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圆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织机的梭子及轨道副。
背景技术:2.圆织机是指用于编织筒布的工业设备。公知塑料圆织机的梭子轨道副中,梭子均依靠导丝轮和尺码环作为辅助定位,否则梭子侧翻而无法正常工作。由于尺码环是环状的,其定位的可靠性很差,且尺码环与梭轮轨道同轴度难以保证,因此梭子运行阻力大,易发生飞梭事故;梭轮碾压经丝,易有刮丝、断经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圆织机的梭子及轨道副。
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圆织机的梭子,包括梭体,所述梭体一侧表面上固定有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两个相互靠近的侧面分别为第一上导轨面和第一下导轨面,所述上导轨上与第一上导轨面相邻且远离梭体的一侧表面为第二上导轨面,所述下导轨上与第一下导轨面相邻且远离梭体的一侧表面为第二下导轨面;所述第一上导轨面和第一下导轨面为平面,所述第一上导轨面和第一下导轨面相隔一定间距且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上导轨面为光滑圆弧凸曲面,第二下导轨面为光滑圆弧凸曲面。
5.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分别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于梭体上。
6.所述梭体凹设的一侧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纵向加强筋和若干横向加强筋,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横纵相连在梭体凹设的一侧表面上形成若干第一凹槽。
7.所述纵向加强筋的宽度大于所述横向加强筋的宽度,所述梭体凸出的一侧表面上对应纵向加强筋的位置设有若干第二凹槽。
8.所述纵向加强筋与横向加强筋相连的十字区间处设有加强柱。
9.设有如上所述的圆织机的梭子的轨道副,还包括门圈组件,所述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和下门圈以及连接在上门圈和下门圈之间的若干组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上门圈和下门圈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位于连接轴接近门圈组件圆心的一侧,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轴承固定件和固定在轴承固定件上的两组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第一滚动轴承的轴向方向为门圈组件的径向方向;所述连接轴在限位组件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组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二滚动轴承的轴向方向为门圈组件的轴向方向;所述滚轮组件等间距设置且所述滚轮组件之间的间距小于上导轨的长度且小于下导轨的长度;所述第一上导轨面和第一下导轨面分别与两组第一滚动轴承的动环外周面贴合,所述第二上导轨面和第二下导轨面分别与两组第二滚动轴承的动环外周面贴合。
10.所述连接轴上设有通孔,所述轴承固定件上凸起形成限位凸块,所述轴承固定件一端穿过通孔并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紧固,所述限位凸块抵接轴承固定件。
11.所述连接轴表面与限位凸块之间为面接触。
12.所述轴承固定件上凸起形成限位凸块,所述轴承固定件端部设有第一螺孔,所述轴承固定件该端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套设在轴承固定件上并限位于限位凸块与第一螺栓之间。
13.所述连接轴上接近两端处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二滚动轴承限位于限位凸台与上门圈或下门圈之间;所述连接轴端部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上门圈或下门圈伸入第二螺孔与连接轴端部螺纹连接紧固连接轴。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梭轮的梭子,结构简单,运动稳定。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梭子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梭子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梭体的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梭体的另一个视角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轨道副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门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6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门圈组件的剖视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梭子与梭子门圈组件配合的剖视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轴承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上门圈;2,下门圈;3,连接轴;301,通孔;302,第二螺孔;303,限位凸台;4,梭船;5,轴承固定件;501,限位凸块;502,第一螺孔;6,第一滚动轴承;7,第一紧固件;8,第一螺栓;9,第二滚动轴承;10,第二螺栓;11,支撑杆;12,隔圈;13,梭体;1301,纵向加强筋;1302,横向加强筋;1303,第一凹槽;1304,第二凹槽;1305,加强柱;14,上导轨;1401,第一上导轨面;1402,第二上导轨面;15,下导轨;1501,第一下导轨面;1502,第二下导轨面。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30.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
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31.如图1-2所示,一种圆织机的梭子,包括梭体13,从侧面看,所述梭体13整体呈圆弧形设置,所述梭体13凸出的一侧表面上固定有上导轨14和下导轨15,所述上导轨14和下导轨15两个相互靠近的侧面分别为第一上导轨面1401和第一下导轨面1501,所述上导轨14上与第一上导轨面1401相邻且远离梭体13的一侧表面为第二上导轨面1402,所述下导轨15上与第一下导轨面1501相邻且远离梭体13的一侧表面为第二下导轨面1502;所述第一上导轨面1401和第一下导轨面1501为平面,所述第一上导轨面1401和第一下导轨面1501相隔一定间距且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上导轨面1402为光滑圆弧凸曲面,第二下导轨面1502为光滑圆弧凸曲面。第一上导轨面1401和第一下导轨面1501、第二上导轨面1402和第二下导轨面1502用于作为与门圈相配合的作用面,替代现在技术中的梭子采用梭轮的结构。也可以使梭体13整体呈平板状,上导轨14和下导轨15的下表面为与梭体13表面贴合的平面,上表面为光滑凸曲面。
32.所述上导轨14和下导轨15分别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于梭体13上。所述上导轨14和下导轨15为可拆卸更换的,当第一上导轨面1401和第一下导轨面1501、第二上导轨面1402和第二下导轨面1502在长时间运行下表面发生磨损后可以替换。
33.如图3、图4所示,所述梭体13凹设的一侧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纵向加强筋1301和若干横向加强筋1302,所述纵向加强筋1301和横向加强筋1302横纵相连在梭体13凹设的一侧表面上形成若干第一凹槽1303。
34.所述纵向加强筋1301的宽度大于所述横向加强筋1302的宽度,所述梭体13凸出的一侧表面上对应纵向加强筋1301的位置设有若干第二凹槽1304。
35.所述纵向加强筋1301与横向加强筋1302相连的十字区间处设有加强柱1305。
36.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有如上所述的圆织机的梭子的轨道副,还包括门圈组件,如图6-8所示,所述门圈组件包括上门圈1和下门圈2以及连接在上门圈1和下门圈2之间的若干组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上门圈1和下门圈2连接的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上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位于连接轴3接近门圈组件圆心的一侧,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轴承固定件5和固定在轴承固定件5上的两组第一滚动轴承6,所述第一滚动轴承6的轴向方向为门圈组件的径向方向;所述连接轴3在限位组件的两侧分别套设有一组第二滚动轴承9,所述第二滚动轴承9的轴向方向为门圈组件的轴向方向;所述滚轮组件等间距设置且所述滚轮组件之间的间距小于上导轨14的长度且小于下导轨15的长度;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上导轨面1401和第一下导轨面1501分别与两组第一滚动轴承6的动环外周面贴合,所述第二上导轨面1402和第二下导轨面1502分别与两组第二滚动轴承9的动环外周面贴合。当梭子在门圈组件内运行时,两组第一滚动轴承6在第一上导轨面1401和第一下导轨面1501之间,对梭子对应门圈组件轴向方向形成限位作用,同时,避免对梭子的阻力作用,使梭子的位置不发生偏移,稳定、匀速地运行。
37.如图10所示,所述连接轴3上设有通孔301,所述轴承固定件5上凸起形成限位凸块501,所述轴承固定件5一端穿过通孔301并通过第一紧固件7连接紧固,所述限位凸块501抵接轴承固定件5。
38.所述连接轴3表面与限位凸块501之间为面接触。这样通过第一紧固件7连接紧固后使连接轴3更加稳定。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轴3用于连接轴承固定件5的部分为方
形,该部分设有两个贯穿的通孔301,如图6所示,限位凸块501端面为平面,轴承固定件5端部外设有外螺纹,如图4所示,轴承固定件5一端穿过通孔301后通过第一紧固件7(本实施例具体采用六角螺母)紧固,使限位凸块501端面紧贴连接轴3表面形成平面接触,也可以使连接轴3表面接近限位凸块501的表面为柱面,限位凸块501端面为对应的凹曲面,两者之间形成曲面接触,显然两者都为平面接触的更好加工。
39.所述限位凸块501外周面设有至少一对相互平行的平面。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限位凸块501外周面为正六边形,当安装轴承固定件5时,限位凸块501外周面的设置便于对轴承固定件5的固定以拧紧第一紧固件7。
40.所述轴承固定件5端部设有第一螺孔502,如图4所示,所述轴承固定件5该端端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8,所述第一滚动轴承6套设在轴承固定件5上并限位于限位凸块501与第一螺栓8之间。在图中,一个轴承固定件5上套设有两个第一滚动轴承6,也可以为一个或更多个。第一滚动轴承6与限位凸块501之间或与第一螺栓8之间设有隔圈12。
41.所述连接轴3上接近两端处设有限位凸台303,所述第二滚动轴承9限位于限位凸台303与上门圈1或下门圈2之间;所述连接轴3端部设有第二螺孔302,所述第二螺栓10穿过上门圈1或下门圈2伸入第二螺孔302与连接轴3端部螺纹连接紧固连接轴3。接轴3通过第二螺栓10紧固后,连接轴3与上门圈1和下门圈2之间保持相对静止的关系,即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轴3并不会发生转动。
42.所述上门圈1和下门圈2之间设有与滚轮组件数量相当的支撑杆组件,一组支撑杆组件包括两根两端分别连接上门圈1和下门圈2的支撑杆11,每组支撑杆组件对应一组滚轮组件设置且其中的两根支撑杆11分别位于滚轮组件的两侧。
43.本实施例中第一滚动轴承6与第二滚动轴承9具体采用深沟球轴承,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见的滚动轴承。
44.梭子的数量可以为4只、6只、8只、12只等。
4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