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头部安全防护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盔。
背景技术:2.在现代化城镇建设中,各类工地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工地内环境复杂,设备众多,人数较多,头盔在工地上人员的头部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在相关技术中,工作人员佩戴头盔进入场地内,头盔仅仅能对工作人员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当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其他操作时,比如与其他人员语音沟通或者上下班打卡等等,还需要携带其他的设备才能完成,在作业过程中携带多种设备很容易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作业,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头盔,解决了头盔功能单一,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其他操作时,还需要携带其他设备而影响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的问题。
5.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盔,包括:主体,构造为佩戴在人体头部以对头部起到防护作用;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上以提供定位功能、通讯功能以及摄像功能;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功能模块上,构造为与所述主体拆卸连接。
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功能外壳,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侧壁上;定位部,设置在所述功能外壳上以对所述头盔进行定位;通讯部,设置在所述功能外壳上以方便进行语音对话及数据传输;摄像部,设置在所述功能外壳上以方便进行现场拍照。
7.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外壳沿所述主体外形的弧线方向延伸。
8.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外壳包括:透气孔,与所述主体内部连通。
9.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外壳进一步包括:透气篦子,设置在所述透气孔处,所述透气篦子上设有仅允许空气通过的间隙以提高所述主体的防尘性能。
1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卡接板,设置在所述功能模块上;以及顶块,设置在所述卡接板上;所述主体包括:卡接槽,构造为供所述卡接板插入;以及顶槽,设置在所述卡接槽的槽侧壁上供所述顶块插入。
1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进一步包括:填充垫,设置在所述顶块的外表面上以填充所述顶块与所述顶槽之间的间隙。
1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警示灯,设置在所述功能模块上以在夜晚发出警示光线。
1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防水层,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防水层包覆所述主体设置以提高所述主体防水性能。
14.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强化弧板,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强化弧板的弧度与所述主体的弧度贴合以提高所述主体的整体强度。
15.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头盔,在使用前先利用连接组件将设置好各种功能的
功能模块安装在主体上,再将主体佩戴在头部以对头部进行保护,在佩戴主体后进入各种施工场地内时,根据功能模块内所携带的各种功能进行不同的操作,从而避免需要另外携带设备而影响正常工作的问题,进而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当需要对功能模块进行清洗时,通过连接组件将功能模块拆下,以方便对功能模块进行维修和清洗;而且,当主体发生损坏而无法继续佩戴时,可以将连接组件和功能模块一并拆下,以回收重复利用,有利于降低整体的投资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头盔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功能模块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实现方式中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头盔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功能模块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头盔包括主体 1、功能模块2以及连接组件3。主体1构造为佩戴在人体的头部以对头部起到防护作用;功能模块2设置在主体1上以为佩戴者提供定位功能、通讯功能以及摄像功能等各种功能;连接组件3设置在功能模块2上,连接组件3构造为与主体1拆卸连接。
21.在使用头盔前,先利用连接组件3将功能模块2固定在主体1上,再将主体1 佩戴在头部以对头部起到防护作用。在佩戴过程中,佩戴人员可以利用功能模块2 内的各项功能进行各种操作,从而避免在进行不同操作时需要携带不同设备的问题,以此减少作业人员在作业时需要同时携带多种设备而影响作业效率的可能性。当功能模块2需要清洁或者维修时,通过连接组件3分离功能模块2与主体1,即可便捷对功能模块2进行清洁或者维修;当主体1发生损坏而无法继续使用时,也可以将功能模块2和连接组件3拆下,以回收重复利用,降低整体的投资成本。
22.参照图1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体1的前端一体制作有帽檐11;帽檐 11起到一定的遮阳的作用,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佩戴者的眼部。主体1可呈半球形,主体1的开口处设有挡环12,挡环12可以与主体1一体制造,挡环12沿主体1 的周向环设,挡环12沿竖直方向向远离主体1的开口一侧延伸,挡环12与主体1 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滞留槽13,滞留槽13的两端呈开口设置;当雨天的雨滴落在主体1上时,雨滴沿着半球形的弧线下落至滞留槽13内积聚,再通过滞留槽13的两端流出,以此减少雨水通过主体1流入佩戴者的衣服内的可能性。
2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体1上可以设有两个绑带,两个绑带可以通过插扣或者魔术粘的方式连接。当佩戴主体1时,将两个绑带绑在头部以将主体1固定在佩戴者的头部上,避免主体1在佩戴过程中发生晃动。
24.参照图1所示,功能模块2包括功能外壳21、定位部22、通讯部23以及摄像部24。功能外壳21设置在主体1的外侧壁上;定位部22设置在功能外壳21上以对头盔进行定位;通讯部23设置在功能外壳21上以方便进行语音对话及数据传输;摄像部24设置在功能外壳21上以方便进行现场拍照。在主体1佩戴过程中,通过定位部22实时对主体1进行定位以获取佩戴者的位置;当佩戴者需要与其他人通话时,可以通过通讯部23说话并收听回复,以快速与其他人员对话;摄像部24在主体1佩戴过程中实时拍摄现场照片,以方便其他人员远程了解现场的作业情况。
25.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通讯部23可以将数据上传至相关的服务器中,定位部 22和摄像部24均与通讯部23连接,通讯部23可以将定位数据和图像数据一并进行上传,以方便远程查看各种数据。
2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定位部22可以采用gps、北斗卫星、wifi以及基站四重定位技术形成,提高定位精度。定位部22上可以在增设打卡功能,当佩戴者佩戴主体1进入工作范围内时,定位部22精确获取主体1的位置信息,佩戴者即可利用打卡功能进行上下班打卡,方便佩戴者的操作。还可以设置地图电子围栏,通过地图电子围栏划定不同的工作区域和禁入区域,通过定位部22实时监控主体1 的位置,当主体1离开工作区域或者进入禁入区域时,定位部22快速触发围栏警报,同时也可以通过定位部22获取穿越围栏的主体1信息。
27.定位部22上还可以设置跌倒检测件,通过检测主体1的移动速度和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准确判断佩戴者是否存在跌倒等状态,以提高佩戴者的安全系数;根据工作种类的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跌倒触发等级,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种类;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跌倒触发等级可设置六级。
28.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通讯部23可以通过设置一个sim卡,每个sim卡对应一个信号,当需要通话时,通过sim卡对应识别信号方便两个佩戴者在作业时直接对话以便于沟通作业情况,也可以根据作业需求多人同时进行对话。通讯部23内还可以设置一键求救功能,当发生险情时,通过一键求救功能快速进行报警,以便于在第一时间传递警情;同时通讯部23也可以设置语音提示语,定时播报;在佩戴者佩戴状态下,定时进行语音提示,以便于提醒佩戴者保持清醒状态。
29.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功能模块2还包括摘帽报警件,摘帽报警件包括传感器,传感器设置在主体1上,传感器可以检测佩戴者主体1之间的距离,当佩戴者与主体1之间的距离小于8cm时,不触发警报;当佩戴者与主体1之间的距离大于8cm 时,传感器触发警报。警报可以设置专用的防水式警报喇叭,同时也可以设置光电报警灯;同时传感器也可以与后台系统连接,当触发警报时,后台系统自动接收到警报信号,以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
30.参照图1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摄像部24包括摄像头,摄像头设置在功能外壳21上,摄像头拍摄作业人员正面的影像,以便于收集作业人员的作业情况,也便于拍摄作业人员的作业环境。
31.参照图1所示,功能外壳21沿主体1的外形的弧线方向延伸,以增加功能外壳21与主体1之间的连接面积,既有利于增加功能外壳21的内部空间,以便于定位部22、通讯部23以及摄像部24在运行时进行散热;也有利于增加主体1的厚度,以提高主体1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主体1的耐摔性。
3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体1的表面可包覆有防水层,防水层可以采用透明塑料材
料制成,主体1内表面的防水层,有利于隔离主体1与佩戴者的汗液;主体1 的外表面的防水层,有利于隔离主体1与雨水;以此整体提高主体1整体的防水效果。
33.参照图1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强化弧板14,强化弧板14的弧度与主体1的外表面的弧度贴合以提高主体1的整体强度;在主体1 佩戴过程中,强化弧板14增加主体1的厚度,从而提高主体1整体强度,进而提高佩戴者的安全系数。
34.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强化弧板14设置两个,功能外壳21位于两个强化弧板 14之间,强化弧板14位于靠近功能外壳21的一侧;通过强化弧板14增加主体1 上靠近功能外壳21部分的强度,以顺利提高整体的强度。
35.参照图1所示,功能外壳21包括透气孔211。透气孔211与主体1内部相连通,透气孔211可以设置若干个,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若干个透气孔211沿功能外壳21 的弧线方向均布;通过透气孔211提高主体1在佩戴时的透气效果,从而佩戴者产生的汗液等可以及时通过透气孔211向外蒸发,以此提高主体1的散热效果。
36.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功能外壳21还可以包括透气篦子,透气篦子设置在透气孔211内,透气篦子上设有仅允许空气通过间隙;在佩戴过程中,空气在经过透气孔211流动时,透气篦子上的间隙在不影响空气流通的情况下阻挡灰尘的进入,以此提高透气孔211的防尘性能,从而提高主体1的整体的防尘性能。
37.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实现方式中的a部放大图。参照图2和图3所示,连接组件3包括卡接板31和顶块32。卡接板31固定在功能外壳21上,卡接板31向靠近主体1的一侧延伸,顶块32设置在卡接板31远离功能外壳21的一侧,顶块32 沿卡接板31的厚度方向延伸,主体1还包括供卡接板31插入的卡接槽,卡接槽沿竖直方向设置,卡接槽的槽侧壁上设有供顶块32插入顶槽。
38.在安装功能外壳21时,将卡接板31插入卡接槽内,当顶块32与顶槽相对时,顶块32顶入顶出内,利用顶块32与顶槽的配合,将卡接板31固定在卡接槽内,从而顺利将功能外壳21固定在主体1上;当需要拆卸功能外壳21时,分离顶块32 与顶槽,拉动功能外壳21移动,从而带动卡接板31离开卡接槽,即可完成功能外壳21的拆卸。
39.参照图3所示,为了方便功能外壳21的安装,可以在主体上设置导向柱,在连接板远离顶块的一侧开设供导向柱插入的导向槽311,以便于对功能外壳21进行定位。
40.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卡接板3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当顶块32插入卡接槽内时,顶块32与卡接槽的槽侧壁抵接从而推动卡接板31发生弹性形变,当顶块32 与顶槽相对时,顶块32与卡接槽的槽侧壁分离,卡接板31恢复形变从而推动顶块 32插入顶槽内,以此顺利将卡接板31固定在卡接槽内。
4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顶块32远离卡接板31的一侧可以设置倒角,以便于顶块32顺利插入卡接槽内。
42.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进一步包括填充垫,填充垫固定在顶块32 的外表面上。当顶块32插入卡接槽内时,填充垫避免顶块32与卡接槽的槽侧壁抵接而发生磨损;同时当顶块32插入顶槽时,填充垫填充顶块32与顶槽之间的间隙,避免顶块32在顶槽内发生晃动的可能性。
43.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填充垫直接粘接在顶块32的外表面上,填充垫可以采用橡胶等具有一定弹性变形能力的材料制成;具有变形能力的填充垫,在顶块32 插入顶槽时,
有利于填充垫随着顶块32与顶槽之间的间隙的形状而发生形变,从而更好填充顶块32与顶槽之间的间隙。
44.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功能外壳21的连接强度,可以在顶块32内设置电磁块,在顶槽内固定设有与电磁块相互吸引的拉块,当顶块32插入顶槽内时,电磁块通电产生磁性,从而对拉块产生吸引力,由于拉块固定,吸引力反作用于电磁块,顶块32进而顺利固定在顶槽内,以此提高顶块32在顶槽内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功能外壳21在主体1上的稳定性。
45.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功能外壳21的连接强度,连接组件3可以设置多组,每组包括两个连接组件3,每组的两个连接组件3相对设置,多组连接组件3沿功能外壳21的弧线方向均布。具体连接组件3 的组数根据实际的主体1尺寸和功能外壳21的尺寸选择,本技术不对连接组件3 的组数做出具体限定。
46.参照图1所示,功能外壳21的外表面上设有警示灯25,当作业人员在晚上作业时,警示灯25亮起,警示灯25发出警示光线,警示光线实时提醒作业人员所在位置,从而降低夜间作业过程中的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
47.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48.在开始施工前,先将连接部插入连接槽内,当顶块32顶入顶槽内,利用填充垫填充顶块32与顶槽之间的间隙,从而将功能外壳21固定在主体1上。
49.在安装好功能外壳21后,作业人员再将主体1佩戴在头部上,并开启定位部 22、通讯部23以及摄像部24的功能。
50.通过定位部22,当作业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内后,定位部22将位置上传至后台系统中,后台系统实施获取作业人员的位置,作业人员即可进行上下班打卡,同时还可以掌握工作期间作业人员的活动轨迹以及是否有越过电子围栏的行为等等;同时当作业人员存在跌倒等状态时,也能实时进行判断,以此提高整体的安全系数。
51.通过通讯部23,作业人员可以在作业过程中实时与其他人员沟通,以便于了解作业的具体情况,同时当发生意外情况时,通过一键求救进行紧急求助,从而及时传递险情;也可通过通讯部23定时播报宣传语,以提醒作业人员保持清醒。
52.当作业人员工作期间摘掉主体1时,摘帽报警件及时发出警报以提醒作业人员并将数据上传至后台系统中。
53.通过摄像部24,当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时,摄像部24实时拍摄作业人员的作业情况和作业环境,以便于远程了解作业人员的工作内容。
54.利用防水层和强化弧板14,既增强主体1的防水性能,避免佩戴者的汗液或者雨水浸泡主体1,也有利于提高主体1的整体强度,从而增强主体1的耐摔性以提高佩戴者的安全系数。
55.设置在功能外壳21上的透气孔211及时向外透气以提高主体1的散热性能。透气篦子则防止空气中的灰尘进入主体1内,从而提高主体1的防尘性能。
56.当作业者在夜间作业时,打开警示灯25发出警示光线,以显示自己的位置,从而减少夜间施工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57.以此佩戴者在佩戴主体1作业时,通过功能模块2实现精准定位、一键求助、电子围栏出入监控、现场拍照、夜间警示、摘帽报警、跌倒报警、上下班打卡、语音对讲、安全语宣传
以及防水、防摔、防尘等,从而减少佩戴者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携带其他设备而影响作业的可能性,进而有利于提高佩戴者的作业效率。
5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