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车辆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1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与日俱增,汽车的安全高性能作是国家强制检测的标准之一,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设置是汽车发生安全事故时最直接的一种保护措施,但其对死亡率的控制还不够。
3.通过碰撞实验发现汽车座椅的变形量大也是导致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在汽车座椅的座靠连接处中,存在着调角器的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连接的配合结构,由于调角器与座垫壁板上均存在着较多的焊接,在发生碰撞时,冲击力不仅会让座垫壁板的变形量增大,还有可能会让焊缝发生断裂。因此,如何增加调角器的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的抗冲击强度、以减少变形量成为汽车座椅设计的研究要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其在碰撞工况下,特征部会与抵触件相接触、以增加座垫壁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抗冲击强度,进而可有效减小变形量。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包括有调角器与座垫壁板,调节器的下连接板固定在座垫壁板的外壁面上,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特征部,所述座垫壁板上设置有抵触件,特征部与抵触件位置相对应、且特征部与抵触件之间存有距离间隙,距离间隙为1.5-2.0mm。
7.在上述的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中,所述特征部为具有两个凸角,两凸角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抵触件设置有两个,其中一抵触件位于凹槽之内并与其中一凸角位置相对,另外一抵触件位于凹槽之外并与另外一凸角位置相对。
8.在上述的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中,所述特征部设置在下连接板的下端边缘处。
9.在上述的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中,所述抵触件与座垫壁板为一体式结构、且由座垫壁板的壁面向外翻折而成。
10.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1.本实用新型借助特征部与抵触件之间的距离间隙配合,在碰撞工况下,特征部会与抵触件相抵触,以增加座垫壁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抗冲击强度,进而可减小汽车座椅的变形量,有效提高汽车座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连接板立体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座垫壁板立体图。
15.图中:1、座垫壁板;2、下连接板;3、特征部;4、抵触件;5、凸角;6、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
17.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包括有调角器与座垫壁板1,调节器的下连接板2固定在座垫壁板1的外壁面上,所述下连接板2 上设置有特征部3,所述座垫壁板1上设置有抵触件4,特征部3与抵触件4位置相对应、且特征部3与抵触件4之间存有距离间隙,距离间隙为1.5-2.0mm。
18.本实用新型借助特征部3与抵触件4之间的距离间隙配合,在碰撞工况下,特征部3会与抵触件4相抵触,以增加座垫壁板1与下连接板2之间的抗冲击强度,进而可减小汽车座椅的变形量,有效提高汽车座椅的安全性。
19.更进一步,考虑到碰撞时座垫壁板1与下连接板2之间的受力方向,合理设计特征部3的具体结构以及抵触件4的设置位置:所述特征部3为具有两个凸角5,两凸角5之间形成有凹槽6,所述抵触件4设置有两个,其中一抵触件 4位于凹槽6之内并与其中一凸角5位置相对,另外一抵触件4位于凹槽6之外并与另外一凸角5位置相对。
2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特征部3设置在下连接板2的下端边缘处。
21.与此同时,为了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同时也要确保抵触件4与座垫壁板1的连接稳定、可靠,所述抵触件4与座垫壁板1为一体式结构、且由座垫壁板1的壁面向外翻折而成。
22.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包括有调角器与座垫壁板(1),调节器的下连接板(2)固定在座垫壁板(1)的外壁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板(2)上设置有特征部(3),所述座垫壁板(1)上设置有抵触件(4),特征部(3)与抵触件(4)位置相对应、且特征部(3)与抵触件(4)之间存有距离间隙,距离间隙为1.5-2.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部(3)为具有两个凸角(5),两凸角(5)之间形成有凹槽(6),所述抵触件(4)设置有两个,其中一抵触件(4)位于凹槽(6)之内并与其中一凸角(5)位置相对,另外一抵触件(4)位于凹槽(6)之外并与另外一凸角(5)位置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部(3)设置在下连接板(2)的下端边缘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件(4)与座垫壁板(1)为一体式结构、且由座垫壁板(1)的壁面向外翻折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调角器下连接板与座垫壁板之间的碰撞支撑结构,包括有调角器与座垫壁板,调节器的下连接板固定在座垫壁板的外壁面上,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有特征部,所述座垫壁板上设置有抵触件,特征部与抵触件位置相对应、且特征部与抵触件之间存有距离间隙,距离间隙为1.5-2.0mm。本实用新型借助特征部与抵触件之间的距离间隙配合,在碰撞工况下,特征部会与抵触件相抵触,以增加座垫壁板与下连接板之间的抗冲击强度,进而可减小汽车座椅的变形量,有效提高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车座椅的安全性。车座椅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凯锋 刘燕 吴孔银 温敏海 廖茜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成自控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