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包装运输 专利正文
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车辆生产企业的车辆制造工序中,需要通过工具将整车支起以方便作业人员进行车内的外作业;不同的车型,由于其底盘的尺寸不同需要对应的支车装置;车间在切换不同的车型的生产时需要切换相应的支车装置,上述步骤降低了车间的生产效率,消耗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同时,为了新开发车型的生产,需制作大量的新的,相匹配的支车装置,这样的大量的支车装置如何存放是一个难以解决问题,并且耗费公司金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车装置只能配适少数几种车型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包括基座、
5.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用于支撑车体的一端;以及,
6.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用于支撑车体的相对的另一端;
7.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沿第一方向安装于所述基座;设有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8.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均安装有沿第二方向的多个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均安装有第二驱动件以驱动所述支撑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共面且相互垂直。
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安装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导轨;所述支撑件通过第二滑块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由其驱动转动的第二丝杆;所述支撑件传动安装于所述第二丝杆。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面安装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导轨;所述支撑件通过第二滑块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由其驱动转动的第二丝杆;所述支撑件传动安装于所述第二丝杆。
11.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为双轴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两端的两根输出轴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二丝杆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件以所述第二电机为中心,对称的分别安装于两所述第二丝杆。
12.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底座;
13.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底座之间通过多根支柱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的一端位置;所述第一支撑部可活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安装的两条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支撑
部相对两条所述第一导轨安装有与其配合的两个第一滑块;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以及由其驱动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支撑部传动安装于所述第一丝杆。
15.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沿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对所述第三导轨安装有与其配合的第三滑块。
16.优选的,支撑框架为矩形;在其四个角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四个所述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底座。
17.优选的,所述支柱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上端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所述第一部分的下端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的安装的位置来调节所述支柱整体长度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9.所述通用性支车装置设置有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驱动所述第一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从而使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间距能够根据车体的底盘的实际尺寸而调整,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底盘的车体的支撑作业。
附图说明
2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2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的第一支撑部立体结构图。
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的第二支撑部立体结构图。
25.附图说明:1-底座,101-钢板,102-固定板,2-支柱,201-第二部分,202-安装板,203-加强筋,4-加强杆,5-第一导轨,6-第一支撑部,7-第二支撑部,8-第一丝杆,9-第一电机,10-支撑件,11-第二电机,12-第二丝杆,13-支撑杆,14-第二导轨,15-第一滑块,16-第三导轨,17-控制器,18-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在车辆的制造或者维修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将车辆或者说将车辆的底盘支高,以方便对车辆进行装配或者维修;车辆的型号繁多,各种型号的尺寸差别比较大,各种型号的车辆的底盘的尺寸也差别较大;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车辆制造企业都相对不同型号的车辆配套不同尺寸、型号的支车装置;某一型号的支车装置由于其支点的位置只能对应某一种型号的车辆,所述的不同型号的支车装置不能混用;上述方式会带来如下问题:一般车辆
制造企业不只生产一种型号的车辆,其也不能为不同型号的车辆各配置一套生产线,车辆制造企业在转换生产时会将配套的某一型号的支车装置替换成另一型号的支车装置;由于支车装置的面积较大,重量较重,一次需要更换的数量较多,且更换操作复杂,更换生产线上的支车装置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的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所述通用性支车装置上的用于支撑车辆的支点的位置能够调整,使一套所述支车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的车辆(或底盘)的支撑作业,除去上述的更换支车装置的工序,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28.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的立体结构图;所述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的第一支撑部立体结构图;所述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的第二支撑部立体结构图。
29.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性支车装置,包括基座、
30.第一支撑部6,所述第一支撑部6用于支撑车体的一端;以及,
31.第二支撑部7,所述第二支撑部7用于支撑车体的相对的另一端;
32.所述第一支撑部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沿第一方向安装于所述基座;设有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部6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33.所述的第一支撑部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为支撑于车辆车体的两端,所述两端一般为所述车体的底盘的前后两端,使所述车体的重心落在所述第一支撑部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的中间的位置;如果所述一支撑部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为水平设置的长条形的支撑杆,其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两端也可以是左右两端,所述车体的重心落在所述第一支撑部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的中间的位置;
34.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支撑部6运动以改变所述第一支撑部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之间的间距,从而使所述支车装置能够适应不同长度、不同宽度的车体(或者说底盘)的支撑作业。
35.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部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上均安装有沿第二方向的多个支撑件10;所述第一支撑部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上均安装有第二驱动件以驱动所述支撑件10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共面且相互垂直。
36.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支撑部6上至少安装两个所述支撑件10,所述支撑件10为竖立的圆柱形结构或者长方体形结构,所述支撑件10为支撑所述车体的支点;上述设计使所述支点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也能够调节。
3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部6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上端面安装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导轨14;多个所述支撑件10通过第二滑块18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14;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11和由其驱动转动的第二丝杆12;所述支撑件10传动安装于所述第二丝杆12。所述第二支撑部7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上端面安装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导轨14;所述支撑件10通过第二滑块18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14;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11和由其驱动转动的第二丝杆12;所述支撑件10传动安装于所述第二丝杆12。所述第二电机11带动所述第二丝杆12转动,所述第二丝杆12转动驱动所述支撑件10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运动。
38.进一步的,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机11为双轴电机;所述第二电机11
安装于所述支撑杆13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二电机11的两端的两根输出轴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二丝杆12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件10以所述第二电机11为中心,对称的分别安装于两所述第二丝杆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车装置共包括四个所述支撑件10,四个所述支撑件10可分别支撑于所述车体的底盘的对称的四个角的位置;两个所述支撑件10为一组,一组支撑件10对称的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部6,另一组所述支撑件10对称的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部7;四个所述支撑件10围成一个“矩型”的支撑区域,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支撑部6和所述第二支撑部7之间的间距,以及调整位于同一组的两个所述支撑件10之间的间距来调整所述支撑区域的面积,以适应不同尺寸车体(或底盘)的支撑作业。
39.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轨14沿所述第二方向安装于所述支撑杆13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导轨14上滑动安装有所述第二滑块18;所述第二滑块18上安装有“l”型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水平段的底端面与所述第二滑块18的上端面对接,所述支撑件10安装与所述水平段的上端面;所述竖直段的外侧面安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螺纹贯通孔,所述第二丝杆12安装于所述螺纹贯通孔;所述第二丝杆12的转动驱动所述连接板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支撑件10和所述第二滑块18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滑块18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
40.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底座1;
41.支撑框架3;所述支撑框架3和所述底座1之间通过多根支柱2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7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3的一端位置;所述第一支撑部6可活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3为四根方杆依次连接而组成的长方形的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框架3的长边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支撑框架3的宽边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
4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3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安装的两条第一导轨5;所述第一支撑部6相对两条所述第一导轨5安装有与其配合的两个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电机9以及由其驱动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丝杆8;所述第一支撑部6传动安装于所述第一丝杆8;具体的,如图1所示,两根所述第一导轨5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3的相对设置的两条所述长边的上端面;所述第一丝杆8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安装于两条所述长边的之间位置;所述第一支撑部6的底端面安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相对所述第一丝杆8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螺纹贯通孔,所述第一丝杆8穿过所述螺纹贯通孔;所述第一电机9驱动所述第一丝杆8旋转,所述第一丝杆8旋转带动所述第一支撑部8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
4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3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加强杆4;所述加强杆4沿所述第一方向安装有第三导轨16;所述第一支撑部6相对所述第三导轨16安装有与其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第一丝杆8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加强杆4的一侧位置;
44.进一步的,支撑框架3为矩形结构;在其四个角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四个所述支柱2;所述支柱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3和所述底座1;所述支柱2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201);所述第一部分的上端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3;所述第一部分的下端安装于所述第二部分(201);可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部分相对所述第二部分(201)的安装的位置来调节所述支柱2整体长度;上述设计使所述支车装置的高度可以调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套装而形成可伸缩杆结构,可以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驱动所述支撑框架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升降装置可以采用油缸,所述油缸
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3的下方,优选可以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3的下方的中心位置;所述油缸的活塞杆可以固定安装于所述加强杆4的底端面,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也可以不与所述支撑框架3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柱2还可以使用其他的长度可变结构。
45.进一步的,所述支柱2的底端安装有安装板202,所述安装板202通过相对设置的两条固定板102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所述固定板102是截面为“l”型的长条形结构;所述固定板102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所述安装板202的边缘位于所述水平段和所述底座1之间的位置,所述竖直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安装板202的厚度;所述固定板102的水平段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竖直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底座1的安装位对应多个所述第一螺纹孔设有与其对应的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螺栓装配于所述第一螺纹孔以及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以将所述固定板102固定于所述底座1,随着所述螺栓的下拧,会使所述固定板102与所述底座1间的间距减小,直到将所述安装板202固定使其不能自由活动;上述设计的优点在于,方便调整所述支柱2的安装位置:将所述螺栓上拧使所述固定板102与所述底座1间间距变大,使所述安装板202能够沿所述固定板102活动一段距离。
4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所述安装位。
4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由多块金属板101拼接而成,金属板101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也可以焊接连接。
48.进一步的,所述支柱2设有均匀分布的多块加强筋203。
49.优选的,控制所述支车装置运行的控制器17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3的一侧位置。
5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