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自动报警消防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2.消防喷淋系统是一种消防灭火装置,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固定消防设施,它具有价格低廉、灭火效率高等特点,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形式,但是现有的消防喷淋头由于结构的限制,使得可淋湿的面积非常小,导致在一些较大的场地中需要安装多个消防喷淋器,非常不美观,因此需要一种设备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报警消防喷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报警消防喷淋系统,包括传输外罩,所述传输外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洒水盘,所述洒水盘的侧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辅助喷嘴,所述洒水盘包括连接孔、转动圈、滑动槽、卡盖、卡齿、第一出水孔和收纳槽,所述第一出水孔对称开设在收纳槽的侧端,且所述第一出水孔呈环形分布,所述滑动槽开设在收纳槽的侧端,且所述滑动槽位于第一出水孔的上方,所述卡齿固定连接在收纳槽的顶端,所述连接孔对称开设在卡盖的侧端,所述转动圈的外圈固定连接在卡盖的内部底端,所述转动圈的内圈滑动卡接在滑动槽的内部,所述传输外罩包括开放槽、入水管、限位圈、喷淋罩、辅助管、第二出水孔和连接管,所述辅助管固定连接在入水管的侧端,所述限位圈固定连接在入水管的底端,所述入水管固定连接在喷淋罩的中心,所述第二出水孔开设在喷淋罩的底端,且所述第二出水孔呈环形分布,所述开放槽对称开设在喷淋罩的侧端,所述辅助喷嘴包括连接管、固定架和挡板,所述固定架对称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两侧,所述挡板固定焊接在固定架的底端。
5.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对称固定连接在连接孔的内部,且所述挡板的内部呈圆形设置。
6.优选的,所述收纳槽和卡盖的内部呈中空状态设置,且所述入水管向上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所述限位圈卡扣在收纳槽的内部顶端。
7.优选的,所述喷淋罩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且所述收纳槽固定连接在轴承上。
8.优选的,所述卡齿呈45
°
倾斜设置。
9.优选的,所述喷淋罩和卡盖的顶端开设有与入水管和辅助管相适配的插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卡齿固定连接在收纳槽的顶端,且喷淋罩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可将收纳槽固定连接在轴承的内圈上,再将入水管与外界水管连接,使得水可从入水管和辅助管的内部流出,当水从辅助管的内部流出时,因为水流具有惯性,使得可冲击卡
齿,且卡齿呈45
°
倾斜设置,因此水与卡齿接触时,可推动收纳槽和卡齿同时在喷淋罩的内部转动,通过入水管贯穿喷淋罩顶端固定在收纳槽的内部,水可从入水管的内部流入收纳槽的内部,且第一出水孔对称开设在收纳槽的侧端,使得收纳槽在转动时,可将内部的水从第一出水孔甩出,从而可将更远的地方淋湿,大大提升了工作半径,通过卡盖的内部呈中空状态设置,且转动圈固定连接在卡盖的内部底端,通过滑动槽开设在收纳槽的侧端顶部,可将转动圈滑动卡接在滑动槽的内部,使得可将卡盖内部封闭的同时不影响收纳槽的转动,当卡盖内部不断蓄水,通过连接孔对称开设在卡盖的侧端,且连接管对称固定连接在连接孔的内部,因此可将卡盖内部的水分别流入连接管的内部,且固定架对称固定焊接在连接管的两侧,挡板固定焊接在连接管的底端,使得连接管内部的水可流入挡板的内部,且挡板的内部呈圆形设置,因此水从连接管的内部落入挡板时,可从挡板的周围飞溅出,从而可将附近区域淋湿,通过第二出水孔开设在喷淋罩的底端,可防止喷淋后,水会积存在喷淋罩的内部,避免生锈。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洒水盘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外罩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喷嘴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
‑
洒水盘、2
‑
传输外罩、3
‑
辅助喷嘴、4
‑
连接孔、5
‑
转动圈、6
‑ꢀ
滑动槽、7
‑
卡盖、8
‑
卡齿、9
‑
第一出水孔、10
‑
收纳槽、11
‑
开放槽、12
‑
入水管、13
‑
限位圈、14
‑
喷淋罩、15
‑
辅助管、16
‑
第二出水孔、17
‑
连接管、18
‑ꢀ
固定架、19
‑
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
‑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自动报警消防喷淋系统,包括传输外罩2,传输外罩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洒水盘1,洒水盘1的侧端对称固定连接有辅助喷嘴3,洒水盘1包括连接孔4、转动圈5、滑动槽6、卡盖7、卡齿8、第一出水孔9和收纳槽10,第一出水孔9对称开设在收纳槽 10的侧端,且第一出水孔9呈环形分布,滑动槽6开设在收纳槽10的侧端,且滑动槽6位于第一出水孔9的上方,卡齿8固定连接在收纳槽10的顶端,连接孔4对称开设在卡盖7的侧端,转动圈5的外圈固定连接在卡盖7的内部底端,转动圈5的内圈滑动卡接在滑动槽6的内部,传输外罩2包括开放槽11、入水管12、限位圈13、喷淋罩14、辅助管15、第二出水孔16和连接管17,辅助管15固定连接在入水管12的侧端,限位圈13固定连接在入水管 12的底端,入水管12固定连接在喷淋罩14的中心,第二出水孔16开设在喷淋罩14的底端,且第二出水孔16呈环形分布,开放槽11对称开设在喷淋罩 14的侧端,辅助喷嘴3包括连接管17、固定架18和挡板19,固定架18对称固定连接在连接管17的两侧,挡板19固定焊接在固定架18的底端。
19.连接管17对称固定连接在连接孔4的内部,且挡板19的内部呈圆形设置,收纳槽10和卡盖7的内部呈中空状态设置,且入水管12向上移动到极限位置时,限位圈13卡扣在收纳槽10的内部顶端,喷淋罩14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且收纳槽10固定连接在轴承上,卡齿8呈45
°
倾斜设置,喷淋罩14和卡盖7的顶端开设有与入水管12和辅助管15相适配的插孔,卡齿 8固定连接在收纳槽10的顶端,且喷淋罩14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可将收纳槽10固定连接在轴承的内圈上,再将入水管12与外界水管连接,使得水可从入水管12和辅助管15的内部流出,当水从辅助管15的内部流出时,因为水流具有惯性,使得可冲击卡齿8,且卡齿8呈45
°
倾斜设置,因此水与卡齿8接触时,可推动收纳槽10和卡齿8同时在喷淋罩14的内部转动,通过入水管12贯穿喷淋罩14顶端固定在收纳槽10的内部,水可从入水管12 的内部流入收纳槽10的内部,且第一出水孔9对称开设在收纳槽10的侧端,使得收纳槽10在转动时,可将内部的水从第一出水孔9甩出,从而可将更远的地方淋湿,大大提升了工作半径,通过卡盖7的内部呈中空状态设置,且转动圈5固定连接在卡盖7的内部底端,通过滑动槽6开设在收纳槽10的侧端顶部,可将转动圈5滑动卡接在滑动槽6的内部,使得可将卡盖7内部封闭的同时不影响收纳槽10的转动,当卡盖7内部不断蓄水,通过连接孔4对称开设在卡盖7的侧端,且连接管17对称固定连接在连接孔4的内部,因此可将卡盖7内部的水分别流入连接管17的内部,且固定架18对称固定焊接在连接管17的两侧,挡板19固定焊接在连接管17的底端,使得连接管17 内部的水可流入挡板19的内部,且挡板19的内部呈圆形设置,因此水从连接管17的内部落入挡板19时,可从挡板19的周围飞溅出,从而可将附近区域淋湿,通过第二出水孔16开设在喷淋罩14的底端,可防止喷淋后,水会积存在喷淋罩14的内部,避免生锈。
20.工作原理:使用者事先将入水管12与外界水管连接,再将入水管12贯穿喷淋罩14固定连接在收纳槽10的内部,与此同时,水会从入水管12和辅助管15的内部分别流出,通过卡齿8固定连接在收纳槽10的顶端,且喷淋罩14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可将收纳槽10固定连接在轴承的内圈上,当水从辅助管15的内部流出时,因为水流具有惯性,使得可冲击卡齿8,且卡齿8呈45
°
倾斜设置,因此水与卡齿8接触时,可推动收纳槽10和卡齿8 同时在喷淋罩14的内部转动,且第一出水孔9对称开设在收纳槽10的侧端,使得收纳槽10在转动时,可将内部的水从第一出水孔9甩出,从而可将更远的地方淋湿,大大提升了工作半径,通过卡盖7的内部呈中空状态设置,且转动圈5固定连接在卡盖7的内部底端,通过滑动槽6开设在收纳槽10的侧端顶部,可将转动圈5滑动卡接在滑动槽6的内部,使得可将卡盖7内部封闭的同时不影响收纳槽10的转动,当卡盖7内部不断蓄水,通过连接孔4对称开设在卡盖7的侧端,且连接管17对称固定连接在连接孔4的内部,因此可将卡盖7内部的水分别流入连接管17的内部,且固定架18对称固定焊接在连接管17的两侧,挡板19固定焊接在连接管17的底端,使得连接管17 内部的水可流入挡板19的内部,且挡板19的内部呈圆形设置,因此水从连接管17的内部落入挡板19时,可从挡板19的周围飞溅出,从而可将附近区域淋湿,且通过第二出水孔16均匀开设在喷淋罩14的底端,可防止喷淋罩 14的内部积存水,防止生锈。
2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