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舶设备 专利正文
一种抗风、抗浪浮码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抗风、抗浪浮码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港口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风、抗浪浮码头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浮码头具有使用方便、水位适应性强、机动性好、造价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我国内河和东南沿海潮差较大且风浪掩护条件好的港口内。浮码头也是军港中一种重要的码头结构形式。浮码头在工作状态下,需要个系统之间能约束紧密,趸船可变位移量小,从而使浮码头在工作状态下保持稳定性,但是在风浪状态下,这种结构不能提供较大的自由度去缓冲能量,往往造成系统间的刚性碰撞及拽拉,从而使码头遭到破坏。
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浮码头的抗风、抗浪能力弱而使码头容易遭到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风、抗浪浮码头结构,其具有提高浮码头抗风、抗浪能力而使码头不易遭到破坏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抗风、抗浪浮码头结构,包括趸船、若干定位机构、若干锚链和引桥,所述引桥一端与堤岸滑动连接,另一端架设在所述趸船上。
7.各所述定位机构沿所述趸船外侧间隔设置,各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趸船之间具有第一间隙,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若干固定桩,各所述固定桩一端固定在海底,另一端凸出于海平面,一所述锚链一端与所述趸船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间隙与一所述固定桩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8.所述趸船设有可伸缩的若干固定梁,各所述定位机构靠近所述趸船的一侧设有竖向的纵槽,一所述固定梁插入所述纵槽内并可沿所述纵槽滑动。
9.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纵槽横截面呈匚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若干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桩的连接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所述锚链连接的各所述固定桩上设有竖向的第一限位凹槽,各所述锚链上与所述固定桩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嵌入所述第一限位凹槽内并可沿所述第一限位凹槽滑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宽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引桥与堤岸的活动底座,所述堤岸上设有若干条朝向所述趸船方向延伸的导槽,所述活动底座底部凸设有若干嵌入所述导槽并沿所述导槽滑动的第一限位板,所述导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宽度。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第一限位板底部设有若干滚轮,
各所述滚轮与所述导槽滚动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底座与所述引桥连接的一侧凸设有承重轴,所述承重轴插入所述引桥与所述引桥固定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底座与所述承重轴之间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重轴转动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趸船靠近所述引桥的一侧固定有支撑部,所述引桥远离所述堤岸的一端架设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趸船与所述引桥之间还通过连接链连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趸船与所述引桥上固定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链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所述趸船、所述引桥的连接环。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趸船外侧设置有若干间隔的定位机构,各定位机构与趸船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的设置可为趸船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防止趸船在风浪状态下撞到固定桩,锚链连接趸船与固定桩,趸船上设有可伸缩的若干固定梁,在没有风浪的工作状态下,浮码头的主体趸船主要由固定梁伸至固定桩上设置的纵槽内与纵槽的固定连接提供约束,在该约束力下,由于固定梁可在纵槽内滑动使得趸船能在纵向上随水位上下一致变动,且不能在平面方向产生位移,进而使得码头在工作状态下稳定性好;在风浪来临之前,将趸船固定梁回收至趸船内,风浪状态下的趸船主要由锚链提供约束,在该约束下,趸船和引桥在平面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为浮码头整体结构提供较大的自由度,从而能有效缓冲风浪带来的能量,进而可以保护浮码头结构免遭破坏。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定位机构横截面图;
23.图3是定位机构剖面图;
24.图4是活动底座与引桥连接结构剖面图;
25.图5是活动底座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导槽与第一限位板连接结构剖面图;
27.图7是堤岸、引桥和趸船连接示意图;
28.图8是引桥与趸船连接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0030]1‑
趸船;11

固定梁;12

支撑部;
[0031]2‑
定位机构;21

固定桩;211

第一限位凹槽;22

纵槽;23

连接件;
[0032]3‑
锚链;31

第一限位凸起;
[0033]4‑
引桥;41

连接链;42

连接环;
[0034]5‑
堤岸;51

导槽;
[0035]6‑
第一间隙;
[0036]7‑
活动底座;71

第一限位板;711

滚轮;72

承重轴;73

滑轮;
[0037]8‑
海平面;
[0038]9‑
海底;
[0039]
10

浮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0041]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0042]
参照图1至图8,一种抗风、抗浪浮码头结构,包括趸船1、若干定位机构2、若干锚链3和引桥4,所述趸船1为浮码头主体,可供来往船舶停靠,引桥4可优选为活动钢引桥4,所述引桥4一端与堤岸5滑动连接,另一端架设在所述趸船1上,引桥4连接趸船1与堤岸5,可供行人上下。
[0043]
各所述定位机构2沿所述趸船1外侧间隔设置,各所述定位机构2与所述趸船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6,各所述定位机构2包括若干固定桩21,固定桩21可优选为钢管桩,固定桩21的位置距离趸船1有一定的距离,在风浪状况下,可为趸船1提供一定的摆动空间,避免趸船1撞上固定桩21从而对趸船1或者固定桩21造成一定的损坏。各所述固定桩21一端固定在海底9,另一端凸出于海平面8,各所述定位机构2还包括若干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桩21的连接件23,连接件23可以采用钢结构梁,一所述锚链3一端与所述趸船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间隙6与一所述固定桩21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锚链3与固定桩21之间设有浮体,浮体用于将锚链3托浮与海平面8上,便于锚链3的检修和观察锚链3承受张力的情况,锚链3与固定桩21连接点的位置会跟随水面的同步变化,锚链3的长度可根据实际服役状况经过计算确定,以确保趸船1固定梁11回收后在锚链3的约束下,趸船1不会撞击到钢管桩。
[0044]
所述趸船1设有可伸缩的若干固定梁11,固定梁11设置在趸船1靠近堤岸5侧及左右两侧,各所述定位机构2靠近所述趸船1的一侧设有竖向的纵槽22,所述纵槽22横截面呈匚型,一所述固定梁11插入所述纵槽22内并可沿所述纵槽22滑动,在没有风浪的工作状态下,浮码头的主体趸船1主要由固定梁11伸至纵槽22内与纵槽22的固定连接提供约束,在该约束力下,由于固定梁11可在纵槽22内滑动使得趸船1能在纵向上随水位上下一致变动,而不能在平面方向产生位移,进而使得码头在工作状态下稳定性好。在风浪来临之前,将趸船1固定梁11回收至趸船1内,风浪状态下的趸船1主要由锚链3提供约束,在该约束下,趸船1和引桥4在平面上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为浮码头整体结构提供较大的自由度,从而能有效缓冲风浪带来的能量,进而可以保护浮码头结构免遭破坏。
[0045]
具体地,与所述锚链3连接的各所述固定桩21上设有竖向的第一限位凹槽211,各所述锚链3上与所述固定桩21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凸起31,所述第一限位凸起31嵌入所述第一限位凹槽211内并可沿所述第一限位凹槽211滑动,所述第一限位凹槽211的槽口
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31的宽度。通过第一限位凹槽211和第一限位凸起31的配合,使得锚链3也能够随着水面一起上升下降,不应水面的变化引起趸船1与固定桩21之间距离的变化。
[0046]
具体地,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引桥4与堤岸5的活动底座7,所述堤岸5上设有若干条朝向所述趸船1方向延伸的导槽51,导槽51下部埋设与地梁内,有若干条钢筋一端与导槽51底部焊接,另一端弯折,从而加强导槽51与地梁的连接作用,避免导槽51脱离堤岸5,所述活动底座7底部凸设有若干嵌入所述导槽51并沿所述导槽51滑动的第一限位板71,所述导槽51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板71的宽度,各所述第一限位板71底部设有若干滚轮711,各所述滚轮711与所述导槽51滚动连接。活动底座7和导槽51的作用是可以使引起与堤岸5连接的一端能够进行一定范围的移动,可以是引起随着趸船1在水面变化升降的情况下一起做调整,使整个浮码头能够缓冲能量,从而保护码头结构遭受冲击破坏。
[0047]
具体地,所述活动底座7与所述引桥4连接的一侧凸设有承重轴72,所述承重轴72插入所述引桥4与所述引桥4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底座7与所述承重轴72之间安装有滑轮73,滑轮73可优选为万向滑轮73,所述滑轮73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承重轴72转动连接。在风浪状态下,趸船1和引桥4作为一个整体可沿引桥4活动底座7上的万向滑轮73产生小角度的旋转,此时整个浮码头有较大的自由度能有效缓冲能量,从而保护码头结构遭受冲击破坏。
[0048]
具体地,所述趸船1靠近所述引桥4的一侧固定有支撑部12,支撑部12优选为撑斗结构,支撑部12与趸船1的固定方式优选为焊接,所述引桥4远离所述堤岸5的一端架设在所述支撑部12上,所述趸船1与所述引桥4之间还通过连接链41连接,连接链41优选为耳链。所述趸船1与所述引桥4上固定设有连接环42,所述连接链4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趸船1、所述引桥4的连接环42,用以防止引桥4从支撑部12上脱落。
[0049]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风、抗浪浮码头结构的其它内容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5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