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高应变检测的脱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高应变检测的脱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脱钩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应变检测的脱钩装置。


背景技术:

2.高应变检测是一种对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判定的检测方法,实验时用重锤冲击桩顶,实测桩顶部的速度和力时程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在进行高应变检测时,需要将重锤吊起一定的高度,然后通过脱钩装置瞬间解除对重锤的约束,使得重锤自由下落冲击桩顶。目前的脱钩装置大多使用弧形的单脱钩,通过单脱钩吊起重锤,并通过单脱钩的开启解除对重锤的约束,实际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设备挂到单脱钩的前面造成脱钩失败的情况,市面上还有一些带有双脱钩的脱钩装置,但是普遍结构较复杂,作业的时候也容易出现脱钩不完全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应变检测的脱钩装置,结构简单,有效避免了作业过程中脱钩不完全的情况,提高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应变检测的脱钩装置,包括连接组件、左侧活动钩、右侧活动钩和作业杆组件,所述左侧活动钩和右侧活动钩的顶部均与连接组件的底部可转动连接,左侧活动钩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重锤限位的左限位部,右侧活动钩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重锤限位的右限位部,所述左限位部和右限位部相对设置,并且左限位部和右限位部的相对面互相贴合,左侧活动钩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作业杆组件包括限位板和敲击杆,所述限位板的右半区域与所述右侧活动钩可转动连接,限位板的右端与敲击杆的左端连接,限位板的左端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连接轴的限位挂钩。
7.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组连接板、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所述上连接轴安装于两组连接板之间的顶部,所述下连接轴安装于两组连接板之间的底部,所述左侧活动钩和右侧活动钩均与下连接轴可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外侧活动设置有套管,第一连接轴的端部设置有对套管进行限位的限位帽,所述限位挂钩向下设置并钩住所述套管。
9.优选的,所述右侧活动钩的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右侧活动钩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可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左限位部的右上端和右限位部的左上端均设置有坡面结构。
11.优选的,当所述左限位部和所述右限位部的相对面贴紧时,所述限位挂钩与所述套管的左端贴紧。
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二连接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可转动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应变检测的脱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用于高应变检测的脱钩装置,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起吊设备,通过左侧活动钩的左限位部和右侧活动钩的右限位部配合完成对重锤的限位,通过限位挂钩钩住第一连接轴,防止左侧活动钩和右侧活动钩打开,通过起吊设备将重锤提升到所需高度后,通过向下敲击敲击杆,在杠杆的作用下使的限位板的左端连同限位挂钩向上转动,从而瞬间解除对第一连接轴的限位,在重锤的重力作用下,使得左侧活动钩和右侧活动钩均向外张开一定角度,实现脱钩,左侧活动钩和右侧活动钩同时张开,实现脱钩,有效避免了作业过程中脱钩不完全的情况,提高安全性,而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脱钩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脱钩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9.附图中标记:1、连接组件;2、左侧活动钩;3、右侧活动钩;4、作业杆组件;5、左限位部;6、右限位部;7、第一连接轴;8、限位板;9、敲击杆;10、限位挂钩;11、连接板;12、上连接轴;13、下连接轴;14、套管;15、限位帽;16、第二连接轴;17、坡面结构;18、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高应变检测的脱钩装置,包括连接组件1、左侧活动钩2、右侧活动钩3和作业杆组件4,所述左侧活动钩2和右侧活动钩3的顶部均与连接组件1的底部可转动连接,左侧活动钩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重锤限位的左限位部5,右侧活动钩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重锤限位的右限位部6,所述左限位部5和右限位部6相对设置,并且左限位部5和右限位部6的相对面互相贴合,左侧活动钩2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连接轴7,所述作业杆组件4包括限位板8和敲击杆9,所述限位板8的右半区域与所述右侧活动钩3可转动连接,限位板8的右端与敲击杆9的左端连接,限位板8的左端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连接轴7的限位挂钩10。
22.本技术中,连接组件1用于连接起吊设备,通过左侧活动钩2的左限位部5和右侧活动钩3的右限位部6配合完成对重锤的限位,通过限位挂钩10钩住第一连接轴7,防止左侧活动钩2和右侧活动钩3打开,通过起吊设备将重锤提升到所需高度后,通过向下敲击敲击杆9,在杠杆的作用下使的限位板8的左端连同限位挂钩10向上转动,从而瞬间解除对第一连接轴7的限位,在重锤的重力作用下,使得左侧活动钩2和右侧活动钩3均向外张开一定角
度,实现脱钩,左侧活动钩2和右侧活动钩3同时张开,实现脱钩,有效避免了作业过程中脱钩不完全的情况,提高安全性,而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使用可靠性。
23.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1包括两组连接板11、上连接轴12和下连接轴13,所述上连接轴12安装于两组连接板11之间的顶部,所述下连接轴13安装于两组连接板11之间的底部,所述左侧活动钩2和右侧活动钩3均与下连接轴13可转动连接。
24.上连接轴12用于连接起吊设备,下连接轴13用于连接左侧活动钩2和右侧活动钩3。
25.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轴7的外侧活动设置有套管14,第一连接轴7的端部设置有对套管14进行限位的限位帽15,所述限位挂钩10向下设置并钩住所述套管14。
26.限位挂钩10钩住套管14,在向下敲击敲击杆9时,限位挂钩10向上移动,通过套管14的转动减少与限位挂钩10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实现脱钩。
27.进一步的,限位板和套管均设置有两组,两组限位板分别设置于右侧活动钩的前侧和后侧,两组套管分别设置于左侧活动钩的前侧和后侧,通过两组限位挂钩分别钩住两组套管,进一步保证对第一连接钩的限位效果。
28.而且两组限位板的重量大于敲击杆的重量,使得限位板左端的限位挂钩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钩住套管,防止自己脱钩的情况。
29.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右侧活动钩3的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二连接轴16,所述限位板8与所述右侧活动钩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16可转动连接。
30.限位板8与右侧活动钩3通过第二连接轴16可转动连接,方便作业杆组件4围绕第二连接轴16转动。
31.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左限位部5的右上端和右限位部6的左上端均设置有坡面结构17。
32.具体的,左限位部5的坡面结构17和右限位部6的坡面结构17形成一个v型槽,重锤顶部的挂钩钩在左限位部5和右限位部6的坡面结构17处,对重锤的顶部挂钩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重锤不会横向滑动,而且重锤的顶部挂钩可以对坡面结构17施加一个向外的推力,使得左侧活动钩和右侧活动钩之间产生互相作用的推力,从而使得限位挂钩10牢牢钩住第一连接轴7外侧的套管14,不会出现自己脱钩的情况,提高安全性。
33.进一步的,坡面结构的角度与水平面成15-30
°
设置,这样设计使得重锤对坡面结构的作用力只有一小部分分解为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大部分为竖直方向的作用力,减小限位挂钩与第一连接轴之间的作用力,保证第一连接轴的使用寿命。
34.而且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分别设置于左侧活动钩和右侧活动钩的下半区域,邻近左限位部和右限位部,而远离下连接轴,这样设计使得限位挂钩与第一连接轴之间即使很小的作用力即可防止左侧活动钩和右侧活动钩松开。
35.本技术实施例中,当所述左限位部5和所述右限位部6的相对面贴紧时,所述限位挂钩10与所述套管14的左端贴紧。
36.保证挂住重锤时,限位挂钩10可以牢牢钩住第一连接轴7外侧的套管14。
37.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轴7与第二连接轴1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限位板8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板18,所述加强筋板18与所述第二连接轴16可转动连接。
38.通过加强筋板18提高限位板与第二连接轴16连接的牢固性,而且限位挂钩10钩住
第一连接轴7外侧的套管14时,敲击杆9刚好处于水平状态,方便对敲击杆9施加向下的瞬间冲击。
39.在使用时,连接组件1用于连接起吊设备,通过左侧活动钩2的左限位部5和右侧活动钩3的右限位部6配合完成对重锤的限位,通过限位挂钩10钩住第一连接轴7,防止左侧活动钩2和右侧活动钩3打开,通过起吊设备将重锤提升到所需高度后,通过向下敲击敲击杆9,在杠杆的作用下使的限位板8的左端连同限位挂钩10向上转动,从而瞬间解除对第一连接轴7的限位,在重锤的重力作用下,使得左侧活动钩2和右侧活动钩3均向外张开一定角度,实现脱钩,左侧活动钩2和右侧活动钩3同时张开,实现脱钩,有效避免了作业过程中脱钩不完全的情况,提高安全性,而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提高使用可靠性。
4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