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丝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实用的丝袜。
背景技术:2.丝袜是一种服饰用品,穿着者多为女性。丝袜成包扔掉,在更多意义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多数是连身的,有皮肤色、黑色、白色等多种颜色。丝袜最早诞生于15世纪,可用于修饰双腿、防寒保暖、防止水肿、防晒防出汗。
3.现有的丝袜外形基本固定,图案也不能更改,人们穿着一端时间之后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如果重新购买新的丝袜,无疑也是一种浪费。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的丝袜,利用连接件一、连接件二、弹力带之间的配合工作,实现外层的连接与分离,从而达到外层可更换的效果,无需购买新的产品,节约了一定的资源。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实用的丝袜,包括袜身与袜脚,所述袜身包括贴合层与外层,所述贴合层的一端与袜脚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贴合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通过连接件一与外层可拆卸连接,所述外层远离弹力带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二与袜脚的顶端可拆卸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件一、连接件二实现外层两端的连接与分离,以此实现外层的连接与分离,从而便于外层的更换,无需购买新的产品,从而节约了一定的资源。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一包括固定连接于弹力带内侧上的两组所述环形弹性块以及固定连接于外层顶端外壁上的环形凸块,两组所述环形弹性块之间形成有供环形凸块卡入的环形凹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力带朝向远离贴合层一侧拉伸或者向外翻折,之后将外层与贴合层相互贴合,接着松开弹力带或者将弹力带翻回,使外层上的环形凸块与贴合层上的环形凹槽相互卡合即可实现弹力带与外层的连接,并且环形弹性块具有一定弹性形变的效果,使得弹力带翻折时更为方便。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力带的内侧设有若干凸起,若干所述凸起位于环形凹槽的槽底。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环形凸块与环形凹槽连接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时的牢固性。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二包括固定连接于外层底端内壁上的若干连接钩以及固定连接于贴合层底端外壁上的若干连接环。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钩与连接环相互连接即可使外层的底端与贴合层
的底端相互连接,并且拆卸方便。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底端内壁上以及贴合层底端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连接钩以及连接环位于两个所述缓冲层之间。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使用者感受到连接钩、连接环带来的异样,更加舒适。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力带采用氨纶纤维以及涤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优异的氨纶纤维与耐磨性能强的涤纶纤维,能够提高弹力带的弹性以及耐磨性。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利用连接件一、连接件二、弹力带之间的配合工作,实现外层的连接与分离,从而达到外层可更换的效果,无需购买新的产品,节约了一定的资源。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21.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23.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24.图5为图3中的c处放大图。
25.图中:1、袜脚;2、贴合层;3、外层;4、弹力带;5、环形弹性块;6、环形凸块;7、环形凹槽;8、凸起;9、连接钩;10、连接环;11、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一种实用的丝袜,如图1-图5所示,包括袜身与袜脚1,袜身包括贴合层2与外层3,贴合层2的一端与袜脚1的顶端固定连接,贴合层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带4,弹力带4采用氨纶纤维以及涤纶纤维经纬编织而成,弹性优异的氨纶纤维与耐磨性能强的涤纶纤维,能够提高弹力带4的弹性以及耐磨性;弹力带4通过连接件一与外层3可拆卸连接,外层3远
离弹力带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二与袜脚1的顶端可拆卸连接,利用连接件一、连接件二实现外层3两端的连接与分离,以此实现外层3的连接与分离,从而便于外层3的更换,无需购买新的产品,从而节约了一定的资源;
30.连接件一包括固定连接于弹力带4内侧上的两组环形弹性块5以及固定连接于外层3顶端外壁上的环形凸块6,两组环形弹性块5之间形成有供环形凸块6卡入的环形凹槽7,将弹力带4朝向远离贴合层2一侧拉伸或者向外翻折,之后将外层3与贴合层2相互贴合,接着松开弹力带4或者将弹力带4翻回,使外层3上的环形凸块6与贴合层2上的环形凹槽7相互卡合即可实现弹力带4与外层3的连接,并且环形弹性块5具有一定弹性形变的效果,使得弹力带4翻折时更为方便;
31.弹力带4的内侧设有若干凸起8,若干凸起8位于环形凹槽7的槽底,增大环形凸块6与环形凹槽7连接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连接时的牢固性;
32.连接件二包括固定连接于外层3底端内壁上的若干连接钩9以及固定连接于贴合层2底端外壁上的若干连接环10,将连接钩9与连接环10相互连接即可使外层3的底端与贴合层2的底端相互连接,并且拆卸方便,外层3底端内壁上以及贴合层2底端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层11,连接钩9以及连接环10位于两个缓冲层11之间,避免使用者感受到连接钩9、连接环10带来的异样,更加舒适。
33.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时,需要更换新的外层3时,首先将弹力带4朝向远离贴合层2一侧拉伸或者向外翻折,使外层3上的环形凸块6与贴合层2上的环形凹槽7相互分离,以此使外层3的上端与弹力带4相互分离,接着将外层3下端的连接钩9与贴合层2上的连接环10相互分,以此使外层3的下端与贴合层2相互分离,之后将外层3取下进行更换,并重新安装即可,无需购买新的产品,从而节约了一定的资源。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