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一种可侧翻的毛发染洗锅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可侧翻的毛发染洗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假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可侧翻的毛发染洗锅。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假发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传统的染发工序是在一个个圆形的大锅中进行的,圆锅中加入热水、染料,将准备染色的假发倒入圆锅进行染发。染发工作完成后,再将圆锅中用过的热染料水放掉,将染色过的假发从圆锅中捞出来。重新在圆锅中加入热水、染料,进行下一锅的染发工作。这种传统的工艺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而且还浪费大量的热水、染料。
3.专利号为cn200620129324.6,专利名称为可侧翻毛发染洗锅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侧翻的毛发染洗锅,染锅采用双层、长方形结构,长方形的机架中,安放着染锅外层;染锅外层的里面是染锅内胆,染锅内胆可以绕机架一侧的转轴向外翻转。染锅内胆的底部和侧壁均布着漏水小孔。染锅内胆向外侧翻转时,将染锅内胆中的毛发迅速倒出,而内胆中的染液通过内胆上的漏水小孔又流回染锅外层里,但装置尺寸较大,从而在使用时,染锅内胆转动,使得装置中心不稳,且较为笨重,为此,提出一种可侧翻的毛发染洗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侧翻的毛发染洗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侧翻的毛发染洗锅,包括染洗锅本体,所述染洗锅本体呈半圆形,所述染洗锅本体的上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染洗锅本体的圆心同轴设置,所述转动杆对应位于所述染洗锅本体内部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端面贯穿设有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臂,所述转动臂的内部设有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转动臂上设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6.优选的,所述转动臂的转动轴心位于所述染洗锅本体的一端,且所述染洗锅本体对应靠近所述转动臂的转动轴心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的圆心与所述转动臂的转动轴心同轴设置。
7.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转动杆同轴连接的第一辊轮,所述第一辊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臂的内部,所述转动臂的内部对应远离所述第一辊轮的一端转动设有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与所述第二辊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第二辊轮的一侧表面同轴设置有第一齿轮。
8.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弧形挡板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转动臂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相啮合。
9.优选的,所述转动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所述刮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杆。
10.优选的,所述刮板远离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刮板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板,所述活动槽与所述活动板之间设有弹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侧翻的毛发染洗锅,通过设置染洗锅本体,假发在染洗锅本体内部进行染色,通过设置转动杆,转动杆带动刮板在染洗锅内部转动,将染色完成的假发捞起,而后通过转动臂的转动,带动刮板向上端倾斜,从而将假发捞出,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时由刮板移动,重心较稳,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将假发捞出时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臂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染洗锅本体;2、转动杆;3、刮板;4、矩形通槽;5、滤网;6、转动臂;7、弧形挡板;8、第一辊轮;9、第二辊轮;10、皮带;11、第一齿轮;12、驱动电机;13、第二齿轮;14、限位杆;15、活动槽;16、活动板;17、接触板;1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侧翻的毛发染洗锅,包括染洗锅本体1,如图1所示,所述染洗锅本体1呈半圆形,底部可通过设置支架等对染洗锅本体1进行支撑,所述染洗锅本体1的上端设有转动杆2,所述转动杆2与所述染洗锅本体1的圆心同轴设置,所述转动杆2对应位于所述染洗锅本体1内部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3,如图1所示,所述刮板3的边缘分别与所述染洗锅本体1的内表面均匀接触,使得刮板3在转动杆2的作用下转动时,由染洗锅本体1的一侧移动至另一侧,所述刮板3的端面贯穿设有矩形通槽4,所述矩形通槽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滤网5,从而刮板3转动完成后,可将染洗锅本体1内部的假发全部捞出,所述转动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臂6,所述转动臂6的内部设有驱动所述转动杆2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转动臂6上设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当刮板3转动完成,将假发捞出后,所述转动臂6驱动刮板3倾斜,便于对假发进行收集。
20.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所述转动臂6的转动轴心位于所述染洗锅本体1的一端,且所述染洗锅本体1对应靠近所述转动臂6的转动轴心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挡板7,所述弧形挡板7的圆心与所述转动臂6的转动轴心同轴设置,从而当刮板3转动至靠近所述弧形挡板7的一侧,而后转动臂6驱动刮板3转动,刮板3靠近弧形挡板7的一端则可始终与弧形挡板7之间接触,保证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
21.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转动杆2同轴连接的第一辊轮8,如图5所
示,所述第一辊轮8转动连接在所述转动臂6的内部,所述转动臂6的内部对应远离所述第一辊轮8的一端转动设有第二辊轮9,所述第一辊轮8与所述第二辊轮9之间通过皮带10传动,所述第二辊轮9的一侧表面同轴设置有第一齿轮11,从而通过驱动第一齿轮11转动,第一齿轮11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二辊轮9转动,第二辊轮9则通过皮带10带动第一辊轮8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杆2转动,使刮板3在染洗锅本体1内部旋转。
22.具体而言,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设置在所述弧形挡板7的内部,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贯穿所述转动臂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3,所述第二齿轮13与所述第一齿轮11之间相啮合,从而通过驱动电机12带动第二齿轮13转动,第二齿轮13会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
23.具体而言,所述转动臂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对所述刮板3进行限位的限位杆14,当所述驱动电机12带动第二齿轮13转动时,第二齿轮13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第一齿轮11带动对应的第二辊轮9转动,通过皮带10带动第一辊轮8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2,使得转动杆2带动刮板3在染洗锅本体1内部转动,将染洗锅本体1内的假发捞出,而当刮板3转动至靠近所述弧形挡板7的一端时,刮板3与限位杆14接触,使得第二齿轮13无法继续相对转动臂6转动,从而驱动电机12则会直接带动转动臂6转动,使得刮板3转动至如图3所示的位置,便于假发的收集。
24.具体而言,所述刮板3远离所述转动杆2的一端设有活动槽15,所述活动槽15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6,所述活动板16远离所述刮板3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接触板17,所述活动槽15与所述活动板16之间设有弹簧18,所述接触板17在弹簧18的作用下与染洗锅本体1的内表面紧密接触,从而确保刮板3在染洗锅本体1内部转动完成后,可将假发全部捞出。
25.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驱动电机12带动第二齿轮13转动时,第二齿轮13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第一齿轮11带动对应的第二辊轮9转动,通过皮带10带动第一辊轮8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2,使得转动杆2带动刮板3在染洗锅本体1内部转动,将染洗锅本体1内的假发捞出,而当刮板3转动至靠近弧形挡板7的一端时,刮板3与限位杆14接触,使得第二齿轮13无法继续相对转动臂6转动,从而驱动电机12则会直接带动转动臂6转动,使得刮板3转动至如图3所示的位置,便于假发的收集。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