体1的内部,氧气输送管22通过可拆卸方式与氧气瓶21连接。
50.在应用中,氧气瓶可以采用任意可拆卸地方式固定于箱体的内壁。例如,氧气瓶可以直接卡合于箱体内壁的卡接件,卡接件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箱体的内壁。卡接件具体可以用于卡合固定氧气瓶的瓶身,其用于卡合固定氧气瓶的瓶身的位置应当与瓶身的形状相配合。通过采用可拆卸方式将氧气瓶固定于箱体,便于对氧气瓶进行更换和维护。
51.如图3所示,示例性的示出氧气瓶21通过u型卡接件5固定于箱体1的内壁。
52.在应用中,氧气瓶的出气口与纯氧输送管的入气口可以采用插接方式连接,为了避免漏气可以采用橡胶圈密封二者的接合位置;也可以将氧气瓶的出气口设置为带外螺纹或内螺纹的接口,将纯氧输送管的入气口设置为相应的带内螺纹或外螺纹的接口,以使得氧气瓶的出气口与纯氧输送管的入气口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方式配合连接,为了避免漏气可以采用橡胶圈密封二者的接合位置。通过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氧气瓶的出气口和纯氧输送管,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便于对纯氧输送管进行更换和维护。
53.如图3所示,示例性的示出氧气瓶21的出气口与纯氧输送管22的入气口通过螺纹连接方式配合连接。
54.在应用中,吸氧工具的入气口可以事先与氧气输送管的出气口连接,也可以在用户通过第二区域手动将其从箱体内取出之后,由用户手动将吸氧工具的入气口与氧气输送管的出气口连接。盖板的第二区域可以是一个无遮挡的镂空区域或一个可以打开和关闭的门体区域,以便于用户手动从第二区域中取出吸氧工具,然后佩戴于口部或鼻部进行吸氧。
55.如图2、图3或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11的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一门体6;
56.吸氧工具23被配置为由用户手动打开第一门体6从箱体1的内部取出,并由用户手动将吸氧工具23的入气口与氧气输送管22的出气口连接。
57.在应用中,每组供氧组件对应的吸氧工具都独立设置于箱体的内部与一个第一门体对应的区域,以使得在个别用户有应急供氧需要时,可以仅从其中一个第一门体中取出吸氧工具进行吸氧,避免对其他供氧组件对应的吸氧工具造成污染,在其中一个第一门体中的吸氧工具被使用之后,也仅需要对该门体中的吸氧工具进行更换和维护。当存在多个吸氧工具时,多个吸氧工具的类型可以不完全相同,也即多个吸氧工具可以既包括鼻吸输氧软管,又包括氧气罩,以使得用户可以按需选用。
58.在应用中,第一门体可以是推拉式门体,具体推拉方向可以是平行或垂直于盖板的表面进行推或拉,以打开或关闭门体。
59.如图2或图4所示,示例性的示出了分别与两组供氧组件对应的两个第一门体6。
60.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供氧组件还包括气管绕管器24,气管绕管器24的气管的入气口与氧气输送管22的出气口连接;
61.吸氧工具23的入气口被配置为通过气管与氧气输送管22的出气口连接。
62.在应用中,气管绕管器包括绕管器和卷绕于绕管器的气管,可由用户在有应急供氧需求时,手动将气管从绕管器中拉出并将气管的出气口与吸氧工具的入气口连接,气管的入气口与氧气输送管的出气口连接,气管的出气口与吸氧工具的入气口连接,从而使得吸氧工具可以通过气管与氧气输送管连接。由于气管具有一定的延伸长度,使得用户通过吸氧工具和气管从氧气瓶中吸氧时,可以获得更大的活动范围。气管的具体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气管的长度可以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电梯轿厢的底部的长度,或者,大于或等于氧气输送管的出气口到人体的口部或鼻部的距离。气管的入气口应当设置为便于与氧气输送管的出气口连接的形状,以便于拆卸和安装,从而利于更换和维护;同理,吸氧工具的入气口也应当设置为便于与气管的出气口连接的形状,以便于拆卸和安装,从而利于更换。具体的,气管的入气口和吸氧工具的出气口可以为设置为喇叭状。
63.在应用中,每组供氧组件中的气管绕管器和吸氧工具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即每个吸氧工具的入气口用于对应连接一个气管绕管器的气管的出气口,每个气管绕管器的气管也可以包括与多个吸氧工具的数量相等的出气口,从而可以仅通过一个氧气瓶、一个氧气输送管和一个气管绕管器连接多个吸氧工具,为多个用户供氧,以节省资源。
64.如图2、图3或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11的第二区域设置有第二门体7;
65.气管绕管器24的气管的出气口被配置为由用户手动打开第二门体7从箱体1的内部取出,并由用户手动将气管的出气口与吸氧工具23的入气口连接。
66.在应用中,每组供氧组件对应的气管绕管器都独立设置于箱体的内部与一个第二门体对应的区域,以使得在个别用户有应急供氧需要时,可以仅从其中一个第一门体中取出吸氧工具并从其中一个第二门体取出气管的出气口,然后将气管的出气口与吸氧工具的入气口连接,以进行吸氧,避免对其他供氧组件对应的吸氧工具和气管造成污染,在其中一个第一门体中的吸氧工具和其中一个第二门体中的气管被使用之后,也仅需要对这两个门体中的吸氧工具和气管进行更换或维护。
67.在应用中,第二门体的类型可以与第一门体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68.如图2或图4所示,示例性的示出了分别与两组供氧组件对应的两个第二门体7。
69.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气管绕管器24为自动收绕气管绕管器,气管绕管器24包括设置于气管的出气口的定位件25。
70.在应用中,对于具有自动收绕功能的气管绕管器,当用户在有应急供氧需求时,手动将气管从绕管器中拉出并使用完之后,该气管绕管器可以自动将气管卷绕并收回绕管器内部,为了避免气管被过度卷绕,使得气管的出气口被隐藏于绕管器内部,难以拉出使用,可以在气管的出气口设置一个定位件,以限制气管的出气口,防止气管被过度卷绕,导致气管的出气口被隐藏于绕管器内部,从而可以便于拉出使用。通过设置具有自动收绕功能的气管绕管器,便于对气管进行收纳,并且可以有效节省气管胡乱放置所占用的容纳空间,同时也能防止气管被污染。
71.在应用,气压表可以是额外设置于氧气瓶的出气口的气压表,也可以是氧气瓶自带的气压表。气压表基于压力传感器实现,用于检测氧气瓶中的氧气的压力,气压表可以与控制面板通过有线连接方式电连接,也可以与控制面板通过无线连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以将检测到的压力数据传输给控制面板。
72.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控气阀4通过可拆卸方式设置于氧气输送管22。
73.在应用中,电控气阀可以设置于氧气输送管的内部,也可以与氧气输送管连接,例如,电控气阀的两端带有外螺纹或内螺纹接口,氧气输送管包括相应的带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的两段管道,电控气阀的两端分别与这两段管道通过螺纹连接方式配合连接。通过采用可拆卸方式将电控气阀设置于氧气输送管,便于安装和维护。电控气阀可以采用电气控制的机械阀门,用于控制在氧气输送管中传输的氧气的流速,电控气阀可以与控制面板通过有线连接方式电连接,也可以与控制面板通过无线连接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控制面板来触发电控气阀调节氧气流速,实现对氧气流速的自定义调节。
74.如图2或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81、按钮和报警器82;
75.显示屏81被配置为显示气压和氧气流速;
76.按钮被配置为根据用户的操作调节氧气流速;
77.报警器82被配置为在气压小于气压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
78.在应用中,显示屏可以仅具有显示功能,用于显示气压表所检测到的气压数据以及氧气输送管中的氧气流速;显示屏也可以是触控显示屏,兼具显示和接收用户输入的触控指令的功能。按钮可以是实体按钮,当显示屏是触控显示屏时,按钮也可以是触控显示屏中所显示的虚拟触控按钮。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吸氧量需求,通过触摸、按压等方式操作按钮,以控制氧气输送管道中的氧气流速。报警器可以是声音报警器、灯光报警器或两者的组合,对应的,报警信号为声音信号、光信号或声光信号。显示屏也可以通过显示提示信息的方式发出报警信号,提示信息可以以文字、代码、图形或图像等任意可视方式进行显示。
79.在应用中,用户可以通过触控显示屏输入控制指令,以控制触控显示屏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例如,输入流速控制指令,以控制电控气阀调节氧气流速。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输入相应的控制指令将氧气流速调节为0或任意大小,氧气流速为0时,即相当于是控制氧气输送管道停止输送氧气,从而停止应急供氧。
80.在应用中,报警器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与氧气瓶的数量相等,以使得每个报警器可以分别用于对每个氧气瓶中氧气的气压单独进行低压报警,在气压表检测到其所设置的氧气瓶中氧气的气压低于对应的气压阈值时,即触发对应的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器,准确的获知具体是哪个氧气瓶中氧气的气压过低,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检修、更换或维护。
81.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11设置有门锁12;
82.门锁12被配置为根据用户的解锁操作进行解锁,或根据用户的上锁操作进行上锁。
83.在应用中,门锁可以是由用户通过操控钥匙手动解锁或上锁的普通机械锁;门锁也可以是指纹锁,由用户采用通过指纹认证的指纹进行解锁。具有对门锁进行解锁的权限的用户具体可以是电梯管理人员或维修人员,这些人员通过操作门锁,可以打开盖板,对箱体内的各供氧部件进行检修、更换或维护,通过设置门锁也可以防止不法分子对箱体内的供氧部件进行破坏,保障设施安全。
8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急供氧箱,通过嵌入式地设置于电梯轿厢的侧壁,无需额外占用电梯轿厢的内部空间;
85.通过检测氧气瓶的气压和氧气流速并进行显示,并在气压小于气压阈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控制氧气流速,使得用户可以及时获知并自主控制电梯轿厢内的供氧情况,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梯轿厢;
86.通过采用可拆卸方式将箱体固定于壁板,由于箱体是可拆卸地独立箱体,便于生产和制造,同时也便于安装和维护;
87.通过在一组供氧组件中设置多个吸氧工具,可以仅通过一个氧气瓶和一个氧气输送管为多个用户供氧,以节省资源;
88.通过采用可拆卸方式将氧气瓶固定于箱体,便于对氧气瓶进行更换和维护;
89.通过将每组供氧组件对应的吸氧工具都独立设置于箱体的内部与一个第一门体对应的区域,以使得在个别用户有应急供氧需要时,可以仅从其中一个第一门体中取出吸氧工具进行吸氧,避免对其他供氧组件对应的吸氧工具造成污染,在其中一个第一门体中的吸氧工具被使用之后,也仅需要对该门体中的吸氧工具进行更换和维护;
90.当存在多个吸氧工具时,多个吸氧工具可以既包括鼻吸输氧软管,又包括氧气罩,使得用户可以按需选用;
91.通过将气管的入气口设置为便于与氧气输送管的出气口连接的形状,便于拆卸和安装,从而利于更换和维护;
92.通过将吸氧工具的入气口设置为便于与气管的出气口连接的形状,便于拆卸和安装,从而利于更换;
93.通过使得每个气管绕管器的气管包括与多个吸氧工具的数量相等的出气口,从而可以仅通过一个氧气瓶、一个氧气输送管和一个气管绕管器为多个用户供氧,节省资源;
94.通过将每组供氧组件对应的气管绕管器都独立设置于箱体的内部与一个第二门体对应的区域,以使得在个别用户有应急供氧需要时,可以仅从其中一个第一门体中取出吸氧工具并从其中一个第二门体取出气管的出气口,然后将气管的出气口与吸氧工具的入气口连接,以进行吸氧,避免对其他供氧组件对应的吸氧工具和气管造成污染,在其中一个第一门体中的吸氧工具和其中一个第二门体中的气管被使用之后,也仅需要对这两个门体中的吸氧工具和气管进行更换或维护;
95.通过设置具有自动收绕功能的气管绕管器,便于对气管进行收纳,并且可以有效节省气管胡乱放置所占用的容纳空间,同时也能防止气管被污染;
96.通过使得每个报警器分别用于对每个氧气瓶中氧气的气压单独进行低压报警,在
气压表检测到其所设置的氧气瓶中氧气的气压低于对应的气压阈值时,即触发对应的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器,准确的获知具体是哪个氧气瓶中氧气的气压过低,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检修、更换或维护;
97.通过设置门锁可以防止不法分子对箱体内的供氧部件进行破坏,保障设施安全。
9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应急供氧箱,可以适用于各种需要对电梯轿厢进行应急供氧的各种紧急情况,例如,在发生火灾时,由于电梯轿厢是一个独立且相对封闭的空间,氧气容量有限,乘客长时间处于电梯轿厢中导致缺氧的情况,乘客突发疾病导致缺氧的情况,或者,电梯轿厢在高原低氧环境中持续运行,造成乘客缺氧不适,引发高原反应的情况等。当处于电梯轿厢外部的其他人员突发疾病导致缺氧时,也可以进入电梯轿厢内使用应急供氧箱进行应急供氧,另外,由于应急供氧箱采用可拆卸方式固定于电梯轿厢的壁板,其他人员也可以将应急供氧箱从电梯轿厢的壁板拆卸下来,移动至电梯轿厢外部的其他地方使用,例如,当电梯轿厢所处的建筑物中的住户突发疾病导致缺氧时,可以在建筑物的物业人员或管理人员的协助下将应急供氧箱从电梯轿厢的壁板拆卸下来,移动至住户的家中使用。
9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