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拉浆极带纠偏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拉浆极带纠偏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极带纠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拉浆极带纠偏机构。


背景技术:

2.在对极带拉浆前需要将极带的两边采用绝缘胶带进行包裹,避免导电,同时防止极带边缘被拉浆,而拉浆后的极带需要将极带边缘的胶带去除,在对胶带去除的过程中,容易使在传送中的极带发生偏移,或者在传送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后续对极带进行分切操作,所以在对极带分切前,需要对输送中的极带进行纠偏,现有的纠偏方式结构简单,采用挡板放置极带跑偏,当极带偏移时,极带与挡片发生发生摩擦,影响极带的传送,甚至导致极带发生变形,纠偏效果不好,影响产品的质量,现有的拉浆极带纠偏机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拉浆极带纠偏机构,结构设计新颖,安装方便,在不影响极带传送的前提下,改变极带的便宜方向,使极带在纠偏过程中保持张紧状态,纠偏效果好,方便对极带进行下步加工,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浆极带纠偏机构,包括安装板、进料架、进料固定支架和纠偏滚筒架,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旋转座,纠偏滚筒架右侧的下表面与旋转座转动连接,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滑槽,纠偏滚筒架左侧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支撑柱,滑动支撑柱的下端与弧形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纠偏滚筒架上设置有纠偏滚筒ⅰ,纠偏滚筒ⅰ的左侧设置有纠偏滚筒ⅱ,纠偏滚筒ⅱ的正下方设置有纠偏滚筒ⅲ,所述纠偏滚筒架的右侧面上设置有进料固定支架,进料架上设置有进料导轴,进料架的上表面与进料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弹簧。
5.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通孔,安装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电机支撑板,电机支撑板上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纠偏滚筒架上设置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齿轮啮合连接,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纠偏滚筒架整体转动,进而实现对极带的纠偏。
6.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齿轮上设置有角度指针,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角度标尺,角度指针指向角度标尺,通过角度指针能够指示出纠偏滚筒架的转动角度。
7.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支撑柱设置为两个,滑动支撑柱对称设置在纠偏滚筒架前后两侧,通过滑动支撑柱对纠偏滚筒架进行可靠支撑,同时便于纠偏滚筒架转动。
8.进一步的,所述弹簧设置为4个,弹簧等间距分布,通过弹簧使得进料架具有一定弹性,使进料导轴与极带弹性接触,进而使极带处于张紧状态。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设置为矩形结构,安装板的四角设置有固定孔,通过固定孔
便于将安装板固定在极带的输送架上,方便安装。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拉浆极带纠偏机构,具有以下好处:
11.1、本实用新型上设置了纠偏滚筒ⅰ,通过纠偏滚筒ⅰ改变极带的输送方向,然后极带从纠偏滚筒ⅱ与纠偏滚筒ⅲ之间的间隙穿过,实现极带从纠偏滚筒架输送,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纠偏滚筒架整体转动,进而实现对极带的纠偏。
12.2、本实用新型上设置了角度指针,通过角度指针能够指示出纠偏滚筒架的转动角度,通过滑动支撑柱对纠偏滚筒架进行可靠支撑,同时便于纠偏滚筒架转动,通过弹簧使得进料架具有一定弹性,使进料导轴与极带弹性接触,进而使极带处于张紧状态。
13.3、本实用新型上设置了固定孔,通过固定孔便于将安装板固定在极带的输送架上,方便安装,本实用新型构设计新颖,安装方便,在不影响极带传送的前提下,改变极带的偏移方向,使极带在纠偏过程中保持张紧状态,纠偏效果好,方便对极带进行下步加工。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安装板、2弧形滑槽、3角度标尺、4电机、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固定孔、8进料导轴、9进料架、10进料固定支架、11弹簧、12纠偏滚筒ⅰ、13纠偏滚筒架、14纠偏滚筒ⅱ、15纠偏滚筒ⅲ、16角度指针、17电机支撑板、18旋转座、19滑动支撑柱、2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一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拉浆极带纠偏机构,包括安装板1、进料架9、进料固定支架10和纠偏滚筒架13,安装板1上表面的右侧设置有旋转座18,纠偏滚筒架13右侧的下表面与旋转座18转动连接,安装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滑槽2,纠偏滚筒架13左侧的下表面设置有滑动支撑柱19,滑动支撑柱19的下端与弧形滑槽2滑动连接,滑动支撑柱19设置为两个,滑动支撑柱19对称设置在纠偏滚筒架13前后两侧,通过滑动支撑柱19对纠偏滚筒架13进行可靠支撑,同时便于纠偏滚筒架13转动,纠偏滚筒架13上设置有纠偏滚筒ⅰ12,纠偏滚筒ⅰ12的左侧设置有纠偏滚筒ⅱ14,纠偏滚筒ⅱ14的正下方设置有纠偏滚筒ⅲ15,安装板1设置为矩形结构,安装板1的四角设置有固定孔7,通过固定孔7便于将安装板1固定在极带的输送架上,方便安装,安装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通孔20,安装板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与通孔20对应的电机支撑板17,电机支撑板17上设置有电机4,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5,纠偏滚筒架13上设置有从动齿轮6,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齿轮
啮合连接,通过电机4带动主动齿轮5,主动齿轮5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从动齿轮6转动,从动齿轮6带动纠偏滚筒架13整体转动,进而实现对极带的纠偏,从动齿轮6上设置有角度指针16,安装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角度标尺3,角度指针16指向角度标尺3,通过角度指针16能够指示出纠偏滚筒架13的转动角度,纠偏滚筒架13的右侧面上设置有进料固定支架10,进料架9上设置有进料导轴8,进料架9的上表面与进料固定支架10之间设置有弹簧11,弹簧11设置为4个,弹簧11等间距分布,通过弹簧11使得进料架9具有一定弹性,使进料导轴8与极带弹性接触,进而使极带处于张紧状态。
21.在使用时:极带绕过进料导轴8,从纠偏滚筒ⅰ12上穿过,然后从纠偏滚筒ⅱ14与纠偏滚筒ⅲ15之间的间隙穿过,弹簧11使得进料架9具有一定弹性,使进料导轴8与极带弹性接触,进而使极带处于张紧状态,当外部检测装置检测到极带发生偏移,外部控制器给电机4信号,电机4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一定的角度,主动齿轮5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从动齿轮6转动,从动齿轮6带动纠偏滚筒架13整体转动,进而实现对极带的纠偏,滑动支撑柱19对纠偏滚筒架13进行可靠支撑,同时便于纠偏滚筒架13转动。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