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横机牵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型横机牵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横机牵引机构。


背景技术:

2.罗拉是电脑横机中用来拉送布料的一个必备装置,其作用是将编织机构成形后的织物处于夹持状态下向下牵引,以利于舌针的编织和翻针等功能的实现。
3.公告号为cn201922061752.x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电脑横机罗拉,其技术要点是:包括罗拉主动杆、罗拉从动杆和罗拉支撑,所述罗拉支撑设置在罗拉主动杆和罗拉从动杆之间,所述罗拉主动杆、罗拉从动杆和罗拉支撑外套有罗拉皮套,所述罗拉主动杆转动时,带动罗拉皮套在罗拉主动杆、罗拉从动杆上转动,其特征在于:在罗拉从动杆处,所述罗拉支撑至少具有一个支撑面,所述支撑面支撑罗拉皮套。
4.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罗拉的罗拉皮套与布片之间夹持牢固,拉力稳定的有益效果,同时上述罗拉的牵引原理是:通过两个电机正反转实现相互贴合,同时带动罗拉皮套的转动,从而夹持下落至此处的编织物,并将其向下牵引。由于是通过两个罗拉的相互挤压牵引下落,而一些编织物的材质弹性不够,因此会出现此类材质编织物挤压变形的情况,导致残次品的出现。
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编织物形变的新型横机牵引机构。
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横机牵引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前端面设有罗拉主动杆、罗拉从动杆和设于二者之间的罗拉支撑,罗拉主动杆和罗拉从动杆外侧套有罗拉皮套,支撑架上还设有连接罗拉主动杆的驱动电机,支撑架前端面固定有固定杆,固定杆外套有从动轮,从动轮与固定杆转动连接;从动轮外壁环绕其轴心均距设有若干个凹槽,凹槽沿从动轮长度方向延伸;罗拉皮套外壁设有与凹槽适配的凸条。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凹槽截面呈弧形,同时凹槽内壁设有若干根橡胶条,橡胶条沿凹槽长度方向延伸。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固定杆两端外壁均设有螺纹,同时固定杆两端外壁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置于从动轮两侧。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架前端面设有通槽,驱动电机设于支撑架后端面,驱动电机旋转轴贯穿通槽后与罗拉主动杆连接,驱动电机旋转轴可在通槽内横向移动;支撑架后端面还设有气缸,气缸伸缩端固定至驱动电机。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电机下端面设有滑轮。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架后端面设有控制装置箱,通过控制装置箱控制
驱动电机的转动以及气缸的推进。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编织物从针床下落至从动轮与罗拉皮套之间,通过凹槽和凸条的设置,罗拉皮套反向转动时,凸条会转至凹槽内并带动从动轮正向转动,同时凸条会把编织物压至凹槽内,并带动其下落;相对于原先的牵引结构,本实用新型只是单侧的主动挤压和牵引,从动轮的设置是用于配合编织物的下落,设置凹槽和凸条等于增加了编织物和罗拉皮套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二者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两侧对编织物施加挤压力的情况,又能达到牵引的效果;
14.2.通过凹槽内橡胶条的设置,可以增大凹槽与编织物之间的摩擦力,达到更好的牵引效果;通过限位螺母的设置,可以避免出现从动轮工作时滑出的情况;
15.3.当牵引机构使用久了之后,可能会出现牵引速率和编织物下落速率不同步的情况,这会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一种是编织物在牵引机构和针床之间弯折堆积,另一种是编织物被过度拉伸;通过控制装置箱、气缸以及通槽结构的设置,使用者可以控制控制装置箱将驱动电机停止转动,而后控制气缸将驱动电机横向推进,使得罗拉主动杆远离从动轮,编织物没有了外力的挤压,便会恢复原状,而后使用者再将气缸回复原位,启动驱动电机,继续工作即可,进一步达到了防止编织物形变或者编织物堆积的有益效果;同时在驱动电机下端面设置滑轮,滑轮紧贴地面,此时气缸推动驱动电机时便能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施例的前视图;
17.图2为本实施例的后视图;
18.图3为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19.图4为图3的b部结构放大图;
20.附图说明:1、支撑架;2、罗拉主动杆;3、罗拉从动杆;4、罗拉支撑;5、罗拉皮套;6、驱动电机;7、固定杆;8、从动轮;9、凹槽;10、凸条;11、橡胶条;12、限位螺母;13、通槽;14、气缸;15、滑轮;16、控制装置箱。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2.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3.如图所示,一种新型横机牵引机构,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前端面设有罗拉主动杆2、罗拉从动杆3和设于二者之间的罗拉支撑4,罗拉主动杆2和罗拉从动杆3外侧套有罗拉皮套5,支撑架1上还设有连接罗拉主动杆2的驱动电机6,支撑架1前端面焊接有固定杆7,固定杆7外套有从动轮8,从动轮8与固定杆7转动连接;从动轮8外壁环绕其轴心均距设有若干个凹槽9,凹槽9沿从动轮8长度方向延伸;罗拉皮套5外壁设有与凹槽9适配的凸条10。
24.进一步的,凹槽9截面呈弧形,同时凹槽9内壁设有胶接若干根橡胶条11,橡胶条11沿凹槽9长度方向延伸。
25.进一步的,固定杆7两端外壁均设有螺纹,同时固定杆7两端外壁均螺纹连接有限
位螺母12,限位螺母12置于从动轮8两侧。
26.进一步的,支撑架1前端面设有通槽13,驱动电机6设于支撑架1后端面,驱动电机6旋转轴贯穿通槽13后与罗拉主动杆2连接,驱动电机6旋转轴可在通槽13内横向移动;支撑架1后端面还设有气缸14,气缸14伸缩端固定至驱动电机6机壁。
27.进一步的,驱动电机6下端面焊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固定有滑轮15。
28.进一步的,支撑架1后端面设有控制装置箱16,控制装置箱16内设有plc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装置箱16控制驱动电机6的转动以及气缸14的推进。
29.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编织物从针床下落至从动轮8与罗拉皮套5之间,通过凹槽9和凸条10的设置,罗拉皮套5反向转动时,凸条10会转至凹槽9内并带动从动轮8正向转动,同时凸条10会把编织物压至凹槽9内,并带动其下落;相对于原先的牵引结构,本实用新型只是单侧的主动挤压和牵引,从动轮8的设置是用于配合编织物的下落,设置凹槽9和凸条10等于增加了编织物和罗拉皮套5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二者的摩擦力,从而避免了两侧对编织物施加挤压力的情况,又能达到牵引的效果;
30.通过凹槽9内橡胶条11的设置,可以增大凹槽9与编织物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牵引;通过限位螺母12的设置,可以避免出现从动轮8工作时滑出的情况;
31.当牵引机构使用久了之后,可能会出现牵引速率和编织物下落速率不同步的情况,这会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一种是编织物在牵引机构和针床之间弯折堆积,另一种是编织物被过度拉伸;通过控制装置箱16、气缸14以及通槽13结构的设置,使用者可以控制控制装置箱16将驱动电机6停止转动,而后控制气缸14将驱动电机6横向推进,使得罗拉主动杆2远离从动轮8,编织物没有了外力的挤压,便会恢复原状,而后使用者再将气缸14回复原位,启动驱动电机6,继续工作即可;同时在驱动电机6下端面设置滑轮15,滑轮15紧贴地面,此时气缸14推动驱动电机6时便能更加顺畅。
32.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