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进布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进布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进布架装置。


背景技术:

2.进布架装置是纺织行业中的常用设备,拖布装置是进布架装置的重要组成部件。现有的拖布装置一般采用压辊形式,压力过小容易导致织物打滑,压力过大容易造成织物风格发生变化,影响工作效果。现有进布架装置在工作时,织物布料从拖布装置出来后,难以有效确保织物布料的质量可靠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进布架装置,该装置能够确保织物布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4.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进布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安装拖布拍打装置,机架的底部安装储布槽,拖布拍打装置的出料端设置一排后挡布杆和一排前挡布杆,所述后挡布杆与前挡布杆之间形成布料通道,布料通道的下端延伸至储布槽的上端;
5.机架的下部对应于储布槽的上端转动设置气动松紧架,所述气动松紧架通过机架侧部设置的驱动部件驱动实现转动;
6.机架的顶部转动设置第一导布辊,机架的前端平行设置第二导布辊、第三导布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挡布杆的上端构造为朝向前方弯折的导料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气缸、连杆,气缸的活塞杆端与连杆一端相连接,所述气动松紧架通过轴与机架上轴承座转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气动松紧架的轴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动松紧架包括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侧板,侧板与气动松紧架的轴固定连接,两块侧板的两端部之间分别固定一块导布板,所述导布板的外端为圆弧过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拖布拍打装置包括两块相互平行设置并分别固定于机架顶部两侧的基座板,两块基座板之间转动设置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及凸轮打手,其中所述第一导辊设置于基座板的后端上部,第三导辊设置于第一导辊的前方下部,第二导辊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辊、第三导辊之间的下方,第一导辊由基座板上安装的驱动电机驱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打手包括凸轮打手转轴,凸轮打手转轴的轴向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相应的基座板上,凸轮打手转轴的轴向两侧及中部还分别固定一块打手板,三块打手板相互对应的顶角分别分别固定一根导杆。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对应于拖布拍打装置的后方转动设置
进布导辊。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在工作时,其中的拖布拍打装置通过多个辊子实现对织物进行缠绕摩擦传动,既不损伤织物,足够大的包角也不会产生打滑,同时可以与主链同步或控制超喂,在加工潮湿织物时,可以使用集成的拍打装置将织物震荡蓬松,配备多根导布辊,可以增大斜度。本实用新型产品还设置有储布槽,以有效承接拖布拍打装置出来的织物布料,实现织物布料的存储;同时,还设置有气动松紧架,以对织物布料松紧至自然状态,然后将织物布料通过各个导布辊引出,能够确保织物布料质量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拖布拍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17.图1、2中,包括后挡布杆1、前挡布杆2、气缸3、储布槽4、气动松紧架5、侧板5-1、导布板5-2、连杆6、第一导布辊7、第二导布辊8、第三导布辊9、机架10、拖布拍打装置11、基座板11-1、第一导辊11-2、第二导辊11-3、第三导辊11-4、凸轮打手11-5、进布导辊12等。
18.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进布架装置,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的顶部安装拖布拍打装置11,机架10上对应于拖布拍打装置11的后方转动设置进布导辊12,机架10的底部安装储布槽4,拖布拍打装置11的出料端设置一排后挡布杆1和一排前挡布杆2,所述后挡布杆1与前挡布杆2之间形成布料通道,布料通道的下端延伸至储布槽4的上端。
19.机架10的下部对应于储布槽4的上端转动设置气动松紧架5,所述气动松紧架5通过机架10侧部设置的驱动部件驱动实现转动。
20.机架10的顶部转动设置第一导布辊7,机架10的前端平行设置第二导布辊8、第三导布辊9。
21.前挡布杆2的上端构造为朝向前方弯折的导料部2-1,由于弯折的导料部2-1增大了后挡布杆1与前挡布杆2之间的进料口大小。
22.驱动部件包括气缸3、连杆6,气缸3的活塞杆端与连杆6一端相连接,所述气动松紧架5通过轴与机架10上轴承座转动连接,连杆6另一端与气动松紧架5的轴固定连接。在工作时,气缸3经由连杆6带动气动松紧架5转动,以实现对织物布料松紧至自然状态。
23.为了实现气动松紧架5的可靠工作,气动松紧架5包括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侧板5-1,侧板5-1与气动松紧架5的轴固定连接,两块侧板5-1的两端部之间分别固定一块导布板5-2,所述导布板5-2的外端为圆弧过渡。导布板5-2端部的圆弧过渡结构能够实现对织物布料施加平滑作用力。
24.拖布拍打装置11包括两块相互平行设置并分别固定于机架10顶部两侧的基座板11-1,两块基座板11-1之间转动设置第一导辊11-2、第二导辊11-3、第三导辊11-4及凸轮打手11-5,其中所述第一导辊11-2设置于基座板11-1的后端上部,第三导辊11-4设置于第一导辊11-2的前方下部,第二导辊11-3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辊11-2、第三导辊11-4之间的下方,
第一导辊11-2由基座板11-1上安装的驱动电机11-6驱动。
25.凸轮打手11-5包括凸轮打手转轴11-51,凸轮打手转轴11-51的轴向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相应的基座板11-1上,凸轮打手转轴11-51的轴向两侧及中部还分别固定一块打手板11-52,三块打手板11-52相互对应的顶角分别分别固定一根导杆11-53。
26.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产品在工作时,织物布料经由进布导辊12送入拖布拍打装置11,拖布拍打装置11的第一导辊11-2、第二导辊11-3、第三导辊11-4与织物进行缠绕摩擦传动,既不损伤织物,同时足够大的包角也不会产生打滑,当加工潮湿织物时,通过凸轮打手11-5能够将织物有效进行震荡蓬松。拖布拍打装置11处理后的织物布料经过后挡布杆1与前挡布杆2之间形成的布料通道,能够将织物布料可靠引导至储布槽4中,织物布料在往储布槽4内下落时,气动松紧架5在气缸3的带动下进行摆动,以将织物布料导向至储布槽4内。织物布料在经过储布槽4后,经由第三导布辊9、第二导布辊8及第一导布辊7引出。


技术特征:
1.一种进布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所述机架(10)的顶部安装拖布拍打装置(11),机架(10)的底部安装储布槽(4),拖布拍打装置(11)的出料端设置一排后挡布杆(1)和一排前挡布杆(2),所述后挡布杆(1)与前挡布杆(2)之间形成布料通道,布料通道的下端延伸至储布槽(4)的上端;机架(10)的下部对应于储布槽(4)的上端转动设置气动松紧架(5),所述气动松紧架(5)通过机架(10)侧部设置的驱动部件驱动实现转动;机架(10)的顶部转动设置第一导布辊(7),机架(10)的前端平行设置第二导布辊(8)、第三导布辊(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布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布杆(2)的上端构造为朝向前方弯折的导料部(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布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气缸(3)、连杆(6),气缸(3)的活塞杆端与连杆(6)一端相连接,所述气动松紧架(5)通过轴与机架(10)上轴承座转动连接,连杆(6)另一端与气动松紧架(5)的轴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布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松紧架(5)包括两块相互平行设置的侧板(5-1),侧板(5-1)与气动松紧架(5)的轴固定连接,两块侧板(5-1)的两端部之间分别固定一块导布板(5-2),所述导布板(5-2)的外端为圆弧过渡。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布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布拍打装置(11)包括两块相互平行设置并分别固定于机架(10)顶部两侧的基座板(11-1),两块基座板(11-1)之间转动设置第一导辊(11-2)、第二导辊(11-3)、第三导辊(11-4)及凸轮打手(11-5),其中所述第一导辊(11-2)设置于基座板(11-1)的后端上部,第三导辊(11-4)设置于第一导辊(11-2)的前方下部,第二导辊(11-3)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辊(11-2)、第三导辊(11-4)之间的下方,第一导辊(11-2)由基座板(11-1)上安装的驱动电机(11-6)驱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布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打手(11-5)包括凸轮打手转轴(11-51),凸轮打手转轴(11-51)的轴向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相应的基座板(11-1)上,凸轮打手转轴(11-51)的轴向两侧及中部还分别固定一块打手板(11-52),三块打手板(11-52)相互对应的顶角分别分别固定一根导杆(11-5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布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上对应于拖布拍打装置(11)的后方转动设置进布导辊(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进布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安装拖布拍打装置,机架的底部安装储布槽,拖布拍打装置的出料端设置一排后挡布杆和一排前挡布杆,所述后挡布杆与后挡布杆之间形成布料通道,布料通道的下端延伸至储布槽的上端;机架的下部对应于储布槽的上端转动设置气动松紧架,所述气动松紧架通过机架侧部设置的驱动部件驱动实现转动;机架的顶部转动设置第一导布辊,机架的前端平行设置第二导布辊、第三导布辊。该装置能够确保织物布料的质量稳定可靠。靠。靠。


技术研发人员:诸伟 杨威 李超 吴建忠 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海大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