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固体颗粒容器的嘴部结构及固体颗粒容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固体颗粒容器的嘴部结构及固体颗粒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容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固体颗粒容器的嘴部结构及固体颗粒容器。


背景技术:

2.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固体颗粒多种多样,有别于液体,固体颗粒较为分散,在倒出和倒回容器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生撒漏,并且容易吸湿形成结块,粘附在容器上,这是其包装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在洗护产品中,包括彩漂粉,洗碗粉,洗衣香珠等,此些产品通常需要定量倒出,倒出量控制也是重点课题。
3.传统的盒装加勺子的包装形式需保持手部洁净干燥,容器内的固体颗粒易被污染;据此,发展出一次性小袋装、可溶性膜包装等定量的包装形式,然而此些包装产品不能根据场景灵活改变用量,适用于旅游出行等携带,无法满足日常家居需求;现有技术中还有将容器的密封结构设置为量杯以便于使用者量取,该项技术在液体容器中使用率较高,然而在固体颗粒容器中的应用仍不成熟,存在易撒漏、倒出量难以控制,残留粘附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固体颗粒容器的嘴部结构及固体颗粒容器,用于解决现有的固体颗粒容器存在的易撒漏、倒出量难以控制,残留粘附等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6.一种固体颗粒容器的嘴部结构,包括一柱状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包括一进口端、一出口端和一主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块导流挡板;所述两块导流挡板设于出料通道内,并与出料通道内侧壁相连;所述导流挡板从出口端向进口端倾斜,形成倾斜于出料通道的主轴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靠近进口端一侧的开口宽度d大于靠近出口端一侧的开口宽度d。
7.出料通道接近容器内部的一端为进口端,靠近外界的一端为出口端,倾倒容器时,固体颗粒在容器中从进口端进入出料通道,从出口端掉离出料通道。出料通道为柱状,在出料通道的纵截面上,以嘴部结构倾倒时的摆放状态为基准,出料通道轴向延伸的两边界分别为出料通道的通道上沿和通道下沿,导流挡板以其底端为定点,从出口端向进口端倾斜,其底端靠近出料通道的下沿,并靠近出料通道的出口端,故为近端;其另一端倾斜地向出料通道的深处延伸,逐渐远离出口,随着延伸深度越深,越发靠近出料通道的上沿,故为远端。在出料通道的横截面上,两块导流挡板之间形成一个对称的出料口,出料口的上沿开口为处在两块导流挡板远端之间的出料通道内侧壁的圆弧,出料口的下沿开口为处在两块导流挡板近端之间的出料通道内侧壁的圆弧,出料口靠近进口端一侧的开口宽度d即是出料口上沿的开口宽度,出料口靠近出口端一侧的开口宽度d即是出料口下沿的开口宽度。d等于两块导流挡板远端的连接距离,d等于两块导流挡板近端的连接距离。
8.导流挡板倾斜设置,形成具有倾斜表面的出料口,同时出料口上沿的开口宽度d大于下沿的开口宽度d,出料口从出料通道的进口端向出口端逐渐收拢,减小固体颗粒可通过的面积,在将固体颗粒倒出容器时延缓固体颗粒的倒出速率,使固体颗粒集中于出料通道的中间位置顺畅地、集中地流出,倒出速率可控,随着倾倒角度增加而增加,在倾倒角度较大时仍能保持流束集中,从而更好地控制固体颗粒的流出量。
9.进一步,所述出料口与出料通道的主轴形成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锐角;所述导流挡板靠近出口端的近端与出料通道进口端的端面的距离为l1,与出料通道的通道下沿的距离为l3;所述导流挡板远离出口端的远端与出料通道进口端的端面的距离为l2,与出料通道的通道上沿的距离为l4;所述夹角α为45
°
~60
°
,和/或,l1:l2在1.2~1.8之间,和/或,l3:l4在0.2~1.2 之间,和/或,d:d在0.3~0.8之间。
10.若夹角α过大,倒出时固体颗粒容易堆积在导流挡板的近端,倒回时固体颗粒容易堵塞在导流挡板表面无法流回容器;若夹角α过小,造成出料口上沿过于靠近出料通道的进口端,或,造成出料口上沿的开口过大,不利于控制固体颗粒的倒出速率,在倾倒角度较高时容易出现部分固体颗粒散开,流束不集中,从而导致难以控制倒出量。由此可见,夹角α过大或过小均会削弱导流挡板的导向作用,45
°
~60
°
为较佳的范围,适应固体颗粒的粘滞度。同理,l1:l2宜控制在1.2~1.8之间,和/或,l3:l4宜控制在0.2~1.2之间,和/或,d:d宜控制在0.3~0.8之间。
11.进一步,所述出料口在出料通道的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在出料通道的横截面积的30%~85%之间。
12.固体颗粒的最大流通量取决于出料口在出料通道的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若导流挡板占据出料通道过多的横截面积,需要以较高的倾倒角度才能到达合适的倒出速率,若倾倒角度过高,还会使大量固体颗粒脱离导流挡板的限制出现撒漏;倒回时固体颗粒的疏通效率差,容易堵塞在出料口。但出料口面积亦不宜过大,需要在倾倒角度较高时保持固体颗粒的流速可控、流束集中。因此,出料口在出料通道的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应为出料通道的横截面积的30%~85%。
13.进一步,所述出料口靠近进口端一侧的开口宽度d与出料通道的开口宽度b之比在 0.5~0.8之间;所述出料口靠近出口端一侧的开口宽度d与出料通道的开口宽度b之比在 0.1~0.3之间。
14.与上述同理,d:b和d:b的值应使出料口的面积保持在合适范围内,使出料口开口具有适中的宽度变化。
15.进一步,所述出料通道的出口端面为倾斜切面;所述倾斜切面与出料通道的主轴形成的夹角β,所述夹角β为锐角且与所述夹角α处在同一纵截面上。
16.进一步,所述导流挡板呈冠形,包括封闭连接的圆弧边和直线边;所述圆弧边贴合出料通道的内壁,直线边为出料口的边界。
17.进一步,所述导流挡板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朝向出口端凸出。
18.基于上述嘴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固体颗粒容器:
19.所述固体颗粒的容器包括容腔、密封件和如上所述的嘴部结构;所述出料通道的进口端连接容腔,以使存放于容腔内的固体颗粒通过嘴部结构倒出;所述出料口靠近出口端的一侧与所述容器的倾倒方向同侧;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嘴部结构。
20.本实用新型的容器专门用于存放固体颗粒,相较于用于存放液体的容器,本实用新型的出料通道无需设置回流槽,出料口为容腔中的固体颗粒的唯一出口。出料口的流通面积更大,利于固体颗粒的流通,容器的各尺寸适应固体颗粒的粘滞度。
21.进一步,所述嘴部结构设有外座;所述外座设于出料通道的外侧,并围绕于出料通道进口端处的外侧壁,所述出料通道的部分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间隔中设有第一配合位;所述外座的底部设有第二配合位,嘴部结构通过所述第二配合位与容腔连接;所述密封件通过第二配合位可拆卸连接外座。
22.进一步,所述出料通道的出口端设有外翻边;所述密封件的内侧紧贴出料通道的外翻边。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4.(1)在将固体颗粒从容器中倒出时,固体颗粒在出料口顺畅地、集中地流出,倒出速率可控。
25.(2)容器密封性良好,固体颗粒不易残留在密封件内壁。
26.(3)容器使用方法简单可控,可准确控制倒出量,不易发生撒漏。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嘴部结构的立体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嘴部结构的剖面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嘴部结构的纵截面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嘴部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容器的剖面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回流步骤的使用状态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倒出步骤的使用状态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嘴部结构与容腔的拆卸状态图。
35.标号说明:嘴部结构10;出料通道11;通道上沿111;通道下沿112;导流挡板12;出料口 13;外座14;第一配合位141;第二配合位142;容腔20;密封件30;棘齿40。
具体实施方式
36.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7.实施例1
38.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体颗粒容器的嘴部结构,包括出料通道11和两块导流挡板12;出料通道11为圆柱状;两块导流挡板12设于出料通道11内,靠近出料通道11 的出口端,以出料通道11的直径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两块导流挡板12之间形成出料通道 11的出料口13;导流挡板12从出口端向进口端倾斜,与出料通道11的主轴形成夹角α;导流挡板12靠近出口端的近端与出料通道11进口端的端面存在距离l1,与出料通道11的通道下沿112存在距离l3;导流挡板12远离出口端的远端与出料通道11进口端的端面存在距离l2,与出料通道11的通道上沿111存在距离l4;两块导流挡板12之间形成出料通道11的倾斜
的出料口13;出料口13上沿的开口宽度d大于下沿的开口宽度d。
39.如图3所示,以嘴部结构倾倒时的摆放状态为基准,固体颗粒进入的一端为出料通道11 的进口端,固体颗粒倒出的一端为出料通道11的出口端,通道上沿111为出料通道11在纵截面上的上边界,通道下沿112为下边界。
40.出料通道11的两端开口,侧壁封闭环绕,导流挡板12倾斜设置并与出料通道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如图3所示,形成具有倾斜表面的出料口12,出料口与主轴形成夹角α,同时如图4所示,出料口13上沿的开口宽度d大于下沿的开口宽度d,出料口13从出料通道的进口端向出口端逐渐收拢,减小固体颗粒可通过的面积,在将固体颗粒倒出容器时延缓固体颗粒的倒出速率,使固体颗粒集中于出料通道的中间位置顺畅地、集中地流出,倒出速率可控,随着倾倒角度增加而增加,在倾倒角度较大时仍能保持流束集中,从而更好地控制固体颗粒的流出量。在将固体颗粒倒回容器时,环绕封闭的侧壁在出料通道的两端开口形成围护,固体颗粒仅能通过出料口进入容器,而出料通道的内侧壁与导流挡板的相交线为倾斜向下的光滑曲线,掉落至导流挡板的部分固体颗粒通过重力作用能顺利流向出料口,如此,出料通道的出口端不会因导流挡板的设置而在倒回时堆积固体颗粒。
41.导流挡板的近端与出料通道进口端的端面的距离为l1,l1小于出料通道的长度,出料通道的出口端和出料口之间留有一段缓冲区域,用于在倒出固体颗粒时形成集中的流束。并且,在流回的过程中,缓冲区域围护出料口,即使固体颗粒击中导流挡板被弹开,亦不易弹出出料通道。导流挡板的近端与出料通道的通道下沿留有距离l3,出料通道下沿处的一段圆弧为出料口的底部(即下沿)边界,留出适中的流通面积,避免在倒出时过多固体颗粒积压在导流挡板的近端。另一方面,若导流挡板的近端与出料通道的通道下沿若不留距离,两块导流挡板近端相连,形成出料口尖锐的下沿,对固体颗粒流通有阻碍作用,固体颗粒撞击尖锐处容易改变运动轨迹,弹至别处。
42.优选地,夹角α为45
°
~60
°
,和/或,l1:l2在1.2~1.8之间,和/或,l3:l4在0.2~1.2之间,和/或,d:d在0.3~0.8之间。
43.若夹角α过大,倒出时固体颗粒容易堆积在导流挡板的近端,倒回时固体颗粒容易堵塞在导流挡板表面无法流回容器;若夹角α过小,造成出料口上沿过于靠近出料通道的进口端,或,造成出料口上沿的开口过大,不利于控制固体颗粒的倒出速率,在倾倒角度较高时容易出现部分固体颗粒散开,流束不集中,从而导致难以控制倒出量。由此可见,夹角α过大或过小均会削弱导流挡板的导向作用,45
°
~60
°
为较佳的范围,适应固体颗粒的粘滞度。同理,l1:l2宜控制在1.2~1.8之间,和/或,l3:l4宜控制在0.2~1.2之间,和/或,d:d宜控制在0.3~0.8之间。
44.优选地,出料口13在出料通道11的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在出料通道的横截面积的 30%~85%之间。
45.固体颗粒的最大流通量取决于出料口在出料通道的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若导流挡板占据出料通道过多的横截面积,需要以较高的倾倒角度才能到达合适的倒出速率,若倾倒角度过高,还会使大量固体颗粒脱离导流挡板的限制出现撒漏;倒回时固体颗粒的疏通效率差,容易堵塞在出料口。但出料口面积亦不宜过大,需要在倾倒角度较高时保持固体颗粒的流速可控、流束集中。因此,出料口在出料通道的横截面上的投影面积应为出料通道的横截面积的30%~85%。
46.具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出料通道11为圆柱,其开口宽度b等于其圆柱面半径r的两倍(即圆柱面的直径),出料口13上沿的开口宽度d与出料通道11的半径r之比在1.0~1.6 之间;出料口13下沿的开口宽度d与出料通道11的半径r之比在0.2~0.6之间,使出料口的面积保持在合适范围内,使出料口开口具有适中的宽度变化。
47.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出料通道11的出口端面为倾斜切面;倾斜切面与出料通道11 的主轴形成的夹角β大于夹角α。在倒出时可通过倾斜切面观察到固体颗粒在出料口13处的流出状态以调整倾倒角度,利于控制固体颗粒的流出速率和流通量。出料通道的倾斜切面投影形成图4所示的截面图。
48.本实施例优选地,如图4所示,导流挡板12呈冠形,包括封闭连接的圆弧边和直线边;圆弧边贴合出料通道11的内壁,直线边为出料口13的边界。出料通道11上沿处的一段圆弧、下沿处的一段圆弧以及两个导流挡板12的直线边均为出料口13的边界,出料口13上下沿的开口通过直线边相连,出料口13的宽度呈阶梯式变化,倒出时的流通量随倾倒角度逐步增加而可控地增加;倒回时,固体颗粒不易粘附在导流挡板12的边沿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流挡板还可由封闭连接的圆弧边和弧边组成,圆弧边贴合出料通道的内壁,弧边为出料口的边界。
49.本实施例优选地,如图2所示,导流挡板12为弧形板;弧形板的朝向出口端凸起。导流挡板12表面的弧度用于减少固体颗粒的残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流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平面板。
50.实施例2
51.如图5~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固体颗粒的容器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容器包括容腔20、密封件30和如实施例1所述的嘴部结构;嘴部结构10连接容腔20,以使存放于容腔20内的固体颗粒通过容器嘴部结构10倒出;密封件30用于密封嘴部结构10;出料口13的下沿与容器的倾倒方向同侧。
52.具体地,容腔20与嘴部结构10的连接处设有外座14;外座14围绕出料通道11的外侧壁,外座14与外侧壁之间设有第一配合位141;第一配合位141用于安装或拆卸密封件30;外座14的底部设有第二配合位142,嘴部结构10通过第二配合位142与容腔20连接。
53.出料通道的外侧壁即为出料通道露出在容腔外的部分的外壁,密封件安装在第一配合位后完全覆盖出料通道露出在容腔外的部分,与容器嘴部结构的出口端过盈配合,形成良好密封。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配合位141和第二配合位142均为螺纹槽,密封件30的外壁上设有对应第一配合位141的外螺纹,容腔开口的外沿设有对应第二配合位142的外螺纹。可选地,如图8所示,第二配合位142和容腔开口的外沿还设有相互配合的棘齿40,棘齿40 为止退结构,嘴部结构10连接容腔20后无法拆卸。
54.本实施例优选地,密封件30具有量取功能,为量取件;出料通道11的出口端设有外翻边;密封件30的内侧紧贴出料通道11的外侧壁和外翻边,密封件30在其内部紧贴出料通道 11的外侧壁,粘附在密封件30上的少量固体颗粒在安装密封件30的过程中被出料通道11 刮落,掉落至出料通道11内壁,避免污染第一配合位141。更进一步,出料通道11延伸至密封件30的内侧底。
55.由于液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密封件具有量取功能的液体容器需设置回流槽,用于安装密封件后,使液体残留在密封件通过回流槽回流至容器内,但固体颗粒的流动性较
差,并且吸湿后容易粘连,回流槽的设计无法有效引导固体颗粒回流,容易形成死角使固体颗粒堆积、结块,甚至污染密封件的配合位(安装位),影响容器的密封性。如图5所示,出料通道11 连通容腔20,针对固体颗粒的特性,出料通道11的侧壁连续环绕于容腔20的出口处,将容腔20的出口围蔽,使固体颗粒仅能通过出料口13进出容腔20,区别于液体容器,出料通道 11的侧壁不设有槽或者开口,避免固体颗粒回流堵塞于出料通道11的侧壁或者洒落至第一配合位141。外翻边用于刮落密封件的残留固体颗粒刮落,为了保持良好的密封,外翻边的伸出长度不宜过大,出料通道11的外径长度需接近密封件30的内径长度,另一方面,出料通道11与密封件30相近的开口面积,若不对流束加以引导控制,意味着出料通道11需要高度对准密封件30,固体颗粒的流出速率受到限制,由此体现导流挡板12的重要性,同时如上所述,导流挡板12并不会造成出料通道内的固体颗粒堆积,导流挡板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的嘴部结构和容器兼具良好的密封性以及使用便利性。
56.本实施例优选地,密封件30内外透明,其上设有刻度;出料通道11的出口端面高于外座14,将出料通道11的外侧壁抵住密封件30进行倾倒,配合密封件30上的刻度可准确控制倒出量。
57.所述固体颗粒的容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倒出步骤和回流步骤;
58.所述倒出步骤包括:
59.沿容器的倾倒方向从上至下地倾倒容腔,向密封件或其他承载物倒出固体颗粒,以使容腔中的固体颗粒穿过出料口;期间调整倾倒角度以控制固体颗粒的倒出速率;
60.所述回流步骤包括:
61.将密封件或其他承载物中剩余的固体颗粒从出料通道的出口端倒入,以使固体颗粒穿过出料口掉落至容腔,和/或,以使固体颗粒沿导流挡板滚落至出料口,从出料口掉落至容腔。
62.图6和图7分别为回流步骤和倒出步骤的使用状态图。
63.本实施例的容器的使用方法简单,将固体颗粒倒出时,可准确控制固体颗粒的倒出量,即使在倾倒角度较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流束集中;将多出的固体颗粒倒回时,固体颗粒被有效疏导,不易残留在容器的出料口;倒出后重新密封容器时,残留在密封件的固体颗粒可有效回落至容器内,避免污染容器外壁;倒出或倒回过程无需人手直接接触固体颗粒,避免带入水分导致固体颗粒结块。
64.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