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而在建筑工地施工时,需要通过搬运装置对东西进行搬运。
3.现有的搬运装置不方便随时停放,从而不方便在指定的上料卸料地点进行制动,影响施工效率,同时现有的搬运装置不方便上料和卸料的操作,搬运过程中也缺乏对物料的缓冲保护。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搬运装置不方便随时停放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包括搬运箱和固定机构,所述搬运箱外壁底端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滑轮,所述搬运箱外壁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推把;
6.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中心处螺纹套接限位螺杆底端,所述限位螺杆顶端固定连接连接轴底端,所述连接轴顶端转动连接搬运箱底端内腔中心处,所述连接轴外壁固定套接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啮合配合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六锥齿轮固定套接在第一从动轴左端,所述第一从动轴右端转动连接且贯穿搬运箱底端,所述第一从动轴右端固定套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配合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套接在第一主动轴外壁,所述第一主动轴底端转动连接罩板内壁底端,所述第一主动轴顶端转动连接且贯穿罩板顶端,且所述第一主动轴顶端固定连接第二转盘底端中心处,所述罩板左侧固定连接搬运箱外壁右侧。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顶端四角分别嵌有竖直方向的凹槽,四个所述凹槽内腔分别滑动套接凸块底端,四个所述凸块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搬运箱外壁底端四角。
8.进一步地,所述搬运箱内壁左右两侧中心处分别嵌有竖直方向的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内腔分别滑动套接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放置板左右两侧中心处。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置板左右两侧分别滑动套接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搬运箱内壁左右两侧中心处,且两个所述螺纹杆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从动轴顶端,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轴底端转动连接且贯穿搬运箱底端侧壁。
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轴分别固定套接第四锥齿轮,两个所述第四锥齿轮分别啮合配合第三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二主动轴左右两侧,所述第二主动轴一端转动连接搬运箱内壁一侧,所述第二主动轴另一端转动连接且贯穿搬运箱另一侧,且所述第二主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转盘一侧中心处。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置板顶端左右两侧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螺纹套筒外壁底端,两个所述螺纹套筒外壁顶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放置板底端左右两侧中心处,且两个所述螺纹套筒分别螺纹套接在螺纹杆外壁。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置板顶端均匀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弹簧底端,多个所述第二弹簧顶端分别固定连接保护板外壁底端,且所述保护板位于第二放置板下方。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放置板顶端四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杆底端,四个所述限位杆顶端分别滑动套接且贯穿保护板底端四个所述限位杆顶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一端,四个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保护板内壁底端四角,且四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滑动套接在限位杆外壁上方。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放置板顶端均匀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弹簧底端,多个所述第二弹簧顶端分别固定连接保护盒外壁底端。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放置板顶端四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杆底端,四个所述限位杆顶端分别滑动套接且贯穿保护盒底端四个所述限位杆顶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一端,四个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保护盒内壁底端四角,且四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滑动套接在限位杆外壁上方。
16.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固定机构,解决了搬运装置不方便随时停放的问题,方便了搬运工人的固定操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2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搬运箱,2、第一转盘,3、限位块,4、螺纹套筒,5、第一放置板,6、限位杆,7、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9、保护盒,10、第二放置板,11、螺纹杆,12、限位槽,13、推把,14、第二转盘,15、第一主动轴,16、罩板,17、第一锥齿轮,18、第二锥齿轮,19、第一从动轴,20、滑轮,21、凸块,22、支撑板,23、第二主动轴,24、第三锥齿轮,25、第二从动轴,26、第四锥齿轮,27、限位螺杆,28、第五锥齿轮,29、连接轴,30、第六锥齿轮,31、凹槽,32、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5.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6.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9.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机构可以适用于各种搬运装置,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搬运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机构可以用来进行固定如下搬运装置。
30.该搬运装置包括支架,支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架下端均固定安装有底盘,两个支架之间活动连接有传动装置,且左侧的支架左端下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和传动装置之间传动连接,传动装置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安装齿轮,两个齿轮上共同套接有链板,链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安全扣。传动装置包括上转轴和下转轴,上转轴和下转轴之间活动连接两个皮带,上转轴可通过皮带带动下转轴,上转轴前端与后端和下转轴后端均固定安装有轴承,位于左侧的支架下端开有前后穿通的圆孔,且电动机的输出端穿过圆孔与下转轴固定安装,电动机带动下转轴旋转,上转轴和下转轴通过轴承与支架活动连接;两个齿轮均开有圆形孔,上转轴和下转轴可穿过圆形孔与支架活动连接,链板为若干个半圆形弧板组成,弧板为半圆柱形,可将钢管放置于弧板内,链板和齿轮啮合连接在一起;安全扣包括两个伸缩带,且两个伸缩带与弧板右端上部固定安装,两个伸缩带之间不接触,伸缩带可更具钢管大小来拉伸,伸缩带下端均活动安装有卡扣,弧板右端下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环,两个卡扣分别与两个固定环卡接,可固定住钢管,弧板内部固定安装有橡胶气垫,橡胶气垫可防止弧板与钢管发生磨损且更好的固定钢管;皮带位于轴承和齿轮之间,且皮带不与轴承和齿轮接触;两个圆形孔贯穿齿轮前端和后端,上转轴和下转轴分别通过两个圆形孔与两个齿轮固定安装,上转轴和下转轴可带动齿轮转动,上转轴和下转轴长度均大于齿轮长度。
31.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固定其他结构的搬运装置。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搬运装置进行介绍。
32.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包括搬运箱1和固定机构,所述搬运箱1外壁底端四角分别固定连接滑轮20,所述搬运箱1外壁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推把13;
33.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顶端中心处螺纹套接限位螺杆27底端,所述限位螺杆27顶端固定连接连接轴29底端,所述连接轴29顶端转动连接搬运箱1底端内腔中心处,所述连接轴29外壁固定套接第五锥齿轮28,所述第五锥齿轮28啮合配合第六锥齿轮30,所述第六锥齿轮30固定套接在第一从动轴19左端,所述第一从动轴19右端转动连接且贯穿搬运箱1底端,所述第一从动轴19右端固定套接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啮合配合第二锥齿轮18所述第二锥齿轮18固定套接在第一主动轴15外壁,所述第一主动轴15底端转动连接罩板16内壁底端,所述第一主动轴15顶端转动连接且贯穿罩板16顶端,且所述第一主动轴15顶端固定连接第二转盘14底端中心处,所述罩板16左侧固定连接搬运箱1外壁右侧。
34.所述支撑板22顶端四角分别嵌有竖直方向的凹槽31,四个所述凹槽31内腔分别滑动套接凸块21底端,四个所述凸块21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搬运箱1外壁底端四角,限制支撑板22的转动,所述搬运箱1内壁左右两侧中心处分别嵌有竖直方向的限位槽12,两个所述限位槽12内腔分别滑动套接限位块3,两个所述限位块3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放置板5左右两侧中心处,增加第一放置板5升降过程的稳定性,所述第一放置板5左右两侧分别滑动套接螺纹杆11,两个所述螺纹杆11底端分别转动连接搬运箱1内壁左右两侧中心处,且两个所述螺纹杆11底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从动轴25顶端,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轴25底端转动连接且贯穿搬运箱1底端侧壁,通过第二从动轴25转动带动螺纹杆11转动,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轴25分别固定套接第四锥齿轮26,两个所述第四锥齿轮26分别啮合配合第三锥齿轮24,两个所述第三锥齿轮24分别固定套接在第二主动轴23左右两侧,所述第二主动轴23一端转动连接搬运箱1内壁一侧,所述第二主动轴23另一端转动连接且贯穿搬运箱1另一侧,且所述第二主动轴23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转盘2一侧中心处,通过转动第一转盘2带动第二主动轴23转动,所述第一放置板5顶端左右两侧中心处分别固定连接螺纹套筒4外壁底端,两个所述螺纹套筒4外壁顶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放置板10底端左右两侧中心处,且两个所述螺纹套筒4分别螺纹套接在螺纹杆11外壁,通过螺纹杆11转动带动螺纹套筒4升降,所述第一放置板5顶端均匀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弹簧8底端,多个所述第二弹簧8顶端分别固定连接保护板32外壁底端,且所述保护板32位于第二放置板10下方,实现保护板32和第一放置板5的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放置板5顶端四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杆6底端,四个所述限位杆6顶端分别滑动套接且贯穿保护板32底端四个所述限位杆6顶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7一端,四个所述第一弹簧7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保护板32内壁底端四角,且四个所述第一弹簧7分别滑动套接在限位杆6外壁上方,限制保护板32的晃动方向,所述第二放置板10顶端均匀固定连接多个第二弹簧8底端,多个所述第二弹簧8顶端分别固定连接保护盒9外壁底端,实现保护盒9和第二放置板10的弹性连接,所述第二放置板10顶端四侧分别固定连接限位杆6底端,四个所述限位杆6顶端分别滑动套接且贯穿保护盒9底端四个所述限位杆6顶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弹簧7一端,四个所述第一弹簧7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保护盒9内壁底端四角,且四个所述第一弹簧7分别滑动套接在限位杆6外壁上方,限制保护盒9的晃动方向。
3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将需要搬运建材分类摆放,分别放在保护板32上和保护盒9内,通过推把13推动装置,
装置在滑轮20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建材的搬运输送,到达指定上料以及卸料地点后,通过转动第二转盘14,第二转盘14带动第一主动轴15转动,第一主动轴15带动第二锥齿轮18转动,和第二锥齿轮18啮合配合的第一锥齿轮17随之转动,第一锥齿轮17带动第一从动轴19转动,第一从动轴19带动第六锥齿轮30转动,和第六锥齿轮30啮合配合的第五锥齿轮28随之转动,第五锥齿轮28带动连接轴29转动,连接轴29带动限位螺杆27转动,和限位螺杆27螺纹配合的支撑板22在凸块21和凹槽31的限制下竖直向下移动,使支撑板22下降到接触地面后使滑轮20脱离地面,此时实现了装置的固定,方便卸料上料,并且人工转动第二转盘14操作方便,无需弯腰,节省工人的劳动力,通过转动第一转盘2,第一转盘2带动第二主动轴23转动,第二主动轴23带动第三锥齿轮24转动,和第三锥齿轮24啮合配合的第四锥齿轮26随之转动,第四锥齿轮26带动第二从动轴25转动,第二从动轴25带动螺纹杆11转动,和螺纹杆11螺纹配合的螺纹套筒4同时带动第一放置板5和第二放置板10向上移动,使保护盒9和保护板32分别脱离搬运箱1的内腔,从而方便对保护盒9和保护板32上的建材实现上料卸料的操作,提高了搬运箱1内建材的存放量,在运输的过程中,保护盒9会发生晃动,此时在限位杆6的限制下保护盒9会产生竖直方向的作用力,保护盒9向下按压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吸收并储存弹力,同时第一弹簧7被拉伸,产生向上的回弹力,使保护盒9在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8的配合下实现复位,同理保护板32也能够在产生晃动后复位,从而避免了建材受运输途中应力的破坏,实现对建材的缓冲保护。
36.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7.1.本技术操作简单,通过转动第二转盘,第二转盘带动第一主动轴转动,第一主动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和第二锥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一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一从动轴转动,第一从动轴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和第六锥齿轮啮合配合的第五锥齿轮随之转动,第五锥齿轮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限位螺杆转动,和限位螺杆螺纹配合的支撑板在凸块和凹槽的限制下竖直向下移动,使支撑板下降到接触地面后使滑轮脱离地面,此时实现了装置的固定,方便卸料上料,并且人工转动第二转盘操作方便,无需弯腰,节省工人的劳动力;
38.2.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转动第一转盘,第一转盘带动第二主动轴转动,第二主动轴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和第三锥齿轮啮合配合的第四锥齿轮随之转动,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二从动轴转动,第二从动轴带动螺纹杆转动,和螺纹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套筒同时带动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向上移动,使保护盒和保护板分别脱离搬运箱的内腔,从而方便对保护盒和保护板上的建材实现上料卸料的操作,提高了搬运箱内建材的存放量;
39.3.保护盒会发生晃动时,保护盒向下按压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吸收并储存弹力,同时第一弹簧被拉伸,产生向上的回弹力,使保护盒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配合下实现复位,同理保护板也能够在产生晃动后复位,从而避免了建材受运输途中应力的破坏,实现对建材的缓冲保护。
40.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4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