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装鞋帽 专利正文
一种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对于穿戴设备,用于根据不同场景不同季节选择合适的表带的个性化需求日益提升,因此,表带的快速拆装需求逐渐提升,穿戴设备的拆装组件是实现快速拆装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穿戴设备多采用生耳(固定表带与表盘之间的连接钢棒)连接表带和显示盘,需要借助专人或专用工具才能完成拆装,拆装效果低,即使用者能自己拆装的,对人手损伤风险也较大。并且,目前的快拆结构也无法满足智能表带、功能性表带等表带和显示盘内电气器件的电连接问题,目前市场上现有技术没有解决表带与表壳电连接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旨在实现简化穿戴设备的拆装结构,并支持扩展电气连接接口。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所述穿戴设备包括:
5.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设有容纳腔;
6.按压件,所述按压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并能够相对所述容纳腔的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按压件包括按压部和卡接部;
7.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设有与所述卡接部配合的配合部;
8.沿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二本体的驱动下,所述配合部能够卡扣于所述卡接部,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锁定状态,按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按压件能够沿第二方向运动,并带动所述卡接部朝远离所述配合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解除锁定;
9.所述按压件还包括过渡段和至少两个连接段;
10.所述按压部连接于所述过渡段,并延伸至所述第二本体外侧,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过渡段与各所述卡接部;
11.所述过渡段与各所述连接段合围形成空间。
1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卡接部与配合部的配合简化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连接方式,便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组装,使穿戴设备结构简单;同时,该穿戴设备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连接处还设有空间,通过空间可以设置第一本体的电气连接接口。
13.通过按动按压部,按压件带动卡接部朝远离配合部的方向移动,使卡接部与配合部解除配合,第二本体即可与第一本体分离,通过按压按压件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快速拆卸。
14.按压件至少设置两个连接段,各连接段与卡接部连接,即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至少设置有两处锁定位置,提高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连接的稳定性。过渡段上设有按压部,按压部沿高度方向延伸至第二本体的外侧,便于用户按压按压部来推动按压件运动。
15.可以在过渡段与各连接段合围形成的空间所对应的第一本体的位置设置电气接口,合理利用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安装位置。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本体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空间;
17.所述第二本体设有与所述第一接口连接的第二接口。
18.本技术实施例中,空间用于容纳第一本体的第一接口,以使第一本体内的电气器件通过该第一接口与电源或其他器件电连接;并且,第二本体内设有电气器件时,第二本体内的电气器件可通过第二接口与第一接口连接,以向第一本体内的电气器件传递信号。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部为设置于所述按压件的凸起,所述配合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凹槽,所述凸起卡接于所述凹槽时,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锁定状态。第二本体沿长度方向插向第一本体时,第一本体的凸起沿高度方向扣在凹槽内,以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锁定。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按压件设有第一导向面;
21.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第二导向面;
22.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为斜面或弧面。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对第二本体的配合部与第一本体的卡接部的配合起到导向作用。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施力件,所述施力件用于对所述按压件施加卡紧力,以使所述卡接部与所述配合部配合。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施力件包括弹性件;
25.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按压件抵接;
26.所述弹性件能够通过其弹力将所述卡接部推动至与所述配合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锁定状态;
27.按压所述按压件时,所述卡接部能够与所述配合部解除配合,在所述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所述按压件能够回到初始位置。本技术实施例中,配合部与卡接部配合过程中挤压卡接部,使卡接部朝远离配合部的方向运动并挤压弹性件,配合部运动到位后对卡接部无压力,卡接部对弹性件也无压力,弹性件开始回弹,在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卡接部朝靠近配合部的方向移动,实现卡接部与配合部的卡接;按压按压件带动卡接部朝远离配合部的方向移动,卡接部与配合部解除配合,配合部在第二本体的带动下朝远离第一本体的方向移动,即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拆卸;同时,在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下,使按压件能够回到初始位置。
2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29.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卡接部的位置对应设置,以使卡接部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压缩弹性件,并且弹簧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可以直接推动卡接部运动。
3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按压件设有导向杆,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卡接部相对设置于所述按压件的两侧;
31.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导向杆对弹簧压缩及回弹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3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按压件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过渡段的连接位置;
33.所述弹簧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导向槽,并能够沿所述第二方向伸出所述导向槽。
通过导向槽对弹簧压缩及回弹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3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片;
35.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按压部对应设置,所述弹性件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弹性件可以为弹片,弹片固定在第一本体上,与按压部的位置对应,弹片的至少部分朝按压部弯曲,卡接部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带动按压部按压弹片,使弹片向两侧延伸,使其由曲面趋向于平面,弹性片在回弹时,由平面转变为曲面,以推动按压部运动。相比于弹簧,弹件结构更简单,节省成本。
3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施力件还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卡接部的位置对应,且二者具有磁吸力;
37.所述磁性件能够通过其磁力将所述卡接部吸引至与所述配合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处于锁定状态;
38.按压所述按压件时,所述卡接部能够与所述配合部解除配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配合部卡接部配合过程中挤压卡接部,使卡接部朝远离配合部的方向运动,配合部运动到位后,磁性件吸引卡接部朝靠近配合部的方向运动,实现卡接部与配合部的卡接;按压按压件,按压件带动卡接部朝远离配合部的方向运动,使卡接部与配合部解除配合,配合部在第二本体的带动下朝远离第一本体的方向移动,即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的拆卸。
3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本体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并围成容纳腔;
40.所述按压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能够在所述容纳腔内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通过限位件将按压件安装在第一本体,且能够沿第二方向运动,实现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拆卸。
4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本体设有安装腔,所述按压件的至少部位位于所述安装腔,并能够在所述安装腔内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42.所述安装腔的底壁设有通孔,所述按压部穿过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本体外侧;
43.所述安装腔的侧壁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本体的至少部分能够经所述安装槽伸入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按压件配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本体为分体结构,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后形成安装腔。先将按压件装配在上壳体上,然后下壳体盖在上壳体,二者固定连接,以将按压件设限位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安装腔内,以限制按压件在第三方向的移动和在第二方向的移动范围;其中,安装槽的槽口小于按压件的高度,以限制按压件在第一方向的移动。按压部穿过下壳体的通孔延伸至外侧,以便按压按压部驱动按压件运动。
4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轴向平行;
45.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4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本体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一本体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定位孔连接。第二本体插向第一本体时带动定位柱插入定位孔内,定位柱对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的配合过程起到导向和定位作用;
4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中,一者为表盘,另一者为表耳。
4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4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50.图2为图1中的穿戴设备在实施例一中的爆炸图;
51.图3为图1中的穿戴设备在实施例一中的a-a向剖视图;
52.图4为图3中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
53.图5为图2中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54.图6为图1中在穿戴设备在实施例二中的爆炸图;
55.图7为图1中的穿戴设备在实施例二中的a-a向剖视图;
56.图8为图6中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57.图9为图1中的穿戴设备在实施例三中的爆炸图;
58.图10为图1中的穿戴设备在实施例三中的a-a向剖视图;
59.图11为图1中穿戴设备在实施例三中的b-b向剖视图;
60.图12为图9中按压件结构示意图;
61.图13为第一本体与按压件的连接示意图;
62.图14为图1中穿戴设备在实施例一、二和三中的c-c向剖视图;
63.图15为图1中穿戴设备在实施例四中的爆炸图;
64.图16为图1中穿戴设备在实施例四中的c-c向剖视图;
65.图17为图16的e-e向剖视图;
66.图18为图16的f-f向剖视图;
67.图19为图16的g-g向剖视图;
68.图20为图19中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69.附图标记:
70.1-第一本体、12-按压件、121-卡接部、122-按压部、123-过渡段、124-连接段、125-第一导向面、126-导向杆、127-导向槽、13-空间、14-弹性件、15-限位件、16-定位孔、17-上壳体、171-安装腔、172-安装槽、18-下壳体、181-通孔、19-第一接口;
71.2-第二本体、21-配合部、22-第二导向面、23-磁性件、24-定位柱、25-第二接口;
72.y-长度方向、x-宽度方向、z-高度方向。
7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74.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75.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76.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77.现有技术中穿戴设备的快拆结构零件较多,结构复杂,且组装工序复杂,成本高,在穿戴设备的组装位置无电气扩展接口空间,无法进行电气接口的扩展。
78.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方向可以为穿戴设备的长度方向y,第二方向可以为穿戴设备的高度方向z,第三方向为穿戴设备的宽度方向x。
79.如图1至图20所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设备,该穿戴设备可以为手表、手环等。具体地,该穿戴设备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和按压件12,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拆卸式连接。具体地,第一本体1设有容纳腔,按压件12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容纳腔,并能够相对容纳腔的第一方向运动,按压件包括卡接部121,第二本体2设有与卡接部121配合的配合部21;沿第一方向,在第二本体2的驱动下,配合部21能够卡扣于卡接部121,以使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处于锁定状态。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连接时,第二本体2沿穿戴设备的第一方向插向第一本体1,使第二本体2的配合部21与第一本体1的卡接部121卡接配合,实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锁定,从而实现穿戴设备快速组装;通过卡接部121与配合部21的配合简化了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连接方式,便于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组装,使穿戴设备结构简单。以该穿戴设备为手表为例,第一本体1可以为表盘,第二本体2可以为表耳,该穿戴设备的表盘与表耳可实现快速拆装,以便更换损坏的表带。
80.其中,第一本体1还设置有凹陷部,卡接部121与配合部21的卡接位置位于凹陷部,及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配合后,二者的连接位置隐藏在穿戴设备的内部,以提高穿戴设备外观整洁度。
81.如图2、图3、图4、图6、图7、图9、图10、图13、图15、图17和图18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本体1包括按压件12,按压件12设置有按压部122,卡接部121设置于按压件12;按压按压部122时,按压件12能够沿第二方向运动,并带动卡接部121朝远离配合部21的方向运动,以使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解除锁定;第二方向与第一本体1的轴向平行。本技术实施例中,按压件12位于第一本体1的凹陷部,且在凹陷部能沿第二方向运动,通过按动按压部122,按压件12带动卡接部121朝远离配合部21的方向移动,使卡接部121与配合部21解除配合,第二本体2即可与第一本体1分离,通过按压按压件12实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快速拆卸。
82.本技术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装配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使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装配后,第一本体1还设有放置电气接口的空间。
83.如图3、图4、图7、图10、图11和图1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卡接部121可以为设置于按压件12的凸起,配合部21可以为设置于第二本体2的凹槽,凸起卡接于凹槽时,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处于锁定状态。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本体2沿第一方向插向第一本体1时,第一本体1的凸起沿第二方向扣在凹槽内,以实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锁定。
84.如图2、图5、图6、图8、图9、图12、图15和图20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按压件12包括过渡段123和至少两个连接段124;按压部122连接于过渡段123,并延伸至第二本体2外侧,连接段124用于连接卡接部121与过渡段123。本技术实施例中,按压件12至少设置两个连接段124和两个卡接部121,连接段124连接卡接部121与过渡段123,即第一本体1与第二
本体2至少设置有两处锁定位置,提高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连接的稳定性。相邻两个连接段124之间通过过渡段123连接,其中,连接段124与过渡段123可以为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成型;过渡段123上设有按压部122,按压部122沿第二方向延伸至第二本体2的外侧,便于用户按压按压部122来推动按压件12运动;同时,将按压部122隐藏在穿戴设备的内侧表面,减小按压部122对穿戴设备外观的影响。
85.如图13和图1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过渡段123与各连接段124合围形成空间13。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渡段123沿第二方向凹陷,以使按压部122位设置在第二本体2的外侧;并且,可以在过渡段123的凹陷部分所对应的第一本体1的位置设置电气接口,合理利用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安装位置。
86.第一本体设有第一接口19,第一接口19设置于所述空间;第二本体设有与第一接口19连接的第二接口25。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空间13可以设置第一本体1的第一接口19,以使第一本体1内的电气器件通过第一接口19与电源或其他器件电连接;并且,第二本体2内设有电气器件时,第二本体2可以设置第二接口25,第二本体2内的电气器件可通过第二接口25向第一本体1内的电气器件传递信号。以该穿戴设备为智能健康手环为例,第一本体1为手环显示盘,第二本体2为手环,第二本体2检测到的身体健康指数可以通过第一接口19与第二接口25连接传输至显示盘显示。另外,该电气器件能够隐藏于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连接位置的空间处,从而对电气器件起到保护作用。或者该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第一本体1为表盘,第二本体2为表耳,穿戴设备还包括表带,表带设置有第三接口,表盘、表耳和表带通过接口连通电路,以传输信号。
87.如图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按压件12设有第一导向面125;第二本体2设有第二导向面22;第一导向面125与第二导向面22为斜面或弧面。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面125与第二导向面22对第二本体2的配合部21与第一本体1的卡接部121的配合起到导向作用,配合部21沿导向面插入第一本体1与卡接部121配合。
8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穿戴设备包括施力件,施力件用于对按压件12施加卡紧力,以使卡接部121与配合部21配合,以实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锁定。
89.如图2至图8、图13至图20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施力件包括弹性件14;弹性件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本体1和按压件12抵接;弹性件14能够通过其弹力将卡接部121推动至与配合部21配合,以使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处于锁定状态;按压按压件12时,卡接部121能够与配合部21解除配合,在弹性件14的回弹力作用下,按压件12能够回到初始位置。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连接过程为:配合部21在第二本体2的带动下朝靠近第一本体1的方向运动并挤压卡接部121,使卡接部121朝远离配合部21的方向运动并挤压弹性件14,配合部21运动到位后对卡接部121无压力,卡接部121对弹性件14也无压力,弹性件14开始回弹,在弹性件14的回弹力作用下,卡接部121朝靠近配合部21的方向移动,实现卡接部121与配合部21的卡接,即实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连接;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拆卸过程为:按压按压件12,按压件12带动卡接部121朝远离配合部21的方向移动,卡接部121与配合部21解除配合,配合部21在第二本体2的带动下朝远离第一本体1的方向移动,即实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拆卸;同时,在弹性件14的回弹力作用下,使按压件12能够回到初始位置。
90.具体地,如图2至图5所示地实施例一,弹性件14与卡接部121的位置对应设置,弹
性件14可以为弹簧。本技术实施例中,弹簧可以设置在卡接部121与第一本体1的侧壁之间,以使卡接部121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压缩弹性件14,并且弹簧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可以直接推动卡接部121运动。
91.如图2至图5所示,更具体地,按压件12设有导向杆126,沿第二方向,导向杆126与卡接部121相对设置于按压件12的两侧;弹性件14套设于导向杆126。导向杆126对弹簧压缩及回弹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减小弹簧被压缩后侧向弯曲的风险。
92.或者,如图15和图20所示地实施例四,弹性件14为弹簧;按压件12设有导向槽127,导向槽127位于连接段124与过渡段123的连接位置,弹簧的至少部分位于导向槽127,并能够沿第二方向伸出导向槽127。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按压件12的连接段124与过渡段123的连接位置设置导向槽127,弹簧放置在导向槽127内,通过导向孔槽127对弹簧压缩及回弹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减小弹簧被压缩后侧向弯曲的风险。
93.其中,弹簧由导向槽127的槽口端放入导向槽127内;导向槽127的侧壁设有开口,开口的宽度小于弹簧的直径,通过该开口更便于将弹簧从导向孔127中取出,以减小弹簧被压缩后陷在导向槽127内无法取出的风险。
94.再或者,如图6至图8所示地实施例二,沿第二方向,弹性件14与按压部122对应设置,弹性件14固定于第一本体1。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件14可以为弹片,弹片固定在第一本体1上,与按压部122的位置对应,弹片的至少部分朝按压部122弯曲,卡接部121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带动按压部122按压弹片,使弹片向两侧延伸,使其由曲面趋向于平面,弹性片在回弹时,由平面转变为曲面,以推动按压部122运动。相比于弹簧,弹件结构更简单,节省成本。
95.具体地,弹性件14可以两端都与第一本体1固定连接,也可以一端与第一本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96.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如图9至图11所示地实施例三,施力件还包括磁性件23,磁性件23安装于第二本体2,磁性件23与卡接部121的位置对应,且二者具有磁吸力;磁性件23能够通过其磁力将卡接部121吸引至与配合部21配合,以使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处于锁定状态;按压按压件12时,卡接部121能够与配合部21解除配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连接过程为:配合部21在第二本体2的带动下朝靠近第一本体1的方向运动并挤压卡接部121,使卡接部121朝远离配合部21的方向运动,配合部21运动到位后,磁性件23吸引卡接部121朝靠近配合部21的方向运动,实现卡接部121与配合部21的卡接,即实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连接;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拆卸过程为:按压按压件12,按压件12带动卡接部121朝远离配合部21的方向运动,使卡接部121与配合部21解除配合,配合部21在第二本体2的带动下朝远离第一本体1的方向移动,即实现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的拆卸。
97.其中,磁性件23可以为磁体,卡接部121可以为能受磁体吸引的金属。
98.本技术实施例中,施力件还可以包括其它施力机构,满足施加的力的方向和按压件12推动的方向相反的施力件都在保护范围。
99.如图2、图5、图6、图8和图1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本体1包括限位件15,限位件15与第一本体1固定连接,限位件15为容纳腔的侧壁,以限制按压件12沿第一方向运动。本技术实施例中,将按压件12设置在第一本体1的凹陷部,限位件15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本体1连接,以将按压件12安装在第一本体1上,按压件12设置在限位件15与凹陷部围成容
纳腔内,通过限位件15限制按压件12在第一方向的运动,限位件15能够在容纳腔内沿第二方向的运动,并通过凹陷部的侧壁限制按压件12在第二方向的移动范围。
100.如图19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本体1设有安装腔171,按压件12的至少部位位于安装腔171,并能够在安装腔171内沿第二方向运动;安装腔171的底壁设有通孔181,按压部122穿过通孔181沿第二方向延伸至第一本体1外侧;安装腔的侧壁设有安装槽172,第二本体2的至少部分能够经安装槽172伸入安装腔171内,并与按压件12配合。
101.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本体为1分体结构,包括上壳体17和下壳体18,上壳体17与下壳体18连接后形成安装腔171,安装槽172位于安装腔171的侧壁且二者相通,通孔181位于下壳体18。按压件12的装配过程为:先将按压件12装配在上壳体17上,然后下壳体18盖在上壳体,二者固定连接,以将按压件12设限位在上壳体17与下壳体18之间的安装腔171内,以限制按压件12在宽度方向x的移动和在第二方向的移动范围;其中,安装槽172的槽口小于按压件12的高度,以限制按压件12在第一方向的移动。按压部122穿过下壳体18的通孔181延伸至外侧,以便按压按压部122驱动按压件12运动。
102.其中,第二本体2的至少部分能够插入安装槽172内,使第二本体2的侧壁与按压件12的侧壁贴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本体2的外形轮廓与安装槽172的外形轮廓配合,第二本体2的至少部分插入安装槽172内时,第二本体2的侧壁与按压件12的侧壁相贴合,以限制第二本体2在第二方向的移动和转动、第三方向的移动和转动。本实施例通过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配合时通过二者的形状轮廓进行定位,可减少其他定位配合结构,使穿戴设备结构更简单。
103.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在过渡段123的凹陷部分所对应的安装腔171、第二本体2的位置设置电气接口,以合理利用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安装位置。
10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本体的轴向平行;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以为大致垂直。
105.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本体2设有定位柱24,第一本体1设有定位孔16,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配合时,定位柱24位于定位孔16内;定位柱24至少设置为两个,两个定位柱24沿第三方向分布;定位孔16与定位柱24对应设置。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本体2插向第一本体1时带动定位柱24插入定位孔16内,定位柱24对第二本体2与第一本体1的配合过程起到导向作用;设置至少两个定位柱24与定位孔16配合,限制了第二本体2在第一方向的转动、第二方向的移动和转动、第三方向的移动和转动。
106.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申请文件的一部分包含受著作权保护的内容。除了对专利局的专利文件或记录的专利文档内容制作副本以外,著作权人保留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