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三轮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减震性能好的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2.相比于传统的化石能源,电力具有清洁、无污染的优点,因此电力的使用非常的广泛,现如今以电力作为能量来源的交通工具正在飞速的发展并逐渐替代以内燃机为动力来源的传统交通工具,这也符合当下绿色环保的理念,在日常生活当中,除了各种电动汽车之外,更加深入百姓生活的是各种电力驱动的小型车辆。
3.电瓶车、电动三轮车等小型车辆价格低廉、维修方便,且更加灵活机动,因此壁电动汽车更加普及,这其中电动三轮车在近年来更是受到中老年人的追捧,成为一种十分方便的代步工具,相比较与两轮电瓶车,电动三轮车一般带有可装载货物的运料斗,但是运料斗一般位于车辆的后方,当装载的货物过多时,可能会使三轮车的重心后移,一旦重心移动至后轮轴的后侧,将会导致三轮车极其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性能好的电动三轮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性能好的电动三轮车,包括三轮车主体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在三轮车主体前侧,所述三轮车主体顶部设有调节机构;
6.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设在三轮车主体顶端并与三轮车主体通过滑轨活动连接,所述滑块顶端固定设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两侧均设有后轮轴,两个所述后轮轴一端分别与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后轮轴另一端固定设有后轮,两个所述后轮分别位于三轮车主体两侧,所述三轮车主体顶部设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设有推杆,所述推杆设在第二套管内部,所述推杆一端延伸至第二套管一侧并与双轴电机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另一端固定设有靠板,所述靠板固定设在三轮车主体顶端,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设有密封垫。
7.进一步地,所述三轮车主体顶部设有运料斗,所述运料斗一侧与靠板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双轴电机、推杆和第二套管均设在运料斗和三轮车主体之间,所述运料斗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底端固定设有多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运料斗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运料斗底端固定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第二套管外端相连接,所述隔板外端固定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外端与运料斗内壁相接触。
8.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外端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外端与运料斗内壁相接触,所述隔板底端固定设有多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端与运料斗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
述运料斗底端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与三轮车主体顶端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三轮车主体顶端固定设有电瓶箱,所述电瓶箱设在靠板另一侧,所述电瓶箱顶端固定设有软垫和两个扶手,所述软垫设在两个扶手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套管,所述两个第一套管分别设在三轮车主体的前轮两侧,所述第一套管一端与三轮车主体的前轮轴两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三轮车主体的前叉两端均固定设有内杆,所述内杆一端延伸至第一套管内部,所述内杆外端与第一套管内壁相接触,所述内杆一端固定设有橡胶垫。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外端固定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上固定设有阀门,所述导管一端固定设有快速接头,所述第一套管内部底端固定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与内杆一端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在货物放置在运料斗内部时,货物压在隔板顶端,这使得隔板因受到货物的重量而向下移动,第二弹簧因此而被压缩,隔板下移时挤压其底部的空气,将这部分空气通过连接管导入第二套管中,空气进入第二套管,推动推杆向第二套管外侧伸长,并推动滑块和双轴电机移动,使得后轮轴和后轮也因此而移动,以此对轴距进行调节,确保货物的重心不会位于后轮轴的后侧而使得三轮车主体不稳定。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快速接头连接外部设备,将空气经过导管通入第一套管中,当第一套管内部充满空气之后,一旦三轮车主体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内杆便会在第一套管内部上下移动,通过挤压第一套管内部的空气来缓解震动,同时还可以利用导管控制第一套管内部的空气的量,进而控制第一套管内部的气压,以此调节减震的强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运料斗立体半剖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套管立体半剖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套管立体半剖图。
20.附图标记为:1、三轮车主体;2、后轮;3、运料斗;4、靠板;5、扶手;6、内杆;7、第一套管;8、电瓶箱;9、后轮轴;10、滑块;11、双轴电机;12、推杆;13、第二套管;14、伸缩杆;15、密封垫;16、第一弹簧;17、连接管;18、隔板;19、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减震性能好的电动三轮车,包括三轮车主体1和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设在三轮车主体1前侧,所述三轮车主体1顶部设有调节机构;
2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块10,所述滑块10设在三轮车主体1顶端并与三轮车主体1通
过滑轨活动连接,所述滑块10顶端固定设有双轴电机11,所述双轴电机11两侧均设有后轮轴9,两个所述后轮轴9一端分别与双轴电机11的两个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后轮轴9另一端固定设有后轮2,两个所述后轮2分别位于三轮车主体1两侧,所述三轮车主体1顶部设有第二套管13,所述第二套管13一侧内壁上固定设有第一弹簧16,所述第一弹簧16一端固定设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设在第二套管13内部,所述推杆12一端延伸至第二套管13一侧并与双轴电机11外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13另一端固定设有靠板4,所述靠板4固定设在三轮车主体1顶端,所述第一弹簧16另一端固定设有密封垫15。
24.所述三轮车主体1顶部设有运料斗3,所述运料斗3一侧与靠板4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10、双轴电机11、推杆12和第二套管13均设在运料斗3和三轮车主体1之间,所述运料斗3内部设有隔板18,所述隔板18底端固定设有多个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一端与运料斗3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运料斗3底端固定设有连接管17,所述连接管17一端与第二套管13外端相连接,所述隔板18外端固定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外端与运料斗3内壁相接触,连接管17将隔板18底部的空气导入第二套管13。
25.所述隔板18外端固定设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外端与运料斗3内壁相接触,所述隔板18底端固定设有多个伸缩杆14,所述伸缩杆14一端与运料斗3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运料斗3底端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与三轮车主体1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柱使得运料斗3更加稳定。
26.所述三轮车主体1顶端固定设有电瓶箱8,所述电瓶箱8设在靠板4另一侧,所述电瓶箱8顶端固定设有软垫和两个扶手5,所述软垫设在两个扶手5之间,软垫使得驾驶者乘坐更为舒适。
27.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向运料斗3内部放置货物的时候,货物堆积在运料斗3内部的隔板18顶端,隔板18通过其外端的密封圈与运料斗3内壁接触,因此隔板18底部为密封状态,当货物堆积在隔板18顶端,隔板18便会因受到货物的重力而向下移动,第二弹簧19被压缩,隔板18向下移动后,隔板18底部密闭空间内部的空气就会因受到挤压而通过连接管17导入第二套管13内部,空气在进入第二套管13内部后,推动推杆12向第二套管13外部伸出,推杆12因此而推动双轴电机11和滑块10,并使得滑块10在三轮车主体1顶端滑动,这将会导致后轮轴9和后轮2相对三轮车主体1的位置也发生移动,后轮轴9与前轮轴之间的距离因此而变长,因此货物的重心便会位于后轮轴9和前轮轴之间,避免重心过度后移而使得三轮车主体1不稳定,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在货物放置在运料斗3内部时,货物压在隔板18顶端,这使得隔板18因受到货物的重量而向下移动,第二弹簧19因此而被压缩,隔板18下移时挤压其底部的空气,将这部分空气通过连接管17导入第二套管13中,空气进入第二套管13,推动推杆12向第二套管13外侧伸长,并推动滑块10和双轴电机11移动,使得后轮轴9和后轮2也因此而移动,以此对轴距进行调节,确保货物的重心不会位于后轮轴9的后侧而使得三轮车主体1不稳定。
28.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减震性能好的电动三轮车,还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套管7,所述两个第一套管7分别设在三轮车主体1的前轮两侧,所述第一套管7一端与三轮车主体1的前轮轴两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三轮车主体1的前叉两端均固定设有内杆6,所述内杆6一端延伸至第一套管7内部,所述内杆6外端与第一套管7内壁相接触,所述内杆6一端固定设有橡胶垫。
29.所述第一套管7外端固定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上固定设有阀门,所述导管一端固定设有快速接头,所述第一套管7内部底端固定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一端与内杆6一端固定连接,以此向第一套管7内部充入空气。
30.实施场景具体为:通过快速接头连接外部设备,将空气经过导管通入第一套管7中,当第一套管7内部充满空气之后,一旦三轮车主体1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颠簸,内杆6便会在第一套管7内部上下移动,通过挤压第一套管7内部的空气来缓解震动,同时还可以利用导管控制第一套管7内部的空气的量,进而控制第一套管7内部的气压,以此调节减震的强度。
31.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2.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3.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