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服装吊挂转运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褶皱服装吊挂转运衣架结构。
背景技术:2.现代服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布料、服装半成品及成衣按照生产工序进行流水线式传送。现在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吊挂转运系统将夹取有服装的衣架在轨道上进行移动并传送服装,从而实现服装在生产线上的流水式转运。
3.公布号为cn2125311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吊挂系统衣架,属于衣架技术领域,其包括衣架本体、活动夹头、弹性装置和挂钩,衣架本体具有若干爪部,活动夹头的铰接端与爪部铰链,活动夹头能够在竖直平面内转动;通过安装在衣架本体侧面的挂钩,直接吊挂熨烫后的成衣或者挂有成衣的衣架,避免直接夹持成衣产生的褶皱;活动夹头包括夹座和设置在夹座自由端的软头,软头用于保护活动夹头夹持的衣物,硬质夹座保证整体结构强度,保证了在结构强度不降低的情况下提升夹持的安全性,同时夹座的连接部上设有防脱钩,连接部上的防脱钩与软头上的防脱凹槽嵌合,进一步提升连接稳定性,防止软头脱落,总体提高输送效率,实现衣架多用途输送。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转运衣架在夹取熨烫后的服装时,易造成服装的褶皱,不利于服装后续的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在转运衣架夹取熨烫后的服装时,降低服装褶皱的可能性,使服装后续的加工顺利进行,本技术提供一种无褶皱服装吊挂转运衣架结构。
6.一种无褶皱服装吊挂转运衣架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无褶皱服装吊挂转运衣架结构,包括衣架体,所述衣架体的两端设有夹持部,两个夹持部均铰接有无褶皱活动夹头,两个无褶皱活动夹头相互远离;夹持部在与无褶皱活动夹头的铰接处固设有固定轴,固定轴贯穿无褶皱活动夹头且与无褶皱活动夹头转动配合,转轴穿设有使无褶皱活动夹头抵紧夹持部的扭簧;衣架体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吊杆,吊杆远离衣架体的一端连接有行走滚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使无褶皱活动夹头始终抵紧夹持部。当需要夹持服装时,按压无褶皱活动夹头的一端使无褶皱活动夹头转动某个角度,无褶皱活动夹头的另一端远离夹持部并形成用来夹持服装的空间,将服装放入该空间内,松开无褶皱活动夹头,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无褶皱活动夹头再次抵紧夹持部,无褶皱活动夹头及夹持部共同夹紧服装,且能够保持服装被夹持部位的无褶皱状态,以降低服装褶皱的可能性。
9.可选的,所述无褶皱活动夹头在朝向夹持部的侧面固设有多道凸纹,凸纹能够与服装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纹能够增加无褶皱活动夹头与服装之间的静摩擦力,
使无褶皱活动夹头能够更加稳定地夹持服装。
11.可选的,所述夹持部在朝向无褶皱活动夹头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软垫。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垫能够避免服装直接接触夹持部,软垫能够对服装进行保护。
13.可选的,所述软垫在朝向无褶皱活动夹头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吸水棉。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熨烫后的服装具有少量的水分,吸水棉能够将服装被无褶皱活动夹头夹持的位置内的水分进行吸收,保持服装该部位的干燥,使服装能够被无褶皱活动夹头稳定地加持。
15.可选的,在向地面延伸的方向,所述无褶皱活动夹头的底端逐渐远离夹持部并形成翘边,翘边距离夹持部具有间距。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翘边能够使服装更加顺畅、便利地进入无褶皱活动夹头与加持部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内,便于快速放置服装并夹紧服装。
17.可选的,所述无褶皱活动夹头在背离夹持部的侧面开设凹槽并形成按压部,按压部远离翘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部与人的手指形状相适配,通过按动按压部,能够稳定、便利地使无褶皱活动夹头绕固定轴旋转。
19.可选的,所述夹持部相互背离的两侧均开设有减重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重槽能够减轻夹持部的重量,进而减轻整个衣架体的重量,使衣架体能够更加顺畅地沿导轨移动。
21.可选的,所述吊杆贯穿衣架体,吊杆远离行走滚轮的底端连接有紧定螺栓,紧定螺栓的螺帽与衣架体转动抵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定螺栓实现吊杆与衣架体的可拆卸连接,当衣架体损坏时,拧下紧定螺栓,将新衣架体与吊杆进行连接后,再拧紧紧定螺栓,实现轻松快速地更换衣架体。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无褶皱活动夹头及夹持部共同夹紧服装,且能够保持服装被夹持部位的无褶皱状态,以降低服装褶皱的可能性;
25.2.翘边能够使服装更加顺畅、便利地进入无褶皱活动夹头与加持部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内,便于快速放置服装并夹紧服装;
26.3.由于熨烫后的服装具有少量的水分,吸水棉能够将服装被无褶皱活动夹头夹持的位置内的水分进行吸收,保持服装该部位的干燥,使服装能够被无褶皱活动夹头稳定地加持。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无褶皱服装吊挂转运衣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体现扭簧和套环的爆炸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衣架体;11、夹持部;111、固定轴;112、减重槽;113、限位块;2、无褶皱活动夹头;21、凸纹;22、翘边;23、按压部;3、扭簧;4、吊杆;41、行走滚轮;42、紧定螺栓;5、软垫;6、吸水棉;7、螺丝;71、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无褶皱服装吊挂转运衣架结构,参照图1和图2,无褶皱服装吊挂转运衣架结构包括衣架体1、吊杆4及行走滚轮41。吊杆4经衣架体1的中部贯穿衣架体1且与衣架体1转动连接,行走滚轮41的转轴与吊杆4远离衣架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行走滚轮41与导轨滚动配合。
32.参照图1和图2,衣架体1的两端一体成型有互相正对的夹持部11,夹持部11位于衣架体1背离吊杆4的一侧,两个夹持部11均铰接有无褶皱活动夹头2,两个无褶皱活动夹头2相互远离。夹持部11在与无褶皱活动夹头2的铰接处一体成型有两根互相背离的固定轴111,两根固定轴111分别贯穿无褶皱活动夹头2的两侧面且与无褶皱活动夹头2转动配合,转轴穿设有使无褶皱活动夹头2抵紧夹持部11的扭簧3。夹持部11在朝向无褶皱活动夹头2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软垫5,软垫5在朝向无褶皱活动夹头2的侧面可拆卸连接有吸水棉6。
33.扭簧3使无褶皱活动夹头2始终抵紧夹持部11。当需要夹持服装时,按压无褶皱活动夹头2的一端使无褶皱活动夹头2转动某个角度,无褶皱活动夹头2的另一端远离夹持部11并形成用来夹持服装的空间,将服装放入该空间内,松开无褶皱活动夹头2,在扭簧3扭力的作用下,无褶皱活动夹头2再次抵紧夹持部11,无褶皱活动夹头2及夹持部11共同夹紧服装,且能够保持服装被夹持部11位的无褶皱状态,以降低服装褶皱的可能性。软垫5能够避免服装直接接触夹持部11,软垫5能够对服装进行保护。由于熨烫后的服装具有少量的水分,吸水棉6能够将服装被无褶皱活动夹头2夹持的位置内的水分进行吸收,保持服装该部位的干燥,使服装能够被无褶皱活动夹头2稳定地加持。
34.参照图1和图2,软垫5和吸水棉6共同嵌设有两个套环71,两个套环71互相远离;两个套环71内均螺纹连接有螺丝7,螺丝7拧入夹持部11内且与夹持部11螺纹连接,螺丝7将吸水棉6、软垫5与夹持部11进行固定连接,螺丝7的螺帽完全进入吸水棉6内部,能够避免螺丝7的螺帽接触服装;拆卸螺丝7并取下套环71后,能够便利地更换软垫5或吸水棉6,随后再安装套环71并将螺丝7穿入套环71内与夹持板螺纹连接以固定吸水棉6和软垫5。
35.参照图1和图2,吊杆4远离行走滚轮4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紧定螺栓42,紧定螺栓42的螺帽与衣架体1转动抵接。紧定螺栓42实现吊杆4与衣架体1的可拆卸连接,当衣架体1损坏时,拧下紧定螺栓42,将新衣架体1与吊杆4进行连接后,再拧紧紧定螺栓42,实现轻松快速地更换衣架体1。
36.参照图1和图2,无褶皱活动夹头2在朝向夹持部11的侧面一体成型有多道均匀分布的凸纹21,凸纹21能够与服装或夹持部11抵接。凸纹21能够增加无褶皱活动夹头2与服装之间的静摩擦力,使无褶皱活动夹头2能够更加稳定地夹持服装。无褶皱活动夹头2在背离夹持部11的侧面开设凹槽并形成弧状的按压部23,按压部23位于无褶皱活动夹头2远离翘边22的一端。按压部23与人的手指形状相适配,通过按动按压部23,能够稳定、便利地使无褶皱活动夹头2绕固定轴111旋转。在远离行走滚轮41的方向,无褶皱活动夹头2的底端逐渐远离夹持部11并形成弧状的翘边22,翘边22距离夹持部11具有间距。翘边22能够使服装更加顺畅、便利地进入无褶皱活动夹头2与加持部之间形成的夹持空间内,便于快速放置服装并夹紧服装。
37.参照图1和图2,夹持部11相互背离的两侧均开设有减重槽112,减重槽112能够减
轻夹持部11的重量,进而减轻整个衣架体1的重量,使衣架体1能够更加顺畅地沿导轨移动。
3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无褶皱服装吊挂转运衣架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夹持服装时,按压无褶皱活动夹头2的按压部23一端使无褶皱活动夹头2转动某个角度,无褶皱活动夹头2的翘边22一端远离夹持部11并形成用来夹持服装的空间,将服装放入该空间内,松开无褶皱活动夹头2,在扭簧3扭力的作用下,无褶皱活动夹头2再次抵紧夹持部11,无褶皱活动夹头2及夹持部11共同夹紧服装,且能够保持服装被夹持部11位的无褶皱状态。
39.软垫5能够避免服装直接接触夹持部11,软垫5能够对服装进行保护。由于熨烫后的服装具有少量的水分,吸水棉6能够将服装被无褶皱活动夹头2夹持的位置内的水分进行吸收,保持服装该部位的干燥,使服装能够被无褶皱活动夹头2稳定地加持。
40.拆卸螺丝7并取下套环71后,能够便利地更换软垫5或吸水棉6,随后再安装套环71并将螺丝7穿入套环71内与夹持板螺纹连接以固定吸水棉6和软垫5。
41.当衣架体1损坏时,拧下紧定螺栓42,将新衣架体1与吊杆4进行连接后,再拧紧紧定螺栓42,实现轻松快速地更换衣架体1。
4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