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纺织皮革 专利正文
一种玩具烘干熨烫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玩具烘干熨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熨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玩具烘干熨烫装置。


背景技术:

2.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通常与儿童或宠物有关,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也可以是自然物体,即是沙、石、泥、树枝等等的非人工东西,玩具适合儿童,也适合青年和中老年人,它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让人们机智聪明,玩具的种类多种多样,有布偶类和机械类等,玩偶种类繁多,且广受群众喜爱,不同的年龄段都有销售群体。
3.玩偶制作离不开玩偶表面各色各类的布料,大多玩偶都是在面料内部填充棉花等柔软物品缝制而成,玩偶制作使,为了使其更加美观鲜艳,缝制前会将制作玩偶所需的面料清洗干净并熨烫平整,防止玩偶表面出现褶皱,影响销售,但是,现有的烘干方式工作效率低,烘干所需时间较长,且熨烫前无法调整面料的松紧度,偶尔会出现面料折叠,影响熨烫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玩具烘干熨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烘干方式工作效率低,烘干所需时间较长,且熨烫前无法调整面料的松紧度,偶尔会出现面料折叠,影响熨烫效果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玩具烘干熨烫装置,包括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之间且位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分别滑动连接有上挤水板和下挤水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挤水板的顶部,所述设备箱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均转动连接有两个调节杆,所述设备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伸缩杆的一端贯穿所述设备箱并延伸至所述设备箱的内部,所述液压缸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
6.优选的,为了便于对玩具制作使用的面料双面均匀且快速的烘干,所述设备箱的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架转动连接有放卷辊和收卷辊,所述设备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出风盘,两个所述出风盘相离的一侧均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设备箱的正面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出风端连通有三头接管,所述设备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
7.优选的,为了防止玩具制作面料熨烫时传送至支撑台上的面料表面有褶皱,影响熨烫结果,所述设备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块,所述设备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引导辊,所述设备箱内壁的背面设置有两个安装槽,两个所属安装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松紧辊和第二松紧辊。
8.优选的,为了便于调节玩具制作使用面料的张紧度,所述设备箱的正面开设有两
个通槽,所述第一松紧辊与所述第二松紧辊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所述通槽并延伸至两个所述通槽的外部。
9.优选的,为了便于带动第一松紧辊和第二松紧辊反向移动将玩具面料保持表面张紧度,所述设备箱的正面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
10.优选的,为了便于两个固定杆反向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
11.优选的,为了便于对玩具面料熨烫时有个支撑部,方便熨烫工作的进行,所述设备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设备箱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支撑台的顶部设置有熨烫机构,所述设备箱的正面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电机。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通过设置的液压缸、安装版、上挤水板、下挤水板、连接板、连接块以及调节杆调节上挤水板和下挤水板之间的距离,提高设备的适用范围,并增加烘干效率。
14.2、通过设置的电机、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两个齿轮、两个固定杆以及两个转动杆实现第一松紧辊和第二松紧辊之间的距离调节,便于调节面料的松紧度,防止影响熨烫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的内部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的外视结构图。
18.图中:1、设备箱;2、滑槽;3、安装板;4、连接板;5、上挤水板;6、下挤水板;7、凹槽;8、连接块;9、调节杆;10、液压缸;11、放卷辊;12、收卷辊;13、出风盘;14、连接管;15、热风机;16、三头接管;17、隔板;18、倾斜块;19、引导辊;20、安装槽;21、第一松紧辊;22、第二松紧辊;23、通槽;24、第一连接杆;25、第二连接杆;26、齿轮;27、固定杆;28、转动杆;29、支撑台;30、熨烫机构;3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玩具烘干熨烫装置,包括设备箱1,设备箱1的两侧均设置有便于面料通过的通槽,设备箱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滑槽2,两个滑槽2的内部之间滑动连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4,两个滑槽2的内部之间且位于安装板3的底部分别滑动连接有上挤水板5和下挤水板6,上挤水板5和下挤水板6可将面料上多余的水分挤压掉,减少面料水分,可提高烘干效率,降低烘干所需时间,两个连接板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于上挤水板5的顶部,设备箱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凹槽7,两个凹槽7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块8,两个连接块8的左侧均转动连
接有两个调节杆9,同一个连接块8上的两个调节杆9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上挤水板5和下挤水板6的右侧,设备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缸10,液压缸10通过现有技术和外部控制开关连接,液压缸10伸缩杆的一端贯穿设备箱1并延伸至设备箱1的内部,液压缸10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安装板3的顶部。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设备箱1的两侧分别通过固定架转动连接有放卷辊11和收卷辊12,设备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出风盘13,两个出风盘13的出风面均对准面料,双面烘干,有效提高烘干均匀度,两个出风盘13相离的一侧均连通有连接管14,设备箱1的正面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热风机15,热风机15通过现有技术和外部控制开关连接,热风机15的出风端连通有三头接管16,两个连接管14的一端分别与三头接管16的两端连通,设备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7,隔板17上设置有便于面料通过的通槽。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设备箱1的左侧设置有阀门,便于将挤压出的水分排出,设备箱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块18,倾斜块18便于水分流至阀门,设备箱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引导辊19,设备箱1内壁的背面设置有两个安装槽20,两个所属安装槽20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松紧辊21和第二松紧辊22,第一松紧辊21和第二松紧辊22便于调节玩具制作使用面料的张紧度,防止玩具制作面料熨烫时传送至支撑台上的面料表面有褶皱,影响熨烫结果。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设备箱1的正面开设有两个通槽23,第一松紧辊21与第二松紧辊22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通槽23并延伸至两个通槽23的外部,设备箱1的正面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4和第二连接杆25,第一连接杆24与第二连接杆2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26,两个齿轮26相互啮合,两个齿轮26可分别带动第一连接杆24和第二连接杆25反向转动,懂二带动两个固定杆27反向转动并通过两个转动杆28推动第一松紧辊21和第二松紧辊22远离或靠近。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连接杆24与第二连接杆2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7,两个固定杆27不在同一垂直水平面上,防止相互碰撞影响移动,两个固定杆27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8,两个转动杆28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松紧辊21和第二松紧辊22的一端,设备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29,设备箱1的内部且位于支撑台29的顶部设置有熨烫机构30,熨烫机构30和电机31均通过现有技术和外部控制开关连接,设备箱1的正面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有电机31,电机31输出轴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
2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液压缸10伸缩带动与其连接的安装板3上下滑动,安装板3带动与其连接的两个连接板4上下移动,从而推动上挤水板5上下滑动,上挤水板5向下滑动时,与其连接的两个调节杆9的一端逐渐向下,另一端则推动连接块8在凹槽7中向右滑动,连接块8带动与下挤水板6连接的调节杆9的一端逐渐向上,上挤水板5向上滑动时,与其连接的两个调节杆9的一端逐渐向上,另一端则推动连接块8在凹槽7中向左滑动,连接块8带动与下挤水板6连接的调节杆9的一端逐渐向下,以此调节上挤水板5和下挤水板6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厚度的面料挤水,提高设备使用灵活性,切帮助提高烘干效率。
26.通过电机31带动第二连接杆25转动,第二连接杆25带动其外表面的齿轮26以及固定杆27转动,该齿轮26带动另一个齿轮26与反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杆24与第二连接杆25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24外表面的固定杆27转动,两个固定杆27反向转动时,
与转动杆28连接的一端逐渐远离或靠近,进而推动两个转动杆28与第一松紧辊21和第二松紧辊22连接的一端远离或靠近,以此调节面料松紧程度,避免面料松弛影响熨烫效果。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