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消防 专利正文
撞击型低倍数空气泡沫产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撞击型低倍数空气泡沫产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泡沫产生器,特别是一种撞击型低倍数空气泡沫产生器结构。


背景技术:

2.低倍数泡沫产生器是一种固定安装在油罐上,液上喷射泡沫到可燃液体表面上,迅速覆盖整个燃烧表面将火扑灭,有效防止火灾的蔓延。主要适用于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场所。特别对扑救贮罐火灾和大面积流淌火灾适宜。目前的卧式低倍数泡沫产生器由泡沫混合装置提供具有压力的泡沫混合液,泡沫混合液通过消防管道进入泡沫产生器后,在压力的作用下冲破密封玻璃后进入到储罐内进行灭火。因为泡沫液要冲破玻璃才能进入到罐内,所以玻璃必须很薄,在安装和运输的过程中经常碎裂,特别是在安装到罐上后,由于罐内充装介质时罐内气压不稳定而使玻璃破碎造成罐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撞击型低倍数空气泡沫产生器结构,防止密封玻璃承受极限而使玻璃破碎导致罐内气体泄漏。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撞击型低倍数空气泡沫产生器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同轴的进液管孔和出液管孔,进液管孔的下端口安装喷嘴,出液管孔的上端口盖合有机玻璃盖,喷嘴的喷口嵌装撞针,撞针位于有机玻璃盖的上方。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7.结构简单,零件少且易于实现,避免了因安装、运输和罐内负压超过密封玻璃承受极限而使密封玻璃破碎导致罐内气体泄漏的问题。
8.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是:
9.撞针与喷嘴过盈连接。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壳体 1;进液管孔1

1;出液管孔1

2;喷嘴2;喷嘴密封圈3;撞针4;密封玻璃片5;有机玻璃盖6;螺栓7;密封玻璃圈8;法兰螺栓9;法兰密封10;出口法兰11;滤网12。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13.参见图1,本实施例是一种撞击型低倍数空气泡沫产生器结构,由壳体 1、喷嘴2和有机玻璃盖6等构成,壳体1内设有竖向的进液管孔1

1和出液管孔1

2,进液管孔1

1与出液
管孔1

2同轴,进液管孔1

1位于出液管孔1

2的上方。出液管孔1

2的上端口为阶梯孔,出液管孔1

2的上端口依次安装密封玻璃片5和有机玻璃盖6,密封玻璃片5为圆形,其水平安装在端口内,密封玻璃片5的下表面与出液管孔1

2的上端口的台阶面之间、密封玻璃片5的上表面与有机玻璃盖6之间分别安装密封玻璃圈8,有机玻璃盖6位于出液管孔1

2的上端面,有机玻璃盖6通过螺栓7与出液管孔1

2的上端面连接。出液管孔1

2的下端口依次安装法兰密封10和出口法兰11,出口法兰11通过法兰螺栓9与出液管孔1

2连接。
14.进液管孔1

1的下端口安装喷嘴2,喷嘴2与进液管孔1

1安装喷嘴密封圈3,喷嘴2的喷口嵌装撞针4,撞针4与喷嘴2为过盈连接,撞针4的下端为圆锥结构,撞针4位于有机玻璃盖6的上方,撞针4是通过精密加工的钢件。进液管孔1

1和出液管孔1

2之间的腔室的一侧的端口安装滤网12,滤网12外安装侧盖。泡沫发生器在非工作状态时,有机玻璃盖6压在密封玻璃圈8上,起到密封的作用,撞针4镶嵌在喷嘴2的喷口内,通过过盈配合不会掉落。在工作状态时,当压力泡沫液冲到泡沫发生器内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有撞针4,使撞针4弹射出喷嘴2撞击到有机玻璃盖6上,有机玻璃盖6和密封玻璃片5在撞针4的撞击下破碎,泡沫液进入罐体进行灭火。
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撞击型低倍数空气泡沫产生器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同轴的进液管孔和出液管孔,进液管孔的下端口安装喷嘴,其特征在于:出液管孔的上端口盖合有机玻璃盖,喷嘴的喷口嵌装撞针,撞针位于有机玻璃盖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撞击型低倍数空气泡沫产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撞针与喷嘴过盈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泡沫产生器,特别是一种撞击型低倍数空气泡沫产生器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同轴的进液管孔和出液管孔,进液管孔的下端口安装喷嘴,出液管孔的上端口盖合有机玻璃盖,喷嘴的喷口嵌装撞针,撞针位于有机玻璃盖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零件少且易于实现,避免了因安装、运输和罐内负压超过密封玻璃承受极限而使密封玻璃破碎导致罐内气体泄漏的问题。罐内气体泄漏的问题。罐内气体泄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宏 魏金玲 袁洪林 张建营 薛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葫芦岛国华能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7
技术公布日: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