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材料加工用输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复合材料加工用输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加工用输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复合材料是人们运用先进的材料制备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在制备复合材料的时候往往需要使用树脂与其他材料混合进制备,目前在将树脂与其他材料在其他设备制备加工时,需要使用输料装置将树脂输入其他设备内,但是现在的输料设备出料口经常会发生堵料的现象,出料口堵塞后,排料不畅,导致电机过载停机,严重的会导致电机烧毁,或转轴和叶片等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加工用输料装置,通过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棍转动对出料桶内部残留的树脂进行搅拌,避免出料桶出现堵塞的情况,从而减少对电机、转轴与叶片的损害。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复合材料加工用输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左侧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有送料机构;
6.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桶、转轴、送料叶片、进料桶、出料桶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送料桶左侧与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转轴转动设于所述送料桶内,所述送料叶片与所述转轴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料桶设于所述送料桶左侧上端,所述出料桶设于所述送料桶右侧下端,且所述进料桶和所述出料桶均与所述送料桶连通,所述出料桶设有搅动组件,所述送料桶下侧设有调节组件;
7.所述搅动组件包括搅拌轴以及若干搅拌棍,所述搅拌轴转动设于所述出料桶内,若干所述搅拌棍均匀分布设于所述搅拌轴侧面;所述搅拌轴与所述转轴共同连接有第一驱动件。
8.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圆柱、连接柱、限位板、第二铰接座、螺纹杆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圆柱固定设于所述底座,所述圆柱内设有台阶腔,所述限位板滑动设于所述台阶腔内,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限位板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铰接座设于所述送料桶下端,所述连接柱上端伸出所述台阶腔与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限位板中部共同设有相互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且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螺纹杆传动连接。
9.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主传动轮、第二副传动轮、第二传动带以及第二电机,所述底座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二主传动轮与所述第二副传动轮均与所述安装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传动轮与所述螺纹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副传动轮位于所述第二主传动轮左侧,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副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传动轮与所述第二副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带传动连接。
10.所述螺纹杆的高度尺寸大于所述圆柱的高度尺寸。
11.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主传动轮、第一副传动轮、第一传动带、第一电机以及安装盒,所述第一主传动轮与所述送料桶右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主传动轮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副传动轮与所述出料桶右侧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副传动轮与所述搅拌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传动轮与所述第一副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安装盒设于所述第一主传动轮与所述第一副传动轮外侧,所述第一电机设于所述安装盒右侧,且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主传动轮传动连接。
12.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棍转动对出料桶内部残留的树脂进行搅拌,避免出料桶出现堵塞的情况,从而减少对电机、转轴与叶片的损害。
附图说明
13.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材料加工用输料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材料加工用输料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7.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9.底座1、第一铰接座11、送料桶2、转轴21、送料叶片22、进料桶23、出料桶24、搅拌轴3、搅拌棍31、圆柱4、连接柱41、限位板42、第二铰接座43、螺纹杆44、台阶腔45、螺纹孔46、第二主传动轮5、第二副传动轮51、第二传动带52、第二电机53、安装腔54、第一主传动轮6、第一副传动轮61、第一传动带62、第一电机63、安装盒64。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合材料加工用输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左侧设有第一铰接座11,第一铰接座11铰接有送料机构;
22.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桶2、转轴21、送料叶片22、进料桶23、出料桶24以及驱动组件,送料桶2左侧与第一铰接座11铰接,转轴21转动设于送料桶2内,送料叶片22与转轴21外侧固定连接,进料桶23设于送料桶2左侧上端,出料桶24设于送料桶2右侧下端,且进料桶23和出料桶24均与送料桶2连通,出料桶24设有搅动组件,送料桶2下侧设有调节组件;
23.搅动组件包括搅拌轴3以及若干搅拌棍31,搅拌轴3转动设于出料桶24内,若干搅拌棍31均匀分布设于搅拌轴3侧面;搅拌轴3与转轴21共同连接有第一驱动件。
24.在对树脂进行输送时,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转轴21转动,转轴21转动带动送料叶片22转动,然后将树脂通过进料桶23倒入送料桶2内,此时树脂被送料叶片22带动从送料桶2左侧输送至送料桶2右侧,最后通过右侧的出料桶24送出;驱动件带动转轴21转动的同时将同时带动搅拌轴3转动,搅拌轴3转动带动若干搅拌棍31同时转动,从而对出料桶24内部的树脂进行搅动,避免出料桶24堵塞;通过调节组件可调节将送料桶2右侧向上推动,使得送料桶2围绕左侧的第一铰接座11旋转,从而调整出料桶24的高度,使得本输料装置能够满
足不同高度的送料需求;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棍转动对出料桶内部残留的树脂进行搅拌,避免出料桶出现堵塞的情况,从而减少对电机、转轴与叶片的损害。
25.调节组件包括圆柱4、连接柱41、限位板42、第二铰接座43、螺纹杆44以及第二驱动件,圆柱4固定设于底座1,圆柱4内设有台阶腔45,限位板42滑动设于台阶腔45内,连接柱41与限位板42上端固定连接,第二铰接座43设于送料桶2下端,连接柱41上端伸出台阶腔45与第二铰接座43铰接,连接柱41与限位板42中部共同设有相互连通的螺纹孔46,螺纹杆44与底座1转动连接,且螺纹杆44与螺纹孔46螺纹连接,第二驱动件与螺纹杆44传动连接。在需要调整出料桶24的高度时,通过第二驱动件带动螺纹杆44转动,由于螺纹杆44与限位板42和连接柱41内的螺纹孔46螺纹连接,且连接柱41上端与送料桶2上的第二铰接座43铰接,所以螺纹杆44转动时将带动连接柱41与限位板42在圆柱4的台阶腔45内上下移动,连接柱41上下移动将推动送料桶2右侧上下移动,又连接柱41与第二铰接座43铰接,送料桶2左侧与第一铰接座11铰接,所以连接柱41上下移动将带动送料桶2左侧围绕第一铰接座11转动,从而实现对位于送料桶2右侧的出料桶24的高度调节;在连接柱41与限位板42上升过高时,限位板42上侧与调节腔45上侧壁相抵接,从而对限位板42进行阻挡,这样可防止螺纹杆44与螺纹孔46脱离连接。
26.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主传动轮5、第二副传动轮51、第二传动带52以及第二电机53,底座1设有安装腔54,第二主传动轮5与第二副传动轮51均与安装腔54转动连接,第二主传动轮5与螺纹杆44传动连接,第二副传动轮51位于第二主传动轮5左侧,第二电机53与底座1固定连接,且第二电机53与第二副传动轮51传动连接,第二主传动轮5与第二副传动轮51通过第二传动带52传动连接。第二驱动件带动螺纹杆44转动时,启动第二电机53,第二电机53转动带动第二副传动轮51在安装腔54内转动,第二副传动轮51转动通过第二传动带52带动第二主传动轮5转动,第二主传动轮5转动带动螺纹杆44转动。
27.螺纹杆44的高度尺寸大于圆柱4的高度尺寸。这样可确保在限位板42被台阶腔54上侧壁阻挡时,螺纹杆44始终与螺纹孔46螺纹连接。
28.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主传动轮6、第一副传动轮61、第一传动带62、第一电机63以及安装盒64,第一主传动轮6与送料桶2右侧转动连接,且第一主传动轮6与转轴21传动连接,第一副传动轮61与出料桶23右侧转动连接,且第一副传动轮61与搅拌轴3传动连接,第一主传动轮6与第一副传动轮61通过第一传动带62传动连接,安装盒64设于第一主传动轮6与第一副传动轮61外侧,第一电机63设于安装盒64右侧,且第一电机63与第一主传动轮6传动连接。在第一驱动件带动转轴21与搅拌轴3转动时,启动第一电机63,第一电机63带动第一主传动轮6转动,第一主传动轮6转动带动转轴21转动,同时第一主传动轮6通过第一传动带62带动第一副传动轮61转动,第一副传动轮61转动带动搅拌轴3转动,从而通过第一电机63同时带动转轴21与搅拌轴3转动。
29.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