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圆形药丸打包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圆形药丸打包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圆形药丸打包设备。


背景技术:

2.药品的种类有很多,按形状可以分为片状、丸状和颗粒状等,一般的药丸都需要依次进行打包出售。
3.对于药丸的打包,通常都是人们手动将盒子打开,然后将药丸装进去,再将盒子关闭,这样的操作过程较为繁琐,自动化程度不高,在工作量较大时,人们会感到疲惫,从而影响工作效率,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工作效率较高的圆形药丸打包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人工打包药丸的操作过程较为繁琐,而且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工作效率较高的圆形药丸打包设备。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圆形药丸打包设备,包括有底板、第一支撑架、装料斗、挡板、旋转机构、开关机构和出料机构,底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部一侧设有装料斗,装料斗一侧下部滑动式设有挡板,底板顶部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的某个部件上设有出料机构,底板上设有开关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旋转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架、伺服电机、支撑杆、第一楔形块、转动杆、第一弹簧、第三支撑架、转动轮、盒子、第二楔形块、第二弹簧、吸铁石和固定环,底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顶部设有伺服电机,底板顶部一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位于第二支撑架的外侧,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杆上部转动式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转动杆,底板顶部两侧均设有第三支撑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支撑架上部转动式连接,第三支撑架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动轮,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动轮转动式连接,转动轮一侧下部与转动杆之间设有第一弹簧,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转动式设有固定环,固定环与一侧的第三支撑架连接,固定环上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8个第一楔形块,第一楔形块与转动杆配合,第一楔形块与转动轮配合,第一楔形块外侧与固定环之间均设有压缩弹簧,转动轮一侧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16个盒子,每两个盒子为一组,盒子外侧均设有吸铁石,每组吸铁石相互配合,盒子内侧均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第二楔形块与转动轮配合,第二楔形块外侧与同侧的盒子之间均设有两个第二弹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开关机构包括有第四支撑架和推板,底板两侧均设有第四支撑架,第四支撑架上部均设有推板,推板与吸铁石配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出料机构包括有固定杆、第三楔形块和第三弹簧,第三支撑架上部均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与转动轮接触,固定杆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楔形块,第三楔形块顶部与同侧的固定杆之间均设有第三弹簧。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盒子的材质为塑料。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
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装料斗和挡板的配合,能够手动控制药丸的间歇性上料,省时省力;通过旋转机构、开关机构和出料机构的配合,能够自动完成盒子的传输、打开、关闭和下料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记为:1-底板,2-第一支撑架,3-装料斗,4-挡板,5-旋转机构,51-第二支撑架,52-伺服电机,53-支撑杆,54-第一楔形块,55-转动杆,56-第一弹簧,57-第三支撑架,58-转动轮,59-盒子,510-第二楔形块,511-第二弹簧,512-吸铁石,513-固定环,6-开关机构,61-第四支撑架,62-推板,7-出料机构,71-固定杆,72-第三楔形块,73-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21.实施例1
22.一种圆形药丸打包设备,如图1-图7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支撑架2、装料斗3、挡板4、旋转机构5、开关机构6和出料机构7,底板1顶部后侧设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上部前侧设有装料斗3,装料斗3左侧下部滑动式设有挡板4,底板1顶部设有旋转机构5,旋转机构5的某个部件上设有出料机构7,底板1上设有开关机构6。
23.旋转机构5包括有第二支撑架51、伺服电机52、支撑杆53、第一楔形块54、转动杆55、第一弹簧56、第三支撑架57、转动轮58、盒子59、第二楔形块510、第二弹簧511、吸铁石512和固定环513,底板1顶部前侧设有第二支撑架51,第二支撑架51顶部设有伺服电机52,底板1顶部前侧设有支撑杆53,支撑杆53位于第二支撑架51的外侧,伺服电机52的输出轴与支撑杆53上部转动式连接,伺服电机52的输出轴上设有转动杆55,底板1顶部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三支撑架57,伺服电机52的输出轴与第三支撑架57上部转动式连接,第三支撑架57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动轮58,伺服电机52的输出轴与转动轮58转动式连接,转动轮58前侧下部与转动杆55之间设有第一弹簧56,伺服电机52的输出轴上转动式设有固定环513,固定环513与前侧的第三支撑架57连接,固定环513上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8个第一楔形块54,第一楔形块54与转动杆55配合,第一楔形块54与转动轮58配合,第一楔形块54外侧与固定环513之间均设有压缩弹簧,转动轮58后侧均匀间隔滑动式设有16个盒子59,每两个盒子59为一组,盒子59外侧均设有吸铁石512,每组吸铁石512相互配合,盒子59内侧均前后对称滑动式设有第二楔形块510,第二楔形块510与转动轮58配合,第二楔形块510外侧与同侧的盒子
59之间均设有两个第二弹簧511。
24.开关机构6包括有第四支撑架61和推板62,底板1左右两侧均设有第四支撑架61,第四支撑架61上部均设有推板62,推板62与吸铁石512配合。
25.出料机构7包括有固定杆71、第三楔形块72和第三弹簧73,第三支撑架57上部均设有固定杆71,固定杆71与转动轮58接触,固定杆71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三楔形块72,第三楔形块72顶部与同侧的固定杆71之间均设有第三弹簧73。
26.当人们需要对药丸进行打包时,首先将药丸全部放入装料斗3上,挡板4会将药丸挡住,然后启动伺服电机52,伺服电机52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55转动,第一弹簧56拉伸,当转动杆55与相近的第一楔形块54接触时,带动第一楔形块54往外侧运动,压缩弹簧压缩,使得第一楔形块54松开转动轮58,此时第一弹簧56恢复原状,带动转动轮58转动,转动轮58带动其上所有部件转动,当下一个第一楔形块54与转动轮58上的凹槽对齐时,压缩弹簧恢复原状,带动第一楔形块54往内侧运动卡住转动轮58,如此重复,即可带动转动轮58间歇性的发生转动,当吸铁石512与右侧的推板62接触时,该吸铁石512停止运动,使得该组吸铁石512分离,该组盒子59在转动轮58上滑动打开,当打开的盒子59运动到装料斗3正下方时停止运动,然后手动往左拉动挡板4,使得最下侧的药丸往下掉落至盒子59之间,然后往右推动挡板4复位重新挡住其他药丸,然后转动轮58带动装有药丸的盒子59继续转动,当吸铁石512与左侧的推板62接触时,带动该组盒子59在转动轮58上滑动关闭,该组吸铁石512重新吸住,当盒子59与第三楔形块72接触时,带动第三楔形块72往上运动,第三弹簧73压缩,当第三楔形块72与盒子59的方形孔对齐时,第三弹簧73恢复原状,带动第三楔形块72往下运动复位,此时第三楔形块72与第二楔形块510接触,带动第二楔形块510往外侧运动,第二弹簧511压缩,使得第二楔形块510松开转动轮58,装有药丸的盒子59在重力的作用下往下掉落,此时第三楔形块72与第二楔形块510分离,第二弹簧511恢复原状,带动第二楔形块510往内侧运动复位,然后人们手动将装有药丸的盒子59取走即可,然后将一组新的盒子59安装在转动轮58上,当第二楔形块510与转动轮58接触时,带动第二楔形块510往外侧运动,第二弹簧511压缩,当第二楔形块510越过转动轮58时,第二弹簧511恢复原状,带动第二楔形块510往内侧运动复位重新卡住转动轮58,当所有的药丸全部打包完成后,关闭伺服电机52即可。
27.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